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王權主義》的讀書筆記
關於《中國的王權主義》的讀書筆記
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中,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無疑佔據著極其核心的位置,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政治思想文化是否有一個一以貫之的主旨,如果有的話這個核心主旨的存在基礎是什麼、是如何表現的?本書的作者就提出了“王權主義”這樣一個概念,指出其是中國政治思想文化的主旨,而其存在的根源則在於“王權支配社會”這一歷史事實。
1、王權主義
何為“王權主義”?在作者看來王權亦等同於“君權”“皇權”等,而在中國這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由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未能發生顛覆性的變革,整個社會的矛盾主要是利益分配問題導致的。利益關係的調節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並不是由經濟方式來調節的,而是經由政治權力來進行,無疑將政治權力放在了社會的核心位置。而在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權力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皇權,或者說王權,是其他政治權力的出發點。而以王權為核心,封建中國的統治階級建構起了一整套的王權制度體系,來維持社會秩序。故而,作者認為他所提出的王權主義,既不是指一種社會形態,也不是通常所說的權力系統,而是指社會的一種控制和執行機制。
王權主義作為社會的一種控制和執行機制有三重內涵:一是以王權為中心的權力系統;二是以這種權力系統為骨架形成的社會結構;三是與上述的權力系統以及社會結構相適應的觀念體系。據此,作者將其所提出的王權主義統合了國家、社會以及觀念體系,試圖以王權主義這一概念來建構一個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進行統一的解釋的理論框架。
2、國家-社會視角下的分析及其擴充套件
作者運用王權主義這一概念所建構的體系總體上來看是脫胎於國家—社會的框架,亦即國家層面的政治權力在整個社會的利益分配中佔據絕對地位,進而透過政治權力系統形塑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結構,同時也形成了相應的觀念體系。政治權力中最原初的王權自然是這一體系的核心,而且在作者看來,王權支配社會這一歷史事實為其理論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撐。
作者對於王權主義的政治權力系統的分析太過絕對化,固然王權或者說皇權是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一以貫之的統治性力量,但是對於王權的分析太過極端化。王權主義是被作者看做是一個對於政治權力系統的概括性分析,未能考慮到即使是當做一個整體的國家這一上層建築,其內部之間的權力關係分析又豈止是王權主義四個字能夠概括。錢穆在之後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對於官僚系統內部有過詳細分析,皇權與相權之間的`此消彼長的分析也是很有借鑑意義的。而作者將王權看作是絕對的、無可置疑的,是否有待商榷。
而在社會層面,作者指出王權主義以政治權力系統為骨架,形成了整個社會的結構。國家作為脫胎於社會的存在,其自存在之日起也就擁有了強大的自主性,以政治權力來建構社會秩序,維持社會的良性運轉。而中國封建社會,自古以來也不是由正式權力治理的,“皇權不下縣”就是對這種狀態的形象描述。封建社會的中國像是兩層結構,自縣而上是正式的官僚體系在進行統治,而在最基層則是由鄉紳等階層根據宗法制度,鄉規民約等非正式制度在實行治理。而作者則過去強調王權主義的絕對性的支配作用,固然政治權力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社會的支配作用非常強大,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利益的分配也基本上取決於政治權力的分配。但是,政治權力體系作為上層建築在本質上還是受經濟基礎決定的,有什麼形態的社會經濟基礎,才會產生相對應的政治上層建築,進而政治上層建築才能夠對社會施行支配。
最後,在本書中作者強調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王權主義所形塑的社會觀念體系,在國家-社會分析模式之下,作者加入了另一個重要的分析部分,那就是人們的觀念體系,而這一部分也是作者所重點論述的。王權主義所對應的政治權力體系以及以其為基礎所建構的社會結構,更重要的是其在這個長時間的統治中所形塑的人們的觀念體系。故而,基於王權主義對於社會以及人們觀念體系的形塑,從而形成了一整套的規訓體系,建構了執行幾千年的社會秩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