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15頒獎晚會觀後感

感動中國2015頒獎晚會觀後感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昨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了感動中國2014年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首先,科學家于敏為我們國家研究原子彈的決心和時間讓我驚歎。研究原子彈,那時,就連歐洲列強也需要五六年,我想:那我們國家就得需要個十年八年才能研製出來吧,誰曾想,我們國家只需要二年零一個月就研發出來了,真偉大!因為于敏年事已高,所以他的兒子來幫他領獎。

  第二座獎盃獻給了外交官朱敏才和妻子孫麗娜。他們在退休後沒有選擇在北京享受悠閒的生活,而是去遙遠的貴州省支教,教授那裡的學生英語知識。他們支教了五所小學,在第五所小學支教時,朱敏才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卻染上了重病,臥床不起。他們的舉動讓我敬仰。

  其餘的獎盃都給了各個領域的人物,他們是以“炎黃”的名義濟貧扶困三十年的張紀清,他的善舉,涓滴見滄海。愛子心無盡的陶豔波是與兒子同桌十六年的媽媽。忠誠印寸心的新疆警察木拉提,置生死於不顧,為新疆的平安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一心一意為麻風病人提供治療的醫生肖卿福。精心照顧臥床父親十三年的詩人朱曉暉等等。 他們雖然事蹟都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勇於堅持,無私奉獻!

  他們的事蹟感動了許多人,也感動了我。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去發揚,去學習,去堅持,我們要成為一個有愛心,有仁孝的好少年!

  2015看感動中國觀後感

  在2015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有帶領科研團隊實現氫彈研究突破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于敏;有放棄安逸生活堅持在貴州山區義務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有背井離鄉、為南水北調做出巨大奉獻的基層幹部趙久富,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餘年從不留真名,成為一座城市精神座標的普通市民--張紀清。

  2014年11月,在郵局突然暈倒的老人張紀清被送到醫院。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秘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

  1987年,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1000元的捐款用於敬老院的建設,捐款人署名是“炎黃”。當時這筆捐款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工資。從此以後的27年間,無論是希望小學還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27年間,江陰人一直在尋找“炎黃”這位好心人,當地甚至還建設了一個“炎黃陳列館”。

  2014年11月,這位好心人“炎黃”終於現身了,他就是張紀清。張紀清出生貧苦,改革開放後成了鎮上首個萬元戶。手裡有了些錢他就開始捐款。之後,他又幹回了老本行會計,拿的是死工資,可是捐款卻沒有中斷。張紀清在家裡明確表態,錢會用到別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錢自己去掙。現在張紀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樸,現在還住著過去的老房子,但是依舊捐款。

  張紀清坦言署名“炎黃”是不想讓被幫助的人有負擔,他說“我們做一點點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張紀清就是“炎黃”,這個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並一直支援著他。這份堅持27年的凡人善舉成就了大愛,在這個冬天帶給很多人溫暖。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大愛深沉!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用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吧!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在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個醫生,他叫肖卿福,男,66歲,是一位麻風病醫生。

  一說到極具傳染性的麻風病,許多人都會心生畏懼。42年前,當他第一次走進了江西唯一一個麻風病康復村--于都縣安背村時,他一夜沒睡,連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但醫生的職責讓他留了下來。42年間,他獨立確診、治療麻風病新發、復發患者300多人,矯正康復手術100多例,從未出過醫療事故。經過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風病患病率從1966年的每10萬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萬分之0.5。2010年,貢獻突出的肖卿福榮獲了麻風病防治領域的最高獎--馬海德獎。退休後,肖卿福依然閒不下來。他堅持每週到鎮上出診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幫他們。”

  看完肖卿福爺爺的故事後,我很欽佩他那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要向他學習,生活和學習中不怕艱難,遇到挫折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績!




更多熱門觀後感文章推薦:

1.

2.

3.

4.

5.

6.(最新)

7.

8.

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