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初中生幸福指數調查論文

廈門初中生幸福指數調查論文

  高中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把握時間,認真學習,為將來的路奠定基礎,政治網為學子整理了高一年級政治小論文:廈門初中生幸福指數調查:

  中央電視臺推出特別調查節目《你幸福嗎?》,引發了關於幸福的全民大討論。不少人認為,在這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經濟收入提高的同時,也迅速消耗了人們的幸福感。作為新世紀的初中生,我們的物質條件比祖輩、父輩高了很多,但與此同時,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巨大,不少同學對此有諸多抱怨,這是否會影響到他們的幸福感呢?廈門的初中生到底幸不幸福呢?

  為此,我們對廈門初中生幸福指數進行了一次調查和研究,瞭解初中生對幸福的認知以及對幸福感的自我評價,分析初中生幸與不幸之間有什麼微妙差別,進而尋找對策,希望能夠幫助那些自認為不幸福的同學重拾幸福感。

  首先,我們對幸福進行了界定。《現代漢語詞典》對於幸福有兩個解釋:一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二是(生活、境遇)稱心如意。我們認為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是一種獨特的心境,需要靠自己的體驗來界定。

  接著,我們走訪了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圍繞影響幸福感的因素,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發放問卷300份,收回292份,調查人群主要是廈門市檳榔中學、外國語學校、九中、十一中、五中等校的初中生,因為沒有限制特別的條件,所以得到的資料應較具普遍性。

  在對資料做統計和分析的同時,我們還進行了一些個別訪談,試圖更深層次地探究這些資料背後的問題和成因。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初中生幸福感較高,但穩定性差。調查資料顯示(如圖1),87%的同學感到比較幸福或幸福。他們普遍認為自己擁有較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人際關係和諧,對現狀比較滿意,對未來的前景很嚮往、有信心,這讓我們十分振奮。但多數同學表示,學習壓力等因素常常給他們帶來壓抑感,情緒波動較大,幸福感很不穩定,這又讓我們有些擔憂。

  2.影響同學幸福感的客觀因素有很多,讓同學們產生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親人的關愛,學業成就,良好的物質條件等。我們透過對資料的觀察和訪談發現,大多數同學更重視親情和友情,重視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根據馬斯洛的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我們認為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廈門經濟特區,初中生們大多享有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學習條件也較優越,社會穩定和諧,這都使得他們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較大的滿足,因此他們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

  3.幸福感還受到多種心理因素複雜交織的影響,如生活態度、成就動機、自尊程度等。一般而言,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適當的成就動機和自尊心,會使人產生較強的幸福感。例如,當我們問及看到別人進步,您的態度?時,內心感到不快的同學幸福感明顯低於其他人(如圖2)。再如,能勇敢直面挫折、懂得欣賞自己的同學,幸福感都較高。由此可見,心態對於人的幸福感是有影響的,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才能擁有美麗、幸福的人生

  4.幸福感與興趣愛好有一定的關聯性,有興趣愛好的同學幸福感更強。調查中我們無意間發現,感覺不幸福的學生大多沒有興趣愛好。這是為什麼呢?經過個別訪談,我們得知,沒有興趣愛好的同學大多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意思、很無聊。相反,有興趣愛好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生活很充實,能享受到生活的價值,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更容易獲得尊重和欣賞,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綜合調查的資料和訪談結果,我們明顯地感覺到初中生亟需幸福教育。因此,我們呼籲學校、家長們和同學們共同關注初中生的幸福問題。

  首先,我們呼籲學校對初中生的幸福問題給予重視,因為初中生幸福感的缺乏、壓抑感的產生主要源於學習。希望學校改變現行的評價模式,讓評價標準多元化,把優秀、人才的標準設定得再多些,讓擁有各種美好品德和特長的同學都能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心。開設豐富多彩的課程和活動,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挖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張揚個性,讓我們在教育中感受成就感,感受幸福的滋味。

  其次,我們要懇請家長們重視孩子們的幸福問題,努力做到:

  1.關注我們的心理需求,尊重與欣賞你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們的物質需求已經得到較大的滿足,或許是習慣了不缺吃,不缺穿的安逸生活,我們可能並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因為生活條件的優越而帶來的幸福,我們最希望得到的是大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與熱情的鼓勵。希望在我們遇到問題時,父母能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責罵,耐心傾聽我們的心聲,平等地與我們對話,尊重我們的獨立人格;在我們取得成功時,父母能多一聲讚美,少一盆冷水。要知道,當你們用欣賞的心靈去發現孩子身上的美好時,你們就已經把快樂的種子播撒在我們的心裡。有了欣賞和讚美,我們的心靈就會開出幸福的花朵。

  2.重視我們的人格健全,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希望父母不要將學習成績看成是衡量我們人生成敗的唯一標準。我想說,我們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質、人文素養以及幸福感遠遠比成績來的重要,因為孩子的一生並不完全只由考試組成。我們不僅僅要學會學習,更要學會做人做事。要知道,不是成功的人才幸福,而是幸福的人生才成功。請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我們需要培養友誼,需要培養興趣愛好,需要全面發展自己;請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扶我們一把,幫助我們成就幸福人生。

  最後,我們要呼籲初中生朋友們,關注自己的幸福指數,進行幸福感的自我培育:

  1.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生活本身就是有苦也有甜,希望同學們堅強勇敢地面對挫折、壓力和一切不如意,懂得從苦澀中尋找甜美。如果生活一帆風順,那人生不就索然無味、毫無樂趣?我們無法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我們無法控制別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讓我們做情緒的主人,用樂觀向上的情緒畫筆把人生長卷描繪得多姿多彩。

  2.學會與人和善相處,在和諧的人際交往中去感受幸福,多幫助他人、學會讚美和感恩是獲取幸福感的一種很有效的途徑。

  3.學會尊重自己,客觀看待自己,恰當地評價自己能使我們自愛、內心體驗到自尊和充滿自信。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優點,體驗它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4.講究方法,化解困難。我們發現,同學們在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懂得尋求同學、老師或家長的幫助,而面對心理困惑時,往往不願告訴他人,更不願讓家長知道。作為未成年人,我們的心理不夠成熟,閱歷不夠豐富,有時候遇到的問題十分棘手,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若不懂得求助,就容易出現錯誤,甚至造成嚴重後果,影響我們獲得幸福人生。

  精心挑選兩篇文章《幸福》和《另一種財富》,送給所有的同學,希望同學們不能因某些不如意,就認為生活毫無幸福可言,失去信心。我們一定都能找到幸福,因為我們有愛和尊嚴。得到關愛是幸福,幫助他人是幸福,擁有朋友是幸福,解讀大自然的微語是幸福,有理想有追求也是幸福對幸福的理解人各不同,但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卻是共同的。其實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心態,幸福是享受生活中自然的那份恬淡,幸福是萃取點滴快樂之後的滿足。幸福不僅僅是一個擁有或已完成的狀態,更是一個渴望和追求的過程。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挫折和失意,不正是在為夢想的幸福鋪路麼?每一天都為著明天忙碌著,沒有尋找到幸福的結果,不要灰心,幸福是過程而不是目標。有一天,當你站在成功的山巔,回過頭來,就會發現,其實你已經擁有幸福了。

  總之,只要我們有一顆細細品味幸福的心,幸福自會縈繞在身旁,只要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去感悟,去尋求,就能一路播種幸福,一路收穫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