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教育首先應該尊重生命、尊重人格。既然人是一種動物,其生物屬性中最重要的一點生命和生存理所當然應該得到尊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類書籍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一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
一、“慢”而不“怠慢”。我會經常遇到有一部分屬於“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鬥毆等現象不時發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覆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後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並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並不等於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後,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生興趣,而繼續續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開啟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於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乾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後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並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後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點為出發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讚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恆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時的他,還有那麼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簡訊、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聖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二
在鎮小的圖書室尋找良久,突然一本書的書名閃入眼簾--《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好別緻的名字啊!我毫不猶豫地借了過來,事後才知道,這本書就是教育局推薦的100部教育書籍中的一本。
我如飢似渴地讀著,一章“尋找語文原生態”的章節引起了我的關注。
在書中,一位剛剛考入大學的的學生給他正在高三的朋友寫來了一封信,介紹了學習方法。信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數學、外語、歷史等學科的學習方法,但談到語文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語文呀,你可千萬不要上語文老師的當,語文課上搞的那一套統統不頂用。看到這裡,我的心頭好象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們辛辛苦苦是為誰做嫁衣裳啊?
同時我想到了自己讀師範時上文選課的情景:因為受小時候自己喜歡吃甜食的習慣,牙齒經受不住蛀蟲的侵蝕,疼得十分厲害。沒想到,補牙還不是那麼輕鬆。要先洗乾淨,再除垢,最後才能補。時間整整花了三個星期,因為週六、週日醫院也沒有上班,所以我都只能選擇上課的時候去,由於自己的數學基礎差,於是,我都選擇文選課的時候出去補牙。更沒有想到的事是,全班三次都考85分以上的就只有我一個人。當時就覺得很奇怪,自己沒有認真聽,怎麼反而考的最好呢?看到書中這位同學的話,心中似乎也有同感。可能語文老師要死要活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可能一點用都沒有。
那應該怎麼學習語文呢?不先急著說答案,先舉兩個例子:一個讀初一的李大偉和初四的王慶玲參加了當時的高三語文考試,結果是高三全年級的平均分是84.5分,李大偉考了82分,初四的王慶玲考了85分,這能說明什麼?
唱歌是件讓人很“舒服”的事,對於全天下以唱歌為職業或想從事唱歌這份職業的人來說,恐怕很少有用“舒服”二字來形容自己的這份工作或愛好的吧。但在2008年3月26日星期三CCTV第十三屆青歌賽團體組複賽第七場的比賽場上,“阿鵬”,一位來自雲南的原聲態歌手,卻用他最質樸最單純的全身心的演唱風格,完美而透徹的詮釋了他用“舒服”的感覺來演唱的他家鄉的民謠,在充滿藍色燈光的舞臺中央,他就像是一個歌唱精靈,瘦小的身軀卻蘊藏著無限的激情,隨著歌曲的.發展,他的歌聲由傾訴般的低吟漸漸變得激情纏綿,其間迂迴婉轉情難自制,時而如鹿鳴馬嘶,時而如虎嘯龍吟,直至高亢嘹亮,婉轉入雲……那種酣暢淋漓、激情迸發的演唱,牢牢抓住了每一位看到他的人的視線,掌聲在阿鵬結束他的演唱數秒之後才猛然爆發,觀眾們已隨著他的演唱完全忘記了自我,意猶未盡,真想再繼續聽下去,而阿鵬接下來說的“唱歌是件很舒服的事”這句話讓大家更覺他的樸實和可愛。阿鵬用他最直接最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一名歌者最基本的要求和標準:唱者要唱得舒服,聽者才聽得舒服。沒有經過正規嚴格的訓練,沒有經過名家悉心的指導,他憑什麼拿走了這麼高的分數,他憑什麼打動全國這麼多聽眾的心?
第一個例子說明,學生受老師教育時間的長短與學生的成績並沒有直接成正比,第二個例子說明沒有經過名家指導的“土包子”照樣可以“唱歌”。
很多書中多言,“教育其實很簡單”。特級教師於永正也曾寫過一篇文章《簡簡單單教語文》,從兩位大師身上我們也不難看出,語文的學習其實可以很簡單。現在的語文標準也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覺得,學生的語文素養不一定是專靠老師教育才會有的,還可以是他們自己去廣闊的語文天地裡和社會生活中受滋養和薰陶的。比如,學生在與朋友、長輩、同學交流時的點滴感悟;或者是學生自己透過網際網路、電視媒體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滋養;亦或是學生自己透過課外閱讀所積累的文學素養等等。老教育家前輩葉聖陶就曾明確地指出:“生活既教育”。我想當然也包括語文的教育吧!
在書中,李校長就明確地告訴讀者們,學生語文的學習,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他是透過“語文實驗室計劃”和“自修樓裡自主學習”來實現上述目標的,而且成果非常喜人,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也顯著提高,最主要的是為學生一生的發展鋪下了堅實的地基,讓學生永遠站在高處統領全域性而立於不敗之地。
李校長講的是高中,那麼教小學是否同樣適應呢?我想應該八九不離十了吧!音樂尚且提倡原生態唱法,我們的教育為何還要捨本求末,棄簡就繁呢?讓孩子廣泛地閱讀,在他們豐富多彩的兒童世界裡,有著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中,有著自己對世事的評判和積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曾說“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好讀書”,也就是廣覽博讀,正是學好、用好語文的必由之路。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裡航行。”
我想,語文的學習,就讓孩子自己鼓帆自己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