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彙集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彙集

  藝術的靈感,是由於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關於藝術的:戲曲藝術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嚐嚐。”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麼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麼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麼的熱衷於這些戲曲,那麼喜愛戲曲。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藝術的魅力

  每一個手勢都充滿了激情,每一個手勢都帶來了希望,每一個手勢都是汗水的結晶,每一個手勢都使人不得不沉浸在快樂中,使人流連忘返!

  好一段樂曲,好一句音符!

  愈來愈強,形成了堅持不懈的性格!

  愈來愈強,形成了沉浸而奮鬥中的思緒!

  愈來愈強,快樂和辛苦,明白和迷糊,追求和放棄,都融入在這樣的藝術中,願望,希望,期望,盼望,渴望,凝望,成了光亮;音樂,成了光明!

  但是,當他突然停止的那一剎那;世界變得出奇的空蕩,以致人無法覺得意義的存在。

  簡直就像在另一個星球,流蕩,空虛……

  而耳邊響起了更加輝煌的音樂,更加富有情感的藝術,更加迷人的美麗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藝術人生

  六月,百花盛開的季節;六月,和風吹佛,陽光燦爛;六月,也是我們的節日;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的藝術節表演。

  隨著美妙的樂曲,幃幕徐徐升起,藝術節表演開始了。你看!從舞臺的兩邊,慢慢的走出一對對穿和服的小姑娘,她們的舞姿各顯其態,像風中的小花朵,婀娜多姿;當音樂變的高昂激烈時,她們擺動了腰肢,打開了一頂頂的小花傘,像雨中展開的小蘑菇,令人目不暇接。哦!原來她們是一(一)班的小同學表演的節目。真是精彩!這時燈光突然變得昏暗,音樂節奏加快,一束紅色的燈光打在臺中央,一位穿這草編織的裙子,扎著無數條辮子的少女,隨著音樂盡情地手舞足蹈。哦!原來她在跳非洲舞呢!

  這次藝術節表演,學校是從各年級,各班的匯演中挑選出來的,很多班都只選上了一個,而我們班很幸運,被選中了兩個節目。“薩克斯”合奏與“拉丁舞”。我最喜歡的是我的鋼琴獨奏,可惜沒有被學校選中,儘管進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是得了個銀牌。自從這兩個節目被選上,老師天天陪著我們排練,其中最辛苦的是跳拉丁舞,之前,我們幾個人都沒學過,只是臨時請班上同學來輔導。儘管在練習中有的同學鬧情緒,又做了很大的改動,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還是堅持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班的節目要上場了,只見無數個閃光燈在臺下一閃一閃,我的心窩裡象揣了個兔子一樣,“怦怦”直跳,不過,臉上還保持著燦爛的笑容,我對自己說:下面有許多老師和家長在看著我呢,可不能出醜!於是,音樂響起,我努力把裙子擺起來,舉手投足都儘量做到盡善盡美,把最美的舞姿留給臺下的觀眾。一陣熱烈的掌聲結束了我們的表演,我們大方的向觀眾鞠躬敬禮後走下臺,這時突然發現,我的.嘴巴笑得竟然麻木了……

  我非常喜歡這次藝術節,因為她可以給我們每個人機會展現自己最美的風采和個人的才華,同時,也可以從中瞭解到這麼多同學,都有他們的一技之長,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這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想明年的藝術節表演中,我們班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節目展示給全校師生。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關於藝術

  社會達爾文法則:無情的經濟實力、性別競爭、乃至基因角逐。我們在這跳法則的軌道上執行。落寞是一個黑影,空洞是一個黑影,單調是一個黑影。它們加起來,仍舊是一個大的黑影,被每個人拖在腳底下,你走哪兒跟哪兒。

  藝術----神聖的平民,它在每個人心裡,與黑影敵對。它在灰塵里長出綠葉,從汙水裡發展枝,並召喚陽光的來臨。這是一種奇妙的精神感受,它是朦朧的,混沌的,清新而美。善惡並無分別,這個界限是無理的。藝術引領著我們去愛,去憐憫這個世界。

  藝術是籠統的。它基於一切,所以藝術無別於門類。它們之間溝壑縱橫,息息相通。(用蘭波的話來說,是“靈”上的相通)並造成廣泛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錯軌。但這種籠統來自個性(尋找自我,併為儲存自己的精華而飲盡毒藥)所有個個性加起來組成了藝術繽紛的花瓣。(藝術的創造者將達到“未知”!培育比常人更加豐富的靈魂!)藝術大同的時代於此時降臨(如果它天生有形,就賦予其形。如果它本無定型,就讓它放任自流)思想、幻覺、意識、形體將組成藝術(芳香、音調、色彩、語言,來自靈魂併為了靈魂,互相碰撞,放射光芒)。藝術超越了一切,超越時間(過去的現存的未來的),超越人類(個人、團體、地域),藝術家成為自己的主宰,不同層次空間的上帝。

  藝術的各種感覺都是同一意識,歸附於詩(廣義的詩)。它從天而降(陌生的),由地而生(熟悉的)。它是我們生活的再觀察、再認識、再體現,它造就第二次感覺,這種感覺更傾向於真(廣義的真)。藝術家觀察無形,傾聽無聲,重新整理並把它們肅清,留下痕跡,讓生活和生命獲得第二生命。它是守夜人的夢遊(我不知道這比喻是不是有點濫情)。立於生活的外空間,並脫離夢境。藝術是一組體系龐大的交響樂,每個片段都舒緩,不需要節奏。藝術家是一隻鳥(在響起風暴的天空和狂亂翻卷的旌旗中),或升或沉地飛行。

  藝術的具像和抽象。(藝術的通感能力)在通常情況下,表達具像用來抽象思想。形式只是一隻殼,我們需要的是蛋青蛋黃。所以,具像和抽象的同生的,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就曾經對朦朧詩讀得懂讀不懂這樣的低階問題而撰文解釋。由於經過了學院訓練和社會薰陶,人們更傾向於承認具像作品,而質疑甚至抵制抽象作品。這是不明智的。

  藝術的多樣化。一千朵牽牛不是百花齊放,一萬隻雞叫不是百家爭鳴。衍生多樣化和單支多樣化是不同的。如果企圖在單支裡發展“多樣”,我們就要冒得起該單支本質錯誤的危險。藝術所具有的奧林皮克精神,其內容是無限的,探討不盡取之不盡,這就是藝術本身最“美”之處。正如今天我一聽到歌裡唱“愛”就滿身雞皮疙瘩一樣,那就是“愛”被險隘定義並翻炒得面目全非了。我們不希望每個城市都是紐約,或者羅馬古城。如果天下如此千篇一律,難免憋死。藝術就象一個全身針刺向外發射的仙人球,給人以萬千感受,讓靈魂受激。或者可以用語彙和語義來比喻它們。大眾審美意識來自小眾的引領。他充當文化導播的角色。藝術不是工業生產,不是商業積累,不限於感官衝擊。藝術至多是作坊,而不是FACTORY,淪為流水作業,淪為無限發行。現代尚術而非藝術大行其道,受害者是大眾,但大眾並不自覺。在這些“藝術”面前,我選擇不說話而不選擇怎麼說話。或許藝術需要啟蒙,但我們不能終生和偽藝術相伴。

  藝術的可能性。藝術不是進化來的,而且它的產生方式很可疑。智障團體,天才兒童,神經病人,他們創造藝術,並得到常人的認同和震撼性的共鳴。無論鋪排渲染精雕細啄,藝術的可能無止境。在題材上,技巧上,觀念上,信仰上……發現。小說家尋找小說敘述的可能,美術家音樂家建立派別。它沒有參照物,猶如在太空裡沒有方向一樣。所有的可能都給我們找到驚喜。蒙娜麗莎的微笑妙不妙?妙,但成了權威就不妙。莎士比亞的戲劇好不好?好,但所有人都這樣寫戲劇就不好。貝多芬的音樂高不高?高,但把它當作最高就不高。我們永遠“得一望二眼瞄三”,一個字,貪。藝術拒絕“最好”,我活著就是為了看到更好。要是“最好”出來了,活著有什麼勁坳。

  於是我活著——

  我以生於斯世為榮,以生於此時而幸。我因為看到藝術而無愧此生。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藝術

  每當我泛輕舟盪漾於西湖碧波之上時,總會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感受;每當我搖曳於藕花深處時,眼前時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桃花別樣紅”的夏日之景。冬日登山之時,除了有小天下之感外,更有“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宏偉氣勢在我心中跌宕起伏。大好河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

  不錯,祖國的山川之美確實令人歎為觀止,不過,要是再加上華麗詩詞的點綴的話,那就更使得分外妖嬈的江山錦上添花了。

  縱觀歷史,多少名勝不是因為一句詩而名揚天下的呢?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不正是李白筆下地廬山瀑布嗎?小小的一個寺廟,正是由於一句“孤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使得寒山寺成為一座名寺。黃鶴樓難道不是因為崔顥,李白等一些著名詩人的“煙波江上使人愁”,“煙花三月下揚州”而聲名顯赫嗎?

  詩是藝術的精華。詩中的美景那就更如“聚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光華”。乘飛機時,你能看到“濃雲遠見現隱滔”,觀日時,更能享受到“紅日覆雲霞萬里,西山紫日映小溪”的落日之美。

  山水引人動情,藝術中的山水美景更加誘人,更加令人神往。

  陶醉於藝術中的美景不難,但要創作出藝術中的美景卻決非易事。不過,只要有雲和月,即便是八千里路,我也將上下而求索。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藝術經歷

  一天,不知怎麼,本來就喜歡音樂的我突發奇想,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學電子琴。”媽媽很爽快地答應了“OK!”

  週末,媽媽領我去常熟少年宮的電子琴教室,裡面擺放著很多臺電子琴,我來到電子琴前,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電子琴,想象著我有一天能在世界級的舞臺上演奏《莫扎克奏鳴曲》,贏得眾多觀眾熱烈的掌聲……就當我沉浸在想象中時,老師的講話把我從想象中拉回到現實,進入正題,開始上課。

  我本以為彈琴很容易學,結果並非我想的那麼簡單,學琴不但要掌握指法、手法、音符、音標,還要能一邊按琴鍵一邊唱歌譜,不僅要記住這些,還要掌握書上的音符看到就能唱出和彈出節奏,唉……這麼多的東西,真讓我一時難以記住,原來電子琴也不容易學。

  雖然電子琴難學,但是我對電子琴的興趣一點也沒因難而後退。每次上完課回家,我就坐在寫字檯前,按老師教的方法去練習,有時候找一張紙,畫上琴鍵的模式,再用手指練習,因為初學,媽媽怕我半途而廢,所以沒有給我買電子琴。

  在蘇州那邊,夏天特別熱,尤其是每天下午;冬天特別冷,尤其是每天上午。而我上課的時間又偏偏是這最熱和最冷的時間,這可能是老天特意要考驗我的毅力吧!我才不會向困難屈服呢,儘管有時熱得喘不過氣來,差點中暑;儘管有時冷得發抖,被風吹得面紅耳赤,感冒了,但我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在這裡我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我的媽媽,她不畏艱辛,陪著我,夏天幫我遮陽,冬天為我擋風,遇到困難時給我輸送信心。記得有一次夏天,媽媽連續在炎熱的夏天陪我上課,中暑生了半個月的病。在這裡,我要向我的媽媽說聲,謝謝您,我要努力學習來回報您對我的一片愛心。

  當我學到2級時,難度越來越大,光靠記住指法是不夠的,必需得有電子琴練習才行,這時,救星么姑父給我買了一架電子琴。我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並下決心一定學好電子琴。於是我更加刻苦了,一練就是2-3小時,練得手發軟發燙了,可我從沒有叫過苦,喊過累,一直堅持下去。在我不懈努力下,我順利的考過了3級,進入5級的學習階段。就在這時,老天爺給我家出了個難題,由於父母的工作變動,迫使我們不得不回到萬州。回到萬州後,我就再也沒有去學電子琴,中止了我學琴的路,很遺憾……

  這架電子琴就一直躺在老家的臥室裡,很久沒有去碰它了。今天,當我再次莊嚴地坐在電子琴前,撫摸著電子琴的時候,我又回想起了當初學電子琴的酸、甜、苦、辣了。

  雖然我的學琴路暫時終止了,但我對藝術還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還有一架記載著我4年學琴經歷的電子琴

  詩是藝術的精華。陶醉於藝術中的美景不難,但要創作出藝術中的美景卻決非易事。不過,只要有雲和月,即便是八千里路,我也將上下而求索。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藝術感想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雪或者颳大風,雖然有些冷,但因為衣服穿得合適,感覺不到。天空很藍很藍,卻惟獨沒有云彩,一眼望去那發白發灰的藍色盡收眼底,這倒少了幾分平時有的生機,多了幾分令人心神澎湃的惆悵。

  我是頭一次來到798廣場,不知是來參觀,還是來學習,學習也可以說成是一種體驗,體驗攝影師的在平日裡去抓拍藝術的感覺,或者是體驗一件藝術品,以及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所散發出的藝術氣息。我是興奮,興奮到心裡總是無法集中精神,眼睛迷茫而目不轉睛地看著一件東西,彷彿對那東西很感興趣,其實是在想今天應該照些什麼,或者是找出來的東西和效果是怎麼怎麼樣的。

  798廣場甚是大了些,何止是798,更還有751,796等等。751是個火車站,咋看那樣式都像是階級戰爭時期,中國物資貧乏,導致材料缺陷而造成這個模樣的的——紅輪子被生鏽的橫樑連線起來,黑色的車廂下隱約可以看見那種近代時期特有的發動機,車廂上面標出的車廂號“上海——”早已模糊不清。真不知這個如此笨重而普通的大傢伙,可真能像那個名流綠野的攝影師爺爺所說的,拍出那種所謂的帶著藝術視覺效果的感覺麼?我只是拿著相機擺了一個樣子之後便按下快門,經過不同的角度或者說不同的位置以及我這個攝影師本人的姿態轉換,便拍出了許多照片。無論拍得好與差,我也只是擺好了位置便拍,一個也沒有刪除,藝術,也許總會是在無意間就產生的吧,我拍了這麼多,或許總會有一張在茫茫如海的“同伴”之中脫穎而出罷。也許是和我的想法一樣,或者是仔細觀察思考之後得出的結果而導致的,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阿姨拍出的一張照片引得老師注意,老師端詳了幾眼,便把其他的人都叫了過來,說這張照片怎麼怎麼有視覺效果,突出了什麼地方。這彷彿是一個課堂,所有的學生都在屏息凝視的聽著老師對例圖的講解,本以為這都是小孩子該乾的事情,竟也在這群70後以及80後的人群中有所出現,看來,活到老學到老。我想著,也看著,也聽著,心眼口三用才是學習。那圖拍得只是一個大紅輪子罷,卻同時拍出了那兩個木頭軌道斜斜的延伸,類似這種的我總在網上見到過的,卻沒有真實的用在這裡。而這位阿姨卻透過細膩的觀察能力以及仔細的思考,來了這個奇妙靈感,怕出了這個其他的普通人所沒有想到的圖片,真是值得嘉獎。或許我也應該虛心學習吧,像我那樣瞎拍也是沒意義,終究和常人一樣,並沒有渲染上那神秘的靈感。這靈感真是普通人以及初學者難以尋摸到得,它是一個不喜歡拜訪懶漢的客人,只有在靜下心來去觀察思考以及琢磨才可以進入大腦之中的。若不思考,怎來得靈感?

  拍得乏了,便起身去工廠那片了。此地本是一個有線電廠,自然少不了那種充滿著機械結構的大工廠,或者是冒著濃濃白煙的大煙囪(在此說一下,我本來以為煙囪都是冒黑煙的,沒想到還會有冒白煙的,這我倒是沒見過,那煙倒是挺像原子彈爆炸似的),要麼就是那種裝滿電啊,氣體啊的大罐子。先是大罐子罷,那罐子成橘黃色,差不多有十多個我那麼高。地上鋪著雪,那老師在路上就不停的說:“可喜的是,今天我們這裡正好下了一場雪。”看來雪這種美妙的而純潔無瑕的物質真的很令藝術家感到興奮,也許正是因為這自然界創造的藝術,才更使自然更完美,正因為它默默地作襯托,才讓那橘紅色而顯得有些太過明亮的罐子,多了幾分寧靜與柔和,人為景色與自然景色的結合,總會讓那些想辦法用音樂、用繪畫、用攝像記錄下來,這就有了藝術罷。太陽正照得火熱,照在那罐子上面,相互之間在罐上以及那雪白的地面上形成類黑色的弔影。如此美麗的景色,彷彿處處都是可以拍到具有特殊氣息的感覺,如此又怎能拍出與眾不同的呢?想來想去,好像真的有些不太可能有另外的靈感。這時,有一個例圖新鮮出爐了。我真是有點汗顏,怎麼會在這種窘迫時期還會有美好的靈感呢?近眼一看,竟是從兩個罐子下面照的,奇也,妙也!靈感難尋,怎出現在別人腦海之中,而我卻想不到呢,都是初學者,我怎麼就想不到呢?!我倒是有些後悔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沒有思考呢,我想,藝術就是在思考中誕生的,只是一張照片,卻需要攝像師幾十年來的經歷,再加上他奇妙而富有創造力想象力,富有靈感的大腦,才可以拍出來。這使我對這照相片漸漸有了興趣,也許也是對某種東西的挑戰吧。

  接下來就是照人,我對此並沒有太多的興趣,略罷。

  後面的時間我便進入了室內。這798雖是廣場,卻也如一個小城市般,四處是街道,接到兩旁便是藝術畫廊或者咖啡廳小商品店。畫廊很多,每一個都有主題,譬如抽象派、印象派、立體主義、現實主義。無論是何表達形式,都是表達著不同的思想,即使是在抽象派那種彩紙上抹顏料也同時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思,我想這雖然只是一幅看起來隨便畫畫的畫,反而是他的特點,透過顏色和花紋,心情被完完全全的表達了出來。我真不知這畫家是如何用這看似亂抹的繪畫方式,竟然能表達出那麼多的東西,他的靈感從何而來,又是如何想到往哪裡抹或者是用什麼顏色抹,竟然能抹出心情,抹出事物的本質和輪廓,可能他每日都把自己關在一件小黑房子裡去思考,或者是跋山涉水,走訪民居,看到了美麗的景色或者是窮苦的民居,才激發了那畫家的心智,總之,必須要付出,要努力。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正如前面提到的攝像一般,只有從不同的角度,擺出最費勁的姿勢,去最危險的地方,花費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拍出美麗的圖片,才可以保留一瞬即逝的美。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因為時間,也許是因為不瞭解,許多人(包括我)也只是對一幅畫一掃而過,有時候甚至連看也不看,他們可曾想過,這幅畫是費了畫家的很多時間與精力,才創造出來的呢,這便是藝術的悲劇。這悲劇比莎士比亞的悲劇更令人催人淚下,人們不懂藝術,沒有人懂我的藝術,反而,在發現有人正確說出這畫裡的含義,總比給那畫家錢財更讓他高興。因為,那藝術,是用他有限的世間,和精力而創作出來的,所以他們總是希望人們在他的那幅畫面前停留的時間多一些,正是此啊!

  藝術是要付出的,沒有白來的藝術,更沒有隨手隨口而來的藝術。798的廣場之上,來來去去又去去來來的人影,顯得匆忙,卻又悠閒,冬日的寒風,終究沒有吹入他們溫熱的心。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 剪紙藝術

  剪紙是一門藝術,但很少有人懂它。現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於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於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並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後,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聖誕琴聲》、《收穫》、《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現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重點搶救物件,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關於藝術的話題作文:身邊的藝術

  在我家眾多精美的工藝品中,出類拔萃的要算是爸爸從義大利帶回來的一條威尼斯遊艇模型了。這條遊艇造型別致、結構精巧、古香古色,具有義大利威尼斯的民族風格。

  這條富麗堂皇的遊艇是由塑膠製成的,長40釐米,寬10釐米,高15釐米。由船身和底座兩部分構成。底座呈圓錐狀,紅色,上面布有精美的花紋。上部與船底相接。船底為黑色,船身為金黃色,船頭是尖的。在船艙和船頭之間的部分有一個可以裝卸的小燈。這個燈是夜晚照明用的。因為這是一件工藝品,所以燈內沒有真的燈泡。在船艙前有個底託,底託上的小孔有一個跳舞的小人。這個小人別看樣子小,可是製造精細,她上身穿一件銀白色的短上衣,下身是一條紅色的舞裙,腰上還繫著一條藍色腰帶。她雙手上舉,呈跳舞姿勢。她的上身與兩腿是用兩個銅環相連的。兩腿直垂下來,懸空。船艙是船的主體部分,為立體梯形,頂篷呈半圓形,前後左右的牆壁都是空的,在稜架的部分都雕刻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花紋。其中有的呈魚形,有的像花朵……形態逼真,如生。就好像魚兒在水中嬉戲,馬兒在草原上奔騰,花兒在花叢中開放,這個玲瓏的小船艙還可以開啟呢!在後部兩個稜架的基部各有一個活動的螺絲,能把船艙的整個蓋子掀起。我想這就是船艙中門的裝置吧。掀開蓋後,可以看到內部有一個小盒了,盒內有一排排小椅子,這樣遊就可以坐在艙內來觀賞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外貌了。在艙蓋的背面還吊著八個小燈泡,就像一個個倒掛著的酒瓶子,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在船尾還有一位船伕站著,他頭戴黃色小禮帽,身穿白色衣褲,領子上有藍色飄帶,腰間繫一條紅腰帶,風度翩翩,雙手拿著一個船槳,這就是威尼斯水手的特色,用一支槳划水,看起來,他划船的技術還十分高超呢。

  這條金碧輝煌的小船不但可以當工藝品還可以當玩具。在船的底座上連有插頭,把船身、小人等裝好後,接通電源,船就可以轉起圈來,跳舞的小人也開始轉著圈地跳起舞來。艙內壁燈也跟著亮起來了,隨之又響起了優美的音樂。看著,聽著,我好像真的到了威尼斯。作為一位貴賓坐在這富麗豪華的遊艇上,有人在為我跳舞,船伕在為我划船,帶我去遊覽威尼斯這神奇的水上世界;讓我觀賞碧波盪漾的水道,一座座古典式的石橋;讓我領略威尼斯古老燦爛的文化……這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音樂,使人陶醉了,就像作夢一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