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應流動於高等教育的所有筋脈論文

通識教育應流動於高等教育的所有筋脈論文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和發展,通識教育在國內再度受到重視,各研究型大學紛紛加強通識教育的課程改革,探索大學通識教育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通識教育;實踐探索

  通識教育一詞是從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譯過來的。最先由美國9所常春藤盟校提出,初時稱為“博雅教育”,以修習七藝(文化、邏輯、修辭、幾何、天文、數學、音樂)及博雅藝術為主要學科,主要用來培養律師和教師。其後,哈佛大學在此基礎上,新增了語文、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學科,逐漸發展形成了今天所說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應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應貫穿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假如說高等教育是一個人,那麼通識教育就是人的血液,專業教育則是人的骨骼,通識教育應流動於高等教育的所有筋脈,從而為高等教育提供合理的營養和正確的指引。

  一、通識教育

  1.通識教育課程的概念

  根據通識教育的目的和所要達到的目標而設計的課業及其程序的總和。在高等學校泛指專業課程以外的所有課程

  2.通識教育課程的特點(見表二)

  3.國內外通識教育發展

  國內外著名學府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先進理念,並不斷轉變培養觀念、更新課程體系、改革教學管理。以下參照一些中外著名大學本科教育具體的課程方案,形成一種對照,以供探討深思。

  (1)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模式與核心課程計劃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共分為7大類、10個領域,包括外國文化、歷史研究A、歷史研究B、文學與藝術A、文學與藝術B、文學與藝術C、倫理思辨、定量分析、科學A、科學B、社會分析等。以上核心課程主要安排在大學的第一、第二年級進行,從所列舉的課程來看,哈佛的核心課程在內容上可謂分佈廣泛,可以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由古至今、科學人文、無所不及來形容和描述,其中除定量分析與科學兩大類外,其他都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從中我們可以領會出哈佛的教育理念和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第一,無論學生的主修專業為理還是為文,所有學生都必須擁有橫跨文理兩大領域的知識基礎,比如主修越是看似與科學毫無關係的古典文學專業、歷史、人類學等專業,越要求把科學課程作為必修,人文與科學、倫理思辨與務實求證的有機統一,體現了哈佛關於人的培養與教育的基本宗旨,即在多學科的知識綜合中,培養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創新的能力。第二,所設課程內容涵蓋範圍廣泛,每一個領域包容大量的具體課程,甚至其內容僅涉及某一個國家、某一個歷史片斷,供學生自由選擇。顯然,在此,我們可以領悟到哈佛剛性的核心課程計劃之中又極為明顯的柔性或者彈性特點,因而,照顧了不同學生的興趣,體現了普通教育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特點。第三,課程涉及的地域範圍廣泛,儘管我們很難斷定具體某門課程是否有西方中心主義的傾向,但就課程整體分佈結構和框架而言,它無疑包容了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明,因而,核心課程計劃有著強烈的國際化色彩。

  (2)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是在亞洲地區較早地對通識教育的價值有基本的認識和肯定的學府,自1986年開始,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除書院通識課程佔6學分外,其餘12學分便屬於由新設立的通識教育主任所統籌的`全校通識課程。統一課程共劃分為7個不同知識範圍,包括邏輯思考與定量技巧、中國文明、其它文明、電子計算機學、藝術與人生、自然科學與醫學、社會科學與管理學。在通識教育的推展上,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了通識教育部,將通識教育確定為大學整體教育之重要部分。

  (3)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從2000年秋季開始,貫穿著通識教育理念在全校範圍內實施新的課程方案,2003年秋季招生開始,對大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分專業,進校後一律學習共同的課程。復旦大學也在積極推行通識教育,對教學計劃進行修訂和大幅度調整。

  二、通識教育現狀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課程認識上的誤區

  (1)在強調市場化和商業化的今天,大學面對功利化的巨大挑戰,本科教育落入了“專業主義”和“職業主義”的陷阱,通識課程只是本科生主要課程以外的附加課,是額外的、次要的、可有可無的,最多是錦上添花的,這些課程大多沒有嚴格的要求和訓練,往往成為學生混學分的課程,或最多增加點課外興趣的課程。

  (2)在觀念上,未能強調本科通識教育獨立的育人意義,更多地以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來支撐本科教育改革,通識教育成為研究生教育的準備階段。這樣的指導思想恐怕仍是以往“專業主義”教育思想和傳統的延續,沒有真正把大學本科教育階段視為具有獨立的目的和目標。

  2.通識教育課程學分分配方面的問題以2005年公佈的《華東師範大學本科教學計劃》為例。在此計劃中,四年制的大學本科生,平均修習學分總數為160學分,其中通識教育課程平均約為57學分,佔總學分的36%。而在通識教育課程中,通識必修課程平均為41學分,約佔通識教育課程總數的72%,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為16學分,約佔通識教育課程總數的28%,由於學校規定要求文科學生需選修4學分的自然科學和資訊科學系列課程,理科學生需選修4學分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系列科學,其他學分可以用專業選修課程抵充,加之學校課程資源因素,學生修讀選擇自主權不大。

  3.通識教育選修課程設定方面的問題

  (1)開課門數雖多,但整體規劃不夠,這表現在兩個方面:1)通識教育選修課總門數較多,但學科分佈領域不盡合理(如語言、人文與藝術所佔比例超過50%,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偏少),課程類別的劃分比較隨意和籠統;2)由於教學計劃中各種課程學分要求,因此學生所能選課程很有限,對學生寬口徑人才培養意義不大。

  (2)從課程內容上看,概論加通史,學生學一點概論、原理、通論、導論、通史、專史,而這些是專家們嚼過的饃,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原創力的人才。

  (3)課程多數照搬各學院專業基礎課,不能很好地反映通識教育的要義,也沒有反映出時代的要求。

  (4)從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管理上來看,學校對學院教師開課支援力度不強,進而教師授課質量的考核僅限於學生評教,沒有嚴格的淘汰機制,因此課程開課的質量不高。

  三、通識教育課程建設實踐探索

  面對著“低年級以通識教育為主,高年級進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新形勢,各級教學管理部門必須進行更高層次的探索,為學校的教育改革創造新形象、探索新體制。

  1.提高思想認識

  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上要善於吸取符合時代發展的、具有生命力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改變過去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圍繞著教學計劃的修訂,學校對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專門立項研究,從校長、院長和系主任到教師層面,充分加強對大學通識教育作用的認識,提高大學通識教育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的地位。

  2.加強組織管理

  課程結構與課程體系的構建和最佳化,必須從組織管理上得到保證。學校成立了校教學委員會領導下的本科課程建設委員會,負責規劃全校本科課程改革和建設工作,制定有關政策和措施,指導本科教學課程質量評估,審議學校通識教育課程設定和調整等等。

  3.建設師資隊伍

  實施學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必須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能夠勝任大學通識教育的師資隊伍。學校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建設的具體目標是透過高起點建設和對現有通識選修課程的梳理、調整和改造,利用五年時間,力爭建設50門左右在國內具有良好影響和示範作用的通識教育課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講授是有一定難度的,非一流的教師講授難以達到其效果。學校對建設的通識教育課程給予2-3萬元的課程建設經費。從2006年9月起,對擔任通識教育課程教學任務教師的授課酬金補貼按每節課人民幣100元的標準支付,透過政策支援,讓一流的教師擔任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講授,因此,選擇好教授通識教育課程的師資是通識教育計劃取得成功的關鍵。

  4.改進教學方法

  要保證通識教育課程教學的順利實施,就必須改革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提倡教師精講,著重講基本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學。但同時也要注重知識的深度,不能過於膚淺、流於形式,追求了知識的廣度,降低了該課程體系的高質量。要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網路開展教學輔導。

  5.提供經費支援

  要使學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得以順利實施,還必須有一定的經費作保證。學校劃撥專項經費120萬元資助學校通識課程的建設,要出版一批優秀的通識課程教材;要給予優秀的通識課程教師以特別的教學獎勵;還要為通識教育師資的培訓提供足夠的經費。

  [參考文獻]

  [1] 馮惠敏著.中國現代大學通識教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 張壽松著. 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論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