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精選29篇)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精選29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

  偶看完《幹法》,體會到一點感悟,訴諸筆端,自娛一下

  成功三要素

  幹法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看的出來,稻盛前輩寫書很用心,跟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謂的成功學之類東拼西湊的貨色完全不同。說實話,這本書給我的震驚著實不輕,之前我只是聽說過他,沒想到他居然是這樣強悍,這樣恐怖。稻盛和夫可以說是白手起家,自己建立的兩家企業都是在極為強大的競爭對手壓迫下頑強地存活下來,慢慢發展壯大併成為業內難以企及的高峰存在的。稻盛哲學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多花點時間研究,探索和學習,我從此書中獲得一點心得體會,現在分享出來,不是很拿得出手,希望大家不要嫌棄。看完這本書,我初步得出這樣的結論: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做出一點成績,有三點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熱愛自己的工作

  幹法上說,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歡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強制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沒錯,這一點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領會。在這個世界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們如果想獲得別人的認可,創造價值,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必須強制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因為只有喜歡,才會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這方面就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在松風工業的工作他一開始並不喜歡,也矛盾了很久,曾想過甩手走人,可是自從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事業後,他改變了心態,變得積極,變得堅定,眼睛裡全是產品,心裡想的全是技術,日夜與火爐和鐵鍋為伴,吃睡都在實驗室,於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辦公條件極為簡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創新的土方法成功製作出了世界領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這一舉世矚目的新技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如果不是出於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他不會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我們也能像他一樣,對自己的工作無比用心,相信沒有任何工作做不好。我們的大腦是個沉睡的巨人,常人一般只用了大腦的2% - 5%,而偉大如愛因斯坦不過也用了12%所以,倘若我們真的能做到用心,熱愛自己的工作並全力付出,那麼像稻盛和夫那樣取得工作上的巨大突破也是大有可能的。

  第二,堅韌的意志和過人的膽識

  稻盛和夫的京瓷建立起來之後,面對著壟斷寡頭一般的競爭對手,硬沒有被打趴下,而是倔強地堅持不懈地緩慢佔領一個又一個市場,最後成為同類市場上的佼佼者,這其中的艱辛又豈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當時現有產品市場幾乎全被幾大競爭對手瓜分,誰會對這個新成立的小公司正眼相看?更何況這家小公司無論人手,技術還是裝置都遠遠不能和競爭對手們相提並論?那它是怎麼成功的呢?它是這樣做的:無論哪家公司拋給它一個產品問他“你可以做嗎?”他都說“能!”為什麼會在有那麼強大的供貨商的同時,會有一家公司問某種產品是否京瓷可以做,答案顯而易見,因為那些強大的供貨商做不了,那些技術成熟,裝置先進的公司尚且做不出,京瓷怎麼可能做得出來,不過正相反,透過稻盛和夫和他手下員工的瘋狂加班和全力攻關,這些貌似不可能全部變成了可能,而且京瓷竟然在不知不覺之間掌握了同行業最先進的技術,生產出了市場上最先進的陶瓷材料,並一躍成為行業龍頭老大!這是一種什麼概念,沒有堅韌的意志和過人的膽識,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恐怕一般公司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早就支支吾吾一句:“不能做”然後就灰頭土臉地逃之夭夭了,他們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接這個活兒辦不成事陪人家損失不說企業名聲也掃地了,那還混不混了!所以他們連嘗試一下也都不敢了,這失敗的代價可是很大的,可是殊不知他們拒絕嘗試從而避免失敗的同時也失去了這個可能成功的機會,儘管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卻徹底與成功無緣。這樣的機會只有有膽量的人才有資格獲得,也唯有意志堅定者才能最終笑到最後。中國有句古話:叫人又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當時說來確實有戲謔的意味,但何嘗不是一句真理,連想都不敢想的人還談什麼成功,有再多成功的機會向他招手,他都會望而卻步,落荒而逃。所以,當我們面臨挑戰時,我們要勇敢地對自己說,我可以!朋友們,當領導想提拔你問你能不能勝任,或是當主管想為你的業績設一個高指標問你能不能完成時,你要說能!因為只有你有了肯定的回答,你才擁有了取得成功的機會!

  第三,做最好的產品

  相信大家看了這本書肯定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稻盛和夫是個完美主義者,而且是完美的過分那種。他讓自己的工程師設計一款新產品,該工程師不分晝夜,日夜鑽研,做了幾百次實驗,終於在規定時間內做出了成品,興奮異常地來到稻盛和夫面前邀功,不料稻盛和夫只看了一眼,就直截了當地潑了他一頭冷水,原因無非是那產品表面上貌似因為氧化物燃燒的關係而出現了黑色煙狀雜質,稻盛隨即毫不掩飾地做了產品不合格的結論。這位工程師自然四鬱悶得不行,但經過稻盛解釋也就釋然了。沒錯,一件產品的好壞不是外觀所能決定的,但是帶有雜質的外觀直接會讓顧客看了第一眼之後就拋到一邊,因為外觀尚且不能保證過關,效能能好到哪兒去?更有甚者甚至會想到這是個態度問題,外觀做的這麼潦草,在內在價值方面又能有多上心…等等等等,所以正如某位先賢所說的:細節決定成敗。()稻盛和夫要的是完美的產品,要的是同類產品的標杆和範本,而不是一個參與者,他近乎偏執的嚴格要求最終使他的產品始終站在業界頂峰高度,所以他的成功絕對是必然的。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無論發展多少年始終都有改進的餘地,無論哪個行業都會有領頭羊和落後者,但不論做什麼,我們心裡都要有這樣的覺悟: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抱著這樣的想法才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天地。

  這三點體會必會成為我今後生活和工作的指標,指導我不斷前進,感謝公司領導推薦的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幹法一書無疑是一本體驗稻盛哲學的經典,值得我們每個人反覆讀,細細讀,用心讀,而每再讀一次必然都會有新的體會。很高興今日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共同進步,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謝謝大家!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

  讀《幹法》的時候,我心裡感觸頗深,首先是被稻盛和夫本人對於工作的精神所感動,毫無疑問,他是一位“工作狂”,他對工作有一種真誠的坦直的執著,並且有著必勝的信念。

  同時,我注意到,他是一位有神論者,並簡單查閱他的生平,發現他在退休後,未出任日航統帥及日本內閣顧問前,曾到寺廟中修行,這讓我釋然他在書中對於基督教的扭曲論述。但他在《幹法》一書中多次提到“神”,並用“仁慈的主”、“萬能的神”來稱呼,很多都顯示出基督教的要義,他提到“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感謝!”的論述,也正是基督對於門徒的教導。無論他真正是何種信仰,他對於“當你竭盡全力時神將會現身”的理論,我完全同意,當人事全部盡到,剩下的只有神的旨意。

  稻盛和夫對於《幹法》一書的成文,有一定的背景,是在他的企業成功之後。他在書中多次提到他創業之初時,面對公司無法完成的訂單,所做的讓很多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他會對顧客說“我們能做!”,他會對員工說“我們能做”,他的這種強大的自信(能強烈影響別人的),來源於他大學畢業後進入松風工業研究新型材料並大獲成功的經歷,他說那個研究,他是全世界第二家,並且他成功了,也就是說他在建立自己的公司時,雖然年輕,但他已是專業領域的頂級權威專家。

  稻盛和夫對於“自燃型”人,“必須得想(你目前能力達不到,但卻要去做)”,“潛意識”、“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創造性的工作”、“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等等,給我的啟發很大,也是《幹法》一書我覺得對於我意義最大的地方!我的性格過於謹慎,因此限制了我創造力、能量發揮和膽量,面對事情時,我常想到的都是“保守打法”,要儘量不出錯,但是正是這種不願意出錯的謹小慎微,反而使我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受到了嚴重的束縛!太過規矩,確時常忘記規矩是人所創造的,()規矩不是約束的條框,而是雙方達成共同目標的橋樑。現在我自己已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並且有意識的去思考、打破固有的束縛,用全新的思維思考問題,而《幹法》給了我啟示與例子。

  最後,我用《幹法》中給我啟示最大的一段話來結束“你說你也想讓自己的經營有餘裕,但是怎樣做才能使經營有餘裕,方法千差萬別。 …… 你必須自己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一切的開始”,當讀到這段時,我特別想說“感謝上帝”!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

  給自己一顆定心丸,讓自己徹底的清醒,徹底的明朗前方的道路,以及行走的姿態。讓自己的心,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從現在,從此刻。

  你向神祈禱了嗎?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曾經感覺的偉大,都是那麼卑劣的微不足道。稻盛和夫,如此簡單樸素的話語,勾勒出一個不斷奮鬥,不屑世俗的身影。有多少種不可能,就有多少種奇蹟。“年輕時的苦難,花錢也該買。”這句話太真實,太直白,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擁有這樣的心態呢?“用格鬥的氣魄”,想想來自己曾經多麼的輕狂的稱自己氣魄非凡,可真正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用格鬥的氣魄去完成的事情——。我不得不為之感到慚愧。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活的精彩!平凡,非凡……豐富自己的生活,無論從工作上來講還是從學習鑽研的角度上講,要精彩,就必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我喜歡這樣的信仰,我相信,如果真的到了向神祈禱的時候,那麼神也自會護之於臂膀。

  現在滿大街聽到的統統是抱怨,無法想象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抱怨,將會變成怎樣。社會的意識形態在努力的爭取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在充分的自我放縱。如此無用功,卻如此受青睞,可見這不是一個時代造就的。而是人類本身所帶有的“高能量品質”吧。

  做自然型人才,高調自己的目標,低調自己的姿態。悄悄地把願望裝進潛意識,用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創造非凡。開創一種與原來截然不同的新生活。幹法,給我的衝動也好,野心也罷,但是它讓我豁然開朗的看到了光明的未來。總有一種方式能成功,而這種方式能讓任何人無差別成功。稻盛和夫,謝謝你的陽光。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4

  讀稻盛和夫《幹法》有感 最近讀完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心中頗有感觸,願與大家分享:

  書的作者——稻盛和夫很善於,他透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向讀者講敘了工作的意義,尤其告訴我們在工作和創造性勞動中找到成長與幸福的方法和歷程,為我們點燃了指路明燈。

  讀《幹法》的過程更像是一個自我透視和醒悟的過程,在逐步走進稻盛和夫先生的精神世界的同時,自己彷彿也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淨化和啟迪。

  首先,人為什麼要工作?磨練靈魂、提升心志。工作是“醫治百病的良藥”。 稻盛和夫先生用平實的語言告訴我們工作的目的除了獲得物質糧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磨練靈魂、提升心志。他讓所有年親人記住: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練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其次,如何投入工作?讓自己喜歡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其它更好的工作,你可以先愛上自己現有的工作。就像對待心愛的戀人一樣熱情,一如既往,無怨無悔。

  第三,以“高目標”為動力: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斷樹立高目標,當你有了清晰的目標,行動才不會受阻,人生才不會困惑!始終“以百米賽的速度跑”,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使人生獲得轉機。

  第四,持續就是力量:抓緊今天這一天。持續,也就是堅持的力量,實現自己的目標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身體上的精神的,這個時候我們只有堅持才不能半途而廢。如果你想看到明天美麗的日出,今天就努力堅持下去,“已經不行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將“平凡”化為“非凡”比昨天更進一步,奮戰到老天爺都出手相助的那一刻。

  第五,怎麼才能出色工作?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努力要求自己,才會有別樣的人生,你的努力也會發揮到最大!這樣你才會見到“神”。

  第六,“創造性”地工作:創新,每天不斷鑽研創新,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以積極地“思維方式”,滿懷“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做到這些,你的人生一定會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最後他還號召我們可以成為能夠“自燃型”的人,所謂“自然型”的人,就是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幹,而是主動積極,有強大內驅力的人。

  稻盛和夫對工作的理念和態度的,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取得巨大成功的管理大師的智慧光芒,讓我們感到,我們和大師之間的距離只是——對待生命和工作的態度。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5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開篇有一段話,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讓你的命運獲得轉機。

  工作的真諦在於磨礪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道選擇題,可以選擇腳踏實地、忘我奉獻,也可以選擇投機取巧、消極怠工,更可以選擇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當面對這道選擇題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不僅僅只是決定了你對工作的態度,更決定了你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態度。

  煤礦行業也是如此,每個人雖身處不同的崗位,有秉公執法的安檢員、有以身作則的支護工、有一絲不苟的瓦檢員、有一身本領的維修工等等,他們具有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承擔了不同的責任。

  面對這種種責任,我們該如何抉擇,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腳踏實地、忘我奉獻,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熱情,讓工作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一道風景線,讓工作成為自己人生的磨刀石;我們會在工作中體會到人生的價值。

  工作的本質在於堅持

  工作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礁石,有漩渦,有鯊魚,更可能有海盜。這些困難,我們該如何面對?

  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苦難就是考驗,已經不行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唯有堅持,我們唯有迎難而上,我們唯有絕不退縮,我們才能見到風雨後的彩虹,我們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

  由於煤礦井下作業的單一迴圈性、複雜繁瑣性,更需要我們按章作業,堅持做好每一步、堅持達到每個細節要求,才能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

  工作的價值在於創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很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讓人感覺工作很無聊,很苦悶。此時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每天我們都能創造性地工作,在最細小的工作中尋找創造的價值,工作將變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式。

  如何從乏味的工作中找到樂趣,竅門就是創新和自我挑戰。如何把日復一日工作的效率提高、質量提升、把時間縮短、把勞動強度降低、把安全風險避免這一些列問題,是我們要不斷思考和不斷創新,實現一個精益求精的目的。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6

  稻盛和夫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把工作當成事業去幹,去奮鬥,終究會實現自身的價值,會體會到工作的樂趣。

  我們以何種目的去工作?看完《幹法》一書,給了我一個簡單的答案因為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辭辛苦地工作,不只是為了滿足物質上的需要,更是為了磨礪個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個人境界。

  書中告訴我們工作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7

  瞭解稻盛和夫是從他的成就開始的。27歲建立京瓷(原京都陶瓷),52歲建立第二電電,短短几十年造就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

  2010年初,日航頻臨倒閉,申請破產保護。時任日本首相鳩山三顧茅廬,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臨危受命,隻身赴任日航CEO。他大刀闊斧,深入改革,妙手回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即傾。2011年初,日航全面盈利,創2010年全世界航空公司中利潤第一的佳績,同時也創造了日航最好成績。

  稻盛和夫,一個心慈面善、樂觀祥和的人,但在他的背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讓他一生創造如此成就?是雄厚的經濟基礎,是強大的政治背景還是非凡的智商?

  稻盛和夫出身農村,青少年時經歷坎坷,學業、就業亦不隨人意,27歲白手起家建立京都陶瓷。顯然經濟基礎、政治背景、非凡智商都不是稻盛和夫成功的原因。

  懷著對稻盛先生的崇拜之心,我靜下心思,拜讀了他的工作經驗之作《幹法》。讀完之後,我開始慢慢了解稻盛和夫成功的緣由。同時,讀完這本書後,對他已不再是簡單的崇拜,而是由衷的敬仰。

  人為什麼要工作,難道僅僅是為了薪酬而被迫的努力工作?工作的真正意義在於磨練靈魂、提升心志,薪酬只是附加的贈品。為薪酬而耗費自己的精力會讓自己陷入身心疲憊的深淵。而只有深悟工作的意義所在,才能體會生命中的快樂。正如書中所述“拼命工作的背後隱藏著快樂和歡喜,正像漫漫長夜結束後曙光就會到來一樣”。磨練靈魂、提升心志正是《大學》中所說的“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正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先決條件。工作體現生命的價值、努力工作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命運。

  天意難隨人願,我們的職業、工作往往不是我們喜歡的,因迫於生計而日復一日的耕作在這個崗位上。既然現在我們已經無從選擇,為何不改變心態,讓自己逐漸迷戀自己的工作、快樂的工作呢?讓自己自動自發的去拼搏奮鬥,全力付出、全情投入。即使我們無法做到稻盛和夫那種“抱著產品睡”、“傾聽‘產品的哭泣聲’”的行為,我們也應先接受、認同這種行為,並逐步的培養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入則懇懇以盡忠”,積極的投身於目前工作,勇於承擔責任,勇於處於“旋渦中心”,激流勇搏,讓自己成為“自燃型”的人。

  稻盛和夫曾聆聽松下幸之助關於“水庫式經營”的講座,講座結束有人對其質疑時,“你必須得去想”松下幸之助說。設定一個高目標,你對這個目標成功的渴求強度就決定了你成功的機率,這就是“你必須去想”,而且“必須時刻去想”,把夢想灌輸的潛意識中的緣由。目標和現實之間會出現一種引力,牽引著你不斷接近這個目標。但是你對這個目標實現的願望哪怕出現一點鬆懈或者對成功的可能性持一絲的懷疑那種引力將會大大減小。我們沒有非凡的智商、能力或優越的背景,如果我們沒有竭盡全力,沒有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沒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成功又怎會落到我們的頭上,幸運之神不會降臨普度眾生。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就是持之以恆的力量。哪怕每天進步點點,每天比昨天進步改善一點點,日積月累,你將質變成另一個樣子。京瓷就有這樣一位員工:初中學歷,默默無聞,毫不起眼,做事任勞任怨,對領導佈置的任務總是不厭其煩的認真完成。但對於領導的教導,總是一一記下,吸收並慢慢改善。就這樣的一個誰都不看好的人,20年後,他成了事業部的部長。持續的力量將將平凡變為“非凡” 。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當我們面臨困難時,我們要堅信苦難是對我們的考驗。這種困難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嚴酷鍛鍊人,提升我們的心志和能力。始終抱有這種想法,那些感性的煩惱自然就消失了。在困難最嚴峻的一刻,我們是放棄還是要緊牙關再堅持一下,或許真的“已經不行了”。在這最艱難刻向前邁的一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一步。“已經不行了”的時刻才是決勝的真正開始。這一刻,歇盡全力,神明就會出現。

  細節決定成敗,由於不重視細節而導致全盤結束、敗走麥城的案例數不勝數。無數人雄才大略、才華橫溢、膽識過人、能力非凡,但往往跌倒或摔死在細節這個細小的坎上。

  完美的產品源於100%的努力,1%的疏忽也會導致前功盡棄、功虧一簣。“差不多”的思想永遠製造不出完美的產品。將“完美主義”信條植入骨髓的人才會做出卓越的成績,才能製造出“會劃破手”的嶄新產品。注重細節、追求完美是一種品格,這種品格在你出發前已決定你是否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接著要做的事情,又是人們認為我們肯定做不成的事情”,稻盛和夫說。京瓷自創業以來,就選擇走別人沒走過的道路,堅持創新,不步別人後塵;即使泥濘小道,樹立了方向,也堅忍不拔的開拓前進。“不管怎樣也要繼續幹下去”這種持續不斷、不知疲倦的努力、鑽研和創新,成了京瓷到達技術革新終點的導航地圖。這種理念最終將京瓷推向了今天的輝煌。

  稻盛和夫並不是為了增加知名度或者賺取出版費而出了此書,在書中平和樸實的文字中我能的由衷感受到,稻盛先生是真實的想和大家分享他的工作經驗、他的成功緣由而寫了此書。他的“六項精進”、處世哲學在此書中也有所體現,他是為還在盲目而又渴求成功的人們指明一條道路。

  前段時間,為追求工作中的突破,本人也一直執著的尋求一種好的管理、溝通的技巧。在網上也買過多本管理、溝通、處世、成功學方面的書籍,試圖透過學習裡面介紹的技巧提升自己的能力,但總難盡人意:或難得其要領、或可行性不強、或根本就是扯談,因此也曾一度陷入茫然的泥潭。

  《幹法》沒有華麗雋永的文字,沒有氣貫長虹、萬馬奔騰的氣勢,沒有晦澀難解、入木三分的哲理,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經營訣竅、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略方案。但此書於本人來說,確實有種醍醐灌頂的作用。《幹法》書中闡述的是一種精神:全情投入、歇盡全力付出的精神。正如稻盛和夫所說“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而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缺乏的正是這些。作為通訊外行以及航空外行的稻盛和夫,建立第二電電的成功,以及帶領日航再次崛起也證明了稻盛和夫勞動觀中所蘊含的強大力量。

  反思下我們個人的行為、我們組織的行為,我們拼命的工作過嗎,我們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了嗎?逃避、推卸責任,甚至勾心鬥角,做事拖拉毫無效率,我們把過多的精力耗在了這裡。於個人,如果最近沒什麼想法,並且不試圖改變自己,那麼這個人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子了。於組織,同樣適用:我們還是用以往的態度方式工作的話,且不期求改善,那麼再幹個十年我們還是如此,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年前的努力決定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而我們現在的努力將決定三年後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期望獲得成功,得到好的生活。為這個夢想我們何不放手一搏,歇盡全力、拼命工作?如果我們做到如此,成功並不遙遠,我們的組織也會躋身世界500強,同時,你將成為下一個稻盛和夫。

  最後懷著真誠之心,強烈建議我的同事以及朋友們閱讀下稻盛和夫的《幹法》、《活法》、《六項精進》、《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追求成功的熱情》等幾本書。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8

  我剛讀完稻盛和夫寫的《活法》。咱們經常看的是《活法1》,還有一本是活法2。我這次看的是活法1。從昨天晚上6點鐘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書,到今天下午四點半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懷著虔誠的心,我記錄了我第一遍閱讀此書的感受。正如封面所說,此書需誦讀三遍。當下記錄,僅為記錄思維之過程,以便後來的審視和分析。於是我帶著這樣的心情寫下後面的文字。

  個人認為《活法1》分兩部分內容。

  大都是作者自己的親身體會,而且又是說不清楚道理的東西。但是主題的思想都是教人用普遍的哲學來引導我們做事和做人。比如他提到的真誠,不麻煩人,做事比所有人都努力等等。這裡面突出體現讓他命運轉折的原因。稻盛和夫根據自己的經歷,認為這一切歸於心想事成。或者說內心的軟弱的思想招來不幸的種子,正確的思想為人帶來好運。而那些好的思想就是普遍的哲學和道德倫理。這點和《秘密》一書的思想不謀而合。不同的是《秘密》系統介紹了原理,而稻盛和夫自己說不清楚罷了。

  《活法》後面的內容從宇宙和佛學的觀點解釋了很多關於生命和人生意義方面的事情。其中作者強調命運存在,並影響人類。這裡的命運不是消極的迷信,而是對宇宙精神和因果規律的敬畏和尊重。然後稻盛和夫接著說,人的自由意志和努力也可以改變命運,讓一切走向更美好的方向。完整的說,命運存在,因果迴圈,宇宙精神不可抗拒,我們應有一顆虔誠和踏實的心,同時,人心應積極向善,為他人著想,為了人類和社會的發展努力,讓一切走向好的方面。

  我讀完,內心很震撼。但是這不代表我就會了,正如稻盛和夫說的知道不代表會。我們還需要多次的閱讀,來理解其中的深刻內涵。其中很多都需要身體力行才可以領會,所以我只能懷著虔誠的心去付諸行動。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9

  前言說,深處混沌時代,更該省思“活法”。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讓在迷霧中左右搖擺的人停止下來,安定內心,繼續前行。稻盛和夫說,我們需要普遍意義上的哲學,讓我們安身立命。

  第一章: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當松下幸之助籍籍無名的時候,我們對於他的管理觀念不以為然。當稻盛和夫盛名之下時,我們對於他的觀念也不能過於神化。這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和體驗。這一章,稻盛和夫教導我們用心渴望才可以達成目標。這和斯蒂芬柯維說的由內向外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的內心需要調整到和行動一致的狀態上,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相對論說,世界處於波動的世界。思想是一種特殊的頻率,它吸引同頻的東西。當你心情愉悅,好運即將來臨。當你焦慮不安,不幸的種子也開始萌發。這一切雖然介於科學和神秘主義,但是它確實是自然之規律,宇宙之精神。

  第二章關於思考的方式。

  稻盛和夫說,應依據簡單有效的原則去做事。他得到人生的公式: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思維方式決定方向,熱情決定了能力放大的倍數,能力是基礎。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節:拿出百分之百的認真。要努力到連老天爺都想伸手相助的地步。要努力到自己都被感動。俞敏洪說,如果人的一輩子沒有回憶起來讓人淚流滿面的片段,那就白活了。

  第三章:磨鍊心智,提升心性。

  深沉厚重,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第三等資質。首重人格,次為勇氣,最後為才能。心智和心性永遠都要排到修煉的第一位。

  第四章,以利他之心生活和工作。

  以帶著一個比呱呱入世時更美好的心離開的心態,來以利他之心生活和工作。超越了物質生活層面上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是人生意義之所在。生而為人,除去物質代謝過程,剩下的只是靈魂。靈魂飄蕩在宇宙中,永不消散。

  第五章,與宇宙和諧。

  支配人生中的兩大力量:命運和因果迴圈。然而命運的力量並不是大到無法改變,超越之上的力量更是個人的努力,只要你心存善念,多行善事,一定能超越命運的安排。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0

  在讀這本書之前,對稻盛和夫先生我是一點都不瞭解的,是的,我這個學渣幡然醒悟終於開始學習了,開始試著去學習,去了解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

  艱難坎坷的年輕人

  稻盛和夫是一位傳奇人物,學習成績也曾不理想,而後透過努力一樣取得優秀成績的大學畢業生。

  畢業之後稻盛先生也面臨了同大多數人一樣的遭遇,找工作遇挫,找不到好工作,透過老師推薦,獲得了一份工作機會。

  但當時的日本受泡沫經濟的影響,所在公司的發展也不太好,一起的同事要麼繼續學習深造出國,要麼另謀高就其他企業,而稻盛先生當時由於當時的種種原因,所在的部門只剩他一人堅守,稻盛先生也曾一遍遍的問自己,這樣工作的意義,也曾夜深人靜思考人生的意義。

  然而,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神奇力量,稻盛先生此刻反而更加清醒,不再發牢騷,不再說怪話,專注的——埋頭工作。

  “極度認真”的工作態度,拼命努力堅持不懈的工作過程中,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情。

  稻盛先生一個非專業的毛頭小夥子,卻在工作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色的研究成果,這都得益於當初下定決心 埋頭工作的重要決定。

  讀完此書,我的感受:

  一、醍醐灌頂,一劑良方。

  對於那些正在找工作卻總是挑剔工作的人來說,這本書會讓你醍醐灌頂,能立即明白,接下來該怎麼做;對於不想工作的人,或者厭惡工作的人來說,這是一劑良方,能更加理解,工作對我們,對生活的意義。

  稻盛先生首先向我們是說明了,人為什麼要工作。其中有個小故事:

  在南太平洋的一撮小島上,有個未開化的部落,那裡的人們都認同“勞動是美德”這一觀點。村民們在每年的勞動收穫季節,會各自評論各自田地的整修狀況,作物的長勢等,經過評價,田地耕作精細的人就會被稱為“人格高尚的人”,會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而在人類近代文明的西方社會里,從基督教思想起源,“勞動乃是苦役”這個觀點相當普及,以至於延續至今,勞動是一種充滿痛苦、讓人厭惡的行為,因而產生了近代的勞動觀:工作時間應該儘量縮短,工作報酬應該儘量增加。

  而日本原來也是以勞動為美德而工作的,隨著社會的逐步西方化越來越多的人把勞動看做一項單純的苦差事,甚至厭惡勞動,厭惡工作。

  我以為,現在的我們或多或少也都有這樣的想法和情緒,畢竟,人本是有惰性的,好逸惡勞不是你的錯,不改變,不努力克服就是你的錯了。

  二、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

  “拼命工作的背後隱藏著快樂和歡喜,正像漫漫長夜結束後,曙光就會到來一樣。”這是稻盛先生在當時艱難的條件下,取得一次一次出色的研究成果時候說的。

  既然我們都知道工作於人生的意義不僅僅的是工作,而是靈魂的磨練,那麼你就應該明白,任何人,哪怕一株小草在石縫間也要努力生長,這就說明,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不勞而獲,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工作也是我們生命絢麗,幸福人生的關鍵。

  既然人人都要工作,那麼不妨與工作和平共處,愛上它,改變對它的心態和厭惡的情緒,接受它,從而讓它來成就自己呢。

  改變心態!熱愛工作!

  就像戀愛的時候一樣,哪怕和喜歡的他/她聊個通宵,第二天依然要準時上班,也會覺得,精神抖擻,心情愉悅,更加快速的完成工作,期待與他/她的再次聯絡。用戀愛的心態的去熱愛你的工作,你會發現,工作原來有那麼多的樂趣和神奇,不僅事半功倍,還能成就自己,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三、持續付出、出色完成工作。

  努力工作,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但為工作持續努力持續付出,你可以麼?

  記住一句話“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出色的工作產生於“完美主義”稻盛先生這裡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他的叔叔是一位海軍飛機維修員,曾說到“

  每當轟炸機起飛時,維修員也要隨機飛行。但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的維修員都不乘坐自己維修過的飛機,而是乘坐別的維修員同事維護保養的飛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雖然自己在維修保養時候竭盡全力,但如果被問到”你做得到萬無一失嗎?”卻沒人敢充滿自信的回答“是”。

  正是因為對自己的工作缺乏充分的自信,考慮到萬一的情況,所以維修員們都選擇乘上同事負責的轟炸機。”

  這樣類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很多醫生不願意親自為自己的親人做手術診斷,往往會委託自己信任的醫生去診治,這種情況,也是醫生們對自己的不自信表現。

  我們需要自己要求自己,將工作竭力做到“完美”,成功距離你還會遠麼?

  書中,真切且深刻的揭示了工作的意義,稻盛先生說,人類生活都是由工作創造的,去理解工作的意義,也就掌握了生命的意義。

  不論你是一線工人、辛勤的勞動者,還是企業白領、高階管理者,亦或者你是自由職業者,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創造更大的價值,希望我們都能建立起積極、健康的工作態度和人生態度,理性的對待工作,成就人生。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1

  第一次接觸稻盛和夫的作品是《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那會兒是去年9月份,到這會兒剛滿一年。契機是總經理說要在全院大會上和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內容,所以讓我給他做一個PPT,那我想既然要做PPT的人,不能不知道這麼書是說什麼的吧,所以搞突擊,快快地看完了這本書。有一段話至今印象深刻,和大家共勉:不理解、不贊同公司的哲學,而表面上又裝出理解贊同的樣子,彼此都不愉快,既然如此,你就應該去與你的思想哲學一致的企業。我認為這一點必須明確,沒有任何餘地。

  那個時候包括我在內的眾多華美人還不認識這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但是現在整個華美他知名度應該和總經理持平了。這也得益於總經理的大力推崇稻盛爺爺的企業經營哲學,不然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日本還有這樣一個影響巨大的企業家,畢竟我們每天更多的時候都淹沒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還記得某一天葛經理在辦公室提起自己當晚回家要讀《幹法》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這名字怎麼那麼奇怪,稻盛和夫還有一本這樣名字的書?一直到真正閱讀完這本書,才明白沒有比《幹法》更貼切的書名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一件事,就會導致同一件事最終呈現的效果,閱讀也是一樣。如果看完《幹法》,你只是淺顯地以為稻盛爺爺是為了告訴我們:不論你現在身處多麼平凡的崗位,多麼不適合自己的職業,只管埋頭苦幹,日積月累總會鳳凰涅槃。那麼,我想你可能還要回去再多讀一遍、兩遍、三遍甚至更多。

  馬雲如果現在還在教書,那不會成就現在的淘寶;俞敏洪如果當時堅持出國搞學術,那就不會成就現在的新東方;如果稻盛和夫一直在松風工業幹科研,那又怎麼可能建立自己的京瓷和DDI呢?

  在一個個看似不同的選擇中,我們唯一不能放棄的是自己對自己人生應付的責任。這是最基本的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其他所有事情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一定這樣,也不是一定那樣,不要走極端,更不要道聽途說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很多成功看似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實際上是成功者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了某種平衡。

  我想起201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實習生》,電影講述的是曾經的精明強幹,事業有成的商人Ben(羅伯特德尼羅飾)在年近七旬的時候,因為無法忍受平淡的退休生活而重回職場,進入自己從未接觸過的網際網路行業從事實習生的工作的故事。Ben大可以輕鬆自在地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他為什麼還要重返職場,去瞎折騰呢?是因為缺錢麼,如果不是,那麼他在工作當中尋求的是什麼呢?我想,是因為他不甘就此老去,他確實還有可以發揮和貢獻的餘溫,那就是他幾十年下來積累的工作經驗及他的過往的經歷,他在對自己有限的人生負責。他在這份看似簡單的實習生工作中絲毫沒有倚老賣來,也沒有打任何馬虎眼,反而比所有其他的實習生都更用心,更在意細節,更瞭解老闆想要怎樣的結果。

  再看Ben的實習生涯,和二十歲的我們剛開始實習時區別很大嗎?認識新公司,交到新朋友,慢慢上手自己的工作,贏得上司的信任……甚至,在公司裡譜寫了新的戀曲。這就好像是我們剛踏入社會時所經歷的一樣啊,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和他是否年老沒有關係,他對生活的熱忱,讓他仍似一名年輕人一樣在探索新世界。這就是人生應該有的態度啊!

  稻盛和夫對於工作的迷戀讓他能夠“抱著產品睡”,能夠始終“以百米賽的速度奔跑”。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懷有的無比強烈的持續不斷的內部驅動力,是因為他堅信“自利利他,敬天愛人”,是因為他一直在思考:作為人,何謂正確。他無比確信自己走在一條踐行正確價值觀的道路上,所以並不覺得辛苦,所謂“苦”,只會發生在自己在不情願的事情上。

  稻盛和夫最讓我感到佩服的就是他對工作的痴迷與熱愛,但是對工作的痴迷與熱愛又豈是看本書能學來的呢?

  正確的做法,還是回到本初,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敬天愛人,自利利他,而工作正是這種人生態度的最重要的實踐和體現方式之一。

  知行合一。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夢想是正確的,那麼跟隨你的夢想與直覺,去探險。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2

  這些天,空閒的時候總是喜歡收拾一些過去的東西,雖然是公司里布置的作業,可是今天重拾再看還是覺得是挺對我的心思的。現在有了部落格,就把這兩篇有關稻盛和夫《幹法》放在上面。我知道對於一些年輕人,稻盛和夫的觀點是很難贊同的,而對於那種未富先貴,不願奮鬥的思想,這本書也是對自己所堅守的一些信念的肯定。

  有關人生的意義,我都快一輩子了也沒有整明白,尤其是在發生人生轉折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彷徨,就這樣一會清楚一會糊塗的過了幾十年,可是始終也沒敢放縱自己,在工作中一直在拼,至少在這裡還是感到有些欣慰的。

  史鐵生在《好運設計》中寫到“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從不屈獲得驕傲,從苦難提取幸福,從虛無中創造意義”“上帝讓我終生截癱就是為了讓我從目的轉向過程”,追求使你充實。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只有將它耗盡後,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那一年公司向我徵集大學時期的照片併發來了這段簡訊。我很喜歡就查了作者,辛夷塢,最炙手可熱的80後女作家,寫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段話後面還有一句,“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我想只要是你努力過了就不會是空白。

  今天,我把幾年前寫的兩篇讀書心得在簡書上重發,也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一點懷念。

  稻盛和夫的《幹法》這本書在我的書櫃裡已經放了幾個月了,這是公司發給大家學習的,我一直也沒有看。說實在的,近幾年我基本上不看那些敘述有關人生、奮鬥、成功方面的書了。我自認為,關於工作和事業的思考,在三十餘年的職業生涯磨礪中,已經看得很透了,我已經有了自己對人生和工作的理解,無需別人再告訴我什麼了。中國這些年的變革如此劇烈,人們只要有幾年的年齡差,就會有極為不同的價值取向,很難說誰的想法更有意義,正所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看得慣也好,看不慣也罷,都是社會現實的反映。

  當我開啟書之後,就無法再停下來,一直到看完為止。強烈的共鳴,我完全認同的價值觀,在稻盛和夫先生的書中,看到了我在蹉跎、掙扎、磨礪、思索了幾十年之後所理解的工作真諦,儘管我是如此的平凡,無法與稻盛和夫做出的偉大業績相比,但是我也同樣體會到了與稻盛和夫一樣的思想,也許我應該更早的聽到先生的教誨。我讚歎稻盛和夫先生的勇氣,在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里,他能如此旗幟鮮明的宣揚自己的價值觀,並將之提升到有關國家存亡的高度,需要對自己的信念非常的堅定執著。

  我們經常討論人生的意義,有時候會感到很虛,稻盛和夫告訴大家:理解工作的意義,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擁有幸福的人生。無論怎樣理解工作的意義,無可辯駁的是工作是你一生中無法捨棄的部分,熱愛工作、努力工作才能讓你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和意義。稻盛和夫在書中說的那些話是那麼的簡單直白,可是要真正理解,要經過反覆的閱讀、思索,甚至磨礪才是可能。我想認真的讀這本書,並在工作中遵循大師的教誨,熱愛自己的工作,建立高目標,持續不斷地堅持,注入熱情追求完美,那麼幸福的人生價值自然就會體現在眼前。

  按照公司的要求,全體幹部職工重讀“幹法”並寫讀書心得,這是非常必要的,好書就要反覆讀用心讀,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會且常讀常新。“幹法”並不講具體的工作方法,他論述的是工作方法之前的問題,解決的是人生觀中有關“勞動觀”或“工作觀”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中國當代社會投機浮躁的心理環境下,更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我們為什麼而工作?”這個問題幾乎貫穿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儘管有時會覺得已經很清楚了,可是每當遇到困難的境地,人生的挫折,就會變得彷徨,就像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的經典獨白,讓我反覆思考。我們曾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民族強盛而奮鬥,為社會進步努力,為生存需要,為家庭責任,為成就自我……?而稻盛和夫告訴我們:工作是一種修行。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就是一種修行。工作磨練我們的人格,提升我們的心志,鑄就美好的心靈,實現人生的價值,回饋社會。工作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

  我們常常感到困惑的是:自己走的並不是自己渴望的人生夢想之路,每天面對的生活和需要一步步走的道路自己並不想要。稻盛和夫告訴我們:先埋頭工作,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抱著積極的心態朝前看。只有拼命積極的進入工作,才會找到工作的樂趣。即使你討厭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麼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你脆弱的心靈就能得到錘鍊,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人生能夠遇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機會可能只有用千載難逢來形容了,與其盲目的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還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當你熱愛甚至迷戀上自己的工作時,幸福生活的大門就已經向你打開了,你會為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自豪,以此而獲得社會和周圍的人們肯定,使你產生自信並形成動力,你會更努力的投入工作之中,你的人生就將碩果累累。

  工作中常會發現很多人都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於是產生抱怨,失去工作熱情。而稻盛和夫先生問我們的是:你真的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了嗎?如果你只付出普通人一樣的努力,是很難取得成功的。當代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不能比別人更加努力,沒有竭盡全力,想取得驕人的成績是不可能的。每天堅持認真的、不遺餘力的工作,應該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條件。《幹法》強調了持續努力的重要性!持續就是力量!抓住每一刻前行的時間。專心致志幹一行,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你的人生就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實。當遇上難以克服的苦難,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恰恰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為“非凡”。

  稻盛先生指出——為磨礪靈魂,提升心志,以“利他”之心為準則,傾盡所能,日日“精進”,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最引以為榮的活法。我想每一個期待成功的人都應該不斷地學習思考稻盛先生告訴我們的,他所發現的天機!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3

  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工作三年了,成長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工作時間長了,慢慢覺得工作就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標是什麼,一直把做好工作看成是對生活負責的一種態度,只是儘自己的努力做好份內工作。讀了稻盛先生的《幹法》,忽然明白了自己的目標和意義: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可以起到鍛鍊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長時間不懈的工作可以磨礪心志。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工作舞臺,埋頭苦幹,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

  稻盛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卡耐基曾經說過說:“除非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否則永遠無法成功。”在我們周圍,聽到的多是報怨和無奈,談得最少的是工作的開心和樂趣。其實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著積極的心態朝前看,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並且對每天做過的事情,老老實實地進行反省,就可以避免工作上的失敗,並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感謝,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個崗位,就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持有隨時感謝心態非常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的時候,總是說盡力而為;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說盡力而為。我們可以原諒這種說法,但不能原諒這種做法。做任何事情不能本著盡力而為,竭盡全力是我們工作所要達到的境界。古語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要在工作上樹立必勝的信心,在戰略上藐視困難,在戰術上重視困難,付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成功的機會是不會錯過的。想到困難,正視困難,克服困難,解決困難,到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的心理鬥爭過程,就像稻盛先生所說: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將會現身。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最強動力。專心致志於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不屈服於任何困難,堅持不懈;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就能造就優秀的人格,而且會讓你的人生開出美麗的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看起來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能堅韌不拔地去做,堅持不懈地去做,這種“持續的力量”是事業成功的最重要基石,才體現了人生的價值,才是真正的“能力”。將努力變為“持續的力量”,就能讓一個“平凡的人”變為一個“非凡的人”,就會擁有強大的能量!苦難不會沒完沒了,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奮工作,這比什麼都重要。

  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認真態度:必須注重細節,比道理更作重要的是重視經驗,不厭其煩,持續、專業地工作。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擦絕對擦不掉的事情。抱著“錯了改改就行”這種想法做事,小的失誤就會頻頻發生,其中就隱含了導致無法挽救的重大錯誤的危害性。平時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許發生任何差錯。貫徹這種“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同時提升自身的素質。

  每天不斷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即使一天的進步微不足道,但若經過十年的積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變化。我要在日常的簡單工作中不斷尋找創新點,使工作中的每件平凡事都能有閃亮之處。只要肯開動腦筋,就可以想出許多又快又好的方法。無論多麼渺小的工作,都積極去做。

  讓我們珍惜今天所擁有的工作權利,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不找任何藉口,積極主動,敢幹挑戰自我,堅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身工作的潛在職責,主動承擔責任。

  稻盛和夫在有生之年締造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稻盛先生用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證明了“行正道才是人生的王道”,奉行“六項精進”是人生成功的保障。稻盛先生指出——為磨礪靈魂,提升心志,以“利他”之心為準則,傾盡所能,日日“精進”,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最引以為榮的活法。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4

  讀了《幹法》,整本書都是圍繞“幹”字而展開,我理解的“幹”就是一種踏實的行動,它是成功的基石,沒有捷徑可以走,必須老老實實的做,一步一個腳印,容不得半點馬虎。但是要幹成一件經天緯地的大事業,光有莽撞“幹勁”是不行的,因為不理解“幹”的意義,就會在遭遇困難和挫折下,慢慢懈怠,產生消極,不斷的降低當初的奮鬥目標,最後甚至把初衷拋之腦後,導致半途而廢,然後還會產生自我安慰:“差不多就行了!

  到點就下班了!”那麼如何“幹”才能通往成功?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的種種絆腳石,稻盛和夫是怎麼克服和做到的呢?他總是善於思考,最後總結成各種方“法”,這個“法”讓枯燥的“幹”一下變的有靈氣了,“法”就是“幹”的靈魂,賦予它的生命。而這個“法”我把它理解為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它是以充滿大愛、奉獻、無私為出發點。

  今天的我們就像昨天的,還是一個普通人的稻盛和夫,我們也會抱怨環境,抱怨工作,也會感到苦惱。那麼讀完《幹法》後,我們首要思考的是“為什麼要工作”,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工作是為了衣、食、住、行,然而工作還有更深層的意義,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心志。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稻盛老先生了,先埋頭工作,把工作做到極度。

  我們如何把工作做到極度呢?換言之就是如何投入工作呢?我都是抱著一顆埋怨的心,腦子想著工作都是枯燥的,乏味而無趣,難怪工作上難有進展。稻盛和夫告訴我們,要想工作有所起色,你必須從喜歡你自己的工作開始,我現在也改變了心態,要愛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和夫說:“光愛上工作還是不夠的,必須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現在我們明白了,光有熱情還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而且這個努力的行動程度是要異於常人的付出。要有壯士斷臂的決心,臥薪嚐膽的毅力。

  《幹法》對我們都非常適用,因為它不浮誇,對功成名就,它並不是遙不可及。它是有法可尋的,那就是抓緊今天這一天開始幹起,它從不虛度光陰,只有不斷的積累無數個今天,哲學上說的:“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那麼它最終將會贏來輝煌的明天。

  每到夜深,我偶爾會深思,為什麼我們工作五年、十年還是老樣子,《幹法》給了我們答案,那是因為不知道怎樣才能出色的工作,原來“完美”是出色的“代言人”,追求“完美主義”,才能讓今天的工作比昨天更好,更完美!

  《幹法》的精髓是“創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鑽研創新,如果思想固守,按照經驗辦事,確實很難有出色的成就。所以工作要帶著創新思維,持續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善與改良,要有稻盛和夫另闢蹊徑的勇氣,才能取得比別人更輝煌的事業。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和夫用他一生去驗證這個人生方程式,從而取得了碩果累累。只要我們有一顆不甘於平凡的心,那麼請現在擼起袖管用這個方程式踐行我們的人生吧!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5

  一、《幹法》這本書是一本勵志體的哲學書

  《幹法》這本書書中貫穿的一個故事,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軌跡,由一個瀕臨倒閉企業的研發人員,最後透過不斷努力走到人生巔峰的勵志故事。稻盛和夫先生不能不說是一個活著的傳奇。在整本書中,“天道酬勤”“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敬天愛人”“奉獻”的人生觀,在書中無不時刻映現。感悟人生,知道做人的道理,知道“三尺以上有神明”,懷著對天地蒼生的敬畏,不輕言放棄,把人生逆境當成最“歡喜”的修煉,奮鬥再奮鬥,才能換來不一樣的人生。

  二、鍾愛一生的工作不是找到的,而是愛到的。

  如何喜歡自己的工作,年輕人總認為,我必須去尋找,經過不斷的磨合後,才能發現到它,與它相伴一生,這更像愛情與婚姻。我認為這句話本身沒有錯,的確,“君子好逑”的工作與伴侶是每個人的嚮往,但世人的慾望,更願意憧憬詩與遠方的妙麗,往往忽視了身邊的美景。立足於當下,讓一顆浮躁的心,回到它原來的地方,用心重新觀察身邊的美景,你有可能發現,原來它沒有這麼討厭,當你嘗試愛它的時候,慢慢你會發現,它也有你一樣的情懷,用不同的方式來“愛”你,讓你努力與拼搏,變成被愛的幸福。當愛充滿你的生活後,你的人生將徹底改變。

  三、要不斷給自己樹立準確的目標

  工作與人生一樣,都是在不斷超越中實現價值,每個人其實都是願意給自己在一段時間內樹立一個目標的,這個目標是否正確,這個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很多人做到最後,只能把目標變為一個美好的憧憬。這就是樹立目標的常見錯誤。準確的目標如何把控,如何能將目標轉換為最終的行為結果呢?大家還記得週五分享的那個行為公式嗎?B=MAT,大家不妨用這個公式認真套一套,靜心而觀,你會發現其實這個公式可以將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觀與西方的唯物方法論可以有效結合。當你悟到此處的時候,很多猶豫不絕的都將迎刃而解,有種“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的感覺。

  四、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輕言放棄,要把它當成是蓄勢的儲能修煉。

  還記得《愛拼才會贏》這首歌嗎?“人生就像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人生與工作同理,每個人都希望每天都是順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人生的軌跡就是一條快速爬升的坦途。但現實確實很現實,每個人都像海浪一樣起起伏伏,順境沾沾自喜,逆境怨天尤人,絕望的放棄是多數人的選擇,理由是他們認為前途無解。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一個故事:一個在銷售界叱詫風雲的大師,臨退休前給大家講授他多年來成功的經驗,授課當天,會場裡座無虛席,當人們期待老人一次精彩的演講的時候,大幕徐徐拉開,舞臺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臺上。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

  接二連三的人上臺,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此時,老人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持續地做。

  二十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乾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洩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停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四十分鐘的時候,臺下一個女孩兒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的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裡。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科學告訴我們,球受力就是儲能積蓄到一定階段,開始轉換為動能的。我們的工作與人生相同,當你和身邊的其他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時候,當大家產生絕望的時候,你能否依舊堅持,保持“抱著產品睡”的投入?當你做到的那個時候,屬於你的成功就在腳下。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6

  最近,我閱讀了稻盛先生的《幹法》,受益頗多。對於像我一樣初入社會、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我們對目前所面對的一切都感到無比新鮮,在工作遇到問題時的很多瞬間,會好希望自己立馬強大到可以去戰勝世界。如何在職場中實現我們的價值呢?作為新人的我們正慢慢探索著,剛好,看稻盛先生的《幹法》可以為我們上一堂在職場中自我優質成長的課程。在這本書中,我對以下三點最為有感觸。

  第一,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

  建行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它的到來,我是驚喜的。我懷揣著好奇去迎接它給我帶來的每一個挑戰。我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現在開始,我也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如書中所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本就是一場磨鍊人格的修行。當然這絕非讓我們丟掉生活,生活和工作本來就是相互依存的。我們應該將熱愛工作潛移默化到生活的細節處,形成一種習慣。前幾天週末,我和一名同事逛街,當我們在一家奶茶店買單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能否使用龍支付付款,然而這家店並沒有開通,店長也是第一次聽說龍支付,同事的`車上一直都有龍商戶的宣傳資料,於是我和同事就向店長進行了一個關於龍支付、龍商戶的簡單介紹,他對這個建行全新的掃碼支付平臺很感興趣,於是在工作日,同事就帶著E終端上門為這家店開通了龍商戶。其實那天聊天前後就是做兩杯奶茶的時間,正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也有熱愛工作的慣性意識,我們才能不斷體現出自我的價值,獲得滿足。

  第二,每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主義。

  銀行業務種類繁多,出差錯的機率比較大,所以我們更應該嚴格的用高標準去要求自己,業務不分大小,都要做到最好。甚至可以細微到客戶的一個簽名,是不是正楷字,不能太過潦草。前段時間,天心支行開展了一個關於員工合規的演講比賽,主要目的的為了告訴我們員工合規操作的重要性,不管多麼細小的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必須去注意到事情的方方面面,把每一筆業務各流程做到完美,才能防患與未然。在貫徹“完美主義”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會提高工作質量,同時也提升了我們自身的素質。一句話,不管別人如何,世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超越完美。

  第三,“創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鑽研創新。

  每天一點的鑽研創新,日積月累,今天比昨天進一步,一天天做得更好,這種“上進心”是最重要的。有同事會說,我們又不是產品研發部門,我們能創造什麼呢?所謂創造性的工作其實是一種思想的進步。你是一個櫃員,你可以創新自己的服務方式,讓客戶感受到來自於你最貼心的服務;你是一個大堂經理,你可以創新自己主持晨會的方式,讓網點同事們在一天繁忙的工作中從快樂出發。你發自內心的熱愛你的工作,工作上的創造性便會自然生長,從而我們會在工作中實現自己價值的昇華。

  企業文化在一個企業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地位,員工內心文化素養對於企業文化更加重要。你是陽光,你看到的便是陽光。你是向上,你感受到的便是向上。你是積極,你做到的便是積極。如果你時刻陽光、向上、積極,感染著身邊的一切,當你覺得自己在一個充滿正能量、創造性的企業享受快樂、享受工作的時候,那麼恭喜你,屬於你的全新的建行時代即將到來。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7

  近日公司推薦讓我們閱讀學習稻盛和夫的《幹法》一書,在這本書中,作者透過親身創業經歷來闡述了對工作和苦難的觀點,他用事實和樸實無華的語言剖析了深奧的人生真諦。《幹法》就像是一劑心靈的良藥,診治著我內心深處的“病痛”,讀後使我深受感觸,頗受啟發。現在我來談一下我的真實感受。

  首先,讓我們來共同思考一個問題:“你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嗎”,我想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當然也包括我在內),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才能獲得成功和幸福呢?在《幹法》一書中,作者已經很明確地給出了我們答案:“這很簡單,但前提是你們必須熱愛甚至迷戀自己的工作”。

  在這裡作者提到了“工作”,那麼我現在要和大家共同思考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工作與成功及幸福的內在聯絡是什麼”。

  在讀《幹法》之前,我也曾迷茫過:我們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生活的糧食嗎?僅僅是為了養家餬口嗎?當然,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這並不是工作的真正全部意義。如果我們只是這樣片面膚淺地理解工作的意義,那麼,我們就會不求上進、得過且過、被動地工作,所以也就只能靠有限的勞動報酬來維持生活,平庸地度過一生。是《幹法》讓我明白了工作的真正意義,工作是“萬病良藥”,透過努力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讓我們的人生時來運轉。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日復一日地工作,可以磨練心智,提升人性。工作是人生最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

  那麼,現在就出現了我們要共同思考的第三個問題:“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從而獲得成功和幸福呢”。首先,我們要喜歡、熱愛我們的工作,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做最好的自己,要想獲得成功和幸福,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就是“讓自己喜歡上現在所從事的工作”。現實中,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機率很小,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踏實地把自己當前的工作做好。

  有的人對自己當前“不喜歡的工作”抱著勉強接受、不得不幹的消極態度,對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不滿意,對老闆分配給自己的薪酬不滿意,整日牢騷滿腹,而有的人從“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努力說服自己,讓自己儘快喜歡上當前的工作,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當前的工作,開始時,他們可能做不到馬上喜歡,但至少“厭惡工作”這種負面的情緒很快會從心中排除,只要堅持每天傾盡全力地把眼前工作做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鍛鍊,就一定能提高技能,就一定會做出成果,有利成果就會獲得同事和領導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這樣良性迴圈就開始了。所以,要想做出成績,首先要熱愛工作,就是要培養自己對工作的興趣,要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只要我們這麼做了,人生就一定會碩果累累。可是,“熱愛工作,把工作當樂趣”,話雖這麼說,但做起來確實不容易,就像書中說的,“像僧人艱苦修行一樣”,所以,若只是當“苦行僧”,一味地強調吃苦耐勞而沒有快樂,那就很難持之以恆,因此,我們必須要善於從工作中尋找快樂,只有發現了工作的快樂,才能熱衷於工作,而對於我們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辛苦也無怨言,也能忍受,這不禁讓我想到那些喜歡打遊戲機、打撲克牌的人,他們可以連續打一天一夜而不覺得累,等到不打了,才感到腰痠脖子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喜歡甚至是迷戀,他們從中找到了樂趣,他們“累”並“快樂”著,而我們何不把這種喜歡和痴迷轉移到工作中來呢?一旦喜歡上自己的工作,我們就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埋頭工作、不辭辛苦、不把困難當困難,只要我們這麼做,並且堅持不懈,我們就有了獲得成功和幸福的前提,因為“熱愛能夠燃起激情,熱愛能夠激發靈感,熱愛能夠導致成功。”

  如果我們做到了熱愛工作,那麼我們就會成為對工作“自燃型”的人,所謂“自燃型”的人,就是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才去乾的人,不是有了命令才去工作的人,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的、主動積極的去工作的人,事實證明,這種對工作“自燃型”的人,經過不懈地奮鬥,都將會成為事業的強者。

  熱愛工作只是獲得成功的前提,但真要獲得一項事業的成功,光靠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必勝的堅定信念。每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都不是平坦大道,而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當在工作中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時,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其實這並不是終點,而恰恰是我們重新開始的起點。堅持能將平凡變為非凡,偉大的事業就是樸實、枯燥工作的積累,不管多麼偉大的理想都要靠一步一個腳印,孜孜不倦的持續的努力才能實現,所以,從平凡到非凡就是堅持拼搏的結果。在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灰心氣餒,要堅定必勝的信念,要有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堅強意志,要有滴水石穿的持之以恆,不要以“我們沒有學過,沒有技術,沒有經驗”為藉口,來讓自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只要我們有了信心和勇氣,再加上我們的勤奮,我們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而且從現在這一刻開始,要努力學習、獲取知識、掌握技術。只要我們永不放棄,堅持不懈,事態就一定會有轉機,我們的付出就一定會有結果,通向成功的大門就一定會為我們開啟!

  有了頑強的意志,我們還要有對工作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要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我們都要做“追求完美主義”的人。要完成一個產品,光有99%的努力是不夠的,一點差錯、一點疏忽、一點馬虎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任何時候都要追求“完美”,“完美主義”不是更好,而是“至高無上”的,出色的產品產生於“完美主義”。

  獲得成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艱苦漫長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和成長。在此,我想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個建議(或方法),也許會對我們的快速成長有所幫助:要堅持每天“對鏡三思”,具體方法是,在每天晚上睡前洗漱的時候,面對鏡子(不是讓我們看自己的容貌),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問自己三個問題:

  1、今天我是否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嗎。

  2、我今天的工作比昨天有進步嗎。

  3、明天的工作如何幹;只要我們每天堅持“對鏡三思”,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在《幹法》一書的最後,作者給出了成功的公式: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公式中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正能量,如:勤奮努力、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正直誠實、寬厚待人的高尚品質,知感恩、懂奉獻的處事情懷;“能力”指的是體能與智商,也可以理解為天分,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在這三個要素中,能力的佔比是最小的,因為每個人的天分相差不大,這正如愛迪生所說的“成功中的天分所佔的比例不過只有1%,剩下的99%都是勤奮和汗水”。所以成功的決定因素是前兩者,即思維方式和熱情,而這兩者都是可以靠人的意志來決定和改變的,所以,我從這個成功的公式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只要我們端正心態,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工作,頑強拼搏,持之以恆,我們就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8

  本書從四個方面總結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經驗,讓讀者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為什麼需要工作?稻盛和夫指出:這是因為工作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心志、磨鍊靈魂,也是對治“貪”、“嗔”、“痴”三毒的精進修行。

  針對解決如何投入工作這個問題,稻盛和夫告訴我們:首先是要調整心態,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如何調整心態?則是要自我燃燒、捲起漩渦,主動成為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具體工作的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什麼?稻盛和夫也給出了答案,他認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是:志存高遠、定下目標;每天努力、持續進步;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日積月累、銳意創新。這些經驗和方法,是被多家企業的成功實踐所印證了的正確哲學,稻盛和夫金針度人、傾囊而授,讓讀者受益良多。

  稻盛和夫還用一個獨特的方程式概括了本書宗旨: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要成就一番事業,既需要有包括智慧、運動神經或者健康等的“能力”,也需要對人生和工作充滿火焰般的“熱情”,更需要不厭辛勞、願他人好、願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的“正直”的“思維方式”。

  《幹法》不能被簡單地誤讀為,“只要埋頭苦幹,經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雞湯說教,它實際是“不能放棄對自我的人生責任”的信念。

  稻盛和夫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與其杞人憂天為明天擔憂,與其苦思冥想制定長遠的計劃,不如全力以赴過好每一個今天,抱著“無論如何也要讓事業成功”這種強烈的願望去把工作做到極致,用“極度”認真工作的態度來扭轉人生命運——在浮躁的當下,這一思想無疑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9

  幹法這本書,讀起來我的感覺是非常的踏實,裡面的很多內容與時下流行的心靈雞湯,成功學在根本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同樣的內容在稻盛和夫的筆下,卻是非常的自然,而心靈雞湯,成功學大多讓人感覺虛浮。

  言歸書上,幹法,字面意思就是幹事的方法,講的是怎麼做事,怎麼做工作,應該是教授我們如何去做,品讀完以後,回味一下,這本書更多的講的是道這個層面的哲學,或者說,是建立在稻盛和夫先生工作觀,勞動觀這一哲學層面上的幹事法則的。這也正應了那句話,做事先做人,只有先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的漂亮,做的完美。先生的那種對工作的態度,值得現在年輕人去學習效仿,現在年輕人工作虛浮的很多,一山看著一山高,不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工作,想的永遠比做的多,在老一輩的人眼中,很難看得上現在年輕人對待工作的態度。

  在先生看來,工作就是一種修行,一個磨礪自己心志的方式,所以說,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熱愛甚至迷戀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以完美這種目標要求自己,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去挑戰新的完美,透過不斷的反思和創新,一直行走在前進的路上,不原地踏步,更不倒退,雖然,或許身體上會勞累,但是每一次的精神收穫的喜悅勢必會將身體的勞累抹去,使自己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高尚!拜讀完這本書,對於工作,我充滿自信。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0

  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幹法》做到了。《幹法》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能讓對書愈發挑剔的我一口氣讀完?

  火車上人來人往,總算買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沒有買到靠窗的位置,總會和別人換,喜歡靠在窗前,低頭埋首看旅途帶的書,在眼困體乏之間,抬頭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隨著遠去的景物發散遠方。

  《幹法》到了忍住不看,就希望找個合適的時間,好好看看這本書。靜靜翻開書頁,一個叫稻盛和夫的人,一個叫張旭明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相遇了。

  稻盛君寫過很多書,由於都是寫給企業家們高管們看的,所以如果你身邊不是很多企業家高管朋友的話,能接觸到他的書也是有限。不過有一個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要如何地活著,人應該樹立怎麼樣的人生態度等等,大家有興趣可以網上購買。《活法》的姐妹篇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幹法》。

  倘若說《活法》探討的是人生的態度問題,那麼《幹法》探討的就是工作態度和工作倫理的問題了。同樣地,《幹法》也是寫給企業家們高管們看的,但是我看完後,給企業家們高管們看,實在是浪費了,我認為更加適合正在職場奮鬥的年輕人。

  1、人為什麼要工作?

  剛看到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是愣了幾秒,我還特意看看書名,以為買錯買了成功學的書了。確認無誤後,帶著懷疑的眼光,小心翼翼地看每個字詞,看看一個曾經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老人,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人為什麼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為了食物,為了名為了利。但是稻盛君的回答很了不得: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認為工作能鍛鍊人性,磨礪心志的。我看到這,瞬間覺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和眼界非常了得。於是迫不及待繼續往下看。

  2、如何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

  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是磨練心志,萬一從事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怎麼辦?豈不是由磨礪變折磨了?這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稻盛君給的的建議是讓自己喜歡所從事的工作。但是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喜歡所從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心態。由於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想讓他喜歡自己的工作是很難的。別說喜歡,不消極怠工已經是很好了。然後這種心態去工作,是無法投入工作的。改變心態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則就是成為“自燃人”。稻盛君說人有三種,即點火就著的“自燃人”,點火也不著的“不燃人”,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概念,因為我就是一個自燃人。讓自己燃燒起來可以攪動一切。

  3、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話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身邊的環境變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行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

  看完這句,壓力感迎面而來,但也有一絲驚喜,因為我又找到一條卓越的道路了。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但是能做到的覺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現在的公司,都不提倡艱苦工作。公司大環境沒有努力工作的氛圍,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沒有機會積累努力工作的資本,錯失了很多成長的機會。

  同時,我們的時代到處充斥著矯情做作、好吃懶做的社會風氣,工作也是挑三揀四,拈輕怕重,能夠下班正點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現實意義。

  4、怎樣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產生於完美主義。曾經我還一度認為不應該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曾經做過諮詢顧問的同事建議我寫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說。網際網路思維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講究迭代最佳化。我也在這種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協,不以追求完美主義了。

  可是稻盛君卻主張完美主義,理由也很簡單。

  一個產品,一項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錯,所有一切全部泡湯,這些太常見了。

  那怎麼做到完美主義呢?稻盛君建議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並在平時不斷練習,養成習慣。

  最後,就是要捨棄“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別人比較,意思是比起來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群體中也有“最佳”。“完美”具有絕對性,不同別人比較,依靠自身價值而定。

  《幹法》用簡單的文字,訴說著深刻的思想,簡單的道理。因為幹法簡單有效,倘若能認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倫理,幹法一定幹出一番新天地。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1

  近日,作為公司的新職員我有幸拜讀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大作《幹法》,它的開篇有這麼一段話,“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讓你的命運獲得轉機。”他告訴了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和怎樣來工作,作為剛剛跨入職場的我們更應該明白工作的重要性,珍惜工作不抱怨。

  以前,我一直覺得工作就是一種掙錢、生活的途徑,對它的重視程度也不高。我也知道工作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工作的過程中會有困難、有挫折,甚至有可能走進絕路。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工作的價值並不是由工作本身來決定的,而在於你的態度。儘管你的職位很不盡人意,每天所做的工作單調且乏味,即便這樣,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天底下沒有不好的工作,只有幹不好工作的人!

  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唯有堅持、迎難而上、絕不退縮,我們才能見到風雨後的彩虹,我們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工作的意義在於你所取得的成就,不論你現在對工作是否喜歡,都要盡心盡力幹出成績來。不要讓眼高手低束縛了你的手腳,在工作中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對於那些小事更應該如此。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經說過,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知道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不要因為摔過跤而不敢奔跑,不要因為風雨而不敢前行,不要因為迷路而忽視一路的美景,更不要因為一點點困難而討厭工作,要知道,這些都是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要勤學、實幹,要付出比別人多一倍、十倍乃至數百倍的努力,吃更多的苦。

  身在職場,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要以良好的工作態度走好職業生涯的每一步,只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當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工作時,工作就會給你同樣的回報。稻盛和夫先生透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告訴我們,工作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手段,更是對人生的一種經歷,對心靈的一種磨礪,對人格的一種錘鍊!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工作是人生最重要、最尊敬、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道選擇題,可以選擇腳踏實地、忘我奉獻,也可以選擇消極怠工、投機取巧,還可以選擇不勞而獲、好逸惡勞。當面對這道選擇題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不僅僅只是決定了自己對工作的態度,更決定了自己對待人生的態度。

  我們應該付出努力和行動把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全球知名的公司,樹立中國企業在健康、長久的典範,將公司本分、誠信、創新、團隊、品質、消費者導向、結果導向的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自己個人的工作態度中,以自己優秀的工作為消費者提供令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我們應該去掉浮躁,把心放穩,正視現實,降低期望,關注工作本身,關注能夠在工作中學到什麼、能夠有怎樣的發展。無論有多麼不起眼的工作,只要你真正的重視它,那麼你終究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就是我從《幹法》一書中所體會到的有關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感悟,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會以稻盛和夫先生教導我的這種樂觀向上的心態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心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2

  每當我看一本書的時侯,第一次拿到手裡總會特意去看一下作(編)者的簡歷,因為在我看來,從一個人的經歷中大致也能猜到他的作品的傾向和高度,這已經形成我看書的一個老習慣了。

  在《幹法》的這本書裡,它對作者是這樣介紹的:稻盛和夫——日本“經營四聖”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松下幸之助”。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電,這兩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強企業。2010年臨危受命,接掌日航CEO帥印,同時被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任命為內閣特別顧問。

  《幹法》是稻盛和夫以78歲高齡擔任日航CEO後推出的第一本書。在這本書裡,他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跟人們講道理,而是而是運用一些顯而易見的樸素觀點和具體的實踐方法,同時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人們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在稻盛和夫看來,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多樸素的觀點啊,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辭辛苦的工作不只是為了滿足物質上的需要,更是為了磨礪個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個人境界。

  也許人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或選擇逃避或另闢新徑,但稻盛和夫卻並不那麼消極。在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在同伴都陸續選擇離開的情況,在被分配到研究陶瓷的新材料的冷門部門後,他並沒有抱怨,而是選擇了主動面對,於是他抓住了機會,透過勤奮的工作發明了一種新型絕緣體,這個製造電視機映象管必不可少的部件,從而獲得松下公司的大訂單使所在企業起死回生。因而,自己的命運也同時被改變。

  如何才能讓工作做出成績?在稻盛和夫看來,首先就是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工作,痴迷我們的工作,把工作當成我們的愛人一樣去呵護。正如我們不能輕易地拋棄我們的愛人一樣,我們也不能輕易對我們現有的工作說“不”,所以我們就能長期堅持艱苦的工作。做到像上述的那樣,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遇到一些我們不能控制的外力的影響下,我們很難用我們自身的力量去完成,所以下面介紹幾個小方法:

  當工作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放棄;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體驗到的快樂;當工作成果受到別人的褒獎時,就要誠摯地表示感謝。繼而將這種快樂和感動當做精神食糧,然後繼續投入艱苦的工作中去。把工作當成是有生命的小東西,傾聽來自工作的聲音,和工作談心,對工作進行仔細的審視和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問題的所在,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在熱愛自己工作的同時,還必須持有明確的目標,因為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你的能量永遠來自於你自己本身。

  把整本書讀完,給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做一件事情心態很重要,事業不分大小,能夠用心把每一件事做好,這就是成功。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3

  最近在看一本不平凡、與我們職業關係甚密的書,名叫《幹法》,讀完以後,我受益頗豐。

  “勞動好處不僅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心靈。稻盛和夫總結了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熱情×潛力。

  在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塊基石。要“嚴”,時刻持續一份職責心;要“實”,腳踏實地;要“快”,提高辦事效率,統籌利用時間,立即行動;要“新”,在尊重經驗的同時,敢於創新,不斷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此刻,我把《幹法》讀後得到思想的啟迪、心靈的衝擊和精神的感動與大家分享如下:

  一、用心、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發揚主動工作精神

  從自己開始,從用心做起。IBM公司的副總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是賣產品,我們賣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工作是做人的一部分,學會如何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做人。畢竟言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思想。

  二、滿懷熱情、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幹法》書中狩獵民族的故事。啟示我們:不管碰到何種阻力,都要窮追不捨,堅持到底狩獵民族取勝的這種韌性,在我們要成目標時必不可缺。

  “認真生活、踏實對待”,只有牢記這八個字,才能持續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工作的狂熱。

  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稻盛和夫說:“‘完美主義不是“更好”,而是“至高無上”。這就是我在工作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工作務必從小事做起,因為工作中無小事,只有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四、敢於創新、不斷改善工作方法

  稻盛和夫說:“每一天一點的鑽研創新,日積月累,這天比昨日進一步,期望做得更好,這種‘上進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進入真正的‘創造之門的秘訣’”。

  只有創新才能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為完美的夢想插上翅膀。

  很高興在書本的海洋裡能撿到這麼一顆光彩奪目的珍珠。願每個熱愛生活,努力工作的人都能讀到這本書,在人生的每個路口,我們都要向精神導師稻盛和夫學習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心性,拓展經營。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4

  幾天來利用晚間仔細閱讀了公司推薦的日本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深深觸動了我,我是一名70後,在公司是年齡較長的一位,而且是新員工。在我工作的時間裡,正是社會發展變化巨大的階段,自十八歲參加工作至今,無論是接受企業的職工教育還是參加社會上的實踐培訓,回想起來,都有《幹法》書中所蘊含的工作哲學。《幹法》用文字把潛藏在我腦海中的思想用通俗的語言表述,使我原本模糊的認識清晰起來,才真正把這種人與工作的關係有了明確的認知,人與工作的各種疑慮尋找到了較為明確的答案,現將我讀完《幹法》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由於本人文筆粗糙,領悟有限,望公司領導和工友們給予指導和補充。

  我領悟到的首先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支出,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提升自己的素養,提高自己的心智,也一定是我們價值觀地體現,就我所在班組而言,透過積極主動和同事們業務交流、請教學習,較快的熟練了業務,加上努力的工作,不就是在不斷提升自己嗎,再把這樣的工作狀態成為一種自覺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長此以往,其實就是在不斷學習工作中體現了自身價值。

  再有工作真是要講究方法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工作呢?我覺得書中的講述和我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相通的,我剛招工的時候,在崗前培訓的時候,職教辦的老師就要求我們要愛崗敬業,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但是怎樣才能做到,其實多少年來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雖然我一直都認可這樣一段話,也一直朝這樣的方向摸索,一路走來確實很辛苦,某些時候也差點放棄,但是讀了《幹法》我領悟到了明確且淺顯易懂的答案,那就是要改變自己的心態,時刻努力說服自己,清除自己的負能量,熱愛自己的工作,要幾年如一日的無怨無悔,而這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能力,自己管自己很難的,因為人是有惰性的,但是隻要你做到了,你就提高了自己的心智。

  能做到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能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我太有親身體會了,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從事氬弧焊了,二保焊也有十多年的工作經歷,由於經歷了生活的不平坦,期間迷茫過,也試圖放棄,但內心一直沒有忘記“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這句話,隨著艱難的堅持,我是真心喜歡上了我的工作,因為我發現工作的過程是有樂趣的,讓我身心愉悅,透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更鞏固了我的工作技能,而且還拓展了其他領域,如今在秋實經過一段時間的環境適應,我已可以較圓滿的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我知道這就是多年來自我管束和不斷業務鍛鍊的結果,今後我仍要保持謙虛的心態,高壓約束自己,使工作技能再次得到提升,使轉入下個工序的半成品都是合格的,相信我能做到,因為我熱愛我的工作。

  《幹法》還有非常觸動我的一點,就是隻有熱愛自己的工作、努力工作、發現工作的樂趣,就可以清除人生在世少不了的“三毒”:慾望、惱怒、愚痴,因為有了工作的樂趣就抑制了自身的慾望,發牢騷的念頭也隨拋到腦後,長此以往人格得到的提升,心靈得以淨化,使人變得聰慧,從愚痴蛻變成明智,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使人得到這樣的昇華。

  經過多年從未停止的工作和期間領導同事們的幫助,還有自身不間斷的學習、反省、約束,加上幾天來對《幹法》的閱讀理解,我認為我仍處在工作的黃金期和成熟期,是《幹法》讓我更加堅定了我要努力的去工作,要幸福的快樂的工作,如今的我很自信。

  最後我還想說,幾天來再當我背誦秋實的二十二條軍規和公司文化的時候,就會發現《幹法》裡有《軍規》和《公司文化》的影子,《幹法》所論述的觀點都能從《軍規》和《公司文化》中尋到相應的條款。學習了《幹法》也更讓我理解了秋實的《軍規》和《公司文化》的內涵,我是秋實的新員工,一定會成為秋實的優秀員工。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5

  稻盛和夫先生的一部經典作品《幹法》,讓我讀到了他不僅透過質樸的語言將自己幾十年來的工作歷程和想法向人們傳遞,更是他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他藉此向我們詮釋出了工作的意義、人生的意義,讓我感觸頗為深刻。

  當我們剛參加工作,難免會對未來一片迷茫,對自己的以後沒有一點規劃,稻盛和夫先生說:“工作造就人格”。要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這樣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過程雖然枯燥艱難,但是經過日復一日地勤勤懇懇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後,你會發現面對以後遇到的困難,你的解決思路就像泉水般一下子湧現出來。這正符合稻盛和夫認為只有提高心性,才能拓展經營;反過來,只有在拓展經營的實踐過程中才能提高心性。

  稻盛和夫說:“只要熱愛工作,只要抱著純粹的動機、強烈的願望,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感動上帝,獲得天助。因為這種態度符合天道,與天地宇宙的意志相一致。”在這個急功近利、高速發展的年代,不進步可能就要面臨淘汰。

  只要有幹勁,就什麼東西也可以得到,任何夢想也可以實現。我們要從內心喜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貫注投身於工作,透過這條道路,也只需要透過這條道路,我們就會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磨鍊心志,提升人格,領悟人生的真諦。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6

  雞湯有毒,那稻盛和夫《幹法》到底是雞湯還是管理哲學?五一長假,一口氣把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讀完,有雞湯的甘甜,其中對工作的態度、幹法更像是哲學,值得一讀,值得細讀,反覆讀,並消化到日常工作中。

  為什麼要工作?稻盛和夫開篇便丟擲了這個問題?工作十多年,關於這個問題,不同時期,不同情緒,不同環境,會有不同的答案。剛開始工作時,我覺得我工作是為了母親,貧困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想必都有同樣的體驗,寒窗十年,終於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終於可以回報父母,改善家庭生活,改善父母的生活環境,仍記得,工作第一個月,拿到1000多塊的工資,很興奮的告訴母親,自己沒有花錢的地方,可以往家寄回500塊,那時500塊在農村每月還可以過體面的生活:可以自由的去集市買點自己想買的東西,有點財務自由的感覺。隨著母親離世,自己組建家庭,為父母工作的目的性越來越淡化,工作的目的開始變成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為了能去超市自由購物,為了買房子,為了買車子,為了老婆財務自由的目標,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稻盛先生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答案:工作其實是一種修行,工作其實可以磨練靈魂,提升意志,早就人格,工作中種種的困難,其實是對我們意志品質的磨練,如果無法堅持而放棄,就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想想桃花源中的隱士吧,隱居生活是修煉,如果有一天,隱士對隱居的生活也厭倦了,他們還能去哪裡?所以面對工作中的困難,正確的態度是把不幸當作幸事,當上級安排新的工作時,真心的理解為“公司最大的獎賞就是給機會”,堅持愚直的,認真的,誠實的工作。西方人的意識中工作時間越短越好,工作強度越輕越好,這個可以從聖經中一窺端倪,亞當夏娃因為透視了禁果,所以被懲罰“勞動”,東方人的意識中,勞動時美德,是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為。

  附上作者中第一章中的感悟: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心靈。有了美好心靈就自然的去想好事,做好事,為社會,為他人著想,並落實到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想好的方向轉變。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7

  一本好書,一定有基於產生它的社會基礎。當我讀完這本幹法之後,我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對我受益匪淺。對我最大的感觸有兩點:一是日本人百折不撓,精益求精的精神。二就是現代人與古代人的區別。

  於我所謂的精神,大家不妨可以靜心去想想,為什麼在二戰後受到重創的日本,能在短短十幾二十年恢復經濟,乃至發展成為發達的科技和經濟強國。有人說會說是美國的援助,但是有一點我們得看清,人家的企業有的已成為世界上頂尖企業,乃至超過了美國,這說明不只是援助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精神。從稻盛和夫這個人,看整個日本,正是因為這種百折不撓,精益求精,專業,創新,追求完美等等的精神下,人家的企業才逾越成為世界上頂尖企業,人家的國家才成為富裕發達的強國。

  至於現代人與古代人的區別,我不用說大家也都很是清楚吧。現在的年輕人幹勁越來越匱乏。我不曾瞭解日本,所以對日本的歷史毫不知情,但我瞭解中國人,瞭解中國的古人,拿改革之初的人來說吧,那時候的人們,真是如狼似虎,每天從天剛矇矇亮,幹到天黑,我想這不只是因為那幾分糧票吧,我們那現有一水渠,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老人們說過,那水渠以前和地面是平的,現在竟然突出地面10來米,問其原因,是那時候的人們肩挑土,背抗石,一點一點的壘起來的,那水渠高達數尺,長約百米,拿現在人的眼光,真不敢想象是當初是怎麼用手搭建起來的,現在人們有很多機械,完成這項工程不是難事,但是出於改革初期的人們他們有什麼?只有幹勁,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精神。

  當代我們這些年輕人真的很缺少這種幹勁,這種精神,至少,我曾經認識的朋友很少有。他們對於工作的概念,對於工作的目的,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說一樣,“把工作看成不得不做的必要之惡”,只是為了單純的解決溫飽而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

  《幹法》一書教導我們,首先要喜歡並愛上自己的工作、改變自己原有的心態、不管工作差異、職位高低。都必須喜歡上,就如你喜歡了一樣東西,喜歡了,那它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當工作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能放棄,放棄了就等於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後面的一切將無法再延續。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所獲得的歡樂;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來獲得更多的快樂;當工作做到有人褒獎時,就要誠心的表示感謝。把這種快樂和感動當做前進路上的精神糧食,然後繼續全心聲地投入到艱苦的工作中去。從現在起為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當目標實現後,繼續更新增進目標,以此類推孜孜不倦。要勇於創新,敢走別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還可以有創新的階梯,充滿熱情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精神還在,成功就不會離我們太遠。

  我們要珍惜今天所擁有的工作權利,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不找任何藉口,積極主動,敢幹挑戰自我,堅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身工作的潛在職責,主動承擔責任。做自然型人才,高調自己的目標,低調自己的姿態。悄悄地把願望裝進潛意識,用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創造非凡。開創一種與原來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8

  誰來拯救我們的工作?現在就 《幹法》一書體會我自身的感想,本書前言幸福的工作法,稻盛和夫把工作當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工作中的思考和體驗,給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收穫,讓我每一天的生活充滿價值,同時工作又是萬病良藥,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工作中體會樂趣,就向人們常說的樂在工作。

  人為什麼要工作?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能有口飯吃,能有衣穿,能有房住,得他人認可的價值。《幹法》書中說人生的工作是最尊貴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日復一日的工作鍛鍊了我們的心志,提升了人性,磨礪了人的思想。

  在人生中想要提高自己的信心,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不管人怎樣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覺仍會做出出格的舉動,不能把思善,行善始終如一,努力的思善和行善,一但有了不好的念頭,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虛心的自我反省,透過自我反省的不好的念頭消失在萌芽之中,每提反省,時時刻刻反省有利於提高自信心,全身貫注於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自己的命運一定會向好的方面轉變。

  如何能夠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就要改變心態,心態能改變一切是最有道理的,每天對自己的心態的調整有利於一天的工作,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差事,與其找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現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更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歡上了,就能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難當做困難,一心去想怎樣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收穫,一定能做出成績,有了成績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評,你就會更加愛上自己的工作良性迴圈也就開始了。

  挑戰自己是生命中的動力,在公司每年 每季度 每月 每週都會有銷售計劃和任務,前幾年為了提升業績,公司領導帶頭表態,如果完不成任務會如何如何懲罰自己,我相信自己能做到什麼什麼等等,外人看來這是一群瘋子,但是我相信這是對自己的挑戰,向更高目標更高理想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

  第一節, 我們為什麼而工作。

  在我看來,人工作是為了獲取生活經驗,或者說在社會上混的經驗。很多事情在空想裡缺乏實踐,量的不同和側重點不同所產生的組合會導致事物產生巨大的差異,然而說道心志,這與工作似乎不同,而與興趣相同,像稻盛和夫這種偏執的人才會喜愛自己的工作,他容易喜歡,從個人來講,是因為他本身精力集中卻又缺乏長遠的志向與興趣,他自幼多病體弱,這必定在他興趣的培養上會產生限制作用。綜合能力能夠顯示人的思維組織能力,而分析能力只是顯示一個人的精力是否集中,只鑽研一種東西會缺乏道德組織能力,但是比較容易在社會上成功。而且,當時的日本相對中國來說有著寬鬆的環境,也能夠給予努力的人以實惠,這讓更喜歡工作的人有利可圖。至於說是否要用工作來培養心志,這要聯絡上社會條件,它的制度與人文環境。我所奇怪的是為什麼稻盛和夫這種技術人員能夠最終坐上高位,在中國,坐在管理層的幾乎都是對下面產業完全無知的人,或許中國如今走的是一條反向的路,這一點我沒有想清楚,如果能夠體驗一下一個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坐到高位是一種什麼樣的產業組合情況,包括營銷部門。我現在工作的地方最主要是有兩個部門,一個是研究部,他們研究出的內容直接影響到客戶體驗,然後就是銷售部,他們直接把錢弄過來,剩下的技術部編輯部都只是勞動的命,中國不缺少勞動力,不缺少這種吃苦的勞動力。老闆吃飯應酬就可以了。劉邦沒什麼技術,不過在說道下面的分化,蕭何必須對經濟學很瞭解,韓信必須懂兵法和軍人生活習慣,公司就是社會的分化部門,技術人員能夠了解到產品的製造與銷售等方面。

  總之,從我原本的認為來說,人工作是為了更加深入瞭解社會執行機制,來培養自己的道德組織能力,這樣總不至於淪為空想,總可以以一種兼顧多方面利益集團的方式來達到某種目的,比如建國,要組織哪些方面的力量,這些力量如何調和,也就明白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很多事情都不是想當然的,比如原先因為教育不認為種族主義好,但是種族主義卻是一劑良方,宗教如何安排等等。唯一的問題在於,越是接觸這些社會化的東西,人就容易變俗變得不單純,這隻能看個人能力了,人適應社會總是有著自我儲存機制,生活平穩的人最能領悟人生的真諦,但是我還不能。

  第二節,工作造就人格。

  僅憑熱情去耗費精神,這似乎只是心理能量的一種釋放,精力得以釋放,也便達到了一種舒暢。適度的疲勞與有節奏的生活是人保持健康的良藥,身體機能也便不會退化,在工作中釋放能量的人並沒有關於人生真諦或者純潔愛情的那種痴迷的想象,有一種生活叫做無所事事的忙碌,整天在做事,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只有少數人從忙碌裡得到了解脫,甚至產生成績。如果在如今的中國,一個人只撲在工作上而不懂得其他方面比如行政交際方面的事情,勢必會遭受多方面打擊,在自己工作上積極心自然也會降低。

  對於內心的完善,並不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就可以解釋通的,如果從哲學的角度,根本就看不懂稻盛和夫在說些什麼。

  第三節, 工作造就人格。

  要知道,內分泌和諧,心理能量充足的民族就越是聰慧和有道德,並且勤勞,這也可能和食譜有關係,食肉的重情慾而好鬥,食植物的安分而聰慧,這些內容在東西方人種的優劣上形成巨大的差別。

  歐美人?越想越錯。在錯誤的東西上去計較並不會比不去想它好到哪裡。這麼說很大程度上在於,大眾總不會主動把握最真實的東西。唉!應該是說西方的大眾思想總不會把握最真實的東西,中國的大眾,遠古的人崇德。文章開頭所說的那個村莊那個村莊根本就不是個村莊,不符合人思維方式,就算真有那樣的村莊,也不能夠長久保持,不是永恆的思路。

  第四節, 極度認真的工作能扭轉人生。

  很多事情不是理論所能闡述清楚,理論只是闡述一條條的思路,經驗能夠帶來一個頗有力的預見,這預見有時候很讓人吃驚,它的產生甚至沒有理論清楚,甚至是錯的,不過是有效用而已。

  第五六節,極度認真的工作能改變人生。

  即使是鍛鍊身體,也會產生癮頭。形式往往不是人的懶惰所能認識的。最艱難的道路是達到人生最頂端的道路,人的氣魄在於總是選擇更根本更艱苦更長遠的方法,形式註定苦頭是有用的,某些人對苦頭很敏感,知道吞掉它就會解決很多問題,某一個看起來不怎麼樣的苦頭能夠解決非常多的問題,可謂十分高效,比如多鍛鍊身體,就會有衝勁,能夠在生活上帶來頗多益處,一個高個子的人是不會太在意別人的怒氣的。這些人看見高效的苦頭就猛撲上去,這些困難像是基本功,籃球基本功練習好了,發現上場後很多地方自然就用到了,可以用同類方法解決,揮灑十分自如,事情往往在最底端是由簡單事物構成的,像萬物都是四種力作用一樣,格物致知的人能夠從根本上把各種事物分類,不像世人弄這麼複雜還是錯的。對工作的人來說,工作更像是一種附帶的實踐,真正練心的人不可能非常好的做好每一件事,總要把每件事做出點矛盾來才行,不過他很快就能夠做同類的其他事情,不敢為天下先而為天下先。心學的內容在少年注重格物致知,這種格物致知是要有一定的天分的。

  這麼說吧,事情不是簡單的極度認真的工作能改變人生就可以說明的,還要看下面稻盛和夫說了什麼。

  第七節,那些智慧迸發的瞬間。

  運氣非常重要,不過還有一種預言方法,是做自己的事情,讓靈感自然的把自己導向與世界統一的方向,要有把握機會的潛意識,這種潛意識的培養需要明辨事理來達到,明辨事理又需要曾經極度的謙虛來辯證。在明辨事理方面,很多人都比稻盛和夫強,但是他成年以後運氣比較好,精力比較集中,這是他的優勢。他可能只是說了一些表面的東西,要知道他小時候運氣很差,是一個傻瓜型的人物,這些經歷讓他不同與尋常人,也就讓他不同於尋常人的平凡,他沒有把自己這方面的氣質說出來,在實際的工作和操作過程裡,這些氣質比智慧迸發與不迸發更根本,是直接導致他那樣工作並迸發智慧的原因。他可能比別人有一些更為堅決的氣質。像比爾蓋茨那樣的人,好像有關於他們的話是這麼說的,就是,不要小瞧無趣的人,因為他們很可能成為你的頂頭上司。這些無趣的人往往能發現常人因為懶惰而不去涉足的地方,只是因為他們比較偏執決絕。現在我好歹能夠發現這些無趣的人心裡的決絕態度,知道他們哪方面有潛力,其實他們的潛力比常人明顯。我其實不必知道自己哪裡決絕,能夠用到這些人的優點,對將來自己的組織能力會有比較大的幫助。在道德的方面講,就是比較中庸和宏觀,能夠識別人才,在批判的角度來說,就是淨找些怪異或者壞的人。

  與好人做朋友,與壞人同行。這是內心的想法,實際的做法是看起來和壞人做朋友,這些壞人很可能是常人認為的好人,也可能是常人認為無趣的人,但是有了分歧,自然這種朋友關係會顯露出本質,只是同行而已,希特勒處決給自己大力支援的衝鋒隊隊長(忘記叫什麼名字了)甚至用到極為卑鄙的手法,大概也是這種思維方式。當然,這種人未免有些變態意味,這可能與這種人的壞的遭遇有關係,一般人不會有這種劣品行來破壞自己器官和諧的。同時雖然和好人做朋友,但是在行動中常常要鄙視好人,因為好人很可能因為懦弱而成為好人,因此好人可能給自己壞的拖累,當然,中國古代的人的好是因為有德,這是好的,可以信賴,而真正做到和所有好人做朋友的,只有君子。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說的是一種中間狀態。

  然後是,頓悟在高原體驗的人這裡幾乎無時無處不再,這是透過回憶性質的催眠來打破舊的形式,創造新的連結的方法,有一種哲學觀點認為沒有頓悟就沒有新知識的產生,也就是說新知識是憑空產生的。在常人這裡,可以透過不斷的思考來頓悟,只要用心,用到了七魄都用來調節的程度,就可以產生夢一般的潛意識挖掘,進而頓悟。如果對這種運作機制有著足夠的瞭解,可以分析其中各種頓悟的型別,從而產生一種新學問,叫做心裡解剖學,這個名次我還沒有聽別人說過,或許以後能夠產生這方面的研究,我不知道三魂七魄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出自對頓悟的瞭解。

  第八節,哪些智慧迸發的瞬間。

  除去好公司壞公司的表象,除去不給戶口本的運氣,剩下的是說,每個產業新興起的時代,人人都不同程度的聚集到這個產業上來,只不過這個時代只要求這種方法來達成這種效果,對大眾來說,這隻能憑藉運氣,這可以用經濟學的利潤效應簡單解釋,利潤高,成功率就低,或者說利潤大風險就越大,稻盛和夫成為了低機率事件裡的成功者,認識經濟學能夠增強人的氣質,把很多事情都以平常心對待,還有,每個時代最開始做某項事情的人最終往往以失敗告終,因為後來的人往往有新形式,如果剛開始做某項工作的人用心去做,如果後面不能夠不斷改變企業結構和綱領,就很難趕上變化,而綱領本來就很難改變,只有時機恰當,才能達到高效率。這也告訴我們識別人才很重要,識別稻盛和夫這樣的人才能夠開拓我們的視野。或許稻盛和夫當初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風頭,鑽人褲襠的人太多了,只是後來韓信有名了他那一鑽才牽涉出了很大而且可以肯定無用的感慨,其實當初人家小混混本來就比韓信強又怎麼了?如果稻盛和夫當初真的出了風頭,那就跟人挖金子挖出一大塊一樣純憑運氣。我們更需要後來哪些事件更是促進了稻盛和夫的成功。不可否認啤酒罐事件是希特勒成功的重要事件,但是缺少了後來的通貨膨脹,工人競選可能就難以達成,一系列因素才是事件成功的全面原因,一個明星人氣說不定比總統還高,不過要他當總統就很可能是一個笑話,再風光,名氣也不長久,做如此怪異的投機就應該遭罵。

  第九節,乍看上去的不幸,實際上是幸事。

  這我得說很遺憾了,因為我現在已經完全不會以這種態度去思考世事了,適度的不幸能夠拓寬人的視野,如果老是壓制人的本來才華,那也就不是幸事了,為什麼羅素說一個人的幸福往往來自兩個因素,一個是社會政治,另一個是個人遭遇(或者說家庭出身)。如果一個人只吃佐料,我不覺得他會營養均衡。社會政治和家庭出身能夠直接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在某項工作上延續自己的研究。每個時代都會突出不同的人,漢朝之前是道學家,漢朝之後有很多入學,有的時代出哲學家,有的時代出物理學家,每個時代都有不同型別的人,只看哪個時代能把哪些人挑揀出來,甚至物理學自身也分為很多門派,傳統理論和相對論理論根本就如同相聲演員和歌手一樣差別巨大。

  真正能夠減弱這些屬性因素的人,是那種放棄原則,選擇洞察社會形式,順應某些勢力,來為自己得到某些解脫或者釋放的人,這些人一般都已經沒有了什麼好心情,克倫威爾出身貧寒,朱元璋做過乞丐和尚是個暴君,歷史上大多都是這種玩意兒,做到這個份上,恐怕就沒有稻盛和夫的想法這麼單純了。歷史上出身貧寒而能夠成就大業懷著謙虛精神的人恐怕只是道家的人,如果我能夠成為成就大業的人,那在歷史上我恐怕只看見我一個人達到了出入都隨和的境地,即使如此,我的內心也已經不隨和了。道家的人大多謙和反倒沒有做出大事,而是獻身文化,這些文化是非常久遠而且根本的東西,常人很難理解其中的偉大。

  當然,稻盛和夫本意是好的,也就是說,人需要懷著感恩的心,要努力適應世界,這些東西往往能夠給人意外的驚喜,來拓展人的視野,讓人更好地去適應世界,做到隨意而為,不過我已經沒有那份安逸了。反正我已經瞭解這些怎麼辦,或許沒必要再深入追究。

  第十節,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

  印證了無所事事的忙碌,人均在無所事事,只是有的能量釋放均衡而有益,在壓制中,人可能不得已放棄了很多個人能力,對世界顯得悲觀,心理哲學是認為人的人生觀上的悲觀和個人價值的不得實現直接相關。稻盛和夫小時候對世界本來就沒有抱有太好的想想,遇到事情不胡思亂想,反倒能夠促成一種積極情緒。鍛鍊的人也會上癮,經常鍛鍊的人,不鍛鍊會有很大的心理折磨,但是對不經常鍛鍊的人來說,一些鍛鍊會成為折磨,稻盛和夫找到了發洩心理能量的地方,也就是努力工作,感覺很愜意,也很積極的去工作,但是必定也如同經常鍛鍊的人一樣,他沒有把自己對工作煩的時候的情緒寫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或許他自己都糊塗著。我上面說了稻盛和夫有感恩心態,這種心態會讓他在之後寫書的時候只把好的一方面誇大而忽略當時自己難以尋到出路的迷茫,那麼我可以說,不是簡單的一句努力工作是美好的彼岸這句話就可以簡單概括當時的工作,當時要想汗流浹背滿面灰塵去上市,上市又不是終點,成功以後才說美好的彼岸,既然是成功之後的事情,那也就不確定,不確定也就不永恆,這種用美好彼岸來說服人努力工作無來由聯絡也就有著機會主義的情緒,近似說教。當然,很多人可以從中抓到努力的成分,但是我沒有必要用糊塗的方法去抓積極的情緒,在悲觀中,我照樣上進,我有自己的愛好,不像常人,沒有主心骨,只會為美好的利益說教而興奮,去努力。

  第十一節堅持愚直認真誠實的工作。

  偏執而缺乏廣泛興趣的人,視工作為唯一,卻沒有搞明白或者說清楚工作和自己工作的內容之間是什麼聯絡,說樹有果實,但果實到底結在什麼樹上?有些樹根本就沒有果實,三毒也應該成為人上進的工具,人要時時跳出工作來反省自己到底呆在哪棵樹上。稀釋三毒的方法是努力工作,來化解內心的慾望,而不消除慾望,這個邏輯簡直是混亂不堪。努力工作用來修行?這要看是誰,如果自己總是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沒有自主的道德感,那還是專心在某些事情上為好,稻盛和夫專心在的這種事情叫做工作。六波羅蜜要看到底怎麼解釋的,我還沒看,暫時認為工作本來應該指一種放開自己心思去認識世界的決心。

  第十二節,要每天反省

  忒幼稚,真正達到過至人境界的人能夠身心分離,有些壞能夠坦然面對,最主要的是已經沒有私心,這樣幾乎很難做錯事情。用這種低階手法只能說明當事人修養忒低,小孩子還可以理解,稻盛和夫已經很大了。

  第十三十四節改變心態。

  很多時候我要防止自己喜歡上某個工作,這種偏執地追求工作會讓人失去更多反省和頓悟的機會。如果想要occupy自己的心理能量,我可以提出很好的宗教信仰理論,工作僅僅是工作,我的宗教可以讓人真正反省內心。

  第十五節,迷戀工作。

  人人都在適應,中國人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這是那些吃肉的缺乏感悟能力的民族所欠缺的,中國人現在面臨更多的問題是,如何使社hi變得合理,從人本上講,需要時時跳出自己工作的圈子,才能在其它方面有所斬獲,使自己能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認識工作,發現自己的心志所在。自己喜歡的東西存在理論上,擁有很多幻想沒有錯,而缺乏想象力的人往往也不謙虛。

  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9

  11月1日把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幹法》看完了。是繼《活法》、《心法》的最後一本。三本書很好地教會了為人處世的道理,怎麼樣工作,如果更好的成功。

  《幹法》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關於工作的。要熱愛工作,畢竟工作才有錢賺;要投入的工作,而不是混日子,畢竟混來混去是自己的人生;要持續的工作,要珍惜時間,要出色地完成工作,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創新更好地完成工作。

  生活中,要定個高目標,向著目標不斷努力。始終保持正能量的心態,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堅持下去。剩下的交給時間,時間會給出答案,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一切都會成為現實。

  書中講了很多道理,的確是這樣的。有個朋友,他專注善於鑽研,心態而且好。在當業務員的時候,就頗受領導器重,當了主任以後,更是善於鑽研。很多人不懂的問題,其他主任可能不知,但是他總是可以信手拈來,可見專注精神多麼的可貴啊。

  讀書是為了明事理,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經驗或經歷,讀得多了,懂得多了,看待問題角度就不同了,就更全面了,解決問題就相對簡單了。

  希望每個人都能更好地做自己,並能更好地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