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運大同讀後感

禮記禮運大同讀後感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是孝敬別人的父母和扶養別人的孩子,而是尊敬除自己父母外的老人,愛護其他的孩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禮記禮運大同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禮記禮運大同讀後感1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裡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原文此前還有一段文字記述孔子說這番話的來由,照錄如下: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禮記》是孔子學生的作品,並不是孔子的作品。不能因為這個作品是孔子學生的,就說其思想就是孔子的。這是許多年以來的一個誤會。

  《禮運》篇成書於西漢早期,對於儒學來說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時期。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宣佈了威權專制政治的開始。不幸的是,坑掉的雖然只是幾個沉緬於繁文縟節的腐儒,打掉的卻是儒家的尊嚴,奠定的是專制的基礎。

  據說,儒學的很多經典都是由“陳王涉博士”孔鮒儲存下來的,可是《禮運》不是,作者不詳。孔子之後,儒家一派衰象,儒生中循規蹈矩的、甚至是泥古不化者不少;到了秦一統後,思想界更是戰戰兢兢,對於《禮運》這樣的理論,種種質疑自難免了。這種質疑更多的是出現在唐宋間,柳宗元的《封建論》就是一個代表作。

  北宋國史編修官李清臣認為:《禮運》“其語尤雜而不倫。”;

  南宋“東南三賢”之一的呂祖謙認為:蠟賓之嘆……以為非孔子語。

  而南宋學者黃震說道:“篇首匠意,微似老子。”。

  概而論之:邏輯混亂;不是子游之作;微似老子。

  而朱熹的否定更為徹底:

  弟子問:“看禮記語孟,孰先?”

  朱熹答:“禮記有說宗廟朝廷,說得遠後,雜亂不切於日用。”;

  在談論《禮記·檀弓上》的時候朱熹說:“檀弓恐是子游門人作,其間多推尊子游。”顯然因為一篇《禮運》,他對子游的弟子大不以為然。因此有此問答:

  弟子問:“禮運似與老子同?”

  朱熹曰:“不是聖人書。胡明仲雲:‘禮運是子游作,樂記是子貢作。’計子游亦不至如此之淺。”

  後來更是來個一概否定:“人謂禮記是漢儒說,恐不然。漢儒最純者莫如董仲舒,仲舒之文最純者莫如三策,何嘗有禮記中說話來!”

  朱熹質疑“大同”如同我們笑談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烏托邦與基督徒的天國。

  第二,民間曾有“孔子問道於老子”的說法,孔子學說最為深層次的核心即老子的學說。即使在這篇假借在孔子晚年之名提出的“大同”構想,實質上就是老子的“德即不得”觀。文章中的“大道之行”的“道”是從“無”向“有”的進步,是無“名”向有“名”的躍進,這裡發生的“有”或“名”的規定就是老子學說的“德即不得”觀。

  再說了,《禮運》中所描述的仍然只是一套美好的理想。沒什麼好奇怪的,古今中外,關於這種理想世界多的是!

  不過千萬不要把“選賢與能”看作是民主主義,這種選賢與能是否透過推選,還是上面的提拔,都沒有說清楚!

  不能說這些說法沒有價值,但是大體上都是一套理想,卻沒有實施的具體步驟!其實都脫離不了空想的範疇。

  實際上的社會遠比這些簡單的想法複雜得多!

  禮記禮運大同讀後感2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讀《禮記·大同》篇,看註釋,大概知其意,無深厚古文功底,觀現實之狀態,遂作以下解讀,姑妄看之。

  一是大同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社會是向前發展的,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是逐漸提高的。夏、商、周真的有過如此高的文明,值得懷疑。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當時物質潰乏,人們必須相互幫助,才能生存下來。試想,當人的生存成為問題的時候,出現這種和諧和友善,就算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但這只是一個方面,人具有兩面性,對於生存的本能,可能也會有更多的暴力和野蠻存在,只是這種事情誰也無法考證。就像農村的老太婆喜歡唸叨,我們年青的`時候社會風氣如何如何好,人如何能幹等等,但真讓她選擇,她還是會選擇現在。

  退一步說,就算當時人們因為生存的原因,相互協助,從嚴格意義上講也不能稱為文明。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出現一些問題,向後看回到那個大同時代也是一種倒退。社會向前發展,時異則事異,時過境遷,大同社會只適合當時的社會環境,過期作廢,歷史在向前發展,歷史也無法複製。當然如果作為理想,在下面討論討論也未嘗不可,至少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文明素質。

  二是對大同制度的探討。“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意思很明白,選拔有能力的人當領導。中國自古至今都是這麼宣揚的,但真正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誰來選,按什麼標準來選,這個標準考驗過後就是真正的有能力的人嗎,標準本身是否存在問題。當然中國社會的人制狀態至今存在,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喜好來選擇,誰也無法超脫。我們可以理解為當時社會條件艱苦,在和自然的鬥爭中,身強體壯兼智慧者透過自然的優勝劣汰而成為領導,因為只有他才能勝任這個工作。而現在的社會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能幹工作的人遍地都是,所以就給選拔增加了難度,優中選優不太好辦,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諾貝爾獎,標準定的高,達到此高度的人才廖廖,所以就相對公平。但用到其他行業卻未必合適,所以其選拔制度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太值得大加宣揚。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是孝敬別人的父母和扶養別人的孩子,而是尊敬除自己父母外的老人,愛護其他的孩子。這樣就沒有太多問題了,現在也能講得通,而且大部分人做得到。如果照前面的理解就有點亂了。後面提到了“老有所終,幼有所長”,我覺得前句的意思準確地講,應該是孝敬沒人子女的老人,扶養失去父母的孩子。這就是個基本的社會保障問題,當時可能還沒有那個意識,因為勞動相互協作,算是一個組織,勞動過程中生病或不幸遇難也是算因公犧牲吧,當時這種行為可能算作對死者的補償吧,因為工作條件差,死人是常有的事,說不定哪天就輪到了自己,所以得到了大家的預設。現在的社會也相互協作,因公犧牲的補償卻比當時少很多,也這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誰也不想企業成本過高,要不怎麼發展。結果就把這個問題推向了社會,政府買單,好在近幾年,對於社會保障,政府還比較重視。

  三是對社會秩序的思考。財物不必放到保險櫃裡,晚上睡覺不用鎖門,沒有偷盜和搶掠。這當然很不錯,這只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狀態就是溫保問題,而且都是相互協作,分配平均,而且幾乎沒有剩餘,有飯吃就不錯了,也就幾乎沒有財富積累。說白了,就是大鍋飯,中國實行大鍋飯的時候社會秩序也很不錯的。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人們逐漸有了財富的積累,分配製度也開始不公平,貧富不均。有些人的生存問題受到威脅,如果大家都餓著還沒其他想法,有些人則很富,心裡就想不通,偷盜和搶掠就出現了。“朱門酒肉臭,路走凍死骨”。不從制度本身出發去考慮問題,在當時的社會去宣揚這種理想化的東西,怎麼說也是很有侷限性的。

  當然,現在的社會法制觀念日益加強,依法制國被提得很多。搞法律的總覺得中國的法律太少,要加強立法,也有人覺得中國的法律太多,執法不嚴。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分配製度問題,分配公平合理,社會保障機制完善,社會問題就會少些,單單從法律角度出發,這個該立法那個該立法,覺得有些荒唐,捨本逐末,只看到了外部表現而沒有探尋問題產生的根源,那些主張靠嚴酷的法律來規範社會的人本身就是一群社會的垃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