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榜樣6》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cctv1《榜樣6》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cctv1《榜樣6》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ctv1《榜樣6》觀後感1

  近日,學校老師都紛紛觀看了專題片《榜樣6》,感觸頗深,用榜樣的身體力行,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深刻入共產黨人內心深處的亙古不變的誓言和堅守,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用青春用鮮血甚至是生命守護著國家和人民,不怕苦不怕難,不畏犧牲,英勇前進,用生命書寫為人民服務的輝煌篇章,踐行一心為民的壯麗誓言。

  《榜樣》是當下教育培訓黨員的生動教材,也是千千萬萬黨員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精神食糧。堅定的信念信仰、心懷群眾的情懷、勇於當擔的責任意識、創新奉獻的進取精神無一不讓人心中充滿感動和敬佩,作為教師,同時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只有不斷學習,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一步步向優秀黨員靠攏,一步步成為高素質的合格黨員和優秀的教師。

  榜樣,讓我們在前行的路上充滿力量,給我們以正確的方向指引,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應學習榜樣的優點長處,將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礪前進!不斷向榜樣靠近。

  cctv1《榜樣6》觀後感2

  有一種力量叫感動,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英雄叫榜樣,2021年12月8日晚間8點觀看《榜樣6》專題節目。

  本期節目重點宣傳“七一勳章”獲得者和全國“兩優一先”表彰物件典型事蹟,透過典型事蹟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

  節目中介紹了一些榜樣人物事蹟,他們是為地方及國家默默付出的中國共產黨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觀看後深受感染,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發揮帶頭模範作用,經得起考驗,承受住壓力,敢於擔責任,有理想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為中國夢的鑄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cctv1《榜樣6》觀後感3

  透過學習榜樣6的先進事蹟,使我感受很深。作為山區的一名教師,我想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愛崗敬業。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2、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麼我們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

  3、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cctv1《榜樣6》觀後感4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錄製的《榜樣6》(建黨100週年特別節目),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榜樣身上忠誠質樸的崇高品格具有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是社會崇德向善、推動時代發展的澎湃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廣大黨員幹部要從榜樣的典型事蹟中汲取奮進力量,讓榜樣的“逆行”之美直抵心間,振奮幹事創業精氣神,在新的趕考路上煥發新氣象、激發新作為。

  在“無私奉獻”中煥發光彩,增強“逆境突圍”的意志。

  奉獻精神何其美,初心如磐何其堅,榜樣無畏無私、無怨無悔,這是一種“美美與共”的時代大美,這是一種“無堅不摧”的鋼鐵之力。從紮根邊防、捍衛國土的祁發寶到紮根邊防、堅守哨崗的魏德友,從為工作廢寢忘食、躬身實幹的孫金娣到為國鑄盾、無私付出的陳定昌,他們是時代前行的“勇為先鋒”,是熱血鏖戰的'“鐵血尖兵”,崇德向善、砥礪初心,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匯聚起“時代大美”,矗立起精神豐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向榜樣看齊,把青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熔鑄成守護的力量,用堅守詮釋熱愛,用奉獻擔當使命,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以“忘我”之姿激盪起推動發展跨越的滾滾洪流,在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工作、傾情奉獻,在每項工作中傾注心血、擔當作為,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勇於突圍”,讓為民實踐“更加出彩”。

  在“拼搏奮鬥”中凝聚力量,激發“逆流而進”的力量。

  拼搏奮鬥是“開渠”的鋼釺、“燃燈”的燈芯,讓渠暢源流、燈燃烈焰。一點一滴乾好事業,一磚一石築成業績,埋頭苦幹、逆流而上,時代榜樣用奮鬥扛起歷史責任、創造時代榮光,更用奮鬥留下了前行足跡、青春印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使命與擔當。榜樣為我們樹立起奮進新徵程的標杆,時代呼喚我們繼續奮鬥、再創榮光。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銘記榜樣的名字,更要銘記他們的“奮鬥之心”,學在深處、幹在實處,用生命和熱血唱響“奮鬥之歌”,向夢想“大步邁”,與時代“齊步走”,和群眾“同向行”,吹響同心共進的“衝鋒號”。要向著目標勇毅前行,在實踐中錘鍊登山過河的“腳力”、見微知著的“眼力”、善於謀斷的“腦力”,全面磨礪“勇智謀能”,因時、因勢、因事、因效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提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為強國偉業注入“鋼築鐵澆”的力量,做新時代的奮鬥者、開拓者。

  在“愛國情懷”中彰顯大義,激揚“逆風奔跑”的豪情。

  最辛苦的邊防、最吃勁的崗位、最清寂的山林,時代榜樣“清一色”的選擇,彰顯了“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他們用最真摯的情懷、最篤定的信念寫下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心的力量是“聚”起來的`,行動的力量是“築”起來的,對國家的深厚情感在面對疫情時是“銅牆鐵壁”的力量,在面對風雨時是“穿越洪流”的力量,在面對前進道路上的交織的各種考驗與挑戰時是“克難制勝”的力量。在新的趕考路上,黨員幹部要無懼“寒徹骨”、不怕“火淬鍊”、敢啃“硬骨頭”,立足本職工作立德強能、增信強志,發揚“拼了命也要幹”的“當代愚公”精神;展望發展道路緊握“方向盤”,勇開“頂風船”,敢於與風險挑戰“正面交鋒”,在新的百年征程上奮勇搏擊,將全部力量融入復興偉業的精神血脈和壯闊征程中,創造出更大的時代榮光。

  cctv1《榜樣6》觀後感5

  《榜樣6》專題節目播出,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已響徹中華,榜樣的力量感召世人。

  與歲月“行”,做經驗豐富、刀刃向內的“先行者”。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從一葉“紅船”徐徐駛來,我們黨在近百年的實踐中學習和揣摩,累積經驗、增長才幹,正是需要層層歷練和風雨考驗。有人說,歲月是奮鬥路上的過濾“試劑”,能夠濾盡浮躁、濾淨心靈。這也就要求共產黨人在自我革命中主動靠前、善於思考,修煉本領、掌握技巧,將得失、榮辱深藏在歲月風骨,厚積而薄發,盡顯溫潤與寧靜。同時,告誡切莫虛度青春、蹉跎歲月,到白首銜悲,是何等諷刺。這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春華秋實,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願今後既能笑對“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還看今朝”時旖旎風光盡收眼底,當有“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凌雲壯志。

  與榜樣“行”,做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踐行者”。打鐵還需自身硬。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大局,這就要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嚴守底線,以人為鑑明得失,發揮“頭雁效應”。與此同時,要做先進典型的堅定弘揚者,見賢思齊、規範言行,傳播正能量、弘揚正效應,激勵和鼓舞幹事創業、履職盡責。而今,十四億同胞搭建起實現“中國夢”的同行路,唯具有博大胸懷、忘我精神、強大能量的踐行者,才能成為新時代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匯聚成中華民族精神最貼切的真實寫照,成為淬火歷練、勇擔使命的“民族脊樑”“時代豐碑”。

  共產黨人既要當“苦行憎”勇於求“苦”,以苦幹匯聚前進合力,以實幹續寫中國夢想,又要善於嘗“樂”,以肯幹練就履職本領,以能幹加強鬥爭歷練,做“苦”與“樂”都甘之如飴的新時代“行者”。

  cctv1《榜樣6》觀後感6

  有人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著、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著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裡,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麵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群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我們要知道“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