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

  導語:星雲大師所著的《捨得》一書,文中觀點樸實平凡,但深邃入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1

  一、認同觀點:  暑假一直在看星雲大師的《捨得》,心裡久久不能平靜。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總之,慚愧得很。在星雲大師的講述裡,我宛如看到了他一生行走於世間的身影,也耐心地體味到他行為背後的那顆心,不禁為之深深感佩,也深深地內疚。星雲大師在<捨得>開篇中寫到了成功者的願景:

  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

  為道了無寒暑變,利生豈畏路途艱。

  二、聯絡實際: 雖然人只是宇宙的過客,但只要是能掌握時間的人,就能擁有人生;會用時間的人,就能懂得處理生命。對於過客的人生,有的人活得很認真,有的人活得很隨緣。不管你春去秋來,不管你生老病死,總之,過客的人生,匆匆地來也匆匆地去,在匆匆的生命中吾人應該自問的是:我們能為人間留下一些超越匆匆的紀念嗎?生涯規劃,這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生的一個現代新理念。在世間做人,能有一個完整的'人生規劃,實在是不容易。其實,真正的人生規劃是不確定的,各有因緣,有時候實在由不得自己做主。所以,最好的生涯規劃是把自己規劃成:自覺的人生,自度的人生,利他的人生;在生活中,要有淨化的感情,要有<捨得>善用的金錢,要有德化的處世。能夠把移風易俗作為自己人生規劃的前提,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這就是最好的生涯規劃。

  三、反思重構:

  “讀書有讀後感,做事有做後感,交朋友與人相處,要有認識,有認識就有感覺,有感覺才能跟著走。”讀了這段話,讓我有了一種寫讀後感的衝動,於是提筆,權當作記備忘錄吧,不一定成篇通暢,只求記下有感覺之語。

  大師說:“閱讀可以讓一個人的心跳感應世界的脈搏,中外同在眼前,古今一體悉聞。”王安石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高希均教授說:“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的確,讀書讓人感到充實,是人生豐富。

  大師提出的如何學習方面的佛法四偈語:“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作;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淨樂融融。”非常會的學習方法。

  學習,永遠的工作!人生的幸福!我認為,人的幸福,能自由的學習就是一種!

  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2

  有幸拜讀了星雲大師所著的《捨得》一書,文中觀點樸實平凡,但深邃入理;思想簡潔明淨,但意境深幽;文字也並無奢華,但行雲流水。文章從“職場篇”、“日常篇”、“修身篇”和“養心篇”四個部分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心得和事理闡述,細細品味並附之於實踐細量,可謂讀一書而曉人世、知事理、明心靜、達已行,感觸頗深,尋味良久。

  暫掩此書,最讓我銘心陋記和久久回味的是星雲大師在“養心篇”中所闡述的“門裡門外”的做人做事哲理。核心要義即為:門內的東西是家裡的東西,都是我的;門外的東西屬於他人所有。門要可關可開,開門迎客,開門就教,開門才能走進社會,走入人群,走進世界,才能走往未來。有形的門再怎麼多,再怎麼開,如果心門不開,終究難成世事。

  我認為,星雲大師用“門裡門外”四個字就較好的將做人心態、做人之理、做人之求進行了微妙而辯證的有機說理。而這四個字的哲理和寓義蘊含與當今倡導的“和諧”社會更是一脈相承,意境相通。門外的世界很精彩,門外的誘惑很贏人,門外的物質和精神領域也很罾蒙晦澀,關鍵取決於你以怎樣的心情去看門外的世界,以怎樣的取向開啟這扇魔術般的心門,以怎樣的態度去取捨門外的樁樁件件,這才是門裡門外景物最終呈現給物質人類和每一位個體的關鍵。不同的人面對的是同一扇門,但最終透過這扇門看到的、得到的和悟到的東西卻有若天壤,原因何在?其實道理很簡單,歸根結底與星雲大師將千言萬語,萬語千言昇華成的“捨得”二字高度相關。

  於是我不禁懷想,咱們做人行事,咱們對待自己的崗位事業,咱們爭做和諧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哪裡都是“門內門外”的哲理透視,如果能夠悟出“捨得”二字蘊含真理,如果能夠辯證而平靜的對待“門裡門外”,毫無疑問,我們至少在幾個方面會重新冠上我們的觀點,進而或多或少的改變我們的行為,豐富我們的思想和修養。用一雙慧眼看清門裡門外,在做人行事上,我們就會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而不會心生貪戀,鋌而走險;在工作上,我們就會敢於負責,恪盡職守,而不會推諉拖拉,簡單應付;在生活上,我們就會謙虛謹慎,博採眾長,而不會驕縱自滿,坐井觀天。

  而“捨得”真理襯映下的“門內門外”觀點,其最高的統馭、意境和價值觀,我認為還是在於她與當今“和諧”社會大局,更是一脈相承,意境相通。“門內門外”展示和折射的更是一種態度和心品,慧眼穿透“門內門外”,便會由然滋生一顆無慾之心、博愛之心和公義之心。當前,和諧社會的創造需要社會每一分子的積極支援、參與和身體力行,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將門內的東西好好的珍惜、收藏和豐富,將門外的東西辯證的汲取、學習和為我所用,徹底擺棄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作風,完全拋開損人利已,投機取巧的行為,而用一顆包容、寬仁的心嚴於已,施於人,普濟於世,寬敏納德,勢必會在人與人之間搭起座座友愛互信的橋粱,給社會營造一份份美好溫馨的空間。和諧社會建設,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局,也是國家當前重點戰略推進目標,作為中國公民,每一位個體都與之息息相關,秉持而行。如果我們能從“捨得”一書中感悟些許“門內門外”的做人行事機理,能夠為和諧社會大局多儘自己的一份責任和努力,我想星雲大師的思想光澤也就會越發燦爛無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