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赴約》讀後感範文800字
《千里赴約》讀後感範文800字
親子共讀弟子規、啟蒙故事《千里赴約》
見未真,勿輕言;
知未的,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
苟輕諾;進退錯;
譯文: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對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的後果。不妥當的事,不能輕易允諾別人,假如你不經考慮便允諾別人,會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你進退兩難的境地。
媽媽:樂樂,來和媽媽一起背弟子規,還是看誰先背會。
兒子:嗯,一起背,看誰先背會。
媽媽:這次我先背會了,也是用的差不多五分鐘,看見樂樂還在小聲地揹著,我沒有打擾,又陪著兒子背一小會兒,我們倆就互相背,第一遍都背的有點生,接著我和兒子一品氣互相背了五遍終於都是背的很流利了。
接著我讓樂樂把譯文熟悉了一下意思,就對樂樂說:“樂樂,用自己的話把譯文複述一遍。”
兒子:嗯,好的。我做任何事情時,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能輕易發表意見,對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不可以隨便給別人說,以免造成不可避免的錯誤。不妥當的事,不能輕易允諾(媽媽解釋:就是允許、同意的意思),假如我不經考慮便允諾別人事情,會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我進退兩難的境地。
媽媽:嗯,複述的夠清楚了,還不錯!下面我們讀啟蒙故事吧!
啟蒙故事
《千里赴約》
東漢時,正規化和張伯元是同學,他們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後因張伯元與正規化痛恨奸佞當道,不願做官,辭歸故里。臨別時,正規化對張伯元說;“兩年後的今天我一定來看望你。”說完,二人依依惜別。
轉眼,兩年過去了,正規化和張伯元約定見面的日子到了。這天一早,張伯元早早起床,將屋子打掃乾淨,又吩咐妻子準備豐盛的`酒菜。可是,眼看就到中午了,正規化還沒有來,準備好的酒菜都快涼透了。妻子說:“我想他一定是忘了今天的約會。不要再傻等下去了。”張伯元搖搖頭,說:“我的朋友是個說話算話的君子,他一定不會爽約的。”說著,他一個人來到路口,在烈日下苦苦守候。
天色越來越晚,太陽落山了,新月升了起來,張伯元的家人都認為正規化一定不會來了,勸他趕快回家。這時,遠處有一匹馬飛奔而來,張伯元仔細一看,馬上坐的正是自己的好友正規化!
原來這兩年來,正規化時刻不忘與張伯元的約定。然而,當約定的日期臨近時,偏巧正規化家裡有事脫不開身。但是,為了信守約定,正規化縱馬飛馳,還是從千里之外趕來赴約了。正規化千里赴約的做法深深感動了張伯元和他的家人,也感動了後人,成為信守諾言的典範。
媽媽:啟蒙小故事讀完了,樂樂還是和媽媽一起來一點點理解文章的意思。
樂樂,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呢?說的是誰和誰的事?
兒子:這是東漢時候的事,是說有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個叫正規化,一個叫張伯元。
媽媽:這兩個人都是做什麼的?後來為什麼又不做了呢?
兒子:這兩個人剛開始都是做官的,因為痛恨奸佞當道(奸詐虛偽、人格卑鄙的人總是阻礙他們的正義思想)他們都不願做官了,所以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媽媽:臨分別時,他們約定了什麼事?
兒子:正規化和張伯元兩個好朋友約定兩年後的今天見面然後就分手了。
媽媽:轉眼兩年很快就來到了,正規化和張伯元見面的日子到了。這天一大早張伯元就早早起床把屋子打掃乾淨,讓妻子做了豐盛的飯菜等著正規化來赴約,正規化他在約定的時間來了嗎?
兒子:當然來了!不過正規化因為家裡有事,白天沒有趕到,晚上快馬加鞭來赴約了,給一天苦等他的張伯元一個意外驚喜,也因為張伯元知道範式是個說話算話的君子,他相信正規化會來的,所以不聽家人的勸告等正規化到晚上,終於等到了。
媽媽:是啊,正規化這個朋友真的是個說話算話的君子,信守誠諾的人。讓張伯元一家人很感動。樂樂,你說說你感動嗎?我們要向正規化學習什麼呢?
兒子:我當然要學習正規化信守誠諾、說話算話的這種好優良品德。也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說明範式說話算話,那就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媽媽解釋: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了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這句話最能說明範式說話算話了。
媽媽:呀!樂樂真棒!把這句話都用上了,真棒哦!(樂樂很開心地笑了!嘿嘿!)是啊,正規化這種守信用、信守諾言的君子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的本質。千里赴約這個啟蒙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做一個信守誠諾,說話算話的正人君子,這個故事將不斷啟迪著我們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