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民工越來越不願意進城打工了?

為什麼農民工越來越不願意進城打工了?

  往年春節過後,都會有大批的農民工拎著大包小包,浩浩蕩蕩地進入城市裡面打工,然而,近年來有不少農民工都選擇留在了農村發展。現在為什麼進城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少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為什麼農民工越來越不願意進城打工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為什麼農民工越來越不願意進城打工了?1

  1、戀家,落葉歸根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的開始認識到,外界的誘惑漸漸在減少,雖然金錢的匱乏導致我不得不去追逐金錢,但是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家人的重要性。

  在農村有句老話:“年輕的時候可以到外面任何地方闖一闖,年紀大了還是要回到自已的家,畢竟這才是農民的根”。

  2、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高,工資較低

  村裡在外的務工人員,工資一般在三四千一個月左右。由於在城市要租房,要交水電費,並且開銷也不低。一個月存不到什麼錢。在3年前,這點工資還過得去,現在不行了。

  3、實業不景氣

  以往各大城市都在大新建設,城市工地多,農民們進城有幹活的地方,能夠掙到錢。

  但是最近幾年,城市用工基本飽和,城中村逐漸誚失,房租越來越高,掙的和收入不成正比,人家拋家離口出來就是為了掙錢,出來掙不住錢還不如在家。

  4、農村開始出現更多的發展機遇

  由於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家大力支援農民工等人員進行返鄉創業,並對農民工提供優惠政策,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幫助農民進行創業。有商業頭腦的農民工自己在家創業當老闆,生活也是自由自在的。

  最重要的是,在發展機會上,城市已經不是農村人口向上發展的唯一通道,在農村一樣有出彩機會。

  5、新生代農民工不願幹

  60後、70後,年齡太大很多重體力活都幹不動了,回農村乾點零活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而新一代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人,他們對於財富的訴求沒有那麼強烈,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有了很多可以不用出那麼大力氣就能夠掙錢的辦法。

  所以對於新一代人來說,外出務工其實並不是最優的選擇,不像是上一代人,選擇的權力太小。

  為什麼農民工越來越不願意進城打工了?2

  第一個原因:疫情影響。

  眾所周知,自2021年以來,由於國外各國相繼開放了疫情防控,導致我國面臨著巨大的防疫壓力。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國內一些城市疫情反反覆覆,也影響了很多農民工的正常就業。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不少農民工只能選擇在家鄉打打零工或者務農“避避風頭”,等疫情過後再決定是否進城。畢竟,如果在城市遭遇疫情,那麼接下來的防疫措施將會讓農民工在城裡的日子不好過。

  對於農民工來說,一方面是疫情不能正常工作;一方面是日常在城裡的開銷會因為疫情而增加。所以他們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待在農村,等情況恢復正常後再進城找工作也不遲。

  第二個原因:在城裡很難攢到錢。

  “在城市裡生活,除了空氣免費外,其他一切都是要花錢的。”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很扎心,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農民工遠離家鄉進城找工作,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多賺點錢,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現實卻是,如果沒有太高的學歷,農民工在城裡賺不到太多的錢。

  而且,最近幾年我國房地產行業開始變得不那麼景氣,開發商們普遍缺錢,城市在建的工地也沒有往年那麼多,留給農民工的就業崗位也越來越有限。

  再加上,現如今很多工廠都表明不要50歲以上年紀的工人,這就使得農民工只能在城裡找一些體力活兒幹,比如搬運、清理等,很難攢到錢。

  第三個原因:農民工更願意在家附近就業。

  事實上,不是每個農民工進城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比起遠赴千里進城,農民工其實更願意在家鄉附近就業。在過去,因為農村產業比較落後,缺乏就業崗位。

  但現在農村情況已經變得不一樣了,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建設的大力支援,農村交通越來越便利,有不少農民工透過在外學習技術,回到村裡承包土地搞起了蔬菜種植、樹苗培育等等,為鄉村增加了不少就業崗位。

  再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多農村實現了“村村通快遞”,在家務工的農民工,完全可以透過網路把農產品賣出更好的價格,這對於增加農村就業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