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月》觀後感

電影《八月》觀後感

  想看《八月》這部電影,一直沒有機會實現,為此,難免有點耿耿於懷,畢竟,自己每天是在影城混吃混喝的。因為我太想知道,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光環下,一個羽翼未豐的年輕導演,究竟做了哪些有益努力,讓一部乳臭未乾的處女作,贏得一眾專家評委刮目相看。

  再過一週,該片即將下線。還好,今晚終於如願以償。

  簡單談談直覺印象吧,因為,這種自然感受太強烈,佔滿了大腦。

  電影從工人下崗開始說起,主要講述了1994年夏天小學畢業的少年張小雷,在懵懂間目擊到自己生活環境發生的變化。

  小雷爸爸是電影製片廠優秀的電影剪輯師,鐵飯碗被打破,他常常用一句話自己安慰:下崗有什麼可怕,人是憑真本事吃飯的。可他當老師的老婆卻不以為然,認為他盪來盪去不務正業還自命不凡。

  直到有一天,他酒後對著房間的空氣絕望地揮拳,內心的不安和不甘才不加掩飾地發洩出來。

  為了生存,最終他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他的口頭禪)遠走他鄉,給他從來不屑一顧的同事韓胖子做場工。

  影片用黑白色調和大量淺焦鏡頭,以旁觀者為主要視角,透過碎片化的記憶,客觀再現那個年代的陣痛。

  那些高唱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和咱們工人有力量的父輩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一夜之間,他們和集體失散了,變得一籌莫展、茫然無措,理想,信仰也像被廢棄的車間廠房蒙上灰塵。他們飽經風霜艱苦卓絕的歷史,像影片中那個終日臥病在床的'太姥姥,漸漸被時間隱去蹤跡,不再引人注目。

  因為,生活不會因為誰的不幸和指責而住手,歷史終歸要前進。

  導演有意以一個十二歲孩子有限的眼光看變化的世界,妙就妙在,他只負責拍攝日常瑣碎的事件,其背後的複雜性和價值觀交由觀眾判斷。

  電影片末有一行字:獻給我的父輩。

  有人說:“《八月》是寫給父輩失意的詩,是生命里長出來的電影。”

  金馬獎評委對於《八月》的頒獎詞是:“它不只是一個男孩的成長,更是對人情世故、體制變革以及時代記憶的回眸與反思。”

  而於我,在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隱隱作痛的心中,一直閃現兒時那個曾給我們國企子弟帶來很多美好往事的大廠區,如今,頹敗在瓦礫和雜草中,無人問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