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如何寫

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如何寫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如何寫,我們來看看。

  篇一: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如何寫

  曇花一現,雖短暫,可她畢竟綻放過;鳥兒在天空中沒有留下痕跡,可他畢竟飛翔過;煙花,雖然終究煙消無蹤,可它畢竟絢爛過……我們雖不認識您,但您給我們帶來的太多太多。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1林俊德,您雖然走了,但我們永遠懷念您。

  林俊德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個人。他1952年入伍,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的任務。但在2016年5月4日,林俊德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住院期間,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於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衝鋒……5小時後,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螢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衝鋒,但是他還沒有完成他的遺願……

  他帶給我們的,我想,是忠於職責。現在的社會上官員貪汙、以公徇私的現象很普遍。他是一個普通人,但他卻默默無聞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他是真正的戰士,他為的是國家、是人民的利益,他用50年默默堅守信念,讓我們永遠記住他,記住他那可貴的精神*—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才是我們中國更加強大起來。作為一個普通人,只要獻出微不足道的小力量,就能感動中國。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每一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觸動了我們心靈深處那一柔軟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篇二: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如何寫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平凡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為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著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築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範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篇三: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如何寫

  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正如主持人白巖松所說的那樣,"災難和感動往往在一起",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是和災難聯絡在一起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馬天昊。看到那麼多逝去的生命,看到他們的感人事蹟,我是非常敬畏的。

  回顧2010年度的感動人物:"科學泰斗"錢偉長、"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玉樹鐵漢"才哇、"雷鋒傳人"郭明義、"舟曲之子"王偉、"草原曼巴"王萬青、"英雄翁婿"王茂華、譚良才、"三棲尖兵"何祥美、"最美"洗腳妹劉麗、"警界保爾"孫炎明他們有哪位不讓我們感動?還有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八位維和英烈和鐵道部K165次列車乘務組以及中國志願者群體都令我們感動,觀後感《《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馬天昊》。

  "雷鋒傳人"郭明義,正如頒獎詞所說的"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捨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一樣,他20年獻血6萬毫升,2002年,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願捐獻者。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在大年三十前一天,來不及安慰年邁的父母,將工錢送到了農民工的手中。因為哥哥離世後,賬單多已不在,孫東林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大家說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錢不夠,孫東林就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就這樣,在新年來臨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願領到工錢,孫東林如釋重負。

  也許我們不能做出像他們一樣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我們一定要做出對社會有貢獻的事,不能危害社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