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貓讀後感(通用10篇)
老舍的貓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舍的貓讀後感,歡迎來參考!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1
語文課程是最具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她能涵蓋倫理道德、藝術審美、哲學思想等元素,融載道、載情、載史於一體。中學語文教材所選的詩、詞、文、賦、戲曲、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不僅積澱了豐富的文化知識,也積澱了深厚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閱讀它們,就是讓學生穿越時空,和聖者、智者對話,和先驅者、跋涉者交流,感受偉大的心靈、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創造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學生透過這種優秀文化的薰陶,能夠開闊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對此,我們可以從老舍作品的中找到答案。
在《四世同堂》中,老舍描寫了在國破家亡的危急時刻,祁老人一心為自己祝壽,瑞宣也揹著因襲的文化重擔而不能走向戰場,只能彷徨猶豫。老舍的《正紅旗下》則對旗人文化中所表現出的“文化過熱”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樊駿先生認為,老舍“主要是從文化角度切入社會現實以至於整個人生的……老舍在作品中特別挖掘人物與生活的豐富複雜的文化內涵,並且透過文化上的‘自我批判’尋求民族新生、履行思想啟蒙的職責。”因而,只從政治角度、社會層面解讀老舍的小說、話劇等文學形式是欠深刻的,最能捕捉到老舍精神實質的應是文化層面,而這也正是文學教學的重要支撐點。
文學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載體。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創作主體個性、情采和審美特質的真實反映,是作家人生信仰、價值觀和道德情操的直接顯現,寄寓著他們美好的社會理想和崇高的審美理念。在他們所敘述的跌宕開闔、曲折多變的情節裡,在他們所抒發的愛憎分明、入木三分的議論裡,在他們所著意的精雕細鏤、栩栩如生的描繪里,無不浸透著其鮮活的生命汁液,顯示著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與思索,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語言通俗曉暢。課文先講大貓的古怪性格,很有特色。文中寫道,它的性格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比誰都溫柔可親;不高興時,誰都不搭理。既什麼都怕,又十分勇猛。這一部分,採用總分的結構形式。先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又具體分了三個方面,舉出例項,來具體講貓性格的古怪。
講其性格的每一個特點,作者總是能夠舉出一些貓生活中的例項來,使人覺得描寫真實可信。說貓“老實”,文章中用了“的確有時候很乖。”一方面,肯定了貓的老實,另一方面又點出它“有時候”很乖,為下文講貓“古怪”的性格,埋下了伏筆。“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兒也不過問”,勾勒出了一個乖乖貓的形象,但是,作者筆鋒一轉,講到貓“貪玩”時,“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等語句,又把貓描述的過分的貪玩。如此強烈的對比,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作者筆鋒的轉換,我們有了解到了貓的另一層性格,雖然貪玩,但是,它確是一直很盡職的貓。“屏息凝視”、“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這些語句,又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盡職的貓。作者三轉筆鋒,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看似矛盾的三種性格,在貓的身上完美的結合了起來。 第二方面講大花貓高興和不高興的樣子。先講貓高興時“溫柔可親”的樣子。“貓“溫柔可親”表現在它會“蹭你的腿”“讓你給它抓癢”“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2
《貓》的作者是老舍。老舍是一位現代文豪,小說家。原名舒慶春,字舒。他是我們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
老舍的這本《貓》分為兩大部分:一篇是散文輯,一篇是小說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是散文輯中的《當幽默變成油抹》,這篇文章把小孩子天真幼稚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文中的小二和小三不瞭解什麼叫做幽默,而是把“幽默”當作“油抹”。他們把爸爸話20塊錢買來的油抹開,還抹在臉上。讓人看了,感覺好笑之極。
我最感好笑的一句話是小三向小二咬耳朵:“小二,爸爸是假裝幽默,咱們才是真油抹呢!”這一句話把小二,小三倆兒時幼稚的心理寫了出來。作者利用巧妙地諧音,把“幽默”諧音成“油抹”,讓人看了感覺非常的搞笑。這個故事還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因為愛吃雞蛋,所以想能吃到更多的雞蛋。一天趁媽媽在燒飯時,拿了一個雞蛋種進花盆的土裡,每天很積極地給雞蛋澆水,等待著雞蛋發芽。因為我聽媽媽說過一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在想想幼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天真。文中的小二和小三不正是如此的幼稚,可愛。
老舍的這本《貓》真是有趣,把我們兒童時的天真,童趣都寫得細膩生動。讓我們看時彷彿身臨其境,情不自禁回想起自己兒時的趣事。老舍這位大作家可稱得上是我們小孩們的知心朋友呀!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精神的糧食。好書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田,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開啟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最愛讀的是老舍的《貓》,他筆下的貓真是惟妙惟肖。
有一次,貓在老舍的作文紙上留下了幾朵小梅花,可是老舍卻一點也不生氣;貓的耳朵很靈,只要聽見老鼠稍有動靜,就盡職地屏息凝神,寧願多等,也要把老鼠捉住;它們不但古怪而且很調皮,它們總是在院子裡追逐嬉戲,還把花草搞的零零落落的;它們太淘氣了,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玩地津津有味,玩地可瘋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它們就是這麼生機勃勃,活潑可愛!
老舍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了貓的每一處細節,觀察甚是入微,將貓的特性以及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連貓在洞口前捉老鼠的神態,是怎樣地呼吸都觀察得仔仔細細。以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將處處留心觀察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和某個同學一起出畫板報。在畫板報上有一朵花竟然少畫了一片花瓣,她發現了之後立馬補畫,畫的時候還在那邊反反覆覆地修改,在那一刻,彷彿她的一切都在這畫板報中。從此以後,我把她當作了學習的好榜樣,決定做一個細心,一絲不苟的人。
讀老舍的《貓》讓我獲益匪淺,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對微小事物的更要仔細觀察。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4
老舍的《貓》寫於1959年。 在《貓》這篇文章裡,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在老舍的眼裡小貓就是自己的家庭成員,就是那牙牙學語,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對一切充滿著好奇,那麼淘氣可愛,喜歡玩耍,回家就大搖大擺地在那光亮的地板上留下那稚嫩的小腳印,很簡單很普通的東西都可以玩上一整天,它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呀!充滿著朝氣,令人忍不住憐愛。
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雖然短小,但內容具體,描寫生動,構思精巧,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流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優秀的範文。貓雖然在日常中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小動物,然而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筆下卻顯得那麼生動活潑,那麼惹人喜愛。 這正說明了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如何讓學生學會熱愛生活,學會用心去感受,去發現美,欣賞美,並創造美成了本課的最終目標。老舍的許多散文,文字優美、淺近、動人,文中不但洋溢著作者細膩的情感而且散發著明媚的氣息。這樣的文章雖不是詩,但有著鮮明的節奏和優美的音律。在語言上,老舍語言的通俗易懂與幽默風趣,把文學和兒童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在他們的心靈上,那筆下調皮、耍賴、可愛的小貓,成為他們感受生活、認識母語文字之美
的開始。可見,老舍先生的作品首先是因為語言的通俗易懂,而且琅琅上口易於朗誦,特別適合在小學階段透過誦讀鍛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力和感悟力。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5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也教會了我用具體事實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用平實的語言、親切交談的口吻向我們述說他眼中的貓,“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既老實又貪玩,既溫柔又倔強,既貪玩又盡職,“什麼都怕”,但又那麼“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看起來好象是相互矛盾的,但卻都是事實,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細讀,我們彷彿置身於作者家中,聽他津津有味地介紹貓的脾氣性格,那“古怪”、“淘氣”的貓似乎如在眼前,於是,不知不覺中讓我受到了作者情緒的感染,深深喜愛上他筆下的貓了。貓的一舉一動在作者筆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讀後倍感風趣幽默。如文中寫它“出去玩玩”“不回家”等,說明他不僅僅把貓當作一個小動物,而是當作家裡的一個成員。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這隻貓。又如“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本來是黑乎乎的髒腳印,卻說是美麗的小梅花,可見作者有多麼喜歡這隻頑皮的貓。對於貓的叫聲,作者連用了四個“豐富多腔、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簡直把他寫成歌唱家了。
課文口語多、短句多,常常帶著語氣詞。在這位藝術大師筆下,即使是那些貌似平常的語氣詞,也獲得了豐富的表意功效,韻味十足,耐人尋味兒。“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一個“吧”字把作者那種對貓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語氣情態維妙維肖地傳達出來了,又與“古怪”之說暗相吻合。“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這裡連用了三個語氣詞,實實在在地突現了作者對貓的關切憐愛之情:擔心、翹望、心疼、著急,種種情態盡在其中。
在《貓》這篇文章裡,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這篇炙人口的,雖然短小,但內容具體,描寫生動,剪裁得當,構思精巧,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流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優秀的範文。貓雖然在日常中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小動物,然而在作者先生的筆下卻顯得那麼生動活潑,那麼惹人喜愛。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也教會了我用具體事實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6
2月13日,我讀完了《貓》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非常熱愛生活,不但喜歡擺弄擺弄花花草草,還喜歡養養小動物。《貓》這篇文章非常生動,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具體描述了貓的性情、習慣、脾性等,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寵愛之情。
老舍先生所描述的貓,溶入了主觀意識。因此,他筆下的貓有個性、有風格、有能力。透過這樣栩栩如生的描寫,就能深刻地表露出作者欣賞和厭惡的是什麼。
老舍先生所寫的文章都很幽默。《貓》這篇文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突顯出了老舍先生寫作的特點:語言風趣親切、通俗流暢,在他娓娓道來的優雅言語中,道出了作者的旨意。
《貓》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了大貓性情的古怪和小貓行為的可愛與淘氣。從老舍先生的言語中,我看到了大貓與小貓在一起嬉戲的情景以及老舍先生對它們的所作所為而感到無奈。
好文章都是從生活裡找到靈感而創作的。正因為老舍先生十分熱愛生活,從而找到靈感,最後又用詼諧、生動的語言把整個過程詳細地描述了出來。我們也要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創作最生動、最好的文章。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7
在暑假的一次偶然機會,讓我讀了偉大作家老舍寫的《貓》。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我讀完之後的感受吧!
當我翻開《貓》這本書時,它第一時間帶給我得竟然是貓的各種姿態,令人愛不釋手。
文章先講了老舍自己很喜歡養貓,而貓則愛玩毛線球。總是撲來撲去一刻都不停。最後呢?把毛線球中的毛線弄得老長老長。搞得主人要馬不停蹄的收拾好久。
老舍在書中說道,貓最愛吃的要屬老鼠了。如果主人家中有老鼠,貓就會想方設法把它們一隻一隻幹掉。別看貓白天喜歡撒嬌,還逗人愛。可到了晚上,貓就瞬間變成了暗影忍者。而且飛簷走壁,跑起來一點聲音都沒有,令老鼠聞“貓”喪膽。
老舍在書中最後一篇文章中講到,貓毛絨絨的,遠看活像一個個白或黑的小毛線球。要知道,貓在白天最不老實,它們有時會在剛琴的琴鍵上跳來跳去,弄得屋裡異常熱鬧。
貓一書讓我體會到了貓的真實面目,而且再透過偉大作家老舍這麼一點化,把貓描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希望同學們也喜歡這本書。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8
老舍的著作——《貓》,是我寒假最喜歡讀的書。
這本書裡的散文和短篇小說向我們講述了有趣的故事,由淺入深,將歷史、現實和自然景色、不同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都結合在一起,生動活潑,且語言也琅琅上口,活潑傳神。
我覺得《貓》很值得我們閱讀,老舍把我們不留意的事物全都寫出來了,如母雞、小麻雀、一塊豬肝、善人……有的是某生物做的某事,有的是由此而想出的事情。他把每一篇文章都寫得生動有趣,是人讀著讀著就會笑出來。有的文章一看就調人胃口,如當幽默變成油抹。再仔細地讀完文章呢?同別的文章一樣,使人讚歎不已!
是啊,老舍的每一個靈動的文字都是一個美妙的音符,每一篇動人的文章都是一道永駐心底的風景。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9
今天我們學了老舍寫的《貓》這一課。
作者的語言完全不像是在描述一隻貓,而像在描述一個人,一個作者最喜歡的孩子。
小時候的貓更加惹人憐愛。“耍個沒完沒了”、“摔疼了也不哭”、“絕不會責打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這些詞句,哪裡是在描寫一隻貓,分明是在說人嘛!作者抓住了“可愛”、“淘氣”兩個詞,為我們勾勒了小貓的形象。玩線團、玩雞毛、裝桌子、裝門、在花盆裡摔跤、抱著花枝打鞦韆以及所到之處的“枝折花落”,無處不讓人體會到小貓的可愛、淘氣,以及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老舍先生寫的《貓》有很多獨到之處,首先是表達了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裡的貓視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裡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實無雕琢的語言風格。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舍的貓讀後感 篇10
老舍喜歡帶“小”字的東西:小貓,小狗,小雞、小鴨,小花,小草,小孩兒,小人物,全喜歡。而至今令我影響深的文章,是老舍的短片散文《貓》。
老舍透過細節描寫,用京味十足、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刻畫了他家貓的性格。把一隻機靈、貪玩的,盡職盡責的貓展現的讀者眼前,讓人不禁喜歡上了這隻貓。
而《貓》這篇短文中間的重點部分,是寫貓的貪玩的:“它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這兩句話寫出了貓的出去玩的時間長,與老舍等待貓回來的急切心情。讀到這裡,我忽然發現,老舍家的貓與我們家的貓性格大多相似,它會在空閒時間,出去“遊玩”,這出去的是間有長有短。短則一天一夜,長則四五六天,而且每次回家身上可掛了不少彩,是不是還會從身上掉下來有傷疤皮的一撮毛。老舍家的貓與我家的貓完全沒有家貓的本性。
而這篇文章吸引我的部分,是老舍用動作、神態描寫,寫出了貓的警惕性高、盡職盡責:“屏氣凝視”、“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透過這些描寫細節的語句,把貓的動作、神態展現在讀者眼前。我彷彿看到:一隻黃花色的公貓,正瞪大眼睛,放大瞳孔,伏在老鼠洞前,一絲不動地等著老鼠出來,這真是一隻盡職盡責的貓。
老舍愛貓,但他也愛花,這隻貓剛來到院子裡的時候,對花充滿了好奇,去那根花枝上盪鞦韆,在花盆之間蹦來蹦去,最後把院中的花弄得枝折花落。老舍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眼前這隻貓變得更可愛了。在老舍眼裡,貓雖把花弄壞,但愛貓與愛花是不相矛盾的,。
讀完《貓》這篇文章。讓我深受體會,令我覺得老舍是一個愛生活,有愛心的人。而他的文字中並沒有華麗的語言來描寫這隻貓,這可能是他的一個寫作特點吧,巴金曾說過:“老舍先生永遠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一代代讀者心中,活在人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