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

  這是一部不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啟迪人生。大學畢業前,聽說這部紀錄片在網上很火,但真正讓我看下去的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內容都與雲南有關”,不由決定在異國他鄉一飽眼福。

  看完《自然的饋贈》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話:永遠心存感激。

  感激家鄉。作為一個雲南人,我有幸在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食物供應的包圍中長大。高中畢業後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只有兩次回家的機會。現在工作,離家更遠,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裡,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自然風光優美,毒梟可怕。曾經因為來自雲南而自卑,曾經不喜歡家鄉經濟落後。隨著思想的成熟,我為自己對家鄉的偏見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鄉雲南,不應該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爭奪GDP。它永遠不會因為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而成為經濟強省。正因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儲存其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俗風情,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電影裡卓瑪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農村工作了一輩子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就不會有今天。無論走到哪裡,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別人知道我是雲南人時驚訝的表情。“你普通話怎麼說得這麼好?”你英語說得這麼好;你走了這麼遠.“是的,我來自雲南。我離開家鄉不是因為不喜歡它的落後,而是我在那裡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輕的時候就想追求挑戰和超越,想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遍海外。總有一天,“蔡贇孩子”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卓瑪採松茸,林紅旗出海打魚,老魚頭,兄弟們挖藕,老鮑和阿良種竹筍,諾登和他的兒子發展火腿.都是普通人,為了生活做著普通的工作。但正是這些淳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享受到了人間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著”來形容。大自然給了我們生命,大自然是人類真正的母親。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2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啟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說這部紀錄片風靡網路,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資料都與雲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後,我只想到了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家鄉。作為雲南人,我有幸從小在美麗的自然風光環繞下長大,在豐富的美食給養中長大,自從高中畢業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僅有兩次回家機會,如今工作了,離家更遠,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許許多多人眼中,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那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恐怖的毒梟。我曾因自己來自雲南而自卑,曾嫌棄家鄉經濟落後。隨著我思想逐漸成熟,我為自己對家鄉的偏見感到慚愧。我懂得:雲南,我的家鄉,不應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拼GDP,受限於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它永遠不可能成為經濟強省。也正因為這樣,它才能較好地儲存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而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瑪,我想到了終生在農村耕作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的這天。無論我走到何處,最開心的是看到別人明白我是雲南人時詫異的表情,“怎樣可能,你普通話說得那麼好;你的英語說得那麼好;你居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來……”沒錯,我是雲南人,我離開家鄉不是嫌棄它落後,而是那裡的生活過於安逸,年輕的我要追求挑戰與超越,我要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到海外。總有一天,“彩雲子弟”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採摘松茸的卓瑪、出海打漁的林紅旗、年邁的魚把頭,還是挖藕的兄弟倆,亦或是種筍的老包、阿亮,研製火腿的諾鄧父子……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為了生活幹著平凡的事業。但正是這些生活簡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一道道人間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能夠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生命,自然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母親。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3

  這天,我開啟電腦,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饋贈》,看完以後,令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我一開始猜想,這不會是介紹一些山珍海味的紀錄片吧,結果真是如此。我對於那些美味佳餚並不感興趣,但我卻完完整整的把這集紀錄片給看完了,原因在於我看到了美味佳餚背後農民們付出的艱辛,那些鏡頭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

  片子開頭介紹的是山茸,這是一種野生菌,實在很稀少,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每一天早上凌晨三點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時候不能破壞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將山茸取出,之後還要將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茸再度生長。那個小女孩說:“務必凌晨三點就起來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長比較好,個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別人搶光了。”多麼樸實的語言,多麼艱苦的農民,據說在市場上一份碳烤山茸能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當你拿起選單,一揮手,財大氣粗的喊道:“把最貴的都給我點上。”有沒有想過美味背後是農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當你要走時看到桌上還有剩菜時,你是否想過這都是農民們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成果。當你在酒店裡暴殄天物時,你是否理解農民找不到山茸時那份絕望的情緒。你們無視的剩菜是農民們視如珍寶的食品,你們視如珍寶的金錢讓農民們視如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更為可恥,更為可恥的是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別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或許僅僅只是欣賞,而每個農民看到自己家鄉的產物被播出來,那就不僅僅僅是一種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絕不亞於汪曾祺應對別人說起自己故鄉的鴨蛋,因為紀錄片記述的是他們的辛苦,是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是美味佳餚,更是中國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4

  星期六晚上,我收看了cctv第二頻道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1集》----自然的饋贈,其中“鑿冰捕魚”的紀實情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回想起來彷彿歷歷在目。

  “鑿冰捕魚”主要介紹了魚把頭石大爺率領漁民在東北查干湖獲得“自然的饋贈”的經過。所謂“鑿冰捕魚”就是在冰上打個洞,將絞盤固定在冰面上,透過牲口的拉力,將長達2千米的漁網放下去。至於放在什麼地方,全憑魚把頭的豐富經驗做出準確判斷。定位不準,就捕不到魚群。魚把頭石大爺從15歲起到現在77歲,一直“沒離水,沒離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漁民中有很高的威信。

  這次“鑿冰捕魚”,天氣極冷,寒風嗖嗖,石大爺穿上了羊皮襖,戴上了狗皮帽。這樣的低溫,魚群會在冰下聚集不動,如定位不準,就捕不到魚群,一無所獲。五匹馬兒在不斷地圍繞著一個絞盤奔跑,漁網緩緩地放入冰下水中,漁民們各自幹著活,不講話,焦慮和緊張瀰漫在冰面上。網在冰下走了8個小時,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令人感慨的一幕發生了,一條條肥大的鰱子魚在漁網裡拼命地跳動著、掙扎著,漁民們的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捕上來的魚每條重量都在2公斤以上,沒有一條小魚,這個秘密只有魚把頭知道,這是查干湖漁民心口相傳的嚴格規定,冬季的漁網是6寸的網眼,未成年的小魚被人為地漏掉,所謂“獵殺不絕”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被上天厚愛的人群,又一次獲得了饋贈。

  觀看了這個紀實片段,我深有感觸。在什麼地方鑿冰放網,是能不能補到魚群的關鍵,這完全取決於魚把頭石大爺豐富的實踐經驗。那麼,石大爺的經驗是哪裡來的呢?60多年的辛勤勞動不斷總結來的,這是他作出準確定位的保證,否則,就不可能延續自然的饋贈。我們學習同樣如此,平時多讀書、多練習、多積累,才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聰明在於學習,知識在於積累”,我要牢記並踐行這個真理。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5

  今天,我開啟電腦,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饋贈》,看完以後,令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我一開始猜想,這不會是介紹一些山珍海味的紀錄片吧,結果真是如此。我對於那些美味佳餚並不感興趣,但我卻完完整整的把這集紀錄片給看完了,原因在於我看到了美味佳餚背後農民們付出的艱辛,那些鏡頭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

  片子開頭介紹的是山茸,這是一種野生菌,實在很稀少,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每天早上凌晨三點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時候不能破壞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將山茸取出,之後還要將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茸再度生長。那個小女孩說:“必須凌晨三點就起來去找山茸,現在是雨季,山茸長比較好,特別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別人搶光了。”多麼樸實的語言,多麼艱苦的農民。

  據說在市場上一份碳烤山茸能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當你拿起選單,一揮手,財大氣粗的喊道:“把最貴的都給我點上。”有沒有想過美味背後是農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當你要走時看到桌上還有剩菜時,你是否想過這都是農民們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成果。當你在酒店裡暴殄天物時,你是否理解農民找不到山茸時那份絕望的心情。你們無視的剩菜是農民們視如珍寶的食品,你們視如珍寶的金錢讓農民們視如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更為可恥,更為可恥的是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別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或許僅僅只是欣賞,而每個農民看到自己家鄉的產物被播出來,那就不僅僅是一種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絕不亞於汪曾祺面對別人說起自己故鄉的鴨蛋,因為紀錄片記述的是他們的辛苦,是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是美味佳餚,更是中國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6

  這段時間,觀看了中央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情景讓我非常感動,在大流口水的同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有如下的體會:

  一、紀錄片裡面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集至第七集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新增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裡,哪裡才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裡才有浸透著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裡,不能在肚子裡。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靈感的轉化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

  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為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轉化為美好和幸福。

  三、我們的田野

  鋼筋和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為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和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裡卻一直存在著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裡的淨土。為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和快樂。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國》是我看過中文紀錄片最好的一部,感覺像是看到了bbc《美麗中國》的續ji,裡面有不少鏡頭就是直接從《美麗中國》剪下的,甚至連海報都有幾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國》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箇中國紀錄片的奇蹟。之前央視出品的不少紀錄片,拖沓冗長,解說沉悶,而這部紀錄片明顯借鑑了《美麗中國》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鏡頭切換簡潔明快,解說詞設計得也恰到好處。以食文化為視窗,滲透人文的關懷,虔誠的態度,尊重勞動,尊重自然,尊重傳統。美食,和美食背後的人與事,無不散發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導演陳曉卿表示“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7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非常好的美食節目,當然我也不會放過這本書。我不僅是被,書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從美食中體會到人生百態。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簷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無奇的家常菜往往會成為味覺的種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記憶裡,久久不能忘懷。當你懷念故鄉時,家的味道也會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家常》這一個章節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燒肉,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一場視覺味覺與嗅覺的盛宴,還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樸的愛。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並不富裕,母女倆,租住在學校附近,他們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裡,沒有獨立衛生間,四戶合用廚房,但房租便宜,這就是他們的家。

  我發現一個看似奇怪的問題,在這樣一個章節裡,有許多內容,其實與紅燒肉並沒有關係,和總是與食物本身不一樣,偷偷在告訴我們什麼。比如“五年來,父親從沒有來過上海。”我在這裡會感受到,父親爭取每分每秒掙錢,想讓紫玉過上更好的生活,表達出了無私的父愛。“五釐米厚的筆記已是第四本,女兒的專業課,媽媽從未缺席過。”媽媽記得如此細緻的筆記,代表著他對女兒的期望,也代表著細膩入微的母愛。這樣普通的紅燒肉,凝聚了一家人的愛,我們家也是如此。

  時間很快過去了,哥哥越來越大,已經不怎麼愛說話了,每次回家爸爸媽媽都會準備豐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時,冷漠的哥哥才會找回一點熱情,家裡也會找回更多的溫暖。

  就像書中告訴我們的:“總有一種味道,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8

  我很喜歡看有關美食的電視節目,自從《舌尖上的中國》開播後,我總是會抽出時間來觀看,看各種美味在人們的舌尖上盡情跳躍,因為它們是最原始、最淳樸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帶領我們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品嚐了各地的拿手好菜,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些美味不是出自哪位烹飪大師,也不一定是多麼珍貴的菜餚,但這些美味卻是最貼近我們的生活,最原始、最樸實的美味。他們的那些烹飪方法都非常巧妙的保留了食物最初的味道和鮮美,他們用的食材也是最新鮮、最原始的。

  《舌尖上的中國》還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領。大山裡的人們會把春筍、野菜和各種菌類烹飪成一道道美味,豐富了他們的飯桌。海邊的人們會去捉最不起眼的沙蟹,經過清洗、磨碎、調味、發酵後,做成美味的沙蟹醬。人們總是能夠把握住他們當地的天然食材,當然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我們也要去保護生怸的平衡,讓這些美味更久遠一些。

  影片裡還穿插了一些真實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很感動。有一個新疆小夥子,他的弟弟就要離開家鄉去上大學了,他做為哥哥想給弟弟準備一個禮物,他來到已經看了很長時間卻沒有去摘的蜜蜂窩底下。因為這個蜂窩長在一棵很高的樹上,這個蜂窩特別大,要摘下來非常危險,一不小心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弟弟要離開家鄉去上學了,他想摘下來讓弟弟品嚐蜂蜜的甜美。他用一根藤條綁住自己,再把藤條拴在樹上,他一步一步小心地爬著,他爬了3個小時終於來到了樹冠,因為蜂窩上有很多蜜蜂,他早有了準備,點燃手中拿的樹葉放在蜂窩上,把蜜蜂燒死後摘下了蜂窩。回到家後,他們一起吃著辛辛苦苦換來的美味,兄弟倆很高興。哥哥對弟弟說:“在學校一定要認真、刻苦的學習”。我相信弟弟也一定懂得了每份甘甜都來之不易,他一定會努力學習的。

  看了這個節目,讓我也好想去每個地方旅行,去品嚐天下的美食。最後也感謝這個節目組的所有人員,是他們的辛苦和付出,讓這個節目帶我們去感受了這舌尖上的美味。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9

  這個紀錄片我對它一直以來都算蠻有情感的。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它,並沒有認為它的人物故事佔比太多,其實正是有了這些人物故事我才更覺得有可看性。

  中國人的情感文化已經綿延了幾千年,它寄託於各種各樣的形式中,可以說食不離情、情不離食。就拿我個人來說,我生於安徽、長於江南,我的骨子裡早就烙下了江南飲食的印記,幸好如今也不算離家太遠,飲食文化都相近,也算是一種幸運之事。不過我的骨子裡可能是個對於食物文化包容性比較強的人,各地的食物不管是否正宗,我都願意嘗試嘗試。只不過囿於時間、地點和金錢無法實現,那麼能有這樣的一個作品能夠讓我見識到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廣的文化也是極好的。只是吃固然能夠喚起人內心的饞蟲,但是真正讓人感動的仍是寄託於食物中的情感,更何況有些食物的製作方式已經傳承了千年以上,在千年以前是否也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享受一樣的食物,這種情感的紐帶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跨越了思想和文化走到了我的面前,讓我得以感知。今日是重陽節,按理說對於現代人,其實關於這個節日的記憶已經相當淡薄了,我們基本上已經忘記了應該用何種方式去紀念這樣一個節日,可是食物不會,便是三歲小兒也明白今日該吃重陽糕了,這就是事物的魅力,它不僅僅擁有它原本的味道,更承載著人類賦予其千百年不變的情感寄託。舌尖正是傳遞了這樣的價值取向,它拍攝的`手法厚重,也不會讓食物的情感表達流於表面,很多人覺得舌尖關於食物的部分較少,或許是一帶而過,並不詳細講她的製作過程,雖然有些可惜,不過事物總是在那裡不是嗎,比起食物,能夠給我們展示那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知道了但丟失的傳統制作方式,不也很好嗎。

  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業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可是誰又會再去了解我們是如何播種、如何收穫,這些糧食蔬菜是經過怎樣的工序被送到我們的餐桌上的,人與自然本身就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奇蹟,我們現在的旅遊業主張迴歸農村、迴歸自然,自然與我們的食物是息息相關的,幾千萬公頃的梯田、各種各樣的原始的耕作生產方式,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在幹著我們聞所未聞的事情,正是這些奇蹟才構成了我們整個的人類文明。有時候,能透過這樣的紀錄片瞭解到,也是非常可貴的。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0

  中國的二月,洋溢著傳統節日的安祥喜樂。表達和抒發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吃是大眾最為喜聞樂見的慶祝方式之一吧。那一年的春節,央視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今年春節,我讀了《舌尖上的中國》。

  一語天然萬古新,今時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各種調料品和繁複的程式共同作用後的食物,喜歡享受天然食物。最令人難忘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比如江南餐桌上常見的筍,尤其可以和肥膩的肉類脂肪形成的美妙的平衡。從小到大,每逢初春,爸爸就會做上海家庭飯桌上最常見的醃篤鮮,幾片冬筍,幾塊排骨與鹹肉和幾個閒雅的百葉結,總也會讓我食指大動,一種天然好滋味。

  如果人生可以分段,大約分三段吧。在小時候,我還真是為了美食企盼著過年。因為只有過年,忙碌的父母才會有時間去為我們精心準備著可以與飯店媲美的美食。大約離過年前一兩週的時間,我們根據通知去生活大院的各種地方幫父母排隊領各種年貨,一邊感受著父母們之間愈來愈濃的過年氣氛,一邊和小朋友們盡情嬉戲。漸漸地從我家的廚房裡會飄出各種美食的香味,我跟著我家的春節首席大廚爸爸做個試菜員,那些味道,那種快樂無法忘記,也不可能忘記。隨著長大,我的需求也不再是停留在馬斯洛的初級階段,在心中傳統的節日已不似兒時那般重要,但也許錯失了人生一些重要的美景。而後時間還在繼續,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依舊盼望著過年,雖然已不是為了美食,但心情是一樣的。快樂容易在家裡互相傳染吧,盼著過年,盼著看春晚,甚至讓我有一個念頭”好好學燒菜,早日自己為一家老小燒一桌年夜飯”,就像當年同樣也是婚前廚藝小白的父母,為了讓一家人有個美食春節,盡力去學做菜,在實踐中慢慢提高廚藝。因為孩子,重溫了兒時過節的快樂,體會時間的味道,傳承家庭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每個與美食有關的故事,是人類與自然,人類與時間,人類感情的故事等等。在我們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這些故事構建了食物的歷史,也構建了每個人每一天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珍惜食物,珍惜生活。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1

  今天,我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這一集裡不僅講了五穀,更是講了一種“情”。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講賣黃餑餑的老黃。

  老黃是一個在農田中辛苦勞作的農民,他每個周要去兩次城裡賣黃餑餑。老黃上上下下都是實在的:黃餑餑是實在的,人更是實在的。他每個餑餑一塊錢,決不降價。他認為流水線上生產的餑餑,遠遠沒有用自家石磨磨出來後親手做的好吃,這個做黃餑餑的糧食是一種叫糜子的東西。糜子其實做飯並不好吃,但一經老黃的手就會變得又香又軟又甜。老黃做這些黃餑餑要三天,從早上三點到晚上九點,要經過七道工序,非常麻煩。

  可老黃的兒子明明就在城裡,而且還賺了很多錢,可老黃仍住在他的土房裡,他在城裡賣餑餑,只能勉強餬口。他放著舒適的生活不幹,是因為他很熱愛他的工作。他有一個意識,就是要把祖先們留給我們的美食文化繼續代代相傳,這就是美食的傳統--手工製造。

  看完之後,爸爸也和我說了他的童年記憶,爸爸的感受可比我多多了。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那時大人們從來不給孩子們買零食吃,孩子們只能等到過年。”父親不禁深情地說:“我小時候,天天都盼著吃奶奶做的麥芽糖。做麥芽糖的那天,很早爺爺奶奶便開始生火煮麥芽水,當我發現麥芽水開始慢慢地蒸發的時候,我便趕忙去燒火,直到麥芽水越來越少,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啟鍋蓋,用筷子去攪拌。就這樣,從早上一直守到下午,麥芽水中的糖分終於開始慢慢地凝固,成為了稀疏的麥芽羹,用筷子一挑,幾滴黏在筷子上,可又慢慢地滴進鍋裡。”說著,爸爸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眼裡流露出一種既懷念又神往的神情,我感覺好像有一個大鍋就在爸爸身旁,鍋里正散發著麥芽糖的清香。

  在爸爸的回憶中,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這一集中說“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代代相承的,父母親手做的食物,如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播下了一粒種子,無論走多遠,飛多高,長大後都會想起自己的家庭。”

  我相信,不止是父母給我親手做的食物,還有許多,如同父母今天陪我看電視,我都會把它們當做最美好的回憶,代代相傳下去。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2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小吃貨”的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我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為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螢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裡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看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來。作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總有觸動淚點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一個叫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著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他們的辛苦: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掛著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我原來還對《舌尖上的中國2》的廣告詞有所懷疑,不甚理解,為什麼要準備好紙巾擦口水和淚水。直到看了以後,才有所明白·····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簡單而淳樸,真實也感動。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3

  舌尖上的故味,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和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幾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使人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使我們興奮,流下口水,還是因為我們從各地的飲食中“看”到了家裡的味道。在現在的中國,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為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儲存著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這些記憶,在作家那裡寫成了文字,在詩人那裡吟成了詩,在家人那裡卻煮成了飯,炒成了菜。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全都藏在了那一鍋湯,一碗麵條,一片肉裡。

  在日益劇烈的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背景下,人類以及負責人類生存的食物在加速流轉。片中徐徐展現的一幕幕畫面,則讓我們的心靈舒緩了下來,也喚醒了我們對兒時生活的記憶。與口水一起流出來的,是淚水,還有對兒時生活的深深眷戀。無論人們走多遠,在腦海裡,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

  看著那些辛苦勤勞又樸實無華的國人為了生計奔波,遠走他鄉,揹著行囊漸漸離去,竟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悲傷和淒涼湧上了心頭。

  或愁或喜或怒,對於感情的認知人類與生俱來;或鹹或甜或辣,對於滋味的感覺人類也從未忘記。它就像是春日裡一場小雨,溫涼適度,沁人心脾,讓人頓時冷靜,也讓人回味無窮。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次腳步會走到哪裡,也不知道下一站食物的腳步會走到哪裡。美食離我們的距離究竟是遠了,還是近了?沒有人知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家的味道永遠都是一種羈絆,一種力量,這便是舌尖上的中國啊。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4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啟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說這部紀錄片風靡網路,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內容都與雲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後,我只想到了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家鄉。作為雲南人,我有幸從小在美麗的自然風光環繞下長大,在豐富的美食給養中長大,自從高中畢業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僅有兩次回家機會,如今工作了,離家更遠,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許許多多人眼中,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那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恐怖的毒梟。我曾因自己來自雲南而自卑,曾嫌棄家鄉經濟落後。隨著我思想逐漸成熟,我為自己對家鄉的偏見感到慚愧。我懂得:雲南,我的家鄉,不應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拼GDP,受限於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它永遠不可能成為經濟強省。也正因為這樣,它才能較好地儲存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而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瑪,我想到了終生在農村耕作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的今天。無論我走到何處,最開心的是看到別人知道我是雲南人時詫異的表情,“怎麼可能,你普通話說得那麼好;你的英語說得那麼好;你居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來……”沒錯,我是雲南人,我離開家鄉不是嫌棄它落後,而是那裡的生活過於安逸,年輕的我要追求挑戰與超越,我要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到海外。總有一天,“彩雲子弟”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採摘松茸的卓瑪、出海打漁的林紅旗、年邁的魚把頭,還是挖藕的兄弟倆,亦或是種筍的老包、阿亮,研製火腿的諾鄧父子……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為了生活幹著平凡的事業。但正是這些生活簡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一道道人間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生命,自然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母親。

最新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觀後感700字15

  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說的話就是:“吃飯沒呀?”這讓外國人驚訝不已,中國人怎麼就對吃如此情有獨鍾?確實,“民以食為天。”從人們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們的物質文化等資訊。不同的時代,人們吃的東西也是不同。人們說:“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從舌尖上去看中國。

  奶奶——麻煩的糧票時代

  在我奶奶的那個時代,資源緊缺。什麼東西都要靠相應得票(比如:糧票、布票、油票……。)才能換取物資,並且要到供應站才能領到。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據奶奶回憶:一次過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應站換些糧食。這時,正值排隊高峰,供應站門口排起了長龍,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終於領到了。可這個時間別說是午飯了,就連這年夜飯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緊趕慢趕,總算是趕上了。而這年夜飯吃的又是什麼呢?醃蘿蔔、醃白菜,幾碗稀粥,中間放一個鹽罐子,就湊成了一桌“別具一格”的年夜飯。“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過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飢挨餓了!”說到這兒奶奶發出了感概。

  媽媽——“奢侈”的小康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糧票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人們的菜籃子,米袋子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醃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鍋清粥也被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所替代。我聽媽媽說:到了80年代後期,在“飲食大舞臺”上粗糧“退了休”,細糧成了“配角”,人們從未吃過的山珍海味晉升“主角”。還有更另類的:什麼蛇、鼠、果子狸紛紛出籠……

  我們——饕餮的營養時代

  到了我們這一輩,鮑魚、鱸魚等“土豪式”食物已舉行了“閉幕式”。人們對養生又多了一重認識,個個都追求起“純天然,無公害”的食物來。粗糧重新“上崗”,頗受人們青睞。乳業更是進入了一個巔峰!怎麼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在今天,人們吃著並選擇著。人們的健康觀念在21世紀清醒而大步地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