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潘家書讀後感

曾國潘家書讀後感

  導語:曾國潘家書讀後感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曾國潘家書讀後感【一】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xxx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具有深刻而悠長的內涵。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儲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儘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兒子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兼傳教之人"。

  讀《曾國潘家書》,感慨良多。感觸頗深。

  曾國潘家書讀後感【二】

  初讀《曾國藩家書》,鑑於其文字多為古義,理解起來頗為困難;再讀《曾國藩家書》,由於初讀奠定基礎,其中為人處事之道理才盡系被理解。

  這本書,單看其名,不言而喻,便知其中之內容多以書信方式呈現。通讀全書,曾國藩在家中的角色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書信中所涉及之內容可理解為三大境界。細細道來,三種角色:父母、兄弟、子女;三大境界:“孝”、“勸”、“教”。

  父母之命“孝”為先

  當椿蓉並茂之時,曾國藩雖身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喪之事,無不是徵求過父母之意見,方作出決斷;當父母離開人世之時,雖手中大權在握仍不忘記講求孝道,在家丁憂以明孝義,即使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時,仍然不忘記寄書至家中表達對父母的思念之情。

  也許在別人看來,曾國藩的孝道其中夾雜著封建綱常倫理的色彩,但是我們現在所應批判的是封建綱常倫理中的消極不利因素,而不是像孝道之類的積極有利成分,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應該積極發揚,而不是拋之於腦後。雖然說現在社會不同於以往,許多事物都發生了變化,但是每個人都是由母親懷胎十月所生的現實沒有改變,每個人都是由父母(或其他親人)養大的事實沒有變,同樣,對父母養育恩情的也不應有變,確切的說應是有增無減。

  從呱呱墜地到成年自立,其間父母流的汗水和淚水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記不清了,但是即使他們到行將就木之時,他們也不曾向我們索要過什麼,求過什麼,並不是他們不會開口,而是他們沒有想過開口。在他們心裡只要子女是快樂的,他們就是最幸福的。

  父母不向我們索要回報,作為子女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想想怎麼樣去知恩圖報。也許你此時不能給父母以最舒適的房屋,最漂亮的汽車,但是你親手為父母搭建的房屋,用自己的血汗錢買的車子依然可以博得父母的歡笑;你可能沒有能力給父母以山珍海味,但是你自己用心給父母做的家常便飯亦然可以讓父母吃的津津有味。無論你現在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只要你嘴裡時常念著父母,心裡時常想著父母,你就可以詮釋最至誠的孝道。

  手足之意“勸”為上

  曾國藩在家中身為長子,在當時“長兄為父”的.時代曾國藩在家中所充當的不僅僅是長兄的角色,在一定意義上還有父親的成分。他以“勸勉兄弟勤學修身”為至上,以告誡“兄弟間當和睦,方可興家望族”為重點。尤其在讀書方面,給兄弟提供的讀書課程表對我們現在讀書更是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他提出讀書當“主敬”、“靜心”、“早起” 、“讀書不二”、“讀史”、“寫日記”、“日知其所亡” 、“日無忘所能”、“謹言”,並且提出讀書持“專注”和“有恆”四字。他認為只有如此,方可稱其為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真正的讓讀書成為養生養氣之術。,

  在現代社會由於大部分家庭都是單子女家庭,很難可以像曾氏兄弟那樣得到像兄長之類的過來人的教誨,而且隨著現在網路技術的發展,書信有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之趨勢,想要得到像書信所能帶給人民的那種獨特的感覺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但是當你閱讀這本書之時,你就可以補充現實中無法改變的情景。每天讀一封其所寫之信,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帶該你,讓你體會“每天讀完一信,心靈洗禮一次”的感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