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優秀作文:拒絕惟成績是論的“實用主義”

2016年高考優秀作文:拒絕惟成績是論的“實用主義”

  “高考同題筆會”的獲獎,已成為獲取高考考場範文的一個最快渠道,也是考生預估作文成績的最佳參照。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一篇拒絕惟成績是論的“實用主義”優秀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優秀範文】

  拒絕惟成績是論的“實用主義”

  福州二中 韓楊煜

  有這樣一則漫畫:兩個孩子同時領回了成績,一個得了滿分受到誇讚,另一個因沒有及格而受到批評;可在第二次考試,原本的滿分學生退步受到責罵,不及格同學獲得進步受到了表揚。

  當我們解讀這則材料,會發現不論是作者還是我們自己,都將成績與獎懲聯絡了起來,可這樣的“以成績論英雄”真的是恰當正確的態度嗎?我認為這並不可取。

  Uber的創始人特拉維斯給出過這樣一個“冠軍理論”:面對逆境,要把一切置之度外,無論如何都要取勝,這就是成為冠軍的意義,這樣的“冠軍思維”是一種鼓勵人們努力拼搏,執著前進的人生態度,不可否認,它在許多人身處困境低谷時給予了有效的指引,但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人人都會成為像第一個滿分學生一樣“冠軍”嗎?

  我們身處一個充滿較量的時代,每個人都被督促著匆忙前進,彷彿只有不停地奔跑才得以實現超越,卻很少有人自問一句“做冠軍真有那麼重要嗎?”如果註定成王敗寇,未得冠軍者僅能成為敗者,那麼慘敗的人生又有何意義,真正的成功是對自我的肯定和超越,應是不斷自我完善的歷程,但絕非“惟成績是論”的當代實用主義。

  倫敦奧運會組委會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比賽的意義在於什麼,給出的回答是:學會獲得成功,更學會體面有尊嚴地去失敗。我想,你我如競爭賽跑般的人生意義也在於此。有價值的`生命貴在勇於坦然面對成敗得失,用成績高低論成敗未免太過狹隘了,更不是不成功便無用。

  我們的生命是不斷前進上升的過程,這其中會有許多或大或小如意和不如意,可真正決定生命質量的是我們以何種態度面對它,我們的社會用一種較為功利化的狀態影響了我們,也影響了學校、家長的教育態度,我想我們更應明確的是,學習並非只是為了讓我們披荊斬棘地去殺出一條血路,而最後卻在頭破血流中除了分數和成績一無所獲,無從尋找自己的價值亦或低估了自身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