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精選8篇)

2022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精選8篇)

  不經意間,一個活動就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這時候做好活動總結是十分重要的。一起來學習活動總結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瞭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2

  家風家訓是我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補充。光啟小學根據上級的檔案精神,從開學第一天起,開展了為期一週的“承家風,記家訓,知榮恥,學做人,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主題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好的家風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讓學生接受一次傳統美德教育,激發他們向好、向善的本性。現將本次活動情況小結如下:

  學期初,學校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積極討論,制定了以“承家風,記家訓,知榮恥,學做人——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主題活動方案。

  學校號召全體班主任利用板報、微信等平臺,做好宣傳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力。全校師生協同家長在學校德育處的倡導下,開展了“我的家風家訓”的徵集活動,本次共徵集到優秀家風家訓60條。開展了“賽家風、揚家訓”電子小報的製作,同學們透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將“我的家風”和“優秀家風”小故事進行展示;中高年級開展“我的家風”徵文活動,孩子在瞭解家風家訓的基礎上抒寫出自己對家風家訓的認識,優美的語言中無不蘊含著真摯的情感。在這些活動的基礎上,全校開展“美德家庭榜”、“優秀學生家庭家訓家風”等評選活動。

  學校還透過“國旗下講話”,加強友善、孝敬、誠信等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積極倡導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路,促進全校師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透過主題班隊會的召開,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發奮向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守道德的參與者和踐行者。班會課上,孩子們用自己稚嫩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理解的'家風家訓以及歷史名家家風家訓小故事。透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廣大師生明確了當今社會我們需要的家風家訓應該是體現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謙虛禮讓、誠信友善的,有了良好的家風,整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後期,學校德育處將對各年級“家風家訓伴我成長”活動情況進行彙總,整理了部分優秀作品,並對各年級展現出的優秀學生及家長進行表揚,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家是我們生活的溫馨港灣,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好家規帶出好家風,好家風培育出好兒女,願我們共同傳承優良家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3

  一、家風家教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家風總體上是與社會大環境相關的,家風在受社會風氣影響的同時,又反作用於社會風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好家風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源頭;好家風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那些積極向上的家風家教,滲進子孫後代的血液,滲進社會的文化,影響著社會風氣。只有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才能滋養出好的品格和民風。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規則的信念。

  二、家風家教是現代公民德育的奠基

  家、家族既是文明人類自我生產和繁衍的母體,也是社會組織結構的基本“細胞”,還是人類生命個體與社會組織生活之間的關鍵“連結”。因而,家風家教與整個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有著密切關聯。現代社會,家教不僅依舊是整個社會教育體系的第一環節,更是現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個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社會公民的現代人是難以想象的。所以,人們常把家教看作是養成人格美德的搖籃,將家風視為民風國風的風向標。

  三、家風家教影響人的一生

  孩子最重要的素質來源於社會遺傳,而社會遺傳來自於和孩子接觸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觸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所有能夠進入孩子眼睛的行為和進入孩子耳朵的聲音,事實上都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孩子接觸的每一個家庭成員其實也都是在對孩子上課。因此,作為家庭乃至家族整體素質反映的家風要比單獨親職的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所以,家風家教會影響人的一生,父母長輩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一生都會打上家教的烙印。

  四、家風家教有助於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家教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課,良好的家教有助於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藉、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經常的教育,它透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語言,卻能在日常生活中影響每個人的心靈,透過言傳身教,讓每個家庭成員刻骨銘心。

  五、家風家教造就了一個人的素質修養

  優良的家風家教就是一個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養。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做人做事態度、為人處世的風格。一個處在好的家風家教的人,會在其好風氣的影響下得到好的發展。有時候與一個人接觸,很快就感覺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舉止進退、做人修養,乃至人格人性。這些品質多半與家庭的影響、家學的淵源、家風的承繼、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關係。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4

  為深入推進“責任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局檔案要求,經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組織開展“家風助我成長”主題隊日活動。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透過這一活動,整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效應。明確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透過主題活動,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絡,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積極引導廣大家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教育方法,建設文明的家庭文化,樹立良好家風,傳承家庭美德。

  這次“家風助我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利用升旗儀式、集體校會等形式啟動主題教育活動。在全校範圍內組織所有班級召開以“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班隊會,講述家風小故事,營造良好氛圍,推動活動開展。在本次活動中低年級組大多數班級以“講講家風小故事”為主,尤其是一(1)班在張偉偉老師的引導下,有多名學生上臺講述家長教育自己的小故事,學生積極踴躍,班會開展得豐富多彩;中年級組以“說說我家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為主題;高年級組以“談談我理想的家風、父母教會我……”為主題,各班在開展隊會後還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賽,演講比賽等,進一步深化“家風”教育。

  本次活動各班都能圍繞主題,精心策劃,透過校園網、板報、校信通等形式在校內、校外深入廣泛宣傳,讓學z生、家長充分了解主題活動的意義和要求,把工作落到實處。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5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於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就有“勤於持家,儉以養德”之說。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唯有從小就接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驕嬌氣。節儉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現實中,有的黨員幹部就是從追求奢侈生活開始,逐漸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要自覺遠離奢侈欲的誘惑,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思想,不僅自己要以儉為榮,還要讓子女過過窮日子、苦日子,使他們真正把節儉作為一種意識,嵌入靈魂深處,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成為生存智慧的理性選擇。

  “堂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於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以歸屬感,成為人們內心情感最柔軟的一部分。正因為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易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易在親情面前突破。對家屬子女管理不嚴,常常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幹部要自覺把好作風貫穿於家庭生活之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醜、榮辱的界限,對枕邊風善而從,惡而棄;對子女的不正當要求,要堅決予以拒絕。同時,“身教重於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專一;要求家人潔身自好,自己首先要遠離低階趣味。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追求進步的家庭,一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6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父母責無旁貸。近日,聆聽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賞識教育研究所高階講師李建軍教授關於家庭教育的精彩講演,對我感觸很大,受啟迪,我認為家庭教育孩子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環境上下功夫。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耐心地給她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我們因不瞭解實情而錯怪孩子時,我們應真誠說一句“請原諒,爸爸媽媽錯怪你了。”並告訴孩們犯錯誤不可怕,關鍵是要知錯就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的很多行為,不論是好還是壞,都直接和家長的行為有關。我們應努力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在家裡要熱愛勞動,多學習、孝敬老人,遵守社會公德,團結同事,不隨意發脾氣,不嘲笑挖苦。

  二、要在習慣上下功夫。

  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應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觀光,到大城市體會鄉村與都市的差距,與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去共同得出結論。為使孩子養成愛學習、愛提問的習慣,家長應告訴孩子,問題都有答案,有的問題是孩子自己能弄明白的,有些不能解決的問題,家長應坦然地說:“爸爸媽媽也不知道,等會我們一起去查資料吧。”有些觀察和思考能力的培養遠遠重於答案本身。例如孩子問:“蝌蚪怎麼會長出腿?”“蠶為會麼會長大後不見了?”如果這類問題家長不能回答,就應買回蝌蚪和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得出結論。

  三、要在賞識上下功夫。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現代家庭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很重,認為“嚴師”出高徒,往往只注意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批評多於表揚。這樣往往會使得其反,使孩子性格孤僻、自卑、缺乏進取和自信心。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賞識至關重要,應是用“放大鏡”多角度去尋覓孩子在各方面的“閃光點”,並加大表揚肯定。在孩子取得成功時應鼓勵,與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在孩子遭到挫折時,家長更應給予愛撫和鼓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爸爸媽媽相信你做得最好。”

  四、要在配合上下功夫。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很重要,密不可分。家長只有和學校老師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上學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與老師一起度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作為家長應積極和老師聯絡溝通,參加學校舉辦的“家校聯動周”活動,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其他方面表現,瞭解學校的教學情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願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共同探究家庭教育問題,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孩子們鋪設一條健康的道路。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7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我個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主要應做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學生活正規而有序,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什麼時間不該做什麼事。如教育孩子養成早起、早睡,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己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就得到了長足發展;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惰,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的衣服自己晾曬……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地是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情能力,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增強了很多。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方面我們要求他做到:教師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不開小差;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他做作業時我們不在旁邊陪他,監督他,我要他不懂的問題自己查資料,查不到時我們才會提醒他和啟發一下,只在作業難點上和孩子一起分析,慢慢養成他獨立思考的自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溝通時,也應注意時間和環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經常在全家吃飯時,教育孩子、尋問功課等,緊張的氣氛令孩子有時吃不下飯,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我氣上心頭,滿臉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吃不下。後來,透過跟其他家長交流,我現在就經常利用晚飯後散步和平時在一起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詢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及時搏捉孩子思想上的細微變化;跟老師進行有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有效結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家長成員間要配合黙契

  為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成員之間要配合黙契,形成合力,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引領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間目標一致,態度不統一,往往會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受到另一方面的干擾,孩子在多重選擇面前就會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家長的心血必然付之東流。我和家庭成員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逐步形成有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休會,當然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的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相互學習中進步,我們最終的目地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家教家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8

  讀書是提高素養、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主要任務就是讀書,而且一定要讀好書。

  我們知道,精神的成長更重於身體的發育與知識的積累,為了孟亦心精神的成長,我們打從她會認字時,就每兩週一次去採購新書,並安排一個半天瀏覽於書店,盡情暢遊在書的海洋。根據孩子的特性,我們先從故事書開始,以激發她讀書的興趣。從對生命、宇宙的探索,到培養孩子有良好品德的勵志書,我們購置了《科學常識》、《奧秘世界》、《安徒生故事》、《心靈雞湯》、《成長書》、《哈佛教養》、《四大名著》以及傳統文化書籍《論語》等,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儘量提供最具人生價值的智慧錦囊和為人處世的參考。

  同樣作為父母的我們,在把人生禮物送給孩子的同時,我們也一起投入到讀好書的行動中來,並儘量用行動來回答孩子關於“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這樣的問題。

  我們的讀書活動:

  一、每晚安排半個小時,母女倆頭低頭各看各的書,並即時回答孩子的提問;當看到好段時,一起朗讀,一起分享。而且這一良好的習慣已經形成,一天不看書,睡不著覺。

  二、誦讀古詩,並用書畫作品予以表現古詩意境,每週一至兩次。

  三、學習硬筆書法,讓孩子自己學會用書法抄寫學到的好詞、好句,每週一次。

  四、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隨時。

  五、建立讀書角以及書櫃,將買到或收藏到的好書陳列出來,隨時翻閱。

  六、在牆上懸掛名人讀書格言。

  我們的讀書成果:

  一、有專門的“好詞佳句摘抄本”。

  二、有“讀中或讀後感”的交流。

  三、偶爾嘴裡“蹦”出的好詞佳句很讓我吃驚,要求應用在作文中。

  四、學會愛護書了,不亂扔、不在書中亂畫。

  五、養成了一種閱讀習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