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讀後感範文
過秦論讀後感範文
《過秦論》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的必修三課本,是一篇出色的作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過秦論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過秦論讀後感範文篇1
歷史不會重演,教科書總是這樣教導我們,我們也總是這樣告慰自己。
可讀了《過秦論》,我悚然一驚,——哦,兩千年前的歷史不正在重演麼?血風腥雨的戰國時代和當今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又何其相似乃爾!當今美國,世界老大,意欲籍其強大國力,稱霸世界,其窮兵黷武,霸道無忌,酷似不可一世的強秦,而其他國家,則如各懷心胎苦於自保的九國。
——一超多強,合縱連橫,活脫脫一部戰國史的翻版!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一位偉人說。
其實,歷史何止相似,歷史天天都在重演!
前世之事,後事之師,賈誼之言如雷貫耳。
但可悲的是,後人從來就沒有認真吸取過教訓!
秦國的崛起是必然的。
周室衰微,群龍無首,此乃天時;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此乃地利;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此乃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秦國焉能不興?
然戰國諸雄之中,齊楚之天時地利,並不遜於秦,也有問鼎天下之勢,而最終亡國喪家,又是為何?蓋因人不和也。齊楚國君皆昏聵無能,國民皆心驕志衰,儼然一群烏合之眾,落敗實是必然!
三者之中,人和是根本,所以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者,人心齊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渙散,則萬事難成。九國兵多將廣,謀士如雲,可各懷私心,在秦咄咄*人的攻勢下,終至縱散約敗,束手就擒。
今天,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須賴全體國民,同心同德,勵精圖治。欲遏止美國獨霸世界的野心,亦須賴天下諸國求同存異,攜手共進。
秦王朝的滅亡也是必然的。
天下已定,百廢待興,急需休養生息。但秦始皇不僅不改弦更張,反而變本加厲,用對付敵人的那一套來對付人民,繁刑嚴誅,賦斂無度,民無以堪,所以揭竿而起,一舉而滅之。
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謀略,治天下崇尚的卻是仁義。
何謂仁義?仁義說到底就是一種愛民、保民、富民之心。
無仁義之人,是謂暴徒;無仁義之君,是謂暴君;無仁義之政,是謂暴政。
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是秦始皇之過,也是所有亡國之君之過。
仁者無敵,過去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治國需要名君,更需要賢臣。
秦孝公英明,這是秦國的幸運,但更幸運的是他擁有了一位奇才——商鞅。
商鞅眼界開闊,氣魄超人,內政外交,奇招疊出,很快使秦國脫穎而出,進而稱霸天下。毫無疑問,商鞅是秦帝國大廈的奠基人,沒有商鞅,就沒有秦的興盛,更沒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時,中國的歷史也要重新書寫。
一人之力關乎百姓安危國家命運,甚至歷史的進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
但是,擁有人才並不值得炫耀,重用人才,才是關鍵。秦帝國也不乏人才,李斯之才堪比商鞅,但卻蛻變為一十足小人。這不全是李斯之過,暴君的身邊豈容賢臣立足?
今天,知識經濟已蔚為大觀。國力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之爭。美國能發展到如此強盛的地步,與其廣羅各國人才並大膽使用密不可分。而中國的所作所為,就相去甚遠,大量人才被閒置,被壓制,甚至被摧殘,令人痛心疾首!
龔自珍大聲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想說,我勸諸君開心胸,不拘一格用人才!
人和,乃強國之源;仁政,乃安國之策;人才,乃治國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這是秦帝國的興衰給我們的啟示。
歷史的車輪,已駛入二十一世紀,人們嚮往的幸福、友愛、和平的新世界仍遙遙無期,貧窮,飢餓,暴虐,屠殺,非但沒有根除,反成愈演愈烈之勢,核戰陰雲,生態災難,更是嚴重危險到人類的生存。
為了人類的未來,請君再讀《過秦論》!
過秦論讀後感範文篇2
大秦帝國二世而亡,數風流人物的秦始皇是萬萬沒有預料的,他的千秋帝王夢轟然倒地。賈誼在《過秦論》中把他歸納為“不施仁義”的結果。
秦的發展可謂佔天時、地理、人和。周室名存實亡,群龍無首,諸侯殘殺,是謂得天時也;秦國佔據崤山、函谷關險固的地勢,與山東諸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老百姓獲得了安定的時間從事農業生產,為秦軍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是謂得地理也;君臣固守反映了君臣關係的和睦相處,有商君輔佐孝公,以及後來的張儀、李斯等謀士,為秦出謀劃策,是謂人和也。
外連橫而鬥諸侯。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分解六國。利用利益關係使六國自相殘殺,從而蠶食六國。正確的謀略是秦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眾多國君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如孝公、惠文、武、昭襄、始皇,他們以取得天下作為目標,奮發圖強。
秦的滅亡在於用取天下的辦法,來守天下。在愚策下實行嚴厲的法制。引起了下層百姓的反對,也引起了山東貴族的強烈的不滿。人們壓抑已久的情緒在大澤鄉如火山一樣噴發出來,秦帝國如大廈在瞬間傾倒。國家是這樣,家庭、個人同樣如此。現在很多家庭父輩辛苦創下的家業,在子輩中衰敗,父輩原指望子輩們能將遺業發揚廣大,萬萬沒有料想到子輩們竟是不爭氣,父輩在九泉下也不會安息地。弈黎,你要記住,《大學》有言,“自天子以至庶人, 壹是以修身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