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資訊化帶動鋼鐵工業持續健康發展論文
淺析資訊化帶動鋼鐵工業持續健康發展論文
摘要:在這個資訊時代之中,資訊化技術逐漸深入到各個方面之中,鋼鐵工業也開始受到了資訊化技術的深刻影響,並且在鋼鐵企業內逐漸呈現出一種資訊化管理的經營模式。本文將簡單分析資訊化技術在發展鋼鐵工業中的重要性,然後對鋼鐵工業資訊化程序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提出三個應對措施來促進資訊化在鋼鐵工業中的發展。
關鍵詞:資訊化;鋼鐵工業;發展
1資訊化在發展鋼鐵工業中的重要性
隨著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深入發展,資訊化逐漸融入了鋼鐵行業的發展之中,並對鋼鐵工業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將資訊科技應用於鋼鐵製造業能夠最佳化化鋼鐵企業的生產與管理。在鋼鐵行業內引進資訊化技術,建立一套完整的資料系統,並且透過大資料分析,不僅能夠使得資料的統計分析更加準確快捷讓企業的產品更加的適應市場需求,而且能夠節約人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第二個方面資訊化能夠使得鋼鐵工業持續健康發展。資訊化是現今社會發展的趨勢,而且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所以引進資訊化技術成為了鋼鐵工業這類傳統性行業進行改革創新的重要手段。實行資訊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管理水平、進行產業升級,這樣才能使得鋼鐵企業緊跟社會發展,進而提高整個產業的`發展水平。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資訊化對於鋼鐵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鋼鐵工業資訊化發展的問題與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的鋼鐵行業得到了更加全面、更加快速的發展。同時鋼鐵行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的新問題,面臨著更多新的挑戰。接下來將對當前鋼鐵工業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從資訊化的角度提出幾個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2.1鋼鐵工業發展程序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來說,鋼鐵工業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環境保護的標準越來越高對鋼鐵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鋼鐵企業遍地開花,短時間內滿足了經濟快速發展對鋼鐵的大量需求。與之相伴的是鋼鐵產能的上升帶來的汙染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所以節能減排開始列入政府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中,環保的標準也越來越高。而鋼鐵工業在本身是高耗能高汙染行業,要想把能耗和汙染降下來勢必要向資訊化手段尋求幫助,運用資訊化管理的手段來切實完成合理利用資源、減少廢物排放、合理排放等目標。第二個問題是我國鋼鐵行業整體資訊化水平有待提高,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附加值不高,高階產品比例低,低端產品惡性競爭比較嚴重。當達涅利、奧鋼聯等先進的鋼鐵企業將自家的產品應用於空客A380、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樓BurjKhalifaTower時,我們還在為低端的訂單爭得頭破血流大打價格戰。提升產品質量,滿足市場需求,已經成為我國眾多鋼鐵企業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了。沒有技術附加值的鋼材沒有競爭力,沒有準確把控市場走向的鋼鐵企業也終將被淘汰。以上問題都是鋼鐵工業資訊化程序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2促進鋼鐵工業資訊化發展的措施
針對上面的分析,接下來提出三個措施來建設鋼鐵企業的資訊化發展,以資訊化的手段來推動鋼鐵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第一個措施是明確鋼鐵企業資訊化的目標。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出發,鋼鐵企業資訊化的發展目標不能僅僅定位在對產品的質量管理上,還應該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譬如,我國的鋼鐵企業可以將其資訊化目標定為五個階段:應用初級階段、應用實施階段、流程標準化階段、組織及業務整合階段、透過資訊科技實現增長階段。第二個措施是要提高鋼鐵工業資訊化水平,應該加強與國際先進資訊化企業的合作。我國的鋼鐵企業可以透過與其他有實力的公司進行合作,相互借鑑學習。在企業管理與資訊化的研究專案之中建立聯絡,相互配合,資源共享,這樣才能從實際去解決問題達到目標。除了明確資訊化的目標、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之外,鋼鐵企業還可以透過完善企業發展的技術路線以及系統的框架來完善鋼鐵工程的資訊化發展。目前來說,鋼鐵企業資訊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重要的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定製的產銷一體化,另一個是套裝軟體技術路線。縱觀社會的發展,以及考慮以後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這兩條技術路線必將是融合在一起的,這樣才能保證鋼鐵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鋼鐵企業必須重視將這兩大技術路線的融合於企業的發展之中。而在系統框架上,鋼鐵企業也對自身的企業框架進行考慮研究,完善企業內部的系統架構。以上就是為促進鋼鐵工業資訊化發展提出的三個措施。在鋼鐵行業內引進資訊化技術,能夠促進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於鋼鐵企業的發展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鋼鐵工業資訊化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企業管理人員不斷根據實際的變化與要求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進,綜合運用各種資源來促進鋼鐵企業的長久發展,進而能帶動我國鋼鐵行業的整體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國鋼鐵工業的資訊化建設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牛京考.科學建立鐵礦資源保障體系支撐鋼鐵工業持續健康發展[J].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2012,(S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