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觀後感1800字
《切爾諾貝利》觀後感1800字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切爾諾貝利》觀後感1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切爾諾貝利事件,是一件全球周知的災難性的事件,造成的後果駭人聽聞、史無前例,而事故產生的輻射影響也將持續上百年甚至更久,如今的那裡是死亡之城,各種動植物變異,人類也沒有逃脫魔掌,越來越多的人罹患癌症,在痛苦中死去,無辜的孩童來到這痛苦的人間受盡折磨。總之,那時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這個事件的瞭解就停留在這個階段,至於事故具體的發生細節則毫不知情,總覺得這距離我太遠太遠,不論從時間上或者空間上。直至這個特殊的春節,辦公室同事在討論電影的時候不止一次的講到這個事件,而且還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說20xx年拍的這部《切爾諾貝利》應該是災難片裡面最好的,這毫無疑問的引起了我的興趣,要了免費觀影網址,趁著這個還沒完全恢復正常的上班,偷偷摸摸的利用上班及午休事件看了這部的確很不錯的電影--《切爾諾貝利》。
電影共5集,每集一小時多幾分,短小精悍。受網路、免費網站等因素影響,影片放映有點斷斷續續,5小時的電影被我看了三天,那種沉悶壓抑的氣氛被打亂,但還是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拍得很走心,裡面的很多情節還是讓人感覺震撼、揪心與無奈。裡面的一項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一是爆炸剛發生的時候,因為大家的輕慢,也因為測量儀這個機器的限制,導致上萬的輻射值被測量出來只有3.6倫琴(這個數值是小測量儀的上限),而且這個資料被廣泛的用於各個重要會議上,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很細微的事件,根本不值得花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處理。記得自己看這些場景的時候,內心那個緊張啊,因為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分鐘的耽擱都是對一大群生命的不負責任,輻射造成的危害太可怕,特別是這種高強度輻射。正如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的消防員,才短短几天的時間,他們基本上都面目全非、血肉模糊,想起那個場面依然讓人膽戰心驚。在戈爾巴喬夫主持的那場會議中,一開始他差點聽信“這只是一場小事故,輻射只不過相當於做一次胸透”的謊言,把我那個緊張的….看著邊上欲言又止的教授,我忍不住的在心裡為他加油鼓勁,“千萬不能放棄啊,一定要大膽的說出來,就靠你了….”,慶幸這個教授沒有讓大家失望,也能感受到他那種為了真相而不顧一切的勁兒。還好,還好,大領導留了個心眼,沒覺得這個教授在危言聳聽,但估計也心存僥倖,想著可能沒有他說得那麼嚴重,所以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派了宣傳只是個小事故的部長與這個教授一起趕往現場檢視,才能讓真相沒有就此掩埋。
讓我印象第二深刻的就是這個一開始宣傳只是“小事故”,最後對救援盡心盡力的(副)部長。說實話,一開始,我並不喜歡他,總感覺這人官腔十足、欺上瞞下、自以為是,但在後面的劇情裡,開始慢慢明白,或許一開始並不是他主觀的欺上瞞下,而是他掌握的資訊有限,讓他誤以為這只是一場小事故。按照大領導的安排,他與在會場上“危言聳聽”的教授一起趕往現場,如果說在一開始他還是自以為是(簡單粗暴的要求飛行員直接飛過爆炸現場),後來的他則是理智而開明的。在終於得知真相(爆炸現場輻射高達一萬五千倫琴)之後,他認真聽取教授的意見,並對一些看似不可能的要求都盡最大努力給予滿足。利用直升機空投數千噸沙子、硼和鉛,當第一輛直升機因為沒有很好的把握距離直接墜毀時,看到了指揮人員的無奈與悲傷,可是,如果遲疑,造成的傷害不是簡單的.死一兩個人,所以他們只能忍住悲傷,繼續讓下一輛直升機繼續工作。我想,但凡有點人性,面對這樣的場景都難以不震撼。慶幸飛行員的努力沒有白費,至少那時候的處置是成功了,雖然這樣的處理方式也帶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後果。當告知需要三名水工去處理水管障礙的時候,當需要一大群礦工去加固底座的時候,那些普通工人的形象立馬變得高大起來,他們有遲疑,因為他們知道真相;但他們沒有退卻,因為他們知道這個災難現場需要他們。當看到三個水工從地底下上來並告知大家成功解決問題時,全場歡呼,螢幕前的我也忍不住有些激動。當看到那些礦工因為工作環境太惡劣而全身赤裸時,特別是他們的工頭過來問這個部長,“這些礦工在完成任務之後有沒有什麼保障或補貼?”但部長回答他不知道,工頭再默默的回去了。那一刻,莫名的心酸,其實他們都知道這一次工作的後果會是什麼,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的前往,如果可以,他們想為家裡人或者傷殘後的自己爭取一點保障,可這樣的想法也只是個美好而遙遠的願望,但他們也只能默默的承受。敬佩+難受……
還有就是這個算是電影主角科學家,看著有點像書呆子的科學家,這是個看著不咋樣,但實際上很堅韌而頑強的男子漢,他不懼權威,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沒有那麼的義正言辭;他擅長應付事故現場的突發狀況,沉著冷靜且專業;他面對水工及礦工時,面露不忍之心但堅持不撒謊;他面對整個國家對於核電站設計有不足時,捨生取義堅持說出真相;他被軟禁時,也沒有消沉或墮落,而是想法設法的把真相留給世人。在電影的各個場景裡,他的出現並不驚豔,往往是有些沉悶或者渙散,因為這畢竟是一部災難片,而他是一位有責任、有擔當的科學家,他謹慎而專業,客觀而冷靜,勇敢而執著。甚至包括後期的很多維護性工作,如汙染區域內的哪些動物要撲殺、多少範圍內的土地需要翻耕處理等等,很明顯,這個國家也聽取了這個科學家的意見,投入數以萬計的人員參與到這場災難的後期處理中,贏取了這不幸中的萬幸,把可能造成的傷害盡力降到最低。
突然,那個女科學院的影子跳到了我的腦海,那個本可以明哲保身、讓自己遠離傷害卻偏偏讓你們捲入其中、還世人真相的勇敢的女科學家。作為較早發現事故的人,也是對輻射傷害瞭如指掌的讓,她本可以讓自己遠離傷害,但她卻選擇了“逆行”,冒著被抓的危險,執著的趕往事故現場,還向現場的指揮人員及科學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盡己之力,幫助降低難造成的影響,也致力於尋找事實的真相,她不顧個人安危,冒著巨大輻射的危險,到醫院採訪事故的當事人、第一批趕赴現場的消防員,儘可能的還原並記錄事實真相,尋找存在的不足,儘可能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意外。她想把真相公之於眾,但被有關部門的人員帶走並約束行蹤。被解救之後依然“執迷不悟”,選擇繼續尋找真相。這才是有骨氣的人,這才真正配得上“科學家”這個稱呼。
還有很多投入到一線的不知名的人們,那些空投滅火材料的頂尖的飛行員,那些看似冷酷實則充滿柔情的動物撲殺人員,還有很多很多,正因為有了他們堅持不懈的付出與犧牲,讓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成為當前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