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種病那些年觀後感

青春是一種病那些年觀後感

  沈佳宜這個名字,小說看了X遍,講座聽了Y遍,電影再聽N遍,雖然素未謀面,但熟得跟住在隔壁的姑娘一樣。多好,這一生都有一個人這樣念著你的名字,自己念不夠,還要拿著大喇叭念給全世界聽,生怕別人不知道,“沈佳宜,我喜歡你!”

  九把刀已經32歲了。沈佳宜也已經嫁作人婦六年。我覺得他未必對沈佳宜再有什麼波瀾,只是強調自己喜歡沈佳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句話,從17歲開始說了15年,就算那句話是“我是豬”也能催眠到腦海裡深信不疑。當這種催眠變成習慣,“沈佳宜”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信念──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有了理由,努力有了方向,人生有了意義。不管何時何地,那三個字像一句咒語,在心底念著就會渾身充滿力氣。就像高中時足球隊的男生,把喜歡的女生名字縮寫繡在球服後面,背在身上迎著風發足狂奔,好像從此可以所向披靡。

  “喜歡對的人,身上會發光噢。”

  誰都發過光的吧。哪怕現在變老了,發福了,神情麻木了,沒有夢想了,但一想到多年前發過光的自己,還是會傻傻地就露出會心微笑吧。所以你未必是來看九把刀的'故事,你不過是穿過這個黑暗的電影院去找曾經的自己。哪怕故事已經爛熟,旁白仍像小說,高中畢業之後的部分拍得洩氣,你還是在九把刀拜託大家看過不要劇透的最後十分鐘,眼淚像爆水管一樣飆出來,周圍響起了擤鼻涕的聲音。

  我喜歡拍青春片的人。他們都因為記憶太好,又不甘心只用回憶抵抗餘生,於是為自己造了一架時光機,重演,定格,鐵證如山。每當青春的鄉愁又犯病時,拿出來看一次便是解藥。

  九把刀做到了。

  而我,一想到還沒有拍到那樣一部電影,又好像全身加滿了動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