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老房子的作文800字(精選7篇)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800字(精選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老房子的作文800字(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1

  在我之前,每年都會去外婆家那間古老的房子,整一天都待在那兒玩,那裡留下了我的歡聲笑語,不管在哪裡我都能找到快樂的事情,只要在那間房子旁邊,我都是快樂的。

  還記得那個石板凳,冰冰涼涼的,雖然石板凳上有一顆一顆的小石頭,坐上去不太舒服,但我還是很喜歡它,因為那裡留下了我童年的記憶,我把小凳子搬出來,坐在石板凳上做作業、看書,石板凳後面是一面牆,那面牆一遇到大風大雨就會掉石磚下來,牆上長滿了青苔和一種不知名的雜草,我的小很喜歡吃這個,小一跑來跑去,我就會把雜草拔幾根下來跟它玩。

  還有那條小弄堂,像鄉間的小路一樣,兩旁長滿了野果子、野草,我無聊時總會從家裡跑出來,摘幾個野果子扔到地上,用腳去踩,總會紅汁四濺,那時我便會感到無盡的快樂,這條小路上風也很大,但是我很喜歡這樣,因為這樣我可以張開手投入風的懷抱。

  小弄堂旁是一條大道,雖說是大道,但它鮮有人也不會走過,那裡只有一個每天來為花兒澆水的老,那裡的花全是他養的,什麼花都有,只要別人給他一株花,不管是盛開的還是枯萎的,他都能把它養活,養得很漂亮,有時我看見這兒的花,總有那麼一瞬間的念頭想把它摘下來去做標本,但後來又想想,讓這朵花留在這兒,供所有有觀賞不更好嗎?所以我總會把剛伸出的手放下,去觀賞別的花。

  老房子旁邊還有我的,還是那隻——萱。我會把我所有的煩惱所有的事情都告訴它,是全部,因為我知道,它不會把我的秘密告訴別人,也不會洩露一字半句,我很喜歡它,真的把它看成了我的親人,我想它也很喜歡我吧,我給它吃的,它和我玩,我給它一片葉子,它便頂在頭上。

  還有老房子,它裡面雖然裝飾簡單,也說它光線不好,但我還是很喜歡,因為這裡珍藏了我所有記憶。暑假、,全部都在這兒。

  老房子和老房子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承載了我一切的記憶,可惜現在沒了,外婆搬到別的地方去了,房子也租給了別人,這邊一切的記憶都消失了,這邊的風沒有以前那樣溫暖了,花也沒有以前那麼香了,走在小道上,也沒有以前那樣快樂了,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2

  澄澈的藍色天空點綴著朵朵潔白無瑕的雲,同樣乾淨的陽光向大地輕灑而下,老屋房頂上的瓦片熠熠生輝,折射出無限光華。

  老屋與旁邊兩棟二層樓房用兩扇小門連通在一起,屬於我們家族。而三棟房子並排兩側嶄新,中間陳舊,卻總顯得格格不入。

  先前幾個月聽父親說家裡的老房子在裝修,完事之後,過年回家住得就舒服多了。可是為什麼只專門裝修了旁邊的呢?

  父親在忙,我只好將內心的疑惑向奶奶詢問。而她一回憶起來,就滔滔不絕了。

  原來中間的老房子是曾爺爺那一輩蓋起來的,用的是土磚與黃泥,地方開闊。尤其特別的是正堂呈凸字形,像是族嗣,又在中間挖了一個槽,安裝了一個打井水的水泵,好方便打水,別有一番野趣。“那時吃大鍋飯,他們還在這裡聚過一次哩!”奶奶語氣中滿是驕傲,“這可是天大的榮耀!”

  後來人多,地皮就那點,爺爺他們又在老房子各加蓋了一棟二層樓房,用的是紅磚。“那時候啊,沒錢買好磚建房,又不想用回土磚,就去四處打聽有誰裝修好,有磚剩的……”奶奶講的起勁,“後來聽說鎮上有家酒店門口多了很多磚可以用,可是很遠,叫人幫忙用車拉要出幾百塊錢。那時男的都很忙,家裡又沒車,我就叫了幾個姐妹來幫忙……”

  她們用籮筐裝了磚,用扁擔挑著走了十多里地回來,中途休息了好多次,從早到晚一天來回最多搬三趟。幾天後奶奶的姐妹都不來搬了,不過只剩下一半的磚,奶奶自己搬了一個多星期才完全搬完。之後她又幫著裝修,太過勞累,當時倒沒什麼,現在卻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到了父親這一輩,旁邊兩棟房因主人經濟與居住條件的提高而抹上了水泥,貼上了瓷片,裡裡外外都全面翻新了。而老房子仍保留著原有的瓦片與土磚,是由於它的主人——我的曾爺爺,因高齡被接進城而荒廢著,不過旁邊兩棟房子沒有水泵,它就只起連通和打水的作用了。因此沒有必要重新裝修。

  我走進它,沉重的木門敞開著,上面的紅漆布滿了灰塵,見證了歷史的程序;一陣陳朽的氣息撲面而來,彷彿在說,它是時間的證人。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3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遊戲。我躲到了我家的三樓上面,忽然看見一張舊房子的照片,雖然已經有些泛黃,但我依然可以瞧見照片上那座房子的模樣:灰頭土臉,黯淡得很,牆是用黃土塗的,房頂蓋的是青瓦,兩層樓,沒有豪華的門面和裝修。這麼一間破房子,誰要住呀?

  我覺得好奇,就拿著照片立刻跑到奶奶身旁:“奶奶,這是誰家的房子?”奶奶笑笑說:“是我們家以前的老房子。”

  接著,奶奶就給我講起了以前的故事:“在舊社會,我們的生活可苦了。吃不飽,穿不暖。每天,我們只吃兩個菜,黴乾菜和鹹白菜,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吃得上肉。穿的衣服都是一針一針縫出來的,平時幾乎沒有新衣穿,破了就補補,破了就補補,要到過年才省幾個錢買件新衣服。那時候買不起牙膏,我們就用鹽來代替;買不起洗髮水,我們就種一種叫夾皂的植物,取它的樹汁來洗頭;為了省錢,頭髮都是在玻璃前照著,自己剪的。人們上班或趕集,都是靠自己的雙腳走出來的。住的呢,更不用說,草房子,一到冬天冷得要命;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

  奶奶講著講著,眼圈紅了。我也覺得那時人們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哪!

  “這照片上的已經是磚瓦房了,是我和你爺爺在82年造的。那時,一間兩層樓的房子可讓人羨慕呀!你知道嗎,那時,走過、路過的人都要往我們的房子多瞧兩眼呢!因為相對於別人家的木質結構和草房子,我們這樣的房子算是別具一格、獨出心裁啦,是現代化的建築啦!”說到這,奶奶眉毛一揚,有了笑意。我知道那是她老人家暗暗地自豪感與欣喜感湧上心頭啦!

  “改革開放就是好,經濟騰飛了,農民也奔小康了,我們家也脫貧致富啦!你爸跟你叔叔都做起了小頭頭,一個開了小工廠,一個承包了魚塘,年收入幾萬,那兩層樓的房子,他們早就嫌落後了,於是造了三層樓。後來呀,覺得三層樓的樓房太土氣,就又舊貌換新顏,建了別墅,搞了精裝修,一進去,感覺像來到了賓館,好闊氣,好派頭!”奶奶越說越高興,我也越聽越來勁,聽奶奶講故事味道真好。

  正在興頭上,誰知寵物咪咪跑過來,撞在我的腳上,叼走了那張照片。我和奶奶都急了,拼命地吆喝,追趕,這才救下了這寶貴的照片——要知道,這照片是見證我家歷史的信物啊,是我們一家的珍藏呀!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4

  初秋,父親帶著我回到他30年前居住的地方。據他回憶,那是一間大平房,斜在雜草叢生、溝壑縱橫的黃沙河畔。

  附近的路坑窪不平,難以行車,我們只能步行從一條鄉間小徑插進去。兩旁的農作物長勢正旺,蔥蔥蘢蘢,掩蓋了橫跨黃沙河的一座小橋。這裡的風貌已與當年大相徑庭,一切全靠父親的記憶述說。

  鄉間小道蜿蜒著,繞過電廠,繞過高牆,繞過院落,終於繞到了一幢瓦房前。我以為這便是父親當年居住的屋舍,然而他並沒有面露喜色。

  “不對,這不是我們的房子。”他顯得很迷惑,剛開始還覺得自己走錯了路,又在四周尋找了一遍,回來時依然眉宇緊鎖。

  屋內走出一個小女孩,父親問她:“以前這不是有一間老房子嗎?”

  小姑娘極其驚異,“早拆了,拆了多少年了!”她迷惘的眼神似乎在說:“那麼老的房子,居然還會有人問津!”

  父親呆了,他一時不能接受這個現實。

  房子已經被拆了很多年,連殘垣斷瓦也沒有留下。父親兒時珍貴的記憶,就這樣被抹殺了。此行是來尋找記憶,誰成想卻連記憶的痕跡也沒有瞥見。唯一依稀可見的,只有那靜靜淌過樹叢的黃沙河水。

  回家的路上,父親講起了幼時在黃沙河的故事。那時侯,他經常和我的伯伯們乘坐哐鐺作響的大卡車,顛簸幾小時去看電影。當年,老房子門前有一條車道。原先並沒有這條道,但常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卡車軋過,趕去城裡,久而久之,便軋出了一條像模像樣的車道。父親經常拿出小板凳,端坐於老房子前,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由此認知了不少汽車品牌,他娓娓道來,我卻一個也沒記住,畢竟我一個也沒聽說過。它們如今都在汽車行業中銷聲匿跡,鮮有作為。他和哥哥們每天都會翹著木凳,裝扮成司機,轟隆轟隆地繞著老房子轉幾圈。大概那時他們最崇尚的職業就是汽車司機吧!

  父親從頭到尾也沒有具體形容出老房子究竟有多大,我只知道當時他們一大家人全擠在裡面,老老少少十來號人,我無法想象那樣的日子如何度過。但是父親每每提及這些,總顯得回味悠長。他很懷念那段時光,然而如今他已年屆不惑,唯一能夠幫助他找回兒時樂趣的老房子也被拆除,彷彿一切都被歲月的塵埃埋沒了。

  “可惜了!”他長嘆一口氣,沒有再多說一句話。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5

  在家鄉,起初據我瞭解的老房子是那種木壁很沉腐、嚴重破壞,有些東倒西歪,且沒有人住的木房子。這種房子極少。那一家人逐年死去,終於沒人居住,或是那家人喬遷,遺留下來的`。

  村裡有一座祠堂——教學的地方,像現在的學校,與一座不用的木房子學校,雖然不是人居住的,但也是老房子。

  村裡的大多數木房子明顯“老了”,只是住有人,在人們眼裡就不是老房子了。但當他們說到房子漏風、漏雨,會說:“我家房子“老”嘍!——已經是‘老’房子嘍!”這裡的“老房子”有如人變老的意味。老房子在不同的情況下被臨時改變不同的意思。人們對老房子漠不關心——隨口喊出,使其出現自相矛盾的一面。

  這種木房子,左右(兩頭)一樣,前面一間做廚房兼客廳,後面一間為臥房,正合居兩兄弟;中間,堂屋後面是廂房,則居老人;房頂由一片一片的小青瓦蓋住。老房子長期沒人居住,要更加風塵僕僕很多,即使同是一樣的木房,也一目瞭然,看上去卻十分冷清怕人,黑夜害怕走過這裡。其實,房子裡有什麼呢?只是他們自欺罷了。

  人們慢慢地有錢並富裕起來,從木房子裡搬出來,住進了磚切的新房,無論之前的木房子“老”與不“老”。人們都稱老房子。又過了幾年,人民的生活寬裕了,開始覺得老房子土氣了。空出來的老房子被賦予了落後、土氣,這層意思。也有如人變老的意味在裡面。

  相比磚切的新房,我是喜歡老房子的。有很多人說,住在木房子(老房子)裡冬暖夏涼,是它的優點,比磚房要好。我卻不以為然,也並不感知。只是房子兩側、後面的樹林景緻很美,無論是在春夏秋冬,且能夠天天看到;那些各種各樣的果樹,開花、結果,吸引我,惹人愛。又能夠看到廣闊的村寨。還有一個原因,夏天發洪水,淹沒了稻田,成了一個很大的湖,人們像住在湖邊的小山腰上一樣,另有一番壯麗的景象。

  現在,幾乎所有的木房子都老了。然畢竟是祖上傳下來的,住了幾十年之久,人們都捨不得拆去,使已經現代化的村子添了古樸之氣,形成一道鮮明的美麗景色,有雅俗互融之感。它們是人們智慧與文化的表現,新農村建設要求危房維修,房頂稜邊稜角刷上雪白的石灰,投入如此巨資,不無作用吧?想來是發展旅遊業和保護傳統文化財產;也讓後生、遊客認知。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6

  走近了,走近了,它仍是從前的紅磚小屋。只是曾經明亮的小窗蒙上了厚厚的蛛網。我叩叩門,一隻麻雀驚叫著,撲楞著飛過。所有的磚瓦像紛飛的紙屑散落……終究是夢一場。

  我心底,永遠盛著老家的一片青山綠水,青山腳下是油綠的稻田,還臥著一座老房子。房前的院落裡,有攀著土牆爬的絲瓜藤,鮮綠的葉子裡藏著一朵朵金燦燦的小花,藤下,一畦畦青菜青蔥水靈,還有一把搖椅。搖椅上半靠著我的奶奶。

  依稀記得,小時候一放暑假就去老家。和村裡的小夥伴一頭扎進油亮青翠的稻田瘋玩,或者趕著小雞上小山坡……傍晚才回家。燈亮起來了,溫暖的燈光透過窗子,像老屋明亮亮的眸子。小院裡傳來奶奶的呼喚:“快回來吃飯嘍!”我躲在灌木叢後偷笑,就是不出來。小屋裡又傳來恐嚇:“黃鼠狼來抓小孩了!”聞著空氣中傳來的飯菜香,我才躡手躡腳地走進小院,再猛地跳出來。“小祖宗兒!”老房子裡,暖暖的。

  老房子的燈光,是童年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

  我永遠都記得老屋內飯菜的香,小平屋的房頂上是水泥砌成的平臺,平臺邊上是紅磚的小煙囪。一到傍晚,太陽還磨磨蹭蹭地靠在半山腰,老房子上就飄出了炊煙。像一首詩,嫋嫋地升到空中,晚風一吹,緩緩地消失在暮色中。有時候奶奶買了五花肉,就搬出小板凳,架起小爐灶,在夕陽中慢慢地熬燉紅燒肉。我眼巴巴地踮腳趴在窗前,從外向屋內看,光線昏暗,只聽得肉在灶裡“咕嘟嘟”地翻滾著,再看頭頂,炊煙裊裊,越升越高……

  老房子的炊煙,是小時候最香甜的夢……

  最後一次回去看奶奶,我長大不少了。至今仍忘不了那個夏夜,農村又停電了。老去的奶奶吭哧吭哧搬出涼蓆蒲扇,我搬到屋頂上。她很慢地爬上來,替我搖著扇子。夜很黑,月亮很黯淡,只有一顆一顆的星星,輕輕柔柔地衝我眨著眼,黑黑的夜空泛著點點銀光。頭頂上的大蒲扇,一下一下地扇著,一絲絲風從扇面破損的邊緣流瀉出來,夜色比水還涼。屋頂成了昆蟲音樂家的舞臺,蛐蛐們爭先恐後地唱著。老房子彷彿是身下安靜的小獸,也睡去了,朦朧中感到它的脊背在一起一伏。

  老房子的夜色,是淡淡的憂傷……

  後來,老房子空了……院落裡的雜草越長越高了,再也沒有炊煙升起,我心裡的那片山水,就此空了。

  再閉上眼,淡淡的炊煙,清涼的星光,紅磚平頂的老房子,圍繞在我身旁……

  描寫老房子的作文7

  聽媽媽說,下個月,姥姥家的老房子就要拆了,我不禁懷念姥姥家那紅磚青瓦的老房子,如同燕銜泥築成的巢,把姥姥的心血和進了泥土,一點點浸潤、一點點積累,曾經為她的四個兒女遮風避雨,如今又成了我們孫輩的樂園。

  我一出生,媽媽擔心我沒與姥姥一起生活,會沒有感情,所以隔三差五地就帶我回姥姥家住上幾日。時間久了,姥姥和她家的老房子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每次一回到姥姥家,老遠就瞅見那綠樹掩映下的老房子,紅磚青瓦在周圍一片白色小樓中甚是“顯眼”!老房子臨著小巷,在我媽媽小的時候,姥姥就在老房子西側種了兩棵梧桐樹。每到盛夏,高大的梧桐樹為我們遮擋驕陽,整個小院籠罩在濃濃的綠蔭下。即便是下小雨,也沒關係,樹下是淋不溼的。老房子的前面有一個粗糙的小水池,鏽跡斑斑的水龍頭和長滿青苔的水池,曾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我在裡面養過蝌蚪、小魚,還有螃蟹。一到夏天,姥姥會早早地在池中泡上一個大西瓜,吃起來又涼又甜。

  門前的小巷可熱鬧了。高大的梧桐樹下,一天到晚都有拉家常的老奶奶、逗小孩的老爺爺,歡聲笑語連成一片。更有我每天的期盼,每到傍晚,總會在同一時刻路過一個賣甜酒麩子的老爺爺。每當巷口響起“甜酒麩子”的吆喝聲,我便會跑到大門口,眼巴巴地盯著那挑擔的爺爺,不住地喊:“姥姥,快一點兒!”這時姥姥總會給我買上一碗,再用水一沏,酸酸甜甜中和著淡淡的酒香,那是老房子留給我最甜的記憶!

  這幾年,我的功課越來越忙,回去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姥姥家又添了一個小表弟。那日,我又回到姥姥家,已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只在外面貪玩,而是悶在老房子裡,一屋子的人噓寒問暖唯獨不見小表弟。姥姥站在門口一喊,小表弟便從另一個小院出來,左手拿著東家的糖,右手拿著西屋的果,一臉的幸福與滿足。姥姥說:“這兩年你舅舅不在家,我一個人又要看孩子,又要做飯,多虧了街坊鄰居幫忙。碩兒,快,把這水果給西院的大姥姥拿點,把這酒給你東院的大舅嚐嚐!”話音未落,小表弟就拉著我出門了。雖然我已過了愛熱鬧的年齡,但看著小孩子們你追我趕,像一群小喜鵲快活地從這個門進去又從那個門出來,我不由得歡喜起來。

  老房子說老也不老,自從姥爺離世,老房子陪伴姥姥已經三十餘載,雖然幾次翻修,那青瓦依然會漏雨。因為擴路,那兩棵高大的梧桐樹也被硬生生地伐了。我想老房子一定是欣慰的,它陪著姥姥青絲變白髮,它看著舅舅成家立業,望著小表弟一天天長大,日子越來越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