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感動中國央視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央視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小編收集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昨晚如約開啟電視機,準時收看《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目。

  與往年一樣的結果,在這個不平凡的“末日年”裡面,又有很多已經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動著中國。他們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蹟感動著這個麻木而又世俗的國度。

  我看這個節目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催淚彈”,其威力堪比北朝鮮當局剛剛施行的那枚核彈,使人在剛剛過去這個喜慶的春節假期裡,還獲得有一個感受悲情的時刻。每一個獲此殊榮的“英雄”其實都表演了一場悲劇,他們給自己的家庭帶來的是永遠的痛。一貫擅長煽情的央視就不能厚道點呀,能不能不這樣矯情呢?在節目進行中,我一邊觀看一邊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16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動過呢?由於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還想到了“最美司機”吳彬,還有更多創造了許多“國之第一”紀錄的人,儘管我這一票並不能有什麼作用,並不能算數!

  感動之餘,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後了太多太多,以至於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蹟透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後,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洩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流乾淨,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著,期待著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後蘊含的一種精神。

  第二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今天,我們在這裡,觀看了2016年的感動中國,這場長達120多分鐘的影片讓我很感動,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在山區中為孩子們默默奉獻而從不所求的這樣一對山區夫婦,他們對優越的生活選擇放棄,而走向了科技落後的山區生活。

  曾經有這樣一對夫妻,朱敏才曾是一位外交官,英語非常好。本來可以住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們卻選擇了山區的艱苦生活。這個山區小學有100多個孩子,代課老師卻只有一人,他們的到來無疑是給山區孩子增加了興趣,在平常的日子裡,他們學不到英語,那麼課外知識就更別說了,但自從他們來後生活就和以前大大不同。由於每天這樣過度操勞和長期吃不上營養的蔬菜的原因,自己卻落得了風溼病,沒動一下條件雖然苦,但他們是快樂的。可好景不長,又一次他突發腦溢血,倒在了這裡。過了許久才脫離了危險期,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有讓人激動的訊息呀!他的心願是在貴州山區當上一名英語教師,在這一刻,他的願望果然實現了,而且非常光榮出色的完成了,難道他們得獎項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終於在2015年晚在央視播出了,昨天晚上,我特地抽觀看了頒獎典禮,觀看過程中,平凡的人們在不同平凡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人民。’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