石野《我在北京當記者》1200字讀後感

石野《我在北京當記者》1200字讀後感

  對於記者這一行當,不同的入行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我曾經把它設想的很浪漫。“相機胸前掛,信步走天下。今朝名記者,他日大作家。”但在讀了石野所著的《我在北京當記者》之後,這種想法便煙消雲散了。一個政法記者在實際工作中摸爬滾打後寫出的文字讓我再次認識了“文字如刀”的概念。

  人生坎坷,步履維艱

  石野,出生貧困的“農村娃”,礦井裡面挖過礦,磚瓦廠裡搬過磚,也曾作保鏢,也曾服過役。”這個沒有編制的人,在南方、北方多家媒體做過記者,為了採訪到有價值的“活新聞”,他費盡心機,喬裝打扮,冒著生命危險潛入心狠手辣的搶劫團伙,危機四伏的大賭場,橫行霸道的城郊治安隊等,所採寫的新聞也獨具震撼力。由於深入“虎穴”臥底暗訪,曾被人叫囂“三十萬元買人頭”;被黑幫當做便衣警察,用兩支槍頂著他的腦袋;收到過惡勢力寄來的子彈頭;被黑道追殺,為了逃生,被迫脫下羽絨服跳入珠江,在寒冷的江水中游了近千米才逃生。

  工作光榮,生活辛酸

  他為新疆的女民工討公道,探清歌星毛寧京城被刺之謎,揭開假大校徵婚騙了一百多名女性的騙局,幫助老攝影家狀告TCL,道出詩人汪國真假新聞內幕。他敢直擊包頭“11。21”特大空難真相,卻在父親臥病時無錢醫治,在朋友的資助下安葬父親。這個夢想北京的青年讓人想起了當年奔赴北京的魯迅、沈從文,這樣倔強,這樣不肯服輸,哪怕身陷囹圄,哪怕滿身傷痕。他不是名人,沒有輝煌成名的經歷,然而書中的字句都呈現血色,不只是向讀者講訴那轟動一時的新聞,不只是向讀者展現新聞黑幕產生的過程,更是代表那些正在“衝鋒一線”的記者們發出必要的呼號與詰問。

  他不是人們以為的.筆桿子,他有思想有良知,他是一隻“會思想的筆”。他懷著對新聞的敬意,做出人們最想知道的新聞,讓人們正視那淋漓的鮮血。由於一直從事輿論監督,加上打過幾場官司十幾年來,他一直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他體會著“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的世態炎涼,卻依然不忘為弱者說話,為真實作文,與強權抗爭。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金庸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此八字用於石野身上亦不過分。這位流浪“京城”九年的政法記者,為了說出真相,為了那些仍未了結的案件,為了那些了結了案件仍沒有解決問題的當事人,為了那讓人無能為力的人性尊嚴,他猶如赤腳行於刀尖上的俠士一樣,以筆為刀,為那些弱勢群體呼籲。他對於新聞事業的滿腔熱愛、他的社會良知讓他無法停下自己行走的腳步。

  有人說,記者是社會直觀現象的追逐者和永不疲倦的探索者。記者之存在價值就是為了挖掘真相。石野就是這樣,他視現場為刀尖,為風口,他樂於在刀尖上舞蹈,在風口瞭望。“我站在刀尖上,開始一種銳利;我站在風口上開始一種審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