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後感1000字(通用15篇)
孟子讀後感1000字(通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說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說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說,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說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說著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
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裡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裡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裡是臣子說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說“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裡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衛特務的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說,“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裡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2
往事跨越千年,永恆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一代亞聖——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遊說各國,後來隱退著書立說,為後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說過:“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於孔子,既是繼承,更是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仁政學說和修養學說。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說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說人性本善,透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為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於他。而孟子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為邦本”,這種民權駕於君權之上的說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才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為君為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瞭“與少樂樂,不若與眾”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為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為自己所有。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而在教學方法上,孟子與孔子一樣善於啟發學生思維,善於使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作結論,而是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潛能,使其開動腦筋。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啟發作用。另外,孟子對為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習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願還是起著決定性作用,類似於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並不總是以外界環境為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於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於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於“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於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誘惑,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誘惑時時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並不能解決問題。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還注重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氣”要在平日裡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為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長於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佈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作為面對君主的說客,孟子這麼做也體現了他的智慧,比起直言不諱的諫臣,孟子的話更易被君主們接受。正是由於孟子的雄辯才能,才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汙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願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為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再有,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
孟子思想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語言中放射出的藝術魅力是無法讓人忽略的,在歷史積澱下一直熠熠生輝,愈發珍貴。儘管當時孟子無法將他的理想實現——改變諸侯割據局面,一統中國,養名教民,可後人能從《孟子》中汲取更多精華,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將孟子學說沿用到當今社會建設及立身處世之道中。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3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
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
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
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
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透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
被成功的喜悅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
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4
在思考如何構思這篇文章之前,猛然間有件小事撞入腦海,便想著就以這樣的一個故事作為文章的引,也是不錯的。如古人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話,自然而然地還在你寫上一句的時候,它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跑出來,並且自覺排好了隊,你不想記錄下來,怕是都不由著你了。
一天,與一位初入社會的年輕女孩談讀書,她問我該讀些什麼書,能夠明確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不至於迷惑。我想這是許多嘗試著與自己對話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既生存於這個變幻多化的世界,又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得過於徹底,總想著最後留一張書桌給自己。在她問出這個問題後,我幾乎是不假思索便告訴她,去讀讀南懷瑾老師著的各類書吧,可能起初讀起來不能讓你透徹理解他的話,甚至很多時候你跟不上他的思路,但只要你能多讀幾遍,哪怕一本書中只能理解那麼幾頁,也是收穫頗豐的事。她又問,我總覺得那些古書早就用不上了,為什麼還要讀。於是我對她說,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你在現有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惑,你覺得現在的這些作家所著的書讓你讀了之後透徹了覺悟了,還是讓你更加困惑了。她說是後者。我告訴她這就對了,現在的很多作家們,連自己的思想問題尚且解決不了,怎麼能夠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呢?一個思想比較混亂的人,他寫的書怎麼可能條理清晰,怎麼能讓人內心堅定呢?
說到條理清晰,讓人內心堅定的好書,便不得不提南老師著的這本《孟子與盡心篇》。最近跟著南老師的思路,讀到了《孟子教修身》。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一切都是註定好的,自然順受而死的生命,就是正命。所以說,知天命的人,不會站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的正常死亡,都是正命,非正常的死亡,受刑或自殺身亡等,都屬於非正命。孟子之所以成為亞聖,從盡心篇可見一斑。他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讓人消極地去適應天命,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才是真的正命,一旦這些都做到了,“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好也罷,壞也罷,長壽也罷,短命也罷,就這樣靜身寧神以候,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和不滿的了。
那麼孟子修身篇,於我而言的啟示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偶然幸得思想,有意識地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自我,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去修身?想來,一定要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去惡從善;無論身處山巔抑或低谷,始終銘記《大學》中“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而如果要總而言之,那就不得不又歸於孟子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5
《孟子與盡心篇》是全書的最後一篇,是整個《孟子》的結論,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
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急於求成。同樣一個人的成長也要有相應的規律,在何時做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講究,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事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
當人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人必須注重對於心態及人格的培養,就像《有我無我》一章中提到的:一個人的學問修養做到了,雖然一輩子倒黴,人格始終不會褪色,不要因為自己沒有錢而將人格打了折扣,那就整個失敗了。即使是在某個時段出現窮困潦倒的情況,那也沒有必要去退縮,只要確保自己的努力方向沒有錯誤,堅定信心,那終究會有好的回報。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重人格魅力的學習及提升,這種提升一方面要從書本中學習得來,在書中我們應該是帶著以“感恩的心”去閱讀,去更多的閱讀一些國學性質類的文章,用心體會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對於不足之處要不斷進行修改,從而在個人修養上得到提升。
除了個人的修養外,我覺得還應該注重在個人心態上的成熟,就像書中一直在講的一個道理,一件事情我們往往會急於求成,會出現浮躁。作為一名分公司總經理,有時也會出現因為衝刺當月任務而出現急於求成的情況,在心態上也會出現急躁。實際上這樣的心態不僅對任務的完成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對團隊的建設產生非常不利的因素。
透過對書中內容的學習,使我充分明確了心態的重要性,一個人心態的成熟決定著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指數以及事業發展的平臺。如果能夠在心態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個人的許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認為在任何事情出現時,我們都不能急躁,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冷靜的去思考,想到解決的辦法,一定能夠將問題處理好,更為重要的能夠在員工中樹立榜樣,對於團隊的心態以及凝聚力都會有一個很好的提升作用。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6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裡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嘆:“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透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說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願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力而為之,後必有災。”告誡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為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也即沒有恆產而有恆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達,民眾就會安居樂業,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幹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為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僅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總之,不能脫離群眾,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為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7
作為傳統文化的鼻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後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即使我的視野和眼識短淺,也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偉大領袖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汙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個發揮才幹的舞臺,就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汙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讀《孟子》的時間不長,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8
今天在開始正文之前,我有一個壞訊息和一個好訊息告訴大家。壞訊息是因為7月6日是期末考試,所以7月1日—五日我會停更,等到7月8日或9日才能更新孟子趣說(下)(因為7月7日可能還考),還請大家諒解!好訊息是這學期的作文比賽我得了二等獎。透過這件事也能讓大家放心,雖然這個公眾號只是我—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創辦的,但裡面文章的內容絕對不是一派胡言,也說明了我的文章是有足夠的水平、質量的。當然,今後我也會讓我的文章更上一層樓的,爭取下次拿到一等獎。話不多說,趕緊步入正題。
《孟子趣說》(中)—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緊張。本冊是公孫丑篇,主要講的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公孫丑的對話,但我最感興趣的是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謝幕:不要相信我的話》這一篇,讓看似兩個不相關的人物做了結尾,這兩個人物就是:張良與趙高。這篇的觀點是人民群眾的眼睛可能不是雪亮的,只要達到預期目的就行。下面就看我的詳細介紹吧。
張良,他原本是韓國貴族,在秦始皇統一天下滅了六國後,年輕的張良為了替故國報仇,要刺殺秦始皇,於是就有了博浪沙大鐵椎的行刺事件。雖然行刺失敗了,但秦始皇可是氣壞了,緊急派人展開搜捕行動。如果在春秋戰國時期,逃跑是很容易的,因為有那麼多國家呢,在國際社會來回輾轉唄。可當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六國,想逃都逃不了。而且以秦始皇的兇殘手段: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看樣子張良想逃都逃不了。可張良改名換姓藏起來,讓秦始皇找都找不著。據說是被神秘黑衣人給藏到自己家裡了。是誰呢:趙高。那麼秦朝著名的大奸臣怎麼會幫助張良呢?這時,又有人說:趙高是關公唱白臉,好人扮反派。他是趙國貴族遺孤,想要為國家報仇雪恨,於是進入了宮殿。先設計死扶蘇,再禍害秦二世胡亥。把秦國搞的千瘡百孔。文章中說比秦國當年打趙國的長平之戰威力更大!要真是這樣,趙高就成了滅秦第一功臣了呀!可真的是這樣麼?文中引用了一句老話:存一家之言而已。因此作者在最後說了姑妄聽之,姑妄說之罷了。
古時候的歷史記錄並不一定準確、全面,可能與事實有偏差,甚至相反,而且缺少能夠相互印證的資料。並且當時老百姓識字的很少,只有少數的史官記載,難免一家之言。但在浩瀚的歷史資料中,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和經驗,繼承先賢們的光輝思想,古為今用,但也要多方考據,辯證的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因為書中所記不一定是真實的。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9
傳統文化知識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它集中了古代聖人的智慧。在歷史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中,蘊含著許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可是,在這科技發達的資訊時代,傳統文化知識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弘揚傳統文化,對我們青少年來說是責無旁貸的。
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著作有許多。這些著作中所蘊含的理念是我們所追尋的。它們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教會我們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孟子》一書就是傳統文化知識的精髓。我讀了它,從中學會許多為人處世之道。我要學為自己所用,並把它發揚光大。
《孟子》教會了我們孝順。《孟子》一書中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他主張的本質上是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這種道德理論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可是現在的社會,新聞媒體曝光的因為父母年老而嫌棄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將他們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道稱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因為不務正業而單身著,他的八十多歲老母親為其擔憂而不與小兒子進城享福。因為該男子喜歡嗜酒,有一回醉酒回來後,毆打自己的老母親,並將其把她趕進廚房做飯。但老人因年老體衰,並且身上全是傷,摔倒在廚房裡。那時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凍死在廚房裡。該事件被報道出來後,引起社會的關注,許多人為此感到心寒。在這個科技發達的資訊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著一顆向善的心。一個人,他如果想存在於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立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必須保持著一顆向善的心。我們也要保持有一顆孝順的心。“百善孝為先”,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孟子》提醒我們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寡人之於國也》中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汙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其中就蘊含著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時刻提醒著我們: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反觀現在的社會,在利益的重燻下,人類大量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業汙水的排放和人類不知節制的捕魚,造成了生物魚類的滅絕,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樣我們又怎樣進行可持續呢?難道這不令我們反思嗎?有句俗語“金山銀山,不比綠水青山”這就體現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如果環境破壞了,就算我們有再多的財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綠水。
閱讀經典書籍,傳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們青少年的責任。但是在這資訊化時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閱讀那經典文化?許多年輕人只是沉迷於網路遊戲,網路小說。多少人時刻放不下手機,只是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手機,離開眼前的電腦。捧起曾經遠離我們的那一本本經典書籍。重新走進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吧!
閱讀經典書籍,傳承經典文明,弘揚傳統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可使我們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人,社會也會因此更美好,更和諧。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事。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0
孟子是亞聖,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也是儒家傑出的代表人物,。
人的本性而言,宋代以後學者一直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傅佩榮先生經過研究認為,孔子、孟子都沒有認為"人性本善"。而實際人性並無善惡,只有"善的傾向",即孟子相信"人性向善",人性是種傾向,說明人生是開放的,永遠是一種對自我的要求,且此種要求由內而發,不是由外在給予的,因此,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實現自我向善的本性。這就不難於理解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為何總是不辭辛苦,以天下為已任,周遊列國,不可為而為之,推行自己的"仁""仁政"思想,並以此為樂。他們的思想是站在了泰山之巔啊!傅佩榮先生總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經由不斷的努力奮鬥,使自己越來越好,人性向善,行善,人格越來越高,這才會享有真正的快樂,最大的快樂。
我們要學習孟子的"浩然之氣"。我們都知道孟子的幾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人性向善",人的價值當然是由內而發,但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環境,不可忽視環境的因素,人的價值必須落在人際關係的網路中才能得以實現。孟子宣揚的"仁政"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孟子從未言棄。他有那份自信,"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些話兩千年來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對於我們凡人來說,工作學習中也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微末的細節也要全力以赴,在工作中成長,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天降大任",有承擔大任的一天,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孟子的豁達。孟子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而不得志,沒有機會來實現自己的"仁政"思想,但卻非常自信灑脫。孟子說,"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所以孟子的快樂來自於自信。孟子又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以孟子的快樂也來自於"強恕""求仁"的向善之心,做一個真誠的人,生命的快樂根源在內不在外。因此,當我們反省內心,發現自己誠懇,可以對得起自己,那便是無比的快樂了。有機會我也看一下老祖宗的東西博大精深,要好好學呀~呵呵,這本書我還沒開始看了
現在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感興趣中。落落,這本書寫的很好,有時間看看吧。作者是傅佩榮不錯,頂一個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1
中國有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我們應該把它傳承下去,把它發揚光大。
我讀了《孟子》中的《寡人之於國也》這一篇文章後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孟子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最偉大的成就就是提出了“仁政”學說和“性善論”的觀點。他的思想對後代的影響很大。
文中,孟子告訴我們要遵循自然規律。“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告訴我們只要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只要按照時間砍伐樹木,材木就會用不盡。是呀!順應農時,就能使民生得到保障。如果人們忤逆大自然,人們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假如人們不按照時間進樹林砍伐,而是亂砍亂伐,就會造成樹木死亡,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就會荒漠化,最終造成耕地總面積減少。人們一切美好的願望都會被摧毀。有電視新聞中報道某一地區,在海邊衝上來一條12米的鯨魚,這條鯨魚已經奄奄一息了,就在工作人員檢查它的身體時,它突然吐出了很多垃圾。這就是人們不愛護環境,把許多垃圾扔進河裡造成的。如果再這樣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造成的後果是食物鏈被破壞,我們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發展,這樣才能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反觀現代社會汙水橫流,土地沙漠化嚴重,霧霾籠罩著都城,這是我們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帶來的嚴重後果,是我們國家遺忘祖宗的祖訓遭受的懲罰。我們堅決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執政理念說不。我們需要的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竹之屬,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理想的生活狀態。
文中,孟子還告訴我們要孝敬長輩。“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他告訴我們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之後,要興辦學校,教會人們孝順長輩,尊敬兄長的道理,只要人們有孝心,頭髮花白的人就不用再勞作了,社會也就安寧,和諧了。可是,今天許多人早把我們的“孝順”這個優良傳統拋到腦後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為了一件小事而和長輩頂嘴,吵架,甚至毆打父母和長輩。新聞報道說,有一位初中生在學校裡看到同學們都在玩手機,而且都是名牌手機,他覺得自己的不是名牌手機,拿不出手。他就回家叫他母親幫他買一臺名牌手機,他母親沒錢給他買。因此他很生氣,對他母親進行毆打,打到額頭都出血了。他母親不給他買手機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家是單親家庭,而且生活不是很富裕。我覺得他的做法是不對的,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我們應該孝敬他們。俗話說:烏鴉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恩。更何況我們是人類,所以我們更加應該孝敬父母。孝敬父母這一傳統文化一直從古代流傳到現在,我們更應該把它發揚光大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品讀經典著作,吸取其中文化精髓,讓我們把其中的精髓傳統發揚下去。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2
千年的歲月,轉瞬即逝,時間的車輪依舊向前滾動,無數的英雄豪傑,崢嶸歲月已成往昔,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已化作塵土。人,匆匆的來到這世上,又匆匆離去,或許留下了些什麼,又或許是赤裸裸而來,又赤裸而去,幸運的是,孟老夫子有先見之明,留下了《孟子》一書,讓我們得以看到他一生的精神財富。
孟子是一個富有使命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他的為人之道,身處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仁政思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的殘酷,卻讓他無路可走,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謠辭,以承三聖”,從而匡正世風世俗。這樣有目標、有理想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終有其偉大之處。
曾經有位作家,他從書中看見了“吃人”二字,自此,中國文學就湧入了一股正氣浩然的勁流,流進了千萬人的心中,他就是魯迅,一位以筆為武器的戰士,仿造他的方法,從孟子的書中,我也得到一字“順”,是順變的“順”,是順從的“順”,是順流而下的“順”。
在儒家思想的發展史上,孟子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孔子死後,孔門弟子曾子和孔子嫡孫子思都曾當過繼承與傳播儒家思想的重任,然而從春秋時代到戰國時代,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發展,建立新的儒家思想體系,對儒家思想進行新的詮釋已是勢在必行。於是孟子順應了時代變化,提出性善、仁政、王道一系列思想,從而維護了儒家發展,“天下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孟子的順變是儒家思想興起的重要因素。
在他的.思想中,提升個人修養是關鍵。所以他提出了性善論,“人之初,性本善。”是故,人的行為要順應本心,順應胸中的惻隱之心,從而學會“仁、義、禮、智”的君子精神,在政治領域,他提倡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提倡君主應順從民心,順從民意,同時也要百姓如同對待父母一般,順從君主。如此,國家的強大也就如水一般順流而下,無可阻擋,由此觀之,孟子的思想確實是關於“順”的。
《孟子》中有許多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人者食人,治於人者食於人。”這句話看似現代社會的分工關係,想想看,遠在古代的人就能有這種思想能不讓人敬佩嗎?
所以說,《孟子》在今天讀來,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3
我讀《論語》,《孟子品賢》這個故事深深地感染我。
有一天,孟子和弟子們坐在一起,品評歷史上的一些聖人。孟子舉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個人,說他們都是道德品行可稱得上“聖”的人。
有弟子問他:“夫子,你說這四個人都是聖人,那這些聖人的風節有不一樣之處嗎?”孟子回答說:“當然各有各的特點了。伯夷是聖人中清高的人;伊尹是聖人中勇於承擔重任的人;柳下惠是聖人中隨和的人;孔子是聖人中識時務的人。”孟子用最精煉的話品評了這些了這些聖人各自的特點,但見弟子們還是一臉迷惘,只好又耐心的解釋了自己的評價:“伯夷這個人,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聽不好的聲音。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管束。天下太平就出來做官,天下大亂就隱居山野。他不到□橫行的地方去居住,認為跟粗野的鄉下人相處,就像穿著禮服做到泥地上一樣。商紂無道的時候,他住在北海邊上等待天下太平。所以別人聽到伯夷的風節,即使是貪得無厭的人也能變得廉潔,懦弱的人也有了不屈的意志。
伊尹卻是另一種人,天下太平他出來做官,天下大亂他也出來做官。他說:“上天生養這些老百姓,就是要先知先覺的人來開導教化他們,我是這些人的先覺者,我必須用堯舜的之道來開導他們!
而柳下惠不以侍奉名聲不好的君主為羞,也不因官小而辭。被人拋棄,他不怨恨,處境貧窮,他不憂愁;跟鄉下人相處他也滿心高興。他自己說:“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在我身邊裸露身體又怎麼能沾染我呢?”所以,聽到柳下惠風節的人,即使心胸狹小也會變得寬廣,態度刻薄也會變得仁厚。
孔子卻是這樣的人,應該做官就做,不應該做官就不做;應該馬上走就走,應該繼續幹就繼續幹;他離開齊國,不等米淘完就走;但它離開魯國卻留戀的想:“慢慢走吧,這是自己的祖國呀!”
透過孟子的精彩點評,弟子們對這些聖人的瞭解深刻多啦!有一個弟子就問孟子:“夫子,這四種聖人的風節我們是明白了,可我想知道你做尊崇哪一位?”
孟子回答說:“這還用問嗎?孔子是他們中集大成者,仁義禮智信都能兼顧,我一生都最尊崇的必然是孔子呀!”
感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個性,即使同被尊為聖人的人,他們的氣質與風節也不盡相同,我們要懂得欣賞不同的人,欣賞他們身上的閃光之處,學會辨別和分析他們各自的長處,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學習,如何進步!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4
有一天,孟子和弟子們坐在一起,品評歷史上的一些聖人。孟子舉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個人,說他們都是道德品行可稱得上“聖”的人。
有弟子問他:“夫子,你說這四個人都是聖人,那這些聖人的風節有不一樣之處嗎?”孟子回答說:“當然各有各的特點了。伯夷是聖人中清高的人;伊尹是聖人中勇於承擔重任的人;柳下惠是聖人中隨和的人;孔子是聖人中識時務的人。”孟子用最精煉的話品評了這些了這些聖人各自的特點,但見弟子們還是一臉迷惘,只好又耐心的解釋了自己的評價:“伯夷這個人,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聽不好的聲音。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管束。天下太平就出來做官,天下大亂就隱居山野。他不到□橫行的地方去居住,認為跟粗野的鄉下人相處,就像穿著禮服做到泥地上一樣。商紂無道的時候,他住在北海邊上等待天下太平。所以別人聽到伯夷的風節,即使是貪得無厭的人也能變得廉潔,懦弱的人也有了不屈的意志。
伊尹卻是另一種人,天下太平他出來做官,天下大亂他也出來做官。他說:“上天生養這些老百姓,就是要先知先覺的人來開導教化他們,我是這些人的先覺者,我必須用堯舜的之道來開導他們!而柳下惠不以侍奉名聲不好的君主為羞,也不因官小而辭。被人拋棄,他不怨恨,處境貧窮,他不憂愁;跟鄉下人相處他也滿心高興。他自己說:“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在我身邊裸露身體又怎麼能沾染我呢?”所以,聽到柳下惠風節的人,即使心胸狹小也會變得寬廣,態度刻薄也會變得仁厚。
孔子卻是這樣的人,應該做官就做,不應該做官就不做;應該馬上走就走,應該繼續幹就繼續幹;他離開齊國,不等米淘完就走;但它離開魯國卻留戀的想:“慢慢走吧,這是自己的祖國呀!”透過孟子的精彩點評,弟子們對這些聖人的瞭解深刻多啦!有一個弟子就問孟子:“夫子,這四種聖人的風節我們是明白了,可我想知道你做尊崇哪一位?”
孟子回答說:“這還用問嗎?孔子是他們中集大成者,仁義禮智信都能兼顧,我一生都最尊崇的必然是孔子呀!”
感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個性,即使同被尊為聖人的人,他們的氣質與風節也不盡相同,我們要懂得欣賞不同的人,欣賞他們身上的閃光之處,學會辨別和分析他們各自的長處,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學習,如何進步!
孟子讀後感1000字 篇15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
這段對話,見《孟子梁惠王下》。
因為孟子是亞聖,所以後人對梁惠王初見孟子時喊一聲“老頭兒”(叟)頗為不滿,覺得梁惠王一副吊兒郎當、不莊重的浮躁相,非明主也。其實要我說,梁惠王已經很難得了,治理著一個國家,那麼多政事,還能抽出時間耐著性子去聽孟老夫子羅嗦那些根本沒用的仁義、王道。況且梁惠王敢於大膽承認自己乃好貨、好樂、好色之人,倒是蠻可愛的。
想到這個,是因為在一個朋友的部落格上又看到了獨樂樂與眾樂樂的話題。
對孟老夫子的教導,一方面我表示認同,同時也很疑惑。
很早就明白一個道理:人必須生活在人群中。所以我渴望與眾樂樂,所以要走進人群。但當我身處人群中,面對廣闊的世界時,卻往往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得很小,周圍那廣闊的世界好象都不復存在,所有的思想全部返回到自身。但當我獨處,守著自己的小小世界時,世界卻變得很大,思想又彷彿脫離了自身,散入到廣闊的世界中。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所以有時想,與人樂樂,眾樂樂者雲,可能真的只是一個夢。不還有那句話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只此一句,已然否定了與人分享快樂或者分擔憂愁的可能。
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在寂靜無聲的夜晚一個人悄悄起來,抬頭長時間地注視著繁星點點藍緞子般的夜空,心靈感覺異常寧靜,彷彿已經與天地一體,感覺到上帝的存在。
愛在下著大雪的夜晚,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散步。不僅僅是愛那種寧靜,還喜歡雪花落在頭髮上,眼睫毛上,悄悄化成水的溼潤感覺。
喜歡看秋葉脫離枝頭,在風中飄飛的輕靈飄逸......
所有這些細微的快樂,都是非常自我,根本沒法與人分享的。能夠說出來,寫出來的快樂,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因為別人不是你,這是所有交流的根本。
你說了很多話,寫了很多文字,千百人中,有一個人能夠準確地感覺到你最想表達的那句話,就能讓你找到知己的感覺,希望能有進一步的交流。可是,這種嘗試往往是失敗的。一次成功的交流就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看到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可是再仔細看,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陌生,最後導致的要麼是重新的疏遠,要麼是麻木,甚至傷害。
所以,珍惜一切美好的感覺,且讓它永遠只是感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