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與孝順的高二作文

誠信與孝順的高二作文

  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家風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受到家風的影響。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家風不好,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人,父母早已名聲在外,然而忽略了家風,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致使孩子走上了歧途。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從反面也證實了家風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風。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尚、學識淵博,並注重家風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告誡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前段時間,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詞語——“家風”。這個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家風,我認為是家裡人的一種行為,是父母乃至整個家庭為人處世的準則。我家的家風就是誠信待人、孝敬長輩。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訓誡我,要誠信待人,這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失去它,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人無信不立。從小,父親就經常將名言警句讀給我聽,那時的我,雖然不懂其內涵,卻也學得津津有味。長大了,我才懂得不誠信的人得到的非自己靠雙手打拼的,所言也非內心真正想說的;虛偽之人,同樣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生命的避風港。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遵守家規,去孝敬長輩。

  畢淑敏的《孝心無價》中寫道:“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好字。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價的。”

  從小,我便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那就是黃香溫席。東漢時,有一個人叫黃香,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孝順父母。他九歲時,母親便去世了,靠父親一人來養育他。他深知父親的辛苦,對父親倍加孝順,一切家務活都由他一個人承擔。別的小孩子玩耍的時候,他在家裡劈柴做飯,好讓父親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夏天,父親幹完活兒,坐在院子裡乘涼,黃香就用扇子把床扇涼,然後伺候父親上床就寢。冬天,天寒地凍,他先用自己的身體把被窩暖熱,才讓父親躺下睡覺。日久天長,黃香對父親的孝道深得鄉鄰們稱讚。十二歲時,江夏的`太守稱他為“至孝”,漢和帝也嘉獎過他。

  我十分敬佩黃香,也非常贊同他的行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子女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從古至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現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每個人都應該孝順父母,因為他們賜予我們生命。

  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我也逐漸養成了“孝敬父母、關愛長輩”的好習慣。我們和姥姥姥爺住在一個小區。爸爸媽媽經常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和他們散步……我相信,我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懷著一顆孝心,做文明公民。

  誠信與孝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誠信孝順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