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歡迎閱讀。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一
在老頭兒的心裡,海洋總是“她”。喜愛大海的人都用這樣的稱呼,老頭兒是墨西哥灣的一個漁民,名叫桑提阿果,他瘦骨嶙峋,脖子上盡是深深的皺紋;顴骨上有很多黃褐斑,這也許是長年累月在太陽下暴曬的緣故,黃褐斑一直往下延伸,蔓延到他臉的兩次,當我讀完海明威《老人與海》時,我很被老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
老頭兒在墨西哥暖流打魚已經八十四天了,他卻一無所獲,因此也失去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孩子。那天是他打魚的第八十五天,老頭子認為這是一個吉利的數目。於是在孩子的幫助下,為這一天的出海做了充分的準備,這天一大早,老頭兒就出海了,老頭兒的目標在遠方,他把陸地上的濁氣拋到了後面,划進了海洋上清早爽淨的氣息裡。他喜歡海上的飛魚,海鳥,燕鷗.......因為在海上的孤單時間裡,總有它們和他做伴。
天矇矇亮時,他就丟擲了所有的魚食,耐心的等待著,人可不是一直都走黴運的,老頭兒也一樣。老頭兒釣上一條大魚,但他的.力氣太小,根本奈何不了大魚,他只能任憑大魚來只小船行走,他的家鄉漸漸的遠去了。就這樣,大魚拉著他走了三天兩夜,他已經精疲力盡了。這期間,他被大魚折磨的渾身疼痛。在海上,他學會了自言自語,或學會了對鳥兒。魚兒們說話,或許這是排解她寂寞心情的一種最佳方法吧。大魚終於現身了,它貼著船游過來了,老頭兒撂下繩子用腳死命踩住,用雙手抓住魚叉,高高舉起,使出全副的力氣,猛吸一口氣,鐵叉叉進了魚的身體裡,大魚漂浮在了水面上,老頭兒這會覺得已暈的不行了,雙眼睜不開,手上都被蹭破了皮,他用他頑強的毅力戰勝了大魚。大魚雖然被打敗了,但老頭兒接下來的所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了。大魚的血在海洋上漫布開來了,它就從深水裡浮上來了就聞到了氣味,它急衝衝的遊了上來,馬上就衝破了湛藍的水面,到了陽光下。過了會兒,它有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一路緊追不捨的跟上了小船。它是一條尖吻嗜鯊。老頭兒趁它撕咬大魚的時候,用魚差瞄準了鯊魚的腦子,拼命地紮下去了,他的兩手已經血肉模糊。只弄靠整個身體的分量使勁地把鐵叉往魚頭裡叉,他沒有什麼把握,但扎的很堅決,下足了狠心。鯊魚‘撲騰’一下反過來身來,老頭兒這才鬆了一口氣,但老頭兒的魚叉隨著鯊魚一起沉入了海底。老頭兒知道鯊魚遲早是要來的,他就將身邊的刀綁在繩子上,當作自己的武器。鯊魚在一次的來了,老頭再次提起精神,周折鯊魚的要害狠狠的紮了下去,它終於沉了下去。隨後又來了條單個的雙髻鯊,老頭又照例找了個好時機,用刀扎進了它的腦袋,但這次鯊魚沉下海的時候向後一扭,老頭兒來不及把刀拔出來,刀面‘啪’地一聲斷了。老頭身邊的大魚以被鯊魚咬的七零八落了。老頭原本以為戰鬥就這樣結束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剩下魚肉香氣的瀰漫。就在老頭兒快出暖流時,又有鯊魚來襲擊了,此時的老頭兒已經暈的不行了,眼前一片昏暗,兩手已是血肉模糊了。但他憑藉著自己最後的一絲氣力,打敗了鯊魚,只不過他身邊的大魚只剩下了一副魚骨架。
在《老人與海》中,海明威塑造了一個沒有被任何困難壓服,踏進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他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它,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感動並激勵著我們每個人。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二
多次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
《老人與海》是在1952年,由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 它一經問世,便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當時的文學界掀起了一陣“海明威熱”。由於小說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 ,於195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是根據真人真事而寫的。 小說講述的是老漁夫富恩特斯捕魚的故事。 書中寫到老人曾經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起初,有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40天還沒有捕到魚,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跟著老頭兒不會交好運。第85天,老頭兒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 並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 他的小船在海上被拖了三天,那條魚才筋疲力盡,最激動的時刻到來了。“老人腳踩釣索, 把魚叉舉得很高,使出全身的力氣,扎進了魚身,魚血濺了老人一身,濺了一船 ”,終於,他把魚殺死了,把它系在了船頭,他無法相信這條魚竟有那麼大,簡直像在船邊綁上了另一隻大得多的船。
在歸程中 ,馬林魚的血腥卻引來了一波又一波鯊魚的襲擊, 老人奮起反抗, 刺死了一些,趕跑了一些,可是一 次又一次的襲擊,還是讓老人極度勞累了。回到港口時,馬林魚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是大海,帶給他希望;又是大海,讓他什麼也沒有得到。在他眼中,大海是仁慈而又殘酷的。
輕輕地合上《老人與海》 ,不禁思緒萬千,我的心早已在字裡行間隨著主人公的心跳,飄到了那波濤洶湧的大海。飛到那片墨西哥灣暖流流經的海、那片美麗的海、那片仁慈而又殘忍的海、那片水天相接的海、那片老人正在搏擊的海?真想奔過去,與老人一道搖起船槳,共同搏擊 。
富恩特斯是海明威所崇尚的最完美的人 。 他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 ,是條“硬漢子”,在遇到巨大壓力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
雖然除了大馬林魚的骨架,他什麼也沒有得到, 但是,面對茫茫大海,老人收穫了不尋常的閱歷,收穫了一段無可比擬的心旅歷程:沒有奮力一搏,怎麼會知道最後的結果呢?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三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用身邊所有的武器,包括魚叉,木棍,小刀,甚至舵把,擊敗了一條又一條前來進犯的鯊魚,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眾多鯊魚分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然而令我感動的是,老人並沒有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悲傷。回家之後,他總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滿懷憧憬和希望地面對未來。
讀罷此文,我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個疑問。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 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無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他能否最終戰勝自身的這個缺陷,他都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已經戰勝了自己對缺陷的妥協,他是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