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恰同學少年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恰同學少年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一學期我們觀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在看的時候內心非常激動,同時也生出了諸多感受。

  首先是毛澤東,他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為了讀書他不惜離開家鄉,來到湖南長沙,在這裡他結實了他這輩子最重要的朋友:蕭子升、蔡和森、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他們是新時代的象徵,他們心中有著不凡的夢想。毛澤東遇到困難從不退縮,創辦讀書會、組建學生兵,組織工人夜學等等,這些看似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在毛澤東看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他重情義,對待朋友掏心掏肺,雖然做事魯莽,可是他敢於直視自己的錯誤;他膽識過人,面對湯薌銘,面對潰軍,他沒有慌,沒有亂,反而是一次次提出那些看似荒謬,卻又成功的方法;面對愛情,他毅然選擇以國家大事當先,不談兒女私情……如果沒有毛澤東那超前的想法,沒有那敢於推翻舊社會的勇氣,沒有及時關注國家大事,那麼今天的中國是什麼樣呢?

  蔡和森是毛澤東的朋友,他為人謙和,不爭不搶,又滿腹詩書,有著和毛澤東一樣的救國思想。他家境貧困,為了讀書,他瞞著母親去給別人擦皮鞋來掙錢。我總覺得蔡和森一定程度上是受了他母親的影響,他的母親是敢於和舊社會抗爭的女人,在那個時候這是多麼艱難的決定啊,承受著家庭的壓力,還有整個舊社會的.壓力。他和向警予的愛情也是令人羨慕,兩個人有著同樣的志向,這是多麼難得啊。在他的影響下,妹妹舒暢也加入了讀書會,還與毛澤東等人在家裡成立了新民學會,這是他們救國的第一步!如果沒有他們,那麼今天的中國會是怎樣的呢?

  孔校長、楊昌濟、方維夏……這些都是在那個年代少有的、思想前衛的教育家,他們分析國勢,認為教育是重中之重,建立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在以後五年裡,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困難,一路艱難,終於培育出了祖國復興的希望。他們經歷被捕、被殺等危險,始終堅持自己當初的夢想。決定很簡單,難的是他們的敵人是整個舊社會,是湯薌銘這類妄圖復辟的強大敵人,可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怕過,他們與學生們一起並肩作戰,傳授知識,傳授先進思想,並且信任他們,相信毛澤東等人會在將來做出一番偉大成就,如果沒有這些老師,那麼今天的中國會是怎樣的呢?

  值得一提還有劉俊卿,本來只是想讀好書,讓父親和妹妹過上幸福的日子,可奈何嫉妒心作祟,他總是會不自覺的和別人進行比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覺得家裡窮,覺得自己沒有別人有才華,於是那種心理越來越強,他拿幾塊大洋去買皮鞋,只是為了不讓別人低看自己,可這個時候,毛澤東穿著自己已經破口的草鞋,拿著賣鞋的錢在買書;他的父親生著病在路邊賣臭豆腐;他的妹妹在別人家裡當丫鬟。宋濂曾說: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如果不是劉俊卿的這種想法,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先進的知識分子。

  陶斯詠和王子鵬,他們原是富家子弟,根本從來沒想過救國這件事,受毛澤東的影響,他們也敢於反抗,反抗那些封建的舊社會陋習。王子鵬參加學生兵,練得自己胳膊都出血了,卻絲毫不喊苦,在面對敵人時,他不再懦弱,儘管對方人多、手裡有刀,儘管自己手裡只有一根燒火棍,他也是毫不猶豫直接衝上去。

  還有很多很多的人,他們都是和毛澤東有著一樣志向、理想的人,少年強,則國強。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他們身上那不服輸,敢於拼的精神,那種中國少年才會有的精神,中國才會再次站起來,再次強起來。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祖國的接班人,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呢?今天,我們不必擔心戰亂,沒有學費之憂,沒有缺乏老師的憂慮,更不用擔心沒有人支援我們,毛澤東等人之所以有那樣先進的思想,正是因為他們讀過的書多,見過的世面多,否則只憑滿腔熱血,又怎會帶兵指揮呢?所以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好好讀書,,為將來儲備足夠的知識,為國家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繼續傳承這少年正氣。

  昨有先進分子,為救祖國,造福人民,

  捨生忘死,不畏艱難,可謂少年正氣;

  而今祖國之興,之強,之壯,當看今日少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