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

最新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程耳在《邊境風雲》後的新作,三年磨一劍,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大動盪前夕,在上海灘風雲顯赫的陸先生(葛優飾)正面遭遇侵華日軍施壓,被捲入一場暗殺陰謀,當身邊兄弟、女人、親信一一慘遭牽連,亂世當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人物逐個走向了不同的命運。

  最新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一:

  設計臺詞:“告訴你吧,全猜錯了”

  這是一部很需要後期解讀、也很容易被過度解讀的電影。還好映後有跟導演程耳一小時的交流環節,澄清了很多本來可能誤會的細節。比如片中上海話裡摻雜普通話,是因為滬語本身無法發音,起初我還以為跟很多浙江方言一樣,普通話都可以用白話念呢,原來導演並無深意。

  所謂羅曼蒂克的消亡(英文名直譯是“被浪費的時間”),在片尾呼之欲出,指代一個時代的告終。故事跨度從1934講到1949年,消亡的是什麼不言而喻。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把背景放在民國,銀幕和熒屏上演著一場場盛大的民國時裝秀,供人舔屏並追憶著。

  典型的民國居室和穿扮

  但歸根到底,這些作品多是把現代戲改頭換面搬到民國,為圖個創作自由,很少有將這個時代和它的獨特風情作為敘述本體的,因為那樣一來,反而容易犯禁。從這一點來說,《羅曼蒂克》是有勇氣的作品,程耳也是個有追求的電影人,他要講的就是那個時代和那時的人。

  雖然被刻意打亂了時間次序,並藏起了很多過渡情節供腦補,《羅曼蒂克》並不是一個難懂的故事,或者可以說,它是很多個互相有關聯的小故事組成的集錦,這裡有心狠手辣的黑幫大佬,隨心所欲的交際花,作風古怪的車伕,遭受冷落的姨太太,婚姻破碎的電影皇后……他們合奏了一曲交響。

  群星薈萃,演繹民國群貌

  那真是一個值得我們緬懷的時代。那時候講究儀態的優雅而重於生命,人跟人的交往保持著距離和分寸感,人人都有高度的情緒剋制,在最震驚的變故面前也絕不失態,並且做什麼都不失一份儀式感。

  通俗來講,就是整部片的逼格很高,這份高逼格,跟主題是相得益彰的。因為對逝去憾嘆,更需要放大放慢了來品味。只見有身份老大姨太影后是這樣,開車的、跑腿的、甚至中槍就死的龍套,也是這樣。

  人人都非常講究儀態

  吃個飯,談個判,殺個人,甚至搓麻將喝茶閒聊天,都感覺是端著的,時刻有社交禮儀在支撐。他們呼吸的每一口氣,走的每一步,直到死亡降臨的前一刻,都要浸在端莊靜好裡。

  這大概是死者篇幅佔比最多的電影之一,因為那些畫面都經得起端詳,值得停留。有時候逝者的特寫在銀幕上十幾秒,也有時候一個鏡頭搖過去,滿屋子橫七豎八躺得很講究的屍體,讓人腦袋裡一下子蹦出暴力美學四個字。

  每一次死亡都伴隨著暴力美學

  程耳的作品不多,從1999年的《犯罪分子》,2007年的《第三個人》,2012年的《邊境風雲》,再到這次的《羅曼蒂克》,每一部都是親自寫劇本親自導演,每一部都要打磨上好多年,每一部也都有著同樣濃烈的個人特色。

  他是個實打實的作者導演,跟如今華語圈裡許多什麼熱就拍什麼的工匠,是天平的兩端。在如今的中國市場環境裡,這樣執拗的從業者是稀缺的,值得保護和推崇。往大了說,自有電影以來,真正的電影藝術大師,也只可能從這個群體中誕生。

  程耳的上一部作品《邊境風雲》給我的印象很深,那種“人人寡言高逼格”的敘事風格,跟同類型的國產犯罪片截然不同,讓人欣喜。而民國黑幫題材,與之更匹配,可以玩得更嗨更溜。對那個似乎遙遠而不太遠的時代,當代人存在一種規矩森嚴的想象,去年徐浩峰導演的《師父》也迎合了我們這份想象。

  最新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感二:

  恐怕對於任何人種,任何信仰,任何意識形態的人類來說,吃飯和性都是賴以生存的唯二元素。而想要跨越生存和生活之間的那條鴻溝,實現所謂消費升級,終極目標也不外乎是提升這兩樣活動的精緻程度,以便更好地將人類區別於動物,由低階的.飢不擇食的原始慾望,升級為含蓄,講究,挑剔的高階慾望。

  吳小姐(袁泉)說,喜歡一個城市,才會喜歡那裡的飲食。喜歡上海,因為那是故鄉,那裡有過她和丈夫之間也許虛假,也許曾經有過真情的羅曼蒂克史。上海的精緻小菜是吳小姐演過的電影,是她曾經的大明星生活,體面講究。重慶的辣是她迫於形勢的委曲求全,也是對丈夫灰心之後的得過且過。重慶的菜始終吃不慣,它是婚姻這個羅曼蒂克消亡之後,與戴先生同居,斯文掃地的慘淡現實。

  陸先生在給周先生看情人的斷手之前,是先要請他吃好小籠包的。這就像古代打仗之前的列陣,擊鼓,奏樂,簡直形式主義,簡直迂腐,簡直多餘,但這是舊時代遺留下來的傳統和規矩,基於國人的“面子”,殺人也要有節奏,有美感,給被殺的人面子,否則有失自己的身份。

  長三堂子的小姐(霍思燕),看到床前椅子上滿臉血的馬仔,沒有尖叫,甚至臉上也沒有一絲多餘的表情。撐得起長三堂子的牌子,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外面那麼亂,她氣定神閒,帶著一個童子雞,彷彿真的能偏安一隅,安然終老似的。

  十三點的小六(章子怡),像個提線木偶一般完全遵從慾望機械活著的小六,在被強姦她又囚禁她的人放走之後,終於找回了自己的靈魂,打出了那發之前沒能出手的子彈;她靠陸先生打點的關係,擠掉吳小姐,演了一次女主角,戲裡問導演,我是怎麼死的,自殺還是他殺,導演卻自己都沒想明白,最後說也許她根本沒死。戲外她也就真的沒死,竟然成了看到故事全貌的一個人。

  老闆(倪大紅)面無表情,眼袋矚目。一個位高權重的社會大哥,自己的姨太太演電影跟男明星搞在一起,心一軟就不殺了,不光不殺,還要給她錢,送她北上,遠離戰亂。

  陸先生的妹夫渡部。說著上海話,娶了上海老婆,生了上海兒子。獨處的時候卻聽著日本童謠赤とんぼ,切生魚片,跟家養黑貓說日語。他的野心藏在居家懼內的外殼裡,精心布了局,但又縱容自己引入小六這個變數,還把她放走了。所有的反派都死於不夠心狠,他高估了自己的定力。

  都是羅曼蒂克。

  然而陸先生摘掉禮帽,低頭謝幕,一個講究體面,做事有分寸的羅曼蒂克時代徹底結束了。他沒說的,那些之後的歷史,我們都知道,那些讓普通人六親不認,相互揭發,又剝奪知識分子尊嚴,逼迫要臉的人自殺的黑暗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