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懸疑微電影《判若雲泥》觀後感

2016年懸疑微電影《判若雲泥》觀後感

  有時候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善意的舉動,就能把潛藏的善意激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懸疑微電影《判若雲泥》,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16年懸疑微電影《判若雲泥》觀後感一:

  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饅頭可以解決一個人溫飽,也可以拯救在罪惡邊緣的靈魂。

  沒有對白,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很乾淨,很純粹,簡單而不失分寸。這是我看了三遍之後對《判若雲泥》這部微電影最直觀的感受。這部電影的型別似乎和默片很是接近,影片中基本上沒有對話,用大量的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向觀眾傳遞他們的內心活動,尤其是眼神的交流成為這部電影最重要的細節,而看似不起眼的饅頭卻像一條線,從開頭銜接到結尾。

  一隻被割腕的血手,是罪惡的象徵,也是罪犯亡命天涯的開始。

  黎明,清冷的街道,煙霧瀰漫,行色匆匆的黑衣男子。警覺地堤防周圍的一切,一輛警車飛馳而過,他驚慌失措,急於掩面的神情已經在暗示我們,他是個犯事兒的人,他有“故事”。當然至於他的故事具體是什麼,其實從始至終並沒有提及到。飢寒交迫的他路過一家饅頭店,他停下來注視著,熱氣騰騰的饅頭旁放著一盒子零錢。當金錢與饅頭擺在眼前時,他面臨著一個選擇,溫飽思欲,飢寒起盜心。當我們在想著他貪婪地要將這盒錢偷偷摸摸搶走時,他卻出乎意料地偷走了一個饅頭。雖然鏡頭裡的他,眼睛盯著盒子裡錢,可是結果卻只是拿著一個饅頭躲在小角落裡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緊張的.神情可以看出不僅在害怕被警察發現,他同時也在害怕自己偷饅頭的舉動被那個老人發現。“為惡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而他潛藏在惡中的善到底在哪裡,又或者什麼時候出現?此時此刻似乎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驚慌而恐懼啃著饅頭,雖然依然一臉兇相,卻從眼神中看出一絲膽小脆弱。看樣子他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貪婪。

  饅頭吃完,似乎想起了什麼。

  對!他想起了,他不是一個膽小鬼,也不是流浪漢。他是個人人畏懼,人人喊打的殺人犯。這樣的想法似乎讓他增加了不少勇氣,他拔出那把刀,準備去饅頭店搶劫。他真的想去搶劫嗎?,如果是真的,為什麼第一次路過饅頭店的時候沒有偷走那盒子裡的錢呢?大概是因為他已經不相信這個世界還有溫暖和希望,對社會人情冷暖散失了信心,也看不到自己苟且偷生的未來。在他做出這個舉動的時候其實內心是掙扎過的,他的眼神在膽怯恐懼和罪惡兇殘中游走不定。

  當他手裡藏著刀再次走到饅頭店門口時

  老人若有深思地看著他,從筐裡拿出兩個饅頭遞給他。起初他兇惡的眼神,在這一刻突然間慌亂起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老人望著他,掂掂手裡的饅頭,示意他拿著。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不知所措,眼神慌亂,不知望向哪裡才好,想急著逃避這一切,卻又渴望享受這樣的溫情,眼神裡有了一絲絲柔軟。他以為老人會嫌棄地攆走他,會厭惡,會害怕他。然而,出乎意料的善舉讓他充滿仇恨罪惡的心一瞬間溫暖起來,瓦解了他內心最堅固的屏障。當他接過饅頭的時候,眼裡閃著淚光,可是眼淚終究沒有落下來。

  氣球攥在別人手裡,終究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他的命運呢?還有翻盤的機會嗎?或者他需要自己割斷那根線,才能重獲新生。在一切都還沒塵埃落定的時候,他厭倦了東躲西藏的日子,眼神裡多出了一份對生活的堅定渴望。這種堅定渴望讓他決定割斷纏繞著他的罪惡之線,重新回到生活的起點。

  於是,第三次,他來到饅頭鋪門口,這次他似乎輕鬆很多,似乎在為了某個決定做最後一次嘗試,他依然面不改色站在門口,老爺爺迷離的眼神中帶著溫情,像之前那樣給他拿饅頭,他的眼神再一次慌亂。當老爺爺轉過身時他已經離開,可是老爺爺卻拿著饅頭,焦急的左右望著,搜尋著他的身影......

  一份報紙,救贖了他的靈魂。

  一份報紙莫名其妙地被壓在老爺爺饅頭籃子下面。當一筐饅頭因老人的驚恐撒了一地時,故事的高潮也就在這裡。是的,他是個殺人犯。老人思考許久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報警。

  當他覺得一切將要結束時,也同樣意味著他要一個新的開始。

  第四次,他光明正大的走到老人的饅頭鋪,拿出刀指著老人。在老人驚恐時,他卻放下了手中的刀,放下了心中的罪惡,放下了不堪的過去,解脫了自己,洗滌了靈魂。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作過惡的人,一旦認識到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我相信他骨子裡其實是個好人。

  臨別贈言,“報紙是我放的”。

  想過他會說謝謝你的饅頭,卻是沒料到他會說這一句。這部電影總是會在關鍵節點上讓情節出乎意料,不按常理出牌。“為什麼要放報紙”“為什麼全文只這一句對白”這些疑問讓這部電影更加撲朔迷離。答案卻全在報紙裡。一筆懸賞金是他唯一可以給老人的報答。老人小小的善舉將他罪惡之門關閉,使他得以重生。懂得感恩,已是善的開始。

  被如此小善感化的人,也不會是大惡之人

  多年之後,他刑滿釋放。再次回到饅頭鋪時,大門緊鎖,而那位老爺爺已不在。他沉思許久,最終接下這家平安饅頭店。延續著老人的善,希望善良可以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撒播人間,繼續傳遞下去。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顆雜草,及時行善,以免心裡再起壞念頭。“平安饅頭”這個招牌暗示了很多,饅頭店老人因為善而平安,罪犯因老人的饅頭而激發出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善,從而迷途知返,最後平安回到這個社會。如果每個人都撒播一點點善那麼這個社會也會平和安寧。這才是平安饅頭的真實意義所在吧。

  並不是很明白《判若雲泥》的意義。雲泥,天壤之別,到底意味著什麼,是罪犯的善與惡,還是老人的善與罪犯的惡,還是這個社會的善與惡。不管是善還是惡,都在我們一念之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的善,造就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一念之間卻有著天壤之別。

  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饅頭不僅可以解決一頓溫飽,也可以激盪善意的靈魂。善人者,人亦善之。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幫助別人的時候,也同樣幫助了自己。饅頭店老人因為幾次善意的施捨,挽救了罪犯的罪惡靈魂,同時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勿以善小而不為,小善雖微不足道,卻同樣有著大愛的光輝。或許一點點善意並不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回報,卻也不會為我們招致禍端。心懷善意總是會無形之中帶給我們強大的力量,而當這種力量全部匯聚於這個社會時,就是社會中大愛。

  請善待這個世界,世界同樣會善待我們。

  2016年懸疑微電影《判若雲泥》觀後感二:

  一名逃犯來到小鎮,當他渴難耐時,他看見了一家饅頭鋪;當他想為了生存起了歹念時,一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出現在了他面前。逃犯拿著意外給予的饅頭匆匆離開了,再次來到時又一次拿著年邁店主送來的饅頭匆匆離開了。

  傍晚,正準備收攤的店主發現了一份刊登著“懸賞通緝令”的報紙。次日,原本以為為報復而來的逃犯卻意外的丟掉了匕首,掛著滿足的微笑走上警車。數年後,關閉的饅頭鋪又再次燃起了炊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