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關係調查報告

鄰里關係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鄰里關係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鄰里關係調查報告1

  一、調查時間:

  xxxx年2月3號——xxxx年2月18號

  二、調查地點:

  湖北省麻城市

  三、調查目的:

  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農村熱鬧和諧的鄰里關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學以後我家就搬到了麻城市城區。我經歷過城區、農村的鄰里關係,於是我就想知道這兩種鄰里關係的不同,及鄰里關係的現狀、鄰里關係的意義。

  四、調查方式:

  訪談

  五、調查結果

  1、城區鄰里關係現狀

  在20年前的城市,市民居住的大多是單位分配的房子,共用廚房、廁所等,彼此之間見面的機會相對較多,大家逐漸就相互熟悉。

  隨著住房條件的日益改善,我們也許不再為爭過道而面紅耳赤了,不必擔心隔牆有耳了,可我們又都被水泥壁壘裹住了。和睦鄰里關係歷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隨著城市化程序延伸,人們的居住條件由平房向樓房轉化。隨之而來的是,親情環境的缺失,鄰里關係的淡漠。加之整個社會公德教育越來越薄弱,樓上樓下相鄰多年而互不相識,居住對門而互不往來的例子屢見不鮮。

  孟子說:“鄉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和睦。”鄰里之間那種友善相處、有難相互扶持,很是讓今天置身於鋼筋水泥之中的都市人神往不已,現在, 一扇門、一堵牆、一幢樓,就像一道鴻溝,隔斷了鄰居的歡樂。樓道里遇見,別說問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

  2、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分析

  首先,人們交往多元化。在傳統社會中,鄰里是人們的首屬群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社會關係網路廣度有限。當前在城市中,伴隨著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社會關係網路大大拓寬,地域因素不再成為人們社會關係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又出現了新的特點,

  交往多元化的趨勢十分明顯。這樣,鄰里關係在人們的社會關係網路中的地位下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社會流動性的加強。傳統鄰里關係的形成與鞏固是基於人口流動性較差這一基本前提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流動性較強。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流動人口迅猛增加,中國正在經歷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目前全國流動人口已超過了總人口的10%,接近1.5億人。流動人口當中八成以上是農民工。現階段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人口發展趨勢決定了以農民工為主體的人口流動現象將長期存在。正是這種較強的流動性,使鄰里關係由於人們經常性的搬遷而得不到鞏固。

  再次,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化。傳統鄰里關係大多建立在生活節奏慢、社會活動範圍較小的基礎之上,人們之間的交往既有需求也有時間。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業緣關係的地位要遠遠強於地緣關係,即使擁有閒暇時間,也會更多地被運用在家務、娛樂、深造等諸多方面,這同樣不利於傳統鄰里關係的保持與繼續。同時,電話、電視、電腦等媒體的普及,使現代休閒方式多樣化,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這也大大弱化了鄰里關係的重要性。

  3、農村鄰里關係現狀

  傳統上農村之間生產、生活方式範圍重疊率較高,交往理念相似,交往方式趨同,關係較為淳樸,承受摩擦力的能力較強通常情況不易發生衝突,因而鄰里關係的主題是和睦的,是充滿人情味的.;然而隨著我國的經濟大發展,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樓房進入農村,農村的鄰里關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變得不如以前和諧,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常常發生雞毛蒜皮之爭

  :嫉富妒能愈演愈烈

  :嚼舌根、流言蜚語

  ④:報復賭氣

  4、產生原因分析:

  首先,改革開放後,社會發生了大的變革。農村的生產力得到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市場經濟給農民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青壯年農民開始外出務工,留守的村民更多的是在家看電視、打牌打發閒暇時間,農民之間的交流越發的少。農民的價值觀念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人際關係過分世俗化和功利化。對個人利益、經濟地位、個人面子的熱衷造成了鄰里關係的冷漠。 其次,農民精神文化缺失。城市裡的居民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打發自己的閒餘時間;而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相對滯後。農民夏忙時,忙於各種勞作,秋冬閒時只能打牌、嘮各家長短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嘮長嘮短,造就了流言蜚語,嚴重影響了鄰里關係的和諧發展。

  以上就是本次鄰里關係調查的全部結果。本次調查給我的感受是雖然鄰里關係普遍變得冷漠,但農村的鄰里關係比城區的鄰里關係好得多。本次調查以訪談的形式進行,城市居民相對冷談,農村居民相對好客,比較熱情健談。

鄰里關係調查報告2

  一、 調查背景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關係融洽,不僅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所提倡的一種美德。和睦友愛的鄰居不僅能在生活上相互照應,而且也會相互給與情感上的慰藉,思想上的啟迪和安全上的保障。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也快速增長,城鎮化漸漸普及,住房也由原來的平房變為現在的小區高樓,越來越現代化。但是,在這個急劇變遷的年代,作為現代文明敏感區和前沿陣地的城市,其居民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鄰里關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發現,原先在人際交往中佔據重要位置的鄰里關係逐漸走向了平淡和疏遠,變得越來越淡薄和冷漠。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多樣,為此我們進行了一次關於城鎮居民鄰里關係的問卷調查。

  二、 調查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xxx年1月13日——2xxx年2月20日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

  調查方法:以問卷形式讓受訪者填寫

  三、 調查目的

  人們從傳統的居住模式進入新型的居住環境;高大的建築樓,冰冷的防盜門,各樣的鄉音等使得親密的鄰里關係逐漸被冷漠替代。可是喧鬧的都市之中,鄰居依然還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人。

  針對逐漸冷淡的社群鄰里關係,我們對某些社群進行了抽樣問卷透過對社群業主的問卷調查,瞭解和整合鄰里關係的各種問題,對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四、 調查意義

  1. 明白社群成員對鄰居的基本情況的瞭解程度。與鄰里之間交談情況如何,對現在的關係提出建議。

  2. 良好的鄰里關係有利於鄰里之間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互通有無、相互支援、共同發展生產、共同走上致富道路。良好的鄰里關係有利於他們相互幫助、相互支援。

  3.大家知識文化水平也不相同,因此作此調查能夠讓我們瞭解到他們對構建新型鄰里關係的態度。為我們構建新型鄰里關係和居民自治提供參考依據。

  4. 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在冰冷的防盜門清脆的聲音裡包含了不信任,陌生,距離。我們承認鄰里關係由從前的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也影響和阻礙了進一步交流。透過本次調查也是想了解社群居民的看法,從而提出解決方法。

  五、 調查過程

  在寒假期間,透過過年走街串巷的機會對各地的一兩戶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有的人很樂意幫助,快速的填寫了表格,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對這些問卷有牴觸情緒,認為這些問題有涉及他們的隱私,並不是很願意填此問卷。

  六、 調查結果

  1、城市居民鄰里關係現狀

  現在的城市建房都採用修建單元樓,獨門獨戶。相比農村建造庭院式住房來說,城市居民鄰里之間的串門越來越少,鄰里關係越來越生疏。甚至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同一個單元樓裡住了幾年還不知道樓上樓下鄰居叫什麼名字。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水平的提高,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自然減少,這種客觀的現象勢必會拉遠鄰里之間的關係。鄰居間關係生疏,人情冷淡這是如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2、鄰里關係疏遠的原因

  鄰里關係態度的轉變 :過去的鄰里之間相互接觸頻繁、關係密切,鄰里之間相互走動的較多。現在的鄰里關係表現為:鄰里之間基本沒有太多的走動人與人之間相對冷漠。背景複雜化 :過去大家都住在單位分的房子裡或者家裡傳下來的房子裡。所以大多是幾代人甚至更長時期的鄰居,所從事的工作差異不大,相互瞭解深,關係非常的密切。但是現在的社群裡,居民從事的工作,祖籍,社交群體,親戚朋友等關係千差萬別。尤其是居民的團體活動太少。背景的越來越複雜從而相互間表現出陌生,有距離。社群文化沒有形成:現代社會中,許多的社群街道都已經組建起了社群中心,但由於宣傳力度的不夠,以及面向的人群主要是以中老年人群為主,對於年輕人的社群文化感建立仍有待提高。社會流動和遷徙減少了交往的可能性: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工作繁忙,心理壓力也大,更換工作的頻率比以前大大提高,因此就需要在城市之間或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之間進行遷

  移。人們為了減少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需要更換住所。人們為了在競爭中取勝,獲得社會認可,實現自身價值,工作時間會大大增多,進而悠閒的時間則變少。平時工作時間大多離開家裡,回到家裡又忙於個人事務,節假日要外出遊玩,人們無暇顧及鄰里交往,因此影響了鄰里間的關係……

  七、 調查後建議

  如何改善鄰里關係現狀 :建立文明、融洽的新型鄰里關係

  對現代人來說更合適,社群居民和居民委員會都應該為此而努力。首先,社群在這方面應該負起責任,應該組織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增進鄰里之間的關係。這個可以從老人和小孩下手,年輕人都忙著工作沒有時間,而老人小孩有空餘的時間,可以把這一類人組織起來,以他們為紐帶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活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文藝演出、社群居民體育比賽、社群居民聚餐,餐點由居民自己烹飪......再次,居民要積極參與活動,前面的心理進行了轉變,那麼行動就是這個過程。一回生二回熟,多次的溝通交流就會成為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這也是有利於居民自身的發展。在此針對社群文化建設的問題,提出幾點倡議:

  1)每日和鄰居問聲好

  2)積極參加居委和業主委員會召開的活動

  3)鄰里之間產生矛盾,和平處理,切勿傷了和氣。

  4)鄰里之間常關照,社群活動不能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