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範文集錦

柴靜《穹頂之下》紀錄片觀後感範文集錦

  第一篇:

  霧霾,對於這個東西我們一點也不陌生,無論你在何時何地,始終擺脫不了霧霾的籠罩,霧霾也不再是教科書裡的說教,自然環境的惡化所帶來的傷害也不是簡單的柴靜一個家庭在承受。也許有人會說,柴靜之所以選擇拍攝宣傳片是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為一名曾經的職業媒體人,將柴靜的行為稱之為偉大或許過於誇張和不切實際,但是也絕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麼簡單,無論是曾經的記者身份還是現在母親的烙印,都無法掩蓋其追求真理的社會責任。

  在網路世界裡,我們生產著創造著各種資訊,享受著各種各樣的服務,我們不斷向大自然和社會索取,被紛繁複雜的社會所麻痺,睜著雙眼卻看不到真相,張開雙耳卻聽不到聲音,邁開步伐卻未曾前進一分,每個人都在喧囂,每個人都在說話,卻沒有人在聽。以前我們會說向沙漠進軍,向太空漫步,現在卻被霧霾打的措手不及,難道我們未曾發現它嗎?不是的,每個人都看見了,可怕的是都當做並未發生,我們不缺少隨聲附和阿諛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較真精神。

  面對複雜多變的霧霾汙染,也許柴靜一個宣傳片起不了什麼決定作用,但是無論是作為一個前媒體人還是一個母親的身份,柴靜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於一個宣傳片的“成敗”與否,而在於一種執著的鬥爭精神。人類與環境汙染的戰爭歷程中,柴靜作為一個人類個體也從來都不是主流,但歷史也正是由一個個人類的個體所創造的。霧霾的治理不是個人所能左右,但此時個人的影響卻超過了環保部門,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會共識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卻體現在一朝一夕的.細節上,正如環境治理不在個人卻離不開每個人一樣,而穹頂之下的柴靜也不應該是一個人在戰鬥。

  第二篇:

  最近柴靜概念在網路迅速火爆起來,在網路和股市幾乎無人不知,在這個影片發出後幾天時間環保B股票連續漲停,相比與降息這種重大利好,柴靜概念完勝之,也因此讓一個大家熟悉的名詞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就是霧霾。

  什麼是霧霾呢,我們生存的這個大氣中懸浮著許多顆粒物,是肉眼看不到的,這種顆粒物有自己的專業名詞就是PM,一般當PM>2.5微米以上的,人的鼻孔和呼吸道絨毛能夠阻擋過濾,但對於PM<2.5微米的細微顆粒,我們將直接吸入肺泡,這種細微顆粒物是各種含有重金屬汙染物的組合,是強致癌物,人體吞噬細胞無法消滅它,就積澱在肺泡內,阻塞氧氣順利進出,而更小的0.5微米的顆粒物則直接可以進入血管,形成血栓,而霧霾就是指PM2.5的顆粒物,過去我們一直沒太關心他,總誤以為就是霧,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50萬人死與因霧霾引起的慢性疾病,我們不要簡單的把它看作一個數據而已,他其實是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累積而來的。

  霧霾的源頭,60%來源與燃煤,燃油,這些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汙染物,發電,鍊鋼,暖氣,汽車排放物,等等成為霧霾的主體,工業化g e命以來,大多數的研發創新都是以環境汙染為代價的,人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必須為此承擔後果,十九世紀的英國是如此,現在的中國也是如此。

  從演講學角度來看柴靜的這次主題演講,絕對堪稱經典佳作,他從切身體驗來開場,樸實不嬌做,瞬間引起人對資訊的認同感,而在表述過程中有理有據,言簡意駭,整個演講時間不足1/3,卻通俗易懂,完全發自內心的一種真誠表述,而口語化的演講更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

  另一個亮點就是多媒體的使用,資料,訪談,動畫的完美結合,讓這場演講更具說服力,其實多媒體真的是非常棒的講道輔助工具,卻經常被傳道人排斥,他們總用不屬靈作為理由將這個工具束之高閣,工具其實是中性的,是否屬靈取決於使用它的人是否屬靈,和工具無關,在聖經中,當參孫被捆綁在非利士營盤內,神甚至使用一個驢腮骨作為兵器,幫助參孫大大擊殺非利士人,想不明白為什麼現代傳道人卻一定要排斥多媒體呢,作為工具,多媒體對講道時視覺化的傳遞資訊有很大幫助的,聽和看同時接收資訊,印象會更加深刻,我們真的不應該盲目去反對,舊約時期神讓何西阿先知去取一個將來會成為妓女的女子為妻,向以色列人傳達資訊,告訴以色列,你向假神行淫,如果願意迴轉,神也願意接納,這種視聽例子聖經有很多,包括亞哈王,大衛王,都有這樣的經歷。

  但是這些不是重點,重點的是從這場演講中看清了人性。

  十九世紀之前,幾千年裡大自然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然而之後的不到兩百年時間,整個自然界已經被人破壞的千滄百孔,到了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步,這種破壞之快,讓人難以想象。

  從工業化ge命開始,人的智慧已經開始發揮到極致,各種創新層出不窮,人開始驕傲的以為,自己將主宰大自然,開始否定神的主權,高舉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肚腹為神,無神論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人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來滿足自己那已經被啟用的無止境慾望,人追求享樂,抗拒神的約束,人性也因此變得更加殘暴,歷史上唯一的兩次世界大戰,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人開始狂傲不拘,目中無神,但是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神真的嗤笑人的愚昧,因為人完全忘了,自己只是大自然的管家,不是主人。人肆意揮霍不屬於自己的資源,必將遭受自然的強力報復。

  工業化g e命的一個標誌就是大煙囪,煤炭成為這個時期的能源主體,鍊鋼,發電,取暖,都需要大量煤炭,燃燒過後就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還有一種叫煤的,燃燒過後有一半的廢棄物將以顆粒物狀態懸浮在空中,為此十九世紀的英國遭受了嚴重的酸雨,霧霾。至少有幾萬人因此死亡,隨後每一個開始工業化國家,幾乎都要經歷這個汙染,無法避免,而發動機的出現,促使另一個能源的大量使用,石油,飛機,汽車,輪船,都在使用石油,石油燃燒過後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和苯並芘,對空氣的汙染更加嚴重,並且是強致癌物。

  古代流放到偏遠的地區形同與死刑,而汽車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的出行,偏遠地區的流放變成了瀟灑的旅行,但是汽車的排放物卻在默默毀壞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冰箱的出現,大大改變人的飲食習慣,可以足不出戶每天吃到新鮮的蔬菜和魚肉,但是冰箱內的氟利昂,卻嚴重破壞了賴以生存的臭氧層,核子裂變的發現,帶給人們清潔的電力,也讓人好似睡在一個炸彈上,完全沒有安全感,人在享受自己的成果的同時,卻在為自己埋下死亡的種子。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只是大自然的管家,我們無權主宰一切,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刻,讓我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共同維護我們自己的家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