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書筆記600字(通用24篇)

高中讀書筆記600字(通用2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讀書筆記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讀書筆記 篇1

  祥子是一個年輕力壯的車伕,他對生活充滿了憧憬。他的理想是能擁有一輛洋車。三年後,他終於如願發償,可不幸的是,他用血汗錢換來的車,竟被亂兵搶走了,逃出來的他,到仁和車廠拉車,不幸再一次降臨在他的頭上,逼迫祥子結婚的虎妞死於難產,他的車又只好賣了來給虎妞辦喪事,之後,小福子表示願意和他一起過日子,可當祥子再去找小福子時,卻發現小福子自殺了。為此,他們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破滅,完全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從上進淪落為墜落,開始吃喝嫖賭無所不為,過上了行屍走肉般的生活,開如欺騙朋友,利用朋友,什麼都做得出來。

  我深深地為祥子感到悲哀,原來是如此陽光,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小夥子,為什麼會淪落成這樣?祥子生活的社會充滿黑暗,人性因此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也充滿了仇恨,也許有人會說,祥子是輸給了自己,因為他目光太過短淺,但我卻覺得,祥子更多的輸給了社會。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別是難免的,祥子吃盡了所有的苦,受盡了所有的累,可到最後卻還是兩手空空。因為社會是現實的,這個殘酷,無情的社會總有一天會把所有熱血少年逼上絕路。因此我們應明白,社會是無法隨理想而改變的。

  相反,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一切都靠自己,我們沒有太多理由輸給社會的了,所以,我們只有學習祥子剛開始的那股勁,戰勝一切,才會成功!

  高中讀書筆記 篇2

  《靠自己去成功》是劉墉專門寫給女兒的書,在這本書中,劉墉和女兒真是無所不談,小到吃飯、穿衣,大到人生、世界……鮮活的語言、平常的故事以及巧妙溶於其中的哲理,讀來頗具興味。而綿藏其中的是父親對女兒成長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不要等成功來敲你的門,要靠自己去成功。

  這本書記錄的大都是作者與女兒之間瑣碎的小事,然而在這一件件事的背後,劉墉發掘出深刻的道理。他的文章就是這樣從平實之中顯現出深刻的哲理,教女深省,教女奮進。

  劉墉很懂得“避而後談”。 在“談獨立”這一章節中,作者列舉了女兒依賴父母成性的事。在敘述中不難發現,父親並未因此與女兒發生正面衝突,每次都是以女兒的講“理”收場。在文後,作者提出了“女大應獨立”的觀點。作者從理論、事實著手,反駁女兒那所謂的“理”。作者的處理方式既起到了告誡女兒的作用,又避免了父女之間的爭端。這種先退後進,以理服人的“戰術”可以說百戰不殆。

  劉墉還懂得“換位思考”。 父女之間存在的所謂的“代溝”是由於他們人生閱歷、生活背景的迥異造成的。然而在“談穿著”裡,作者併為因“代溝”而與兒女發生口角。無論是女兒的“露臍裝”,還是兒子的“耳環”,作者都是以玩笑待之。仔細品讀,在這玩笑中也蘊涵著作父親的一種態度。這樣的玩笑不會激起兒女的逆反心理,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如此以來,本來的一場“代溝戰”就覆滅在愉悅的氣氛中了。文中,作者曾站在兒女的角度分析“潮流”這個敏感的話題,他一直表示理解、通融。作者冷靜的思考、多角度的分析淡化了矛盾,解決了關鍵問題。“換位思考”幫助他了解兒女、走近兒女。 ……

  教育是一門藝術,劉墉用自己精闢的文字、獨特的處世態度詮釋了這門困擾著許多師長的藝術。《靠自己去成功》閃耀著愛與智慧的光輝,是一本能給予我們深刻思考和感悟的好書。

  高中讀書筆記 篇3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導演吳貽弓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巨大成功,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

  通常,我對舊事或名著都是不太感興趣,但是,自從我讀了這本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後,我對名著的觀念就大大地改善了!

  這本《城南舊事》是寫英子、惠安館的瘋子——秀貞、爸爸、媽媽、英子的奶媽宋媽、英子的好朋友——妞兒、藏在小草堆裡的小偷、不理小孩的得先叔、和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這些生活中的人,都陪著英子度過一個幸福與傷感的童年,也陪著我們這些小讀者體會20的老北京的一絲絲溫暖。

  林海音的這本書是充滿著懷舊的感情,童年時的話語中,似乎包含著一層層情緒,書中的一切都是那麼井井有條,慢慢的流水、緩緩流過的歲月,所有的一切,合在一起,恰恰就是一首優美而含蓄的詩歌。

  這本作品是由五個部分構成的: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落了,全書都是以英子——一個稚嫩的小孩微妙的記憶力,去寫整本書。

  本書的每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那個小偷,奶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小學畢業呢!看著無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為本書畫上句號……

  高中讀書筆記 篇4

  “宇宙有始末、能量有正負”,讀完這本《正能量》,我有許多感受,想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那裡講的正能量,不就是傳統物理學上的講的正負能量。而就是一種十分神奇的力量,它就是一種透過自身行為引發的促使心靈向著完美、期望、向上去奮進的進而引導你改變自身行為去達成完美願望的神奇能量。這種能量,對每一個嚮往完美生活的人,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讓我們為此瘋狂。正因我們渴望正能量,渴望完美的生活。

  其次,改變,心靈上的改變。這本書給我很大的觸動就是有其原因的,主要就是正因講的一些狀況和自己的經歷相符,以前的自己,也就是感覺自己過的就是一種暗無天日的生活,看不到自己的明天在哪裡。

  也許就是自己運氣好,之後發生的一些狀況讓自己警醒過來,開始反省自己,從而改變自身,告別以前的自己,重新看到了期望。那時,我便感覺到,要想取得成就,就只有改變,不僅僅僅就是行為的改變,還有心靈的改變。當然,就是要我們朝著完美的方向改變,也就就是本書所說的“正”的方向。

  本書從真正好處上講,就是屬於心理學範疇,透過行為的改變導致心理的改變,進而由心理的改變促使行為進一步的改變,使自己成為一種具有行為向上、心懷完美、待人真誠、富有引力這樣一個迴圈往復行為習慣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從此刻開始,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發奮做一個傑出、自信、用心、完美的人。

  再次,要有正能量,就就是要我們摒棄負能量,不做環境的破壞者。時時刻刻都要心懷完美,積極向上,要知道你的情緒能影響大家的情緒,進而影響團隊的氛圍。因此要時刻注意吸收與釋放正能量,這樣我們的人生也會一步步朝著光明、完美的方向前進。

  最後,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擁有的這次學習機會,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讓我們懂得了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生活。

  高中讀書筆記 篇5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著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高中讀書筆記 篇6

  對你遙遠,對我平常——恐懼和誤解源於一無所知;

  母狼紫嵐,沈石溪暢銷作品《狼王夢》中的主角。《狼王夢》刊登於80年代《中篇小說選刊》時,曾用名《母狼紫嵐》。

  《狼王夢》是一部以自然主義觀點寫的動物小說。它以尕瑪爾草原和卡日曲雪山為背景,講述了母狼紫嵐如何培育三隻小公狼成為狼王的經過,把在大自然掙扎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發展出來的“狼道”,刻畫得淋漓盡致。

  在廣袤無垠的尕瑪爾草原上,一場飛沙的大暴雨中,失去了伴侶的狼媽媽紫嵐在與獵狗的廝殺搏鬥中艱難產下了五隻小狼崽。紫嵐為了把其中的三隻公狼崽培育成狼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紫嵐沒有成功,最終抱憾離開世界。但媚媚卻產下五隻狼崽,這也是紫嵐和黑桑的下一個希望!

  書中的“狼道”是作者描寫的重點。母狼紫嵐,在必要時,可以吃掉自己的狼兒;或者為了不讓孩子受獵人們的折磨和屈辱,維護“狼道”的尊嚴,可以一口咬斷孩子的喉管,無論如何也要留全屍;甚至眼睜睜地看著愛子在搏鬥廝殺中受傷、死去,被飢餓的狼群咬成碎片,也不伸出援手。狼兒們長大後,不必像我們人類說的“禮道”、“孝道”等來回報父母,反而要奴役它們,甚至可以殺掉他們。因為據“狼道”來說,敢於咬死父母的狼才可以成為頂天立地的狼王。

  用我們的“人道”來說,“狼道”也未免太殘忍了,但動物也是講感情的。紫嵐為了自己的兒女,可以放棄自己的婚姻,不再尋找新伴侶,到了生命的最後為兒女而與狡猾可怕的鷹中之大王金雕玉石俱焚,表現出母親至高至大的一面,這一點無異於人類。

  作者很擅長說故事,情節緊湊,環環相扣,絕無冷場。例如一開始,紫嵐的生產,便是在大白狗的追逐下完成的。之後他運用關於狼的知識,把狼充滿挫折的成長描寫得十分精彩,巧設懸念,引人入勝。.

  高中讀書筆記 篇7

  這個寒假,我讀了《震動》這本書,這是一部關於汶川 512 大地震的長篇災難小說。這部小說非常感人,讀起來讓人慾罷不能,讀這本書的時候,讓我想起了當年大地震時那些感人至深的場面。

  這本書講述了一群初二的少男少女們在經歷大地震前後所發生的故事。故事講的事男生黃春榮和鍾雷都喜歡宋佳玲,兩人因此結仇。宋佳玲請另外一位叫元帥的男孩去調解,元帥想出的辦法是:讓黃春榮和鍾雷到郊外決鬥,他和俞前進當裁判。而宋佳玲為了阻止決鬥,和顧芳芳一起趕到郊外製止。就在此時,大地震爆發了!他們全部被困在郊外,沒吃沒喝的,黃春榮的腿被石頭砸壞了,就在這樣困難重重地情況下,他們同舟共濟,共度難關,他們吃樹葉、吃草,掏鳥蛋,喝髒水,甚至還喝過尿液,最終他們決定不能幹等,於是派俞前進出去找人來救他們,最終他們得救了。雖然黃春榮失去了一條腿,顧芳芳需要做手術,但他們卻都活著。並最終戰勝了災難。

  故事的主人公中有漂亮的宋佳玲,優秀學生鍾雷,讓老師頭痛的留守少年黃春榮,有點任性的顧芳芳,曾被人誤會為小偷的俞前進,壞小子元帥,還有為了救學生而犧牲自己的何平老師。這六個性格各異的少年,因為種種原因走到了一起。他們中有老師眼裡的好學生,也有讓老師頭疼的壞小子,有被同學輕視的的學生,也有處於叛逆期的少女,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把他們推入了絕境,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他們放棄矛盾,敞開心扉,成為了一個整體,共同面對災難,譜寫了一曲生命和愛的讚歌。

  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地震帶給了我們巨大的災難,不僅僅是財產的損失,還有心靈的創傷。但是在大災難面前,這幾位少年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他們沒有被災難嚇倒,而是堅強面對,他們都在災難中成長了!他們直面災難的勇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高中讀書筆記 篇8

  《正能量》這本書就是理查德·懷斯曼所寫的心理學鉅作,它告訴我們堅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懼。那麼到底什麼就是正能量呢,科學的解釋就是: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於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小於真空的物質為負。而在《正能量》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正能量指的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期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本書作者理查德。懷斯曼嚴謹又趣味十足地闡釋了“表現”原理與正能量之間的“親密”關聯,揭示了什麼樣的行為模式能夠影響人的信念、情緒、意志力。它透過一系列的訓練方法,提升我們內在的信任、豁達、愉悅、進取等正能量;規避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的負能量。

  本書在簡介中明確提出只有改變才能提升正能量!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例如創造快樂的情緒你就會感到幸福;像一個百萬富翁一樣的思考你就會奇蹟般的致富。既然如此我們就應怎樣改變我們自己呢?本書的第三章中就為我們帶給了對抗負面情緒獲得心理健康的方法。我們要消除疼痛、憤怒和焦慮,就要表現的堅強和勇敢。

  實驗證明:表現的強壯有力能幫忙人們趕走不好的情緒,激發體內的正能量,而抬起下巴確實能夠讓人鼓起勇氣。我們要學會釋放怒氣,表現的簡單平靜,從而激發出用心正向的能量。正因透過表現的咄咄逼人而降心中的怒氣釋放就是不對的,並且可能會使狀況變得更糟。事實上,有一個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就是表現的彬彬有禮,舉止平和。

  透過本書的閱讀,我明白瞭如何用行為改變性格,如何變得更加自信。我準備運用正能量打造全新的自己。閱讀《正能量》,受益匪淺!

  高中讀書筆記 篇9

  《平凡的世界》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通篇在寫一些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長曆程;沒有戲劇化的情節,沒有傳奇的愛情,故事按照生活的常理髮展著,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直寫到人的靈魂深處去。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作家路遙傾注了畢生心血成就絕世之作。作者把寫作的焦點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鍊與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表達了昂揚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人的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在事業上幹出了點名堂,可是他賢惠能幹的妻子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於明白了李向前對他的一往情深,可向前卻已是殘廢;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與他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情,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田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畢竟郝紅梅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的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是令人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他們地位相差那麼多,卻能夠心心相印,我是多麼想讓他們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呀,可作者偏偏那麼殘忍,讓美好的曉霞早早地去世了。

  後來,當我對作者的經歷有了一些瞭解的時候,我漸漸明白了: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想要昭示給人們的真理吧。他是那麼真誠、那麼善良,然而,他也須承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心的一種美呀。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真、善、美永遠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高中讀書筆記 篇10

  莫泊桑短篇小說《項鍊》中的故事讓我有說不出的感受。

  顧名思義,《項鍊》全文就是圍繞著一條項鍊展開的:馬蒂爾德是個出生在小職員家中的愛美姑娘,她為了參加一個晚會而向朋友借了條項鍊,舞會上,她是那麼美麗,那麼讓人傾倒。可後來項鍊卻丟失了!馬蒂爾德為了不被誤會,於是欠債買了一樣的項鍊還給朋友。直至十年後,朋友問起她家這些年為什麼這麼窮,她才忍不住說出了真相,朋友驚呼:“哦,其實我的那條項鍊是假的!”

  讀完全書,馬蒂爾德給我的第一覺,就是她愛美。做新衣借項鍊不就是她愛美的具體表現嗎?回家後她在卸妝前說:“趁著榮耀的打扮還在身上,再端詳一下自己”,真是愛美達到了戀戀不捨的地步。即使自己貪戀美而釀成悲劇陷入困境,可她愛美愛到無怨無悔!但同時她也是個單純的人,在接到項鍊後,又是跳又是摟又是親又是跑,活脫脫一個單純女子,宛若一位天真爛漫的少女。十年後,小說中寫到:“她帶著天真得意的神情笑了。”是的,她愛美,但是她也單純。

  我想莫泊桑不是一個諷刺貧苦人的作家,在他的世界觀中,就算女主角曾經虛榮,但十年的懲罰已經夠了,作者諷刺的不是她,而是故事中的小資產者。

  我相信,沒有一個女性不愛美,但真的要做到馬蒂爾德那樣單純,那樣勇毅,那種面對殘酷的困境不氣餒,不悲觀的程度,也許我們真的做不到。

  我敬佩她,她教會了我在困難面前要堅強,要依靠自己的意志,精神和力量,依靠自己的一雙手去奮鬥,去拼搏,去進取。

  高中讀書筆記 篇11

  故事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直到最後一部分一口氣讀完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徹頭徹尾地錯了。作者將大放異彩的最後一部分放在讓人意興闌珊的倫敦篇和巴黎篇之後,確實很容易失去大部分讀者。實際上作者採用的是“雙行體撰寫的德育故事”,仔細推敲之後,我才發現之前被我猛烈抨擊的斯特里克蘭的行為的矛盾之處是如此不值一提,因為在整本書的主題之下,這裡的所有角色皆是主角。斯特里克蘭有時候只是一個活在人們記憶碎片中的線索,但有時候他本身又變成了重要角色。他不僅僅串起了這些類似命運的人的軌跡使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有代表性的社會現象,同時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是“月亮與六便士”之間選擇的結果。

  契訶夫說:“如果在第一幕裡邊出現一把槍的話,那麼在第三幕槍一定要響。”在讀到小說的最後一部分時,我意外的發現作者對於那些只出現了一兩章的人物都進行了過於詳細的人物描寫。這彷彿就是在暗示讀者:看啊,這個人與眾不同,以至於“我”在周遭一大群人當中只願意和他聊天。伊迪絲·華頓的小說理論三原則中提到:“任何值得一讀的小說都是‘有目的’的…

  任何一幅嚴肅的生活圖景都包含論點。”小說中提到的所有的人物,都在精神與物質上面臨著一項抉擇:查爾斯在安逸的經紀人生活和追尋藝術夢想上面臨著抉擇,布蘭琪在愛自己的丈夫和斯特里克蘭之間面臨著抉擇,亞伯拉罕在如花美眷、年入百萬與貧窮但風光旖旎的亞歷山大港之間做出了選擇,凡此種種,不勝列舉。我們最後看到的是這些人選擇了內心激勵自己的慾望。

  布魯諾船長說:“只不過他表達那種慾望的方式是繪畫,而我的則是生活。”能過上自己神往的生活,能實現人生最大的願望,除了強大的意志和堅毅的性格,還有另一個因素——“對上帝的信仰。如果沒有信仰,我們早就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船長如是說。

  高中讀書筆記 篇12

  最近,我讀了夏洛蒂·勃朗特寫的名著《簡·愛》。作者透過簡·愛這個人物描述了自己艱辛的生命歷程,看完以後我就被深深感動了。

  孤女簡·愛從小就被寄養在舅媽的家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受盡了別人的冷眼和歧視,最終因為不服管教,而被送進一家“慈善學校”,在那裡得到了良師益友的真誠幫助和教益,逐步成長為一位很有愛心,又具有強烈反抗性格和豐富學識的女性。

  簡·愛啊,你舅媽虐待你還騙了你,你原諒了她;羅切斯特有妻子,還和你結婚,你也不計較,你心胸真寬廣啊,而像我們新一代卻從來不像你心胸這麼寬廣,有時還為了一點點小零食就跟別人吵架。

  簡·愛,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的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在這內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為可貴的是簡·愛並不因為自己的貧窮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堅定:“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我現在不是憑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著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彷彿我們都已離開了人世,兩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

  所以說:簡·愛又是一面鏡子。它能夠照出我們身上的不足,讓我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把曾經失去的東西找回來。讓我們有信心、有勇氣去面對困難,並且戰勝困難,為我們的人生添上絢爛的一筆。

  高中讀書筆記 篇13

  讀了《童年》這本享譽全世界的名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主人公阿廖沙那活潑淘氣的身影時常在我的腦海中閃現。

  《童年》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以後,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期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的童話故事的薰陶,同時也目睹了兩個為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細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也伴隨著阿廖沙慢慢地長大。

  拿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對,那就是天壤之別。阿廖沙生活在19世紀末沙皇統治下的黑暗年代,保守、自私、貪婪、庸俗的習氣處處可見。小市民常常暴飲暴食,彼此吵架揭短。而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是那麼和平、美好,大多數的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著文明的素質,高尚的情操。我們也都豐衣足食,不必小小年紀就為生存四處奔波。

  雖然我們過著美好的生活,可也常常不懂得珍惜。記得好幾次吃飯,遇到我們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整碟倒掉。還有一次,我把爸爸給的零花錢隨意揮霍,買了好多好多的零食。而阿廖沙可能此時連飯都吃不飽呢!

  在這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地方的環境像阿廖沙他們生活的地方一樣糟糕。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珍惜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高中讀書筆記 篇14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法布林斯寫的不朽之書。這本書不僅是文學名著,也是科學百科全書。法布林對昆蟲的喜愛深深震撼了我。以前對昆蟲不感興趣,覺得它們很可怕,很無聊,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法布林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透過自學獲得了幾個學位。在研究昆蟲的過程中,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孜孜不倦,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觀察研究昆蟲和植物,不斷取得新的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的興趣在於探索昆蟲,發現自然中蘊含的科學真理。

  因為法布林對昆蟲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向我們展示了昆蟲的奇妙世界:就像法布林筆下的蟬一樣,蟬整個夏天什麼都不做,整天唱歌,而螞蟻則忙著儲存食物。冬天來了,蟬餓了,不得不向鄰居借點吃的。結果鄰居們都很為難他。原來蟬有時候也很尷尬。怪不得整個夏天都能聽到蟬鳴!

  法布林是一個熱愛科學、不知疲倦、勇於探索、堅持不懈的人。至於我,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不敢面對失敗,淚流滿面。有時候出了問題,他們會對父母大喊大叫。我記得有一次,我寫一道數學題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問我爸。父親教我,給我講解,我還是心不在焉。現在想想,真的不應該!

  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向法布林學習,像他一樣,做一個熱愛科學、孜孜不倦、勇於探索、持之以恆的人!我不能事事依賴父母。我想努力學習,努力成為對祖國和社會有用的人。

  高中讀書筆記 篇15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嗎?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姿色和充足的財富,我會使你同我現在一樣難分難捨。我不是根據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就彷彿我們兩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腳下,彼此平等。”這是《簡·愛》中最打動我的語言。外表矮小的簡·愛的內心,卻蘊藏著極大的能量,她清醒,她獨立,她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以至於羅切斯特先生深切地愛上了她。

  愛是博弈,雙方要勢均力敵,羅切斯特顯赫的地位以及他的才華、金錢都讓簡·愛充滿自卑。但她堅信愛是平等的,他勇敢地不顧外界的偏見,不顧世俗的眼光,選擇了與羅切斯特在一起。人們都認為愛情與婚姻要門當戶對,兩人的年齡差距大,地位、權利嚴重不平等,簡·愛勇於去打破這世俗的偏見,這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是極為難得的。

  可是,兩人的幸福生活並未持續太久,瘋女人伯莎·梅森的出現,簡愛感到無助和悲傷。一面是她深愛的人,一面是自己的尊嚴和原則。人的價值是由尊嚴和愛兩方面組成的,她該如何抉擇?她沒有失去對羅切斯特先生的愛,但她還是毅然地離開了他。

  前行的路是未知和恐懼的,簡愛幾乎快要在飢餓與疲憊中死去了,好在聖約翰救下了這個可憐的女孩,希望她未來的路不再那樣坎坷。

  高中讀書筆記 篇16

  在上大學以前,我一直以為朱自清的《背影》寫的是作者父親深深地愛,寫的是偉大的父愛。但是,到了大學,重新學習這篇文章,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一讀到描寫他父親的爬過月臺時的背影,那個艱難的模樣,總會感動,就總以為文章的中心就在這裡。就沒有去看前面的一些敘述和描寫,在這前面,作者其實太愛哭了,而他的父親感覺好像就沒哭過,可能就會想,是不是他父親在他祖母死了,反而不傷心?是不是作者也太愛哭了點,在這篇短短的文中,就有三四處流淚的地方,也太像女生了點,文章寫的`太不正常了。其實,文中寫兒子的流淚是寫作技巧上的需要,文中寫父親不流淚,如果兒子再不流淚,那文章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文章就失敗了。

  寫父親沒哭,其實也並不是他不傷心,而是他才是最痛苦的,父親的痛苦其實是深入骨髓的,他其實是最希望得到親情慰藉的一個人。文中寫他父親做事無比的細膩,簡直比母親還母親,這其實是父親希望把兒子

  多留在身邊一會兒的表現,其實是父親希望得到親情慰藉的表現。

  父親那笨拙、衰老的背影,其實表明父親已處於弱勢地位,需要作者來關心了,在文章最後一段裡,父親信中所說的“我身體平安,為膀子疼痛烈害,舉箸投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這其實表現了父親老了,處於弱勢了,作者才會被父親弱勢地位打動,從而有了這篇文章,這篇懺悔的文章。朱自清的這篇文章其實並不是單純的父愛之作,而是一篇懺悔之作

  高中讀書筆記 篇17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的列車永不停止,它是最公平的,不會為任何一人停止。就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那般,在不經意中快速流逝著。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時間為什麼一去不復返了呢?對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但那還是去年的燕子嗎;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可那還是去年的柳絮嗎?桃花謝了,會有再開的時候,可它還會那麼嬌豔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的日子也不再回來了。我想啊,太陽它確實有腳,而且應該還是個不錯的賽跑運動員,跑再它後面的人,即使在氣喘吁吁,應該也追不上了。我們並不是沒有去努力,也不是不想去努力,而是在不經意中被它超越,卻依舊漫不經心,直到最後距離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人生是一場不會停止的賽跑。時間有時就像個孩子,淘氣,活潑,一直不停地奔跑著,一會也不停歇。我們勞動時,它從水中跑去;睡覺時,它從我的枕邊跑去;看電視時,它從旁邊路過,順便在我們明亮的眼睛上塗上幾筆,使我們的眼睛變的模模糊糊。許多人掩面嘆息時間過得太快,可我覺得只要把每一秒每一分都安排好,讓每一秒都過得充實而又意義。

  時間來的匆匆,去的匆匆。抓不到,摸不著,但卻真實地存在著,並在我們不經意中飛速流失,永不復返。

  高中讀書筆記 篇18

  今天,我真算得上三生有幸,學了《管道》這篇文章,從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柏波羅反覆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明天夢想的建造在今天的犧牲上面的。”

  從一天沒日沒夜的工作到別人無止無休的嘲笑,他一直這樣說,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放棄管道就等於放棄夢想;建造了管道就得犧牲自己生命的光陰,精力和辛勞。柏波羅選擇了管道,從那以後他便開始了管道工程……我想柏波羅是有了自己的夢想,才會去拼搏的。林清弦也有過自己的夢想,她為著自己的夢想而奮鬥80歲了,還演講幾十萬的文稿,我想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

  “短期的痛苦等於長期的回報”這也是柏波羅對自己的提醒。他每天都在挖,儘管每次只能挖一點,但是他仍然堅持……七年後管道完工了!柏波羅的努力沒有白廢,他成功了!“正如奧運健兒劉翔一樣,長期的訓練沒有使他放棄,終於在人生的第一次比賽中一鳴驚人,走向世界!”當柏波羅睡覺、玩耍、吃飯的時候,水嘩嘩的流入,我想這不是水,而是他七年的汗血;又是他七年歲月光陰;還是他所付出的一切……然而他並沒有因為富有而忘記他的朋友布魯諾,沒有忘記他們之間有一段純真有友誼……見面後,他告訴老朋友自己希望更上一層樓的目的,並且邀請他參加自己的工程,想起自己以前對柏波羅的嘲笑,布魯諾伸出雙手緊緊的與老朋友擁抱在一起。

  《管道》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高中讀書筆記 篇19

  托爾斯泰是文壇巨匠,他一生寫過不少不朽的名著,近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樂他的短篇小說《窮人》。

  《窮人》寫的是兩個窮人家庭之間發生的一件感人事。桑娜家境貧寒,她和丈夫靠捕魚維持生活,也包括五個孩子的艱辛生活,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當她發現女鄰居因為窮困過度而死,只留下孤兒時,她沒有絲毫猶豫就把兩個孩子抱回了家,而她的丈夫也與她不謀而合,善良的同情心驅使他們決定將孩子收養,生活雖然苦了點,但總能熬過去的。

  有人說金錢是萬能的,金錢是寶貴的,還有人說金錢能使鬼推磨。我去卻說,人間的真情是寶貴的。一個人即使再有錢,但他的品質不好,人們怎麼也不會去愛戴他;一個人再窮,但他的幫助十分高尚,人們將會永遠記住他。讀了《窮人》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現在的社會不正是缺乏桑娜、漁夫這種精神品質的人嗎?大街上,一些可憐的乞丐隨處可見。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的他們央求人們施捨一點兒錢,好維持生活。可那些人們不是不耐煩地躲開就是當旁若無人。那些沒有同情心的人不想一想,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只要你們都給一點點的錢就足夠了,你一元我五角,那麼那些乞丐就不會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裡挨凍了。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提倡社會榮辱觀,去挖掘你內心深出的愛吧。讓這個世界多一點像漁夫、桑娜這樣的人,少一點只為自己利益著想的人吧!讓愛心溫暖世界吧!

  高中讀書筆記 篇20

  我在假期裡有幸讀《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講述高爾基幼年時期三歲至十歲這段時間生活的斷面。

  本文的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後被接到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和兩個舅舅都是性情暴躁、乖戾、貪財、自私的人。他的家裡瀰漫著人與人之間的熾熱的仇恨之霧,大人都中毒,連小孩也熱烈的參加一份。兩個舅舅為爭奪財產,每天打得頭破血流。他們的妻子和徒工也被他們害死。阿廖沙每天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只有他的母親和外祖母疼愛他。

  這本書獎的就是阿廖沙在這個環境中生活的事情。阿廖沙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時,雖讓他在黑暗的生活中度過自己的童年,但是他並沒有被黑暗的醜事和腐蝕人的靈魂的惡勢力所壓倒,反而他鍛鍊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我想這與他的頑強毅力是分不開的,難道他的這種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遇到點困難就害怕,就知難而退。就拿做題來說吧。每次一遇到難題,只是泛泛的看一眼就說不會,而沒有仔細去理解它。最後,不是抄別人的,就是扔不做。那時,我們為什麼不去想想高爾基小時候呢?他遇到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我們為什麼不像他學習呢?

  《童年》這本書主要揭露和批判當時俄國幾十紀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徵,鞭打小市民的卑鄙靈魂。我想我們應該廟是那些卑鄙的小人,而尊重正直善良的人,最後我要說的是:“黑暗終究會過去,我們向著光明而奮鬥吧!”

  高中讀書筆記 篇21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一部悲劇。它主要講述了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勞狄斯為了謀取權位殺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皇位,並娶了哈姆雷特的母親。當得知真相後,哈姆雷特復了仇,但自己也命喪黃泉。

  這本書既充分反映了作者對當時英國顛倒混亂的時局不滿,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階級與普通百姓為了爭奪權力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生存還是毀滅這一問題的觀點。

  這的確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在這個劇本中,哈姆雷特對命運的態度幾經變化,甚至看似前後矛盾。他起初以為,命運變化無常,既不揚善,也不懲惡,反給高貴的人帶來災禍。他在一次獨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運的暴虐”。但在經歷一次“突變”之後,哈姆雷特轉而完全信靠天意。透過展現哈姆雷特的兩種命運觀,莎士比亞不僅否定了對待命運兩種極端看法,而且顯示了正確對待命運的恰當態度:人的不幸,不是歸咎於任何外在的偶然性,而在於個人的天性和選擇。在劇中,哈姆雷特扮演著許多角色,他顯得同時是一名哲人,復仇者和戲劇家。然而,遭遇變故後的哈姆雷特先是沒能節制自己的悲憤,接著又一再抱怨命運不公。這對身為丹麥王子的他而言,無疑是個大問題。

  哈姆雷特對命運的看法,暴露了他的缺陷,這,無疑是悲劇的開端。

  高中讀書筆記 篇22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顯示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為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於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並不算遲。可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著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敗落後相繼死去,傷痛還未平復,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離他而去。最後,連他唯一的孫也沒有逃過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著。

  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

  高中讀書筆記 篇23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著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在於定位。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資訊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高中讀書筆記 篇24

  利用寒假時間,我讀了一本名叫《孔子》的書。這本書詳細講述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讀後使我受益匪淺。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撫養他,生活很苦,但孔子聰明好學,於是媽媽請知識豐富的外公顏襄來教孔子讀書。

  平時孔子認真聽講,不恥下問,讓外公覺得“孺子可教也”,便把他所學一一傳授給了孔子。孔子長大後,希望平民子弟能夠平等地受到教育,於是開了一個私學,學費只收十條肉乾,遇到窮苦的就只收兩三條。漸漸地,孔子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許多名門望族都來拜他為師。

  孔子雖然出名了,仍虛心地向老子等名家問禮。特別是孔子向師襄學琴的故事讓我感觸最深。別人學一首曲子只要一天到三天,可孔子卻要十多天。他不但要弄清楚曲子的含義,還要知道作曲人的胸襟、志向以及品德如何。“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孔子一生教過將近三千多人,其中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幾本名著。

  看完這本書後,我想了很多:孔子小時候就可以做到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為什麼我們卻做不到呢?在學習上,我們也應該像孔子那樣,好學上進,不恥下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