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推薦」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推薦」

  《羅曼蒂克消亡史》一種極強的儀式感,以此醞釀發生在民國上海灘中的這段亂世風雲,契合於葛優、章子怡以及淺野忠信這些演員精湛的演技,使電影在呈現昔日舊上海浮世繪的同時,也形成了其獨到的藝術表達,從這一點來看此作不可謂不是一部誠意之作。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一:

  12月16日國內電影市場開始進入賀歲票房大戰,葛優主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今日上映便碰到張藝謀的《長城》,首映票房已近800w暫居單日排行榜第二。雖然沒有強大的特效支撐,但《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演出陣容也是十分強大: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閆妮、袁泉、韓庚、鍾漢良、霍思燕、王傳君等。

  影片以抗戰前後的上海灘為背景,融合黑幫愛情與國仇家恨的故事,展開一幅民國眾生相。它講述1937年大動盪前夕,在上海灘風雲顯赫的陸先生(葛優飾)正面遭遇侵華日軍施壓,被捲入一場暗殺陰謀,當身邊兄弟、女人、親信一一慘遭牽連,亂世當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人物逐個走向了不同的命運。這部展現抗戰時期的上海灘、大部分情節講上海話的電影是導演程耳寫給上海的一封情書,“這是那個年代的眾生相,也是對戰爭的反思”。

  葛優扮演一個表面溫柔但內心殺伐決斷的上海灘黑幫大佬“陸先生”。

  全片大多數臺詞都用上海話對白,主要演員幾乎都講著一口流利的吳儂軟語,男女主角葛優和章子怡只有少部分方言臺詞,絕大多數都是普通話。程耳表示,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劇組請了專門的臺詞老師,而之所以選擇大部分時間用上海話,是為了能迅速將觀眾帶入舊時代語境裡。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二:

  罕見的華語商業片佳作。一出史詩量級的,無主角又個個是主角的精彩群戲,構成上海一個時代的面貌。演員都很棒,淺野忠信尤其印象深刻。倒敘插敘的結構很厲害,幾段剪輯妙筆構成劇情反轉高潮,太震撼!幾處高處俯拍攝影很棒,梅林茂大神作曲的音樂非常牛。期待3.5小時導演剪輯版。

  結構還是《邊境風雲》的路數,但格調更高,程耳的影像控制力不錯,用多線敘事和極簡的視聽語言串起了一個時代又把人物性格都交代清楚。主要致敬了《教父》《美國往事》《好傢伙》,儀式感很足!BGM贊,章子怡情愛戲多次女上位有點意思!符號和細節很多。

  形式感十足,但並不缺乏劇情,黑色幽默和隱喻情節比較多。值得一提的是畫面攝影都非常不錯,場景充滿年代感,看得出是導演用了心的作品。其中電影也包含地方笑點調調味。導演親自剪輯成片,在電影藝術化和商業化的捏合下,算是比較成熟和完整的作品。也像是導演在享受而打造出的一部狂歡派的戲劇作品。

  有待重看,講一個值得去留戀的時代消亡過程,風格上非常程耳,核心卻相較《邊境風雲》很不一樣,在型別片框架之內有著私人化太多的藝術表達,腔調、酷勁、形式感、甚至惡趣味都更足。程耳對影像的感知存在一種令人著迷的'獨特魅力,無論你喜歡與否,擁有這般才華的導演在中國電影裡已經很久沒出現過了。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三:

  鋼琴作為浮華流逝的主旋律,總在喑啞灰暗的角落響起,醞釀一場寂靜的風暴。兩首英文歌的插入令抒情氣息加重,卻反倒有些怪異。所有不可名狀的情緒,註定隨歷史一道遠去。結尾陸先生回到上海的故居,望見滿地蒙塵的傢俱,那些昔日飯局上共話家常時事、談笑風生的先生太太們,而今各自走失在時間的衚衕深處,或衣襟沾血,或目光無神,而那樣一種格調,與從容不迫的優雅,怕是再難尋回了。

  只因事物易於消逝,我們才習慣追憶,習慣懷念那些遙遠又親切的面孔。只可惜長城不再是昨日的長城,成了美國人打怪的副本;上海也不再是昨日的上海,成了見證浪漫之死的發生地。不論肆意吐槽還是一往情深,失望還是欣喜,有滿足就有收穫。如同袁泉那句微妙的臺詞“拍給下個世紀的人看。”說的不正是我們嗎?

  眼看歲末將至,賀歲檔這一戰,不論《長城》和《羅曼蒂克》各自憑何勝出,我們也好收拾起自己一顆懸在網路上的八卦心,安心走進影院嚼一嚼爆米花,再和鄰座的小夥伴爭辯下水稻/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正確譯法。

  這樣的日子,實在比結局悽慘的饕餮要好得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