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1

  20xx年2月10日晚上,我與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我的內心有強烈的觸動。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三十年不回家,不顧家,一腔熱血報效國家,無怨無悔,他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他說,血要一滴一滴慢慢流。意在要為國家,為人民一直做出貢獻,這位老人,將最美的青春獻給國家,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劉盛蘭,家境貧寒,二十年來捐助貧困學生,即使工作丟了,房子燒了,也停不下資助學生的腳步。他珍藏的一個藍色的布袋,裡面有被他資助學生的感謝信與一張一張的匯款單。自己吝嗇的連饅頭都不捨得買,這麼多年,資助學生達一百多個,資助了7萬多元,感動了所有人!

  陳俊貴,為了對戰友臨終前的遺願的承諾,帶著妻子與孩子,要為那些築路犧牲的戰友們守墓一生。“義薄雲天”是對陳俊貴最好的評價, 他以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尊崇的“義”。

  除他們外,還有最美村支書段愛平,為了家鄉與鄉親們,自己出錢出力身體垮了,卻依然心繫鄉親們;在油菜花海中追夢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前赴後繼三十年,用生命講述農民工搞科學研究的不易;盛開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幫辛鄉的格桑花——格桑德吉,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放棄城市良好的就業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做老師,告別親人,離開女兒,卻成為門巴族的“護夢人”;最老上班族,胡佩蘭,98歲依然堅持坐診,不僅救了人,而且醫了心;偉大母親姚厚芝,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因家庭負擔放棄治療,用三年多的時間繡出一幅清明上河圖,只為將來為孩子們籌學費;遲到二十八年的見義勇為獎獲得者方俊明,二十八年癱瘓在床,沒有絲毫怨言,見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恆定不變的價值。

  最令我敬佩的是“老阿姨”龔全珍老人,新中國成立後,甘祖昌將軍放棄高官祿,回到鄉下當農民,作為妻子,龔全珍老人全力支援,並隨同甘將軍回鄉下,一待就是五十六年。甘將軍必生為國家做貢獻,用自己330元的工資,拿出三分之二用來修水利,建校舍,扶貧濟困,龔全珍老人也同樣拿工資去做支援農村建設上,沒有絲毫怨言。

  龔全珍老人在離休前,一直在做老師,盡職盡責,甚至離休之後,依然資助貧困學生,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我感觸最深的是在頒獎典禮上,龔全珍老人堅持從高臺上走下來,並謙虛地說自己走得不好以及她那句“今天這個晚會前邊的模範人物,都是我的老師值得我從今以後,認真向他們學習!”並深深鞠了一躬!老人身上的精神,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如今我們中學生,是否可以做到處處學習,虛心請教,就像《論語》中說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否可以做得到天天反省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改正不足?龔全珍老人就是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不僅是他們,在許多地方,甚至自己身邊,也會有這樣默默無聞的貢獻自己,而他們,即是當今許多人的榜樣,同樣也是在這個社會對“善良”一次最美好的詮釋!或許,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做出那麼偉大的壯舉,卻可以透過點滴小事來貢獻自己的力量。當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時,一定會發現:原來這個社會是如此美好!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頒獎典禮於2017年2月8日晚8:00在中央一套播出,十大人物事蹟涉及科技、教育、醫學、法律等領域,他們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非凡的業績,對我觸動最深的是他們在崗位上幾十年的堅守,對初踏入工作時的那份初心的堅持、他們是中國14億人民學習的榜樣,是中國正能量的傳遞者。

  奮不顧身三進火海的英雄王鋒、36年堅守山區教育的支月英老師、為艾滋病攜帶者的孩子創辦紅絲帶學校的郭小平校長、為脊椎患者開啟摺疊人生的梁益建醫生。他們都是活在我們身邊真實的榜樣,他們的事蹟使我幾度眼眶溼潤,帶給我們的感動無以言表。

  當主持人講到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老師時,帶給我的思索更多,這是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對老師這個稱謂的敬重,曾經的自己也是一名教師,回首這十年的教書生涯,感覺有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不能說自己沒有恪盡職守,於支月英老師相比,我不是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在那樣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一干就是36年,紮根在大山中,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我為山區的孩子們能碰到這樣一位良師而感到慶幸,“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種精神在支月英老師的執教生涯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她把所有的愛給了大山裡的孩子們,當孩子們說“有老師的愛就是幸福!”支月英老師落下了幸福的眼淚。談到自己的女兒時,心中卻是滿滿的虧欠,女兒的一句話“媽媽,您是一位好老師,卻不是我的好媽媽”。讓臺下的觀眾潸然淚下,讓我們向這位燃燒了自己,奉獻給他人的人民教師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3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電視臺的“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非常感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隱姓埋名,卻一直捐款的老人張紀清。

  千萬不要忘掉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後代。

  炎黃,是人類的始祖,帶動了整個華夏族的發展與千古文明。我們身邊總有隱姓埋名捐助社會的公益人士,他們默默為社會付出。

  最終有一天,我們認識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黃,他叫張紀清。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於公益,他來自江陰,用一個人的文明撐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2017年11月,一位老人在江陰市某銀行正起身離開,卻暈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進醫院。人們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張匯款單,匯款人的名字,叫炎黃。那天,那個被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終於解開。老人的名字叫張紀清。

  “這不是什麼大事,是我們應該做的。”張紀清老人在感動中國裡與主持人這樣說。張紀清老人也沒有預料到會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解開隱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謎。原本老人打算把這個秘密保守一輩子,連最親近的子女都不會透露。在張紀清老人眼中,他做的這些都是小事,助人為樂、濟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幾乎每年,祝塘鎮都會收到“炎黃”的匯款,而匯款地址卻是五花八門,尋找後發現地址都是假的。想尋找這位好心人的`人們也只能失望而歸。“我要的不是名,是心!”這便是張紀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盡各種辦法“潛伏”,不願以恩人自居。

  看著電視螢幕中的老人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從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現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裡與老伴靠養老金生活,從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筆捐款到二十七年後的如今,老人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因為我們有濟貧幫困的文明。

  感動中國,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無悔奉獻只為給子女、社會、身邊的人帶去一份未來,一份溫暖,一份快樂。感動中國,雖然隔著螢幕,但感動中國的夜晚有多少人為熒幕中那些感動人心的事蹟所流淚。感動中國,我們的身邊又有誰跟他們一樣在默默付出。只是我們不知道。但我們也許能跟他們一樣,我們同樣是炎黃子孫,我們同樣有傳承千古的文明。

  感動中國,也許我們能感動未來。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因為有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們,世界才會繼續。因為有那些無私付出的人們,身邊才有感動,已致感動了整個中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4

  隨著時間的交替,歲月的更迭,《感動中國》已經走過了十三個春秋,無論是多年前的《感動中國》還是如今的《感動中國》,每一個人物都令人感動不已,每一個事跡都催人淚下,每一個人的品格和精神,都是當下社會所珍視和敬仰的。

  今年的《感動中國》,38歲的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王峰火海救人的事蹟讓無數觀眾淚奔。2016年5月18日凌晨,王峰所在的村中的一處民宅突發大火,王峰發現火情後,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而他自己則被燒成了“碳人”,最終在醫院因肺栓塞而搶救無效離世。如果說王峰第一次衝入火海救妻兒是親情使然,第二次衝入火海救老師和學生是責任使然,那麼第三次衝入火海救鄰居和其他人就是其淳樸善良、俠肝義膽的人性光輝,正如頒獎詞所言:他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他高貴的靈魂浴火涅,他在人們心中永生。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也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雖有助於社會的正常運作和推動經濟發展,但同時也需要有一種能夠打動人們的精神力量,需要有一種能根植於人類靈魂的道德力量,需要有一種樂於奉獻、敢於擔當、立志進取、永不過時的榜樣力量,來與時俱進地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傳遞正能量,而《感動中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具備這樣的力量。他們或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或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亦或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他們用行動書寫著屬於國人的風骨和驕傲,他們的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脊樑,也是人生價值的導向。

  面對繁華與紛繁,《感動中國》讓我們能靜下心來思考,“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怎樣去做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我想,每個人都能從感動中國中找到答案,《感動中國》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有一天它要長成參天大樹,且枝繁葉茂。

  這個社會需要家國情懷,需要真善美,歲月靜好只因有榜樣前行。《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每一個人物都是在社會上豎起一個學習道德、崇尚道德的時代標杆,都是在弘揚一種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許我們一生都無法感動中國,但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無論我們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或風光,或平庸。《感動中國》每一次都會淚流滿面,感動滿懷。每一次結束的時候,我們都會收穫許多感動,而每一年將要開始的時候,我們期待感動已經在路。2017,砥礪前行,向榜樣致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