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戰爭》讀書筆記

《百年戰爭》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年戰爭》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戰爭》讀書筆記1

  在讀這套書之前,專門把《百年戰爭簡史》讀完,想先建一個框架,再來添細節,但是即便如此,還是覺得:

  這套書對於普通讀者而言並不友好。

  首先,這是寫法決定的,寫法是按照時間線來寫,比如,第15章,加來圍城戰,1346~1347年,其實,重點不是加來圍城戰,而是“1346~1347年”,這一年發生了什麼,如果可以的話,我想,作者恨不得做一個Excel表格,A欄是一月,B欄是事件,依次類推,那麼,這帶來的問題就是,我們知道,事件發展的是線性的,但是你之所以看書,是希望從更大的視角是審視事件之間的邏輯聯絡以及必然發展,乃至一些偶然事件對於整個過程影響的戲劇感,不然,還不如直接拿著時間表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比時間表稍微好一些,好在哪裡呢?可能是一些後人資料的疊加吧,多是把後人一些評論和記錄在事件上做一個新增,但這反而加重了整個行文的邏輯混亂和文字的繁雜感,如果加上繁多的地名人名,基本上形如車禍的災難現場,不敢想象,這才是第一卷,據說後面還有四卷,這可能會是英美寫百年戰爭中的翹楚,因為應該沒人會這麼寫吧。當然,對於專業的研究人員,可能會覺得非常好。

  其次,作者講故事的能力很差,事件的描述避重就輕,對於前期的`描述,戰爭的準備,財政的困難,行軍的路線,可以說是不厭其煩,最好玩的是,如果某個人物在這個時間點(上面談到的寫法問題),剛好發生了一件事情,即便與該事件無關,作者也會不惜筆墨的扯開去說一下,這無意就分散閱讀的注意力。而且在整個閱讀中,作者反覆的強調愛德華和菲力在財政上的捉襟見肘,以及受到地方的纏縛,幾乎成了金科玉律和萬能符,凡大事件,必貼,時不時的來一下。反到是事件的影響以及對於後續整個鏈條的影響,少,非常少,見解更少,這算是編年史寫法嗎?比如一些很有影響力的事件,克雷西戰役,就一句,這個事件的政治影響大過它的軍事影響。

  第三,翻譯其實尚可,但這好比見房子,地基都歪了,房子自然建不好,翻譯其實可以改變的,無非是對於一些我認為是原文中炫技的部分進行改寫,比如我們知道,原文中可能為了避免人名的重複,可能會用到名、字、爵位,其實都是指同一個人,但是翻譯還是秉承這樣的風格,其實個人覺得未嘗不可以,改寫一下,把這些統一一下,方便閱讀。

  最後,需要吐槽一點的是,地圖居然放在了下卷最後,導致在閱讀上卷的時候,十分抓狂,維基百科上查,還不一定查得到,但是需要點讚的是,地圖是我最近看的關於國內翻譯的中世紀書中,最詳細的。作者:楚惻

《百年戰爭》讀書筆記2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幾個小孩,脫掉一件件衣服,衝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

  春天像個淘氣的小姑娘,躲躲藏藏,我們認真地找啊,找啊。

  桃花紅了,那是春天的笑臉吧?

  鳥嘰嘰喳喳地叫著,那是春天的歌聲吧?

  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在燕子嘴裡叫,在玫瑰花枝頭笑。

  寒假剛剛過去,春天就悄悄地來了。風不再那麼冷了,水也變暖了。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各種各樣的果樹開滿了鮮花。粉紅的桃花像小朋友的笑臉,金黃的油菜花像鋪了一地的金子。一陣微風吹來,花兒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引來了許多小蜜蜂,它們一刻不停地採花蜜。

  走進森林,就能聽到鳥嘰嘰喳喳地叫著,還有那可愛的小松鼠,看見我們就和我們玩躲貓貓呢!

  啊,這就是春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