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知錯就改的作文三篇
高中知錯就改的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知錯就改的作文三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知錯就改的作文三篇1
高中學生陳奕帆撞壞了薛先生的寶馬車,留下了道歉信和賠償金;另一位女中學生因撞上的是賓士,遲遲不敢露面。這兩名學生遇到的事情幾乎相同,處理方式卻大相徑庭,結果也就不同了。陳奕帆由於敢於認錯,得到薛先生的賞識和資助,而女同學恐怕還在擔心車主找上門來。而兩者結果的不同,正是因為他們犯錯後不同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可見前者誠懇認錯的態度是更值得我們讚揚和學習的。
知錯就改是一種真誠的態度。一般大度的人不會計較別人犯下的小錯,計較的是對方犯錯後認錯的態度。在我們還是孩童時,也經常聽到一句教誨“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孩童都懂的道理,我們豈能忘記,真誠是化解矛盾的好藥方,你真誠了,對方定會被你感動,從而饋贈給你真誠和溫暖,這樣,小錯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這樣雙贏的做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知錯就改是君子風尚。負荊請罪的故事我們都聽過,若不是廉頗能夠知錯就改,怎能獲得原諒,從而被記載於《史記》之中,成為千古佳話,要做一個坦蕩的人,我們要有一顆敢於認錯的心,這是一種勇敢,勇敢了,你便是君子,若是隻想逃避,何談君子風尚?
知錯就改是合作共贏的基礎,俗話說“不打不相識”,那些“不打不相識”的人同樣也是在互相認錯後相識的'。1967年歐共體成立也是有這一類事情。德國總統對法國下跪請求原諒才使法德恩怨得到了了結,才會有今天歐盟的輝煌。
是什麼促使法德和解?是什麼促使歐盟的輝煌?是德國對“二戰”罪行的認識,是德國敢於認錯的勇敢和真誠的態度。反觀我們的鄰國——日本,不僅不承認罪行,甚至想要磨掉罪證,顛倒黑白,洗白自己,以至於日本現在不僅得不到大部分國家的原諒,甚至失去了擁有自己的軍隊的權利。
知錯就改是真誠的態度,是一種勇氣,是君子風尚,是合作共贏的基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到錯誤後不知悔改,破瓶子破摔的態度。願我們成為能夠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高中知錯就改的作文三篇2
人生是多彩繽紛的,也是漫長的。在我們的一生中,有高興,有悲傷,有時還會有憤怒。但我相信,在我們的一生中,一定會犯錯誤。不管是多還是少,只要能及時改正,就是好樣的。俗話說的好:“知錯就改,才是好學生。”我,就犯了一個錯。
在星期五的語文課後,老師發下了我的練筆本。我一般只看成績,心情好的時候會看一下評語,那天心情還不錯,就看了一下。上面寫著‘下課後拿著練筆本來找我。’看完後,心裡像有一隻小兔子一樣嘭嘭響。這才知道,真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呀。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去找老師了,但我猶豫了一下,我想,還是中午去吧,現在去凶多吉少啊。
中午,我早早的吃完飯,回到班裡拿練筆本。路上遇到了柳睿哲,她見我愁眉苦臉的就問:“你怎麼了?”我說:“劉老師讓我拿著練筆本去找她。”她說:“我陪你去吧。”我非常高興,就說:“太好了,謝謝。”
我們一同上路了,來到了語文教研組後,我先瞟了一眼,發現劉老師不在。我們決定,到樓上的生物走廊去打發時間。到十二點半的時候,我決定去找劉老師,結果劉老師還是不在,我只好繼續等下去了。
等到了十二點四十,我終於盼到了劉老師。那時候,我周圍的氣息都凝聚著緊張的氣息。終於,劉老師走到了我的身邊,平靜的說:“進去吧。”我走了進去,等待著劉老師的訓話。終於,劉老師開口了:“說說吧,你這兩篇是怎麼寫的,我們還沒有學議論文,你是不可能寫出這麼規範的議論文的。”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猶豫不決。心裡像有兩個小天使在打架一樣,一個說:“告訴劉老師吧,好孩子就應該說實話。”另一個說:“別告訴劉老師,你會被說的。”最終,第一個小天使獲得了勝利。畢竟,我想當一個好孩子。我怯生生地說:“是抄的,因為我沒得可寫。”劉老師說:“其實有很多東西可以寫到練筆裡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還有這次談話……這次談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讓我懂得了很多。俗話說得好,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
高中知錯就改的作文三篇3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並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一個人難免犯錯誤,關鍵在於犯錯之後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楚文王曾經沉迷於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對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堅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覆做了兩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說:“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頓吧!”太保申卻說:“我聽說,對於君子,要使他們心裡感到羞恥;對於小人,要讓他們皮肉嚐到疼痛。如果說讓君子感到羞恥仍不能改正,那麼讓他嚐到疼痛又有何用處?”楚文王聽後深深自責,從此不再去打獵,也不再沉迷女色,奮發圖強,不久就兼併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疆土。
文王因改過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國的盛況,然而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卻因為不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剛愎自用,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一次錯誤就是一次教訓,改過自新,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因此在《屬性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自己的過錯。他曾寫道,自己少年當僕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現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嫁禍於誠實的女僕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名聲。
那時的盧梭是可惡的,自己偷東西還嫁禍於人,但後來他仍受人敬重,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他能勇於承認錯誤,並能及時改正錯誤,而不是掩飾自己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說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這種人並不失為聰明之人。”承認錯誤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度,一種銳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