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光陰如水,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情分析:

  經過高一上學期的磨合,學生基本適應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大多數同學擺脫了初中時段機械地、死記硬背地學習語文的思維定勢,大體上能感覺到高中語文學習與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動學習、主動選擇和確定學習內容,最起碼有了這種認識、這種慾望了。

  在上學期期中考試中,許多學生摸不著頭腦,從不知考什麼中反映出不知學什麼,很迷茫。到期末考試時,大多數同學知道高中語文學什麼,以及怎麼學了。當然,迷惘的同學也還有不少。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激發和引導他們學習語文。

  二、教材分析:

  必修3的“閱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古代詩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說和科普科幻作品。四個單元分別是:人物與環境(小說一),感受與共鳴(唐宋詩),質疑解難(古代議論散文),啟迪與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一般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善待生命——學習論證;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口語交際專題為議論。

  “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為: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字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介紹《紅樓夢》和《高老頭》。

  必修4的“閱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有中外戲劇,宋元詞曲,古代人物傳記及社會科學論文。四個單元分別是:性格與衝突(中外戲劇),情思與意境(宋元詞曲),理清思路(社會科學論文、隨筆),知人論世(古代人物傳記)。

  “表達交際”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訓練議論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解讀時間——學習橫向展開議論;發現幸福——學習縱向展開議論;確立自信——學習反駁;善於思辨——學習辯證分析。口語交際專題為辯論。

  “樹立探究”設計的專題為:邏輯和語文學習,走近文學大師、影視文化。

  “名著導讀”介紹莎士比亞戲劇和朱光潛的《談美》。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擬在期中考試前完成必修3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期中考試後完成必修4內容的學習,其中安排3次寫作訓練,1——2次月考或單元測試。

  教學中要求做到:

  1、依據新課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力求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認真鑽研、領會新教材和新大綱,提高課堂效益,向45分鐘要質量。

  3、本學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兩部書的教學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與提高。

  4、本學期在寫作上,著重培養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先了解議論文文字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議論說理的興趣和能力,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學情分析,面對高一下學期文理分科的現狀,認識並瞭解新的學生,儘快熟悉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繼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圍繞學法設計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講究提問設計,板書設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歸類、梳理。

  4、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解疑答難,加強輔導,補學補差。

  5、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6、在集體備課和教學中,以培養閱讀能力為中心,在作文備課和訓練中做到系列性、科學性、實效性。

  五、教科研設想:

  1、充分認識到教科研工作在實施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性。

  2、認真學習、鑽研新課程理論,切實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用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語文教學。

  3、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用群體智慧和力量,提高整個高一年級組各位語文同仁的語文教學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膝上型電腦在備課、教學、輔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5、課外認真學習有關語文教學的雜誌,如《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等,廣泛吸收,不斷充電,以期高屋建瓴地實施教學。

  總之,不能做經驗型語文教師,而要做科研型語文教師。

  六、教輔用書及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參考書》。

  2、大眾文藝出版社《名師伴你行》。

  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2

  一、教學思想與教學目標:

  確立適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樹立大語文教育觀,要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種種弊端,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實行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充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與人生。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性學習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語文教育相結合,使語文教學將變得更加開放、創新,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三維目標,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改革課程內容、結構和實施機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促進高一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教學設想與教材處理:

  本學期要完成“必修三”與“必修四”的講授,“閱讀鑑賞部分共計27篇課文。約70課時完成。“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約10課時完成。本期學習時間約為18周,教學任務應完成必修3與必修4兩本教材。新編語文教材與傳統語文教材有所不同,它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著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閱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複性教學。對必修三與必修四的教材處理是:

  1、“閱讀鑑賞”單元與“表達交流”單元教學、及作文教學相輔相成。“閱讀鑑賞”的每一個單元大約為兩週完成,每教授完一個單元以後,按教材編排順序講解“表達交流”的一個知識點。作文教學主要依據“表達交流”知識點地排序來進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寫六篇,小作文四篇,每兩週一次大作文,四周一次小作文,都要求課堂完成任務。本期作文文體訓練主要是針對議論文,每篇大作文與小作文都要配備老師講授和指導資料,每篇作文都要求有學生習作範文及不合要求的病文,作文範文要起到示範作用,對病文要求進行修改。每次大作文完成應花至少四課時進行,總計作文課時為12課時。作文主要針對議論文形式進行訓練。同時每兩週依據“閱讀交流”每個知識點的不同特點,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和自然。

  2、“閱讀鑑賞”單元教學與“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單元教學交叉進行。為了避免教學的單一性,也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每上完一個閱讀單元后就進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導讀”單元教學。這樣,高一學生能夠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斷地擴充知識和提高能力。

  3、“梳理探究”與“名著導讀”採用課內課外相結合,以點帶面的形式進行。“梳理探究”與“名著導讀”部分採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原則,以課內為點,課外為面,輻射開來,擴充教學內容及增強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梳理探究”部分,就會依據教材,教師與學生一起蒐集編寫知識資料,依據教材進行整體上的分析和探究,並進行總結歸納,形成文字材料,統一印刷,讓學生課外進行閱讀與背誦。如名著導讀中的《紅樓夢》《高老頭》這些文學名著,主要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統一讓學生觀看影視資料,並寫出影評,基本上不佔用課堂時間。

  4、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課型。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5、以單元小測驗形式檢驗學生知識水平與能力。

  新課改並不是就不考學生了,依然要用檢測題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了解,書本知識掌握的程度高低其實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學生水平與能力的高低。所以,一個單元結束很有必要進行一次測驗,有利於促進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6、因“校”制宜,推薦課外閱讀書籍,擴大學生閱讀量,不斷提高語文積累和素質。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學生的課外閱讀,必須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或點評或自讀或檢測或講座或串講……因材施教,將課外閱讀教學落實到實處。本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篇目有《高老頭》《威尼期商人》《水滸傳》《談美》等中外名著及美學論著。

  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3

  高一年級上學期,是學生從初中向高中過渡,適應高中教學的關鍵時期。學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本學期的教學至關重要。我們現在所採用的新教材不僅內容新,而且容量大,除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中的八個專題教學外,《語文讀本》必修(一)和必修(二)也是其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學除了抓文字研習閱讀教學外,還要結合活動體驗、問題探討、綜合性學習、寫作訓練等幾方面落實培養學生各項語文基本能力。如何利用好每週5課時的有限時間,更有效安排好學生的學習任務,是備課組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備課組老師經過討論,制定如下計劃:

  一、明確高中語文學習特點,完成初中學習向高中學習的順利轉換。

  高一級學生剛從初中升學上來,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語文科更是其薄弱環節,不少學生對學習語文存在著懼怕心理,對高中語文的學習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本備課組經過討論,在第一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的任務不僅在於讓學生明確高中語文學習的要求,更在於透過中考和高考試卷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更好地明確語文知識考點的遷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學習目標的'轉化,更好地適應高中語文學習的特點。

  二、緊抓語文基礎,落實日常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面對學生薄弱的語文基礎,強化訓練,夯實基礎,落實日常教學是關鍵。在日常教學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環節:

  (一)、閱讀與鑑賞方面,充分利用《語文讀本》及其他優秀讀物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結合必修教材中對文言文文字的研習,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日常閱讀,養成學生每週閱讀翻譯文言文的習慣,努力透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寫作指導和實踐方面,堅持每兩週一次大作文訓練,且要求學生堅持寫週記。

  大作文從敘事、記人、寫景等方面分階段、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觀察與感受、想象與聯想、構思與措辭造句等能力,讓學生把握寫作運動的內部規律,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週記可以寫高中新生活體驗和感悟,可以寫《語文讀本》及其他優秀讀物的讀書筆記,多渠道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在表達與交流方面,結合詩歌教學,開展詩歌朗誦訓練,掃除學生在表達與交流上的心理障礙,訓練學生大膽開口的習慣,使學生能自由流暢地表述自己的見解,養成文明得體的說話習慣。

  (四)、此外,日常語文教學還貫穿練字、背誦、默寫等基礎訓練。對書寫較差的同學進行練字訓練一方面是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這部分學生的“坐功”,這對於十六七歲、生理和心理正在發生轉折的高一級學生來說應該是不無裨益的;背誦一定數量名詩名篇名句,有利於學生開拓視野,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口頭表述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三、分工合作,共同探究新教材新教法。

  定期開展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備課資料資源共享,備課方式各施所長。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中每個專題的每個板塊各有分工:由一人主備,主備人提供導學案、課件及相關資料(或資源),再由備課組集體討論。在共性化備課的基礎上,每位教師再根據各自班級情況進行二次備課,努力發揮個性化的教學特長。同時,在備課組內進行推磨式聽課,透過相互聽課、評課,相互促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圍繞如何實施新課標,用好模組教材,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將本學期教學研究課題定在努力探究新教材的教法和學法,如何上好語文課,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上。為此我們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開拓創新,並積極撰寫論文,彼此交流鞭策,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

  四、因材施教,定期檢測,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

  利用語文《學習與評價手冊》等進行每課一練,每兩週對所學專題進行一次測試,由備課組教師專人輪流負責。期中、期末考試參加統一考試。

  針對學生參差不齊的語文水平,教學中應該始終貫徹因材施教的方針。幫扶落後,表彰優秀,對落後學生,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補缺、補漏;對優秀學生,除了鞏固其基礎知識之外,還可以透過課外閱讀的指導,解題技巧的點撥等方式,拓寬他們的思路,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培養學科尖子生。

  總之,在這一個學期中,我們備課組成員將學習並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切實落實各工作要點,打好學生高中語文學習基礎,切實輔導學生適應高中教學,完成初中學習模式向高中學習模式的轉換。全組上下以高尚的師德互勵,以嚴謹的作風互勉,以滿腔的熱忱互助,努力打造一個精誠協作、和諧奮進的集體。

  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4

  一、教學目標與任務

  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是新教材必修三、四的學習,教學時要以新課標為準繩,要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1、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樹立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以人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地探索能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新教法。

  2、在必修一、二的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為三年級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3、根據高中語文課程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講練結合,夯實基礎。

  4、在第九周前完成必修三的教學任務,在十七週前完成必修四的教學任務。

  5、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有所提高。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透過高中一學期的學習,如今高一的學生整體語文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參差不齊,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閱讀能力、分析鑑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都應有更大的進步。問題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重理輕文,不太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專題”,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專題間與版塊內的整合,以拓寬常規教學思維。每個專題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和讀本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在完成課文教學任務的同時,結合各個專題訓練對學生進行系統教學,也就是說四頭(閱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句導讀)並進,交叉進行;針對高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材處理

  1、加強整合,進一步拓寬常規教學思維。

  人教版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模組,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專題間與版塊內的整合,以拓寬常規教學思維。

  2、精講實練,努力創設探究式能力課型。

  每個專題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是為了不教”之目的。略讀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讀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取捨有度,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

  本學期教學任務重,有些課文根本來不及上,因而要有取捨。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文言文教學上。主要以積累文言知識為主,進而增強學生文化功底。本學期計劃將繼續整理120個常見文言實詞的一部分(重點是課文出現過的)和18個文言虛詞的整理,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抓好誦讀和默寫指導,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4、閱讀積累,積澱學生的語文素養。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或摘抄或點評或講座或串講,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將課外閱讀教學落實到實處。

  五、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班上的“圖書角”資源,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要求做好摘記,寫讀後感、隨筆等,這樣,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既達到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

  課時組合:3節閱讀教學+1節圖書閱讀(因本學期課時緊,可隔週上)+2節課堂讀寫連堂課。

  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好書介紹、美文選讀等。

  周寫一次作文。力爭在堂內教會學生自改作文。

  除此之外,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如:手提電腦、投影等裝置,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大課堂複習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六、教學構想

  1、繼續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新改革的思路要在教學中有所體現。

  2、新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閱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3、閱讀教學要以“點”帶面,關注能力培養的不同層級目標,不斷反思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語言的感悟、文言的積累、文化的積澱、文學的評鑑等教學要點的夯實。

  4、自由寫作實踐活動也納入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活動。此外,在常規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語文實踐效能力的培養。

  5、繼續探討新教材新課改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七、教學措施

  1、本學期繼續保持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要求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補充、有實效。

  2、組內交流探討“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的方法。

  3、學科開放日要組織本組老師聽課、評課,要有記錄、有整理。

  4、分層教學三量化:尖子生增加閱讀量、實驗班(與高三同步)增加訓練量、學困生增加接觸量。

  七、教學反思總結

  自覺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充實自己,最佳化教學,實現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改進與完善。

  1、發現問題。關注教學過程中的特定問題,例:對平行班的教學中要特別創設輕鬆、信任、合作的氣氛,早合作中可幫助發現問題。

  2、分析問題。以批判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思想行為、價值觀等。在每週的集體備課中,對上週教學進行集體反思總結,以便更好的指導以後的教學。

  3、解決問題。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中,透過其他渠道的研究、探討,形成新的、有創造性的解決辦法。

  4、要求每位教師積極反思總結,並根據教導處要求每月至少寫出4篇教後記。

  八、教學進度(教學進度表見後面的附錄部分)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本校實際情況安排:高一語文每週7課時(必修),全學期總時數約130課時。本學期教學內容安排《語文》(必修)第三、四冊:新授106課時,期中複習2課時,期中考試4課時,期終複習12課時,期終考試2課時。

  本學期教學進度非常緊張,幾乎沒有練習、複習時間。但是仍然要計劃有條不紊,進度安排有序。

  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5

  一、情況分析:

  1、教材教學:高一下學期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個學期,從教材上來看,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閱讀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閱讀理解上升到品味鑑賞,還新增了詩詞、小說等閱讀單元。寫作上則要求學生較好掌握議論文的寫作和應對話題作文的能力。

  2、學生分析:學生在高一上學期的語文學習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下,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課外遷移不夠,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

  3、教材分析:必修三以小說、唐詩、文言文、議論文為主;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以培養欣賞能力為主;寫作教學重點為寫議論文。

  二、教學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夯實“雙基”,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和創新意識,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力求合格率達百分之八十,優秀率達百分之二十,提高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努力拓寬語文知識面,紮實深化語基底子,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要求學生寫好議論文,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三、工作重點:

  1、提高備課質量,繼續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並有階段性進行檢查小結和制定整改措施。

  3、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他方面的教學工作。

  4、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包括名言詩句、文學常識、文化常識、成語等。

  5、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四、措施與方法:

  以模組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拓展常規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模組”,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模組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閱讀”與“寫作、口語”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複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形成探求式能力課型。

  每個模組精講“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型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蘊。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氣息濃郁,但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文言文模組教學,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並適當補充《讀本》中有關篇目擴大閱讀面。

  4、狠抓背誦默寫和基礎訓練,注重課內外結合,立足訓練提高,面向高考,以練為主,注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5、認真抓好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實現資源共享。

  6、狠抓背誦默寫,實行在規定時間內人人過關的方法,務求背誦默寫無缺漏。

  7、狠抓課堂紀律,提高上課質量。

  8、努力鑽研教材和專業知識,認真備課,講求上課質量。

  9、注重語基的訓練與指導,重視語法知識的講授,提高學生的語文層次。

  10、注重課外知識的講座,合理運用“梳理探究”與“名著導讀”,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把觸角伸向課外。

  11、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指導學生做好知識積累。

  12、抓好書寫訓練和寫作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3、努力開展語文活動,全面推進語文教學改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