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通用5篇)

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1

  肖復興的音樂筆記完全不同於陳丹青的音樂筆記,應該說肖復興的音樂筆記注重的是對某一樂曲的聽後感。

  初看時感覺肖復興是想盡可能地用自己全部的文字在書面上重現古典音樂厚重華麗的內容,排比和比喻,簡單的修辭手法,在作者的筆下被玩轉得嫻熟富麗,未免讓人覺得在炫耀他的文字技巧。另外他的音樂筆記缺乏像陳丹青那樣的思考和對音樂的認識,加上那些過於華麗的辭藻未免顯得有些淺薄

  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2

  肖復興基本不懂古典音樂,在《音樂筆記》一書中一些基本事實都弄錯。

  例如把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八交響曲當作“列寧格勒”交響曲,把巴赫“G弦上的詠歎調”當作“勃蘭登堡協奏曲”裡的內容,等等。

  搞清這些後再看他文章裡那些華麗的語句,就未免顯得矯情(矯情這一點,從我小學時學到的他寫的那篇《那篇綠綠的爬山虎》裡就有所顯露)。

  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3

  是在兩、三年前看了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音樂十五講》,才認識肖先生的。感覺其文筆流暢、蘊涵情感,讀其文,感其情。一直盼望拜讀此書,前段才從網上購得此書及07年的後續版本,正在讀。

  或許期望過高,或是婚後二人世界較原有的獨身變得“複雜”,心態已較前浮躁,有些耐不下不心來細細品味文字了。讀了幾篇,感覺有些平淡。

  希望有個時間,放點音樂,泡杯咖啡,細細品味肖先生的書,感受他那個年代(2000)的人情與永恆的音樂。

  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4

  我應該是個喜歡音樂的人,出於人類的天性。卻不幸沒有出眾的樂感,喜歡聽,卻不確定自己到底聽懂了沒有。時間久了,倒也釋然了,什麼是懂呢?就像文學,懂得很多文學理論的、能夠寫出厚重的、有深度的評論文章的人,就真的,懂文學麼?至於音樂,只要旋律在,我也在,我在聽,這對我,也就足夠了,不是麼?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作者針對一些古典音樂寫的札記,大部分的曲目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因此在看的時候,有點吃力地試圖隨著作者的文字去想象他筆下描述的音樂。後來,把其中大部分的曲子找來聽了,可惜已經不記得當時作者的描寫了。沒有再去對照、強求自己是否和作者有一樣的感受,少了那份執著,只是,在聽,書中提到的曲子。

  肖復興音樂筆記讀後感5

  如果說,音樂是心靈的迴響,是脆弱情感的共鳴,那麼,用文字來描寫音樂則多少有了些隱私的意味。在《音樂筆記》這本書中,作家肖復興把音樂作為線譜,撥動著心絃,描寫了他多年來藏匿於胸的對音樂的那份質樸的親密情感:音樂在這個世界上,是和我們的人生最為自然地融和在一起的,可以說在所有藝術門類中,只有音樂與我們每人聯絡著。從我們剛剛出生不久依偎在母親的懷裡聽母親的嘴裡哼出的催眠曲開始,音樂就滲透進我們的生命之中,伴隨著我們生命的每時每刻,如影相隨,無所不能,無處不在。有時,我會想起小時候最初學會笛子、二胡簡單樂器時的激動,想那時夢想小提琴而終於與小提琴失之交臂的感傷。也會偶爾想起年輕的時候常會用嘴吹出一些莫名其妙而自己認為美妙無比的樂曲,而且常常是隨著那些樂曲馬上從心中湧出和曲子相配的詩句,自己為自己編著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尤其是北大荒的時候,一個人走在風雪漫天的曠野,可以肆無忌憚地吼唱)。只是那些曲子轉瞬即忘,隨風而逝,只剩下了形銷骨立的詩句,像是風吹落花葉瘦削的枝幹,沒有了一點水分,心裡面常會湧出不懂音樂的遺憾和悵惘。我永遠難以忘記,10年前的初冬,我回老家為母親下葬,當黃土開始掩埋那隻包融著母親骨灰盒的簡單的棺槨的時候,突然響起鄉親們的歌哭聲,讓我感到震憾。那是從心底裡迸發出來的最原始的音樂,在冀中平原收割完莊稼後赤裸的土地上空迴盪,一直飄散消失在遠方在風中擺動的白楊樹枝幹後面。還能有什麼比這歌哭聲更能表達此時此刻的感情呢?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常常會湧起回答心靈的神妙樂曲,都會有奇音妙樂的潛流淌到心田深處的動人感受。只要人還存在情感,音樂便永不消失。高山流水也好,響遏行雲也罷,在本質上,音樂是沒有古今雅俗之分的,風兮、雅兮、頌兮,貝氏、莫氏、肖氏,無非一個“和”字,是靜夜中陪伴心情的朗月,是落寞中獨享憂愁的長風。正如肖復興在書的序言中所寫:“我們常常引用聖桑的那句名言‘音樂始於詞盡之處’的後面,還有著這樣的話:‘音樂能說出非語言所能表達出的東西,它使我們發現我們自身最神秘的深奧之處;它能傳達出任何詞不能表達的那些印象和“心靈狀態”。’”……肖復興對音樂的熱愛是對流逝情感的.渴望與召喚,是對苦澀心靈的紀念與撫慰。

  正因為如此,他把自己10年來所有的情感隱秘都獻給了這本書,與那些“音樂印象”同喜共悲,同歡共樂。而且,這些情感都是隱私的,無關人事,無關今昔,只為那一往情深的熱愛。肖復興是知名的作家,在小說和報告文學的領域中頗有建樹,而10年來對音樂盎然成趣,如痴如迷,並因此為廣大讀者留下了這詮釋音樂——心靈的書,對於諸多追求趣味的讀者而言,也是一件幸事。世上的趣味很多,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不一而足,精舍、美婢、鮮衣、美食、花鳥、古董……是人生品位,也是人生知趣,其中,音樂是最清潔通透的,它寄意玄虛,脫跡絕塵,無桎無梏,無慾無求。作家肖復興於不惑之後而固執地沉淪於此,便有了某種特別的意味。

  對於音樂,肖復興遠談不上是專家,他尋找貝多芬,聆聽肖邦,感受莫扎特,夢想格里格,走近威爾第;他也懷念羅大佑,理解蔡琴和崔健……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的那些“音樂印象”都是沉澱經年的歲月,是對懷想的留連,是對真誠執著的遙望,是對往昔的一聲悠長的嘆息。如他在書中所寫:“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濾掉了許多喧囂和燥熱,好像真的充滿著幾分寧靜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遠方、在夜在深處有著親切的呼喚和等待……是因為有這美妙的琴聲,像空氣像花香一樣彌散在夜色之中……”是的,這音樂已如夜色一般潛入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心沉醉了,正與音樂擁抱著、融合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