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範文(精選5篇)

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範文(精選5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收穫了許多吧,寫一份教學總結,好好地把它記錄下來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教學總結的開頭該怎麼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1

  回顧上學年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擔任高二年級地理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結合教研組的教學計劃,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積極完成了上學期的教學任務。下面結合我們教研組的整體做法及個人的一點經驗,並借用一些“他山之石”,談一點教學方面的認識,懇請大家指點。

  一、備課要有激情。認真備好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件,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並認真蒐集每節課的課外知識。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二、上課要有激情

  (一)創設地理課堂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為中心,學生主要是聽講,處於被動地位。在推動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衝破以講為主的束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教學。比如講到中東地區,這是全球的熱點地區,為什麼是熱點地區呢?如果直接講述很是沒有意思,正巧講到這部分內容時,發生了美伊戰爭,所以在課下我讓學生收集有關的材料,上課時將學生自由分成兩組,一組代表美國,一組代表伊拉克,讓兩組從各自的角度發表看法,進而引申到課文內容。這樣的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內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地理的理解。

  那麼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利用課前匯入和課中的巧妙提問。科學設問,精彩的課前匯入,能夠使學生進入一種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良好的開端。課中的提問要巧妙,巧妙的提問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時,在上課時,我們會故意出現自我混淆的教學錯誤,引發學生根據“生活體驗”或其它知識儲備提出質疑,從而引導學生自己去積極思考。只有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狀態,經過認真的分析、思考,才能體會教材中蘊含的知識,產生探索地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如在講解“經緯網”時,我設定了這樣一題:“我國的一位小朋友在放暑假以前寫了三封信,分別邀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的三位朋友到緯度40°、經度116°的地方一同度假旅遊,按照信中所寫的經緯度能聚會在一起嗎?為什麼?如果將經緯度改為:①緯度40°、經度0°,②緯度0°、經度180°,他們能否聚會在一起?”這一情境的創設,學生的求知慾受到了激發,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整個課堂處於活躍而緊張的氣氛中,為地理原理的講授創造了適宜的氛圍。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在課堂上貫徹“自學探討點撥訓練”教學模式,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利用教學掛圖。除了讓學生多看、多聽之外。我還經常讓學生動腦筋,結合實事想問題,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重要手段。

  因為地理這門學科,地圖多,理解的內容多,知識的空間概念強,但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地理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影像資料和圖片以及電腦的運用,為教學增添了光彩,給學生真實的直觀的感性認識。例如講到治理黃河,首先讓學生直觀的看到黃河存在的問題,然後尋找解決的辦法。實踐證明,在資訊時代,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從而提升地理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所以,我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理解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教研活動要有激情。積極認真參加集體備課活動。

  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我都非常認真的對待,在集體備課中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和同學科組老師進行交流。依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討論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來達成教學目標,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設計和考慮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講課儘管是講解書本上的內容,但卻要變成自己的語言才能使學生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學到東西。如果大家都照本宣科,那就用不著教師了。學生能看懂課文,並不很難。但真正懂的程度大有不同。教師的作用就是要提高學生懂的深度,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教師只有把教材鑽深鑽透了,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在教研時,我會先大致講述在接下來的一週內將要上課的內容並指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大家再結合自己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提出自己的問題,共同討論。透過交流教學上應該注意的細節以及要補充的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著實讓我獲益匪淺,上起課來也更有信心。在教研時間以外,無論何時碰到棘手的問題,我也會和同學科組老師經常相互交流,互補知識,不斷提高授課質量。當然集體備課後,還要把集體討論中得到的收穫加以消化和鞏固,還得再進行個人鑽研。因為,別人的經驗再好,對自己來說,都只是間接的知識,只有透過個人鑽研這個過程,才能真正為自己所掌握。

  四、課後輔導要有激情。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特別是在複習階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透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絆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總之,讓地理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充滿激情,讓激情感染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從而提高地理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2

  我是一個從事地理教學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師,,經過多年的地理教學,也總結了一些在教學過程的經驗和教訓。

  一、教育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本學年我擔任四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透過認真研究他們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因生施教,根據他們在學習中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如《遼闊的新疆》一節,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我要求學生主要從海陸位置,偉度位置地形地勢等作具體分析。同時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採取探究性學習,創設真實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探究、解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給予耐心幫助,鼓勵他們透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去發現簡單的結論。如:地理名稱、概念、事實、原理等,是他們基本到達教學要求,我在課堂教學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意學主體作用的發揮,引導學生去思考,積極創設學生的求知情況。

  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並且將課本知識內化為不同的層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這樣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技能、方法、策略有所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還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幹,富有自主創新精神。初中地理教學要以讀圖,分析為基礎。抓住宏觀性,綜合性和地域性的新明特點,引導學生聯絡身邊的實際情況,如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活生生的,立體的地理事物就是最好的材料,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透過實際情況運用,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識圖判斷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

  二、具體教學感悟

  1、發揮地理學科趣味性的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才愛學,愛學才能長知。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感到學得有趣即產生了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相關,地理是一門知識性,實踐性,技能性很強的學科它具有文理學科的橫向聯絡,相互滲透的特點如學生對歷史感興趣,那麼可將地理與歷史間的關聯結合,引起學習地理興趣。然後從地理知識本身出發點明地理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趣味性,比如我在教學中就非常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例如講梅雨天氣的形式時,讓學生先將“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理解一下然後在講梅雨的形成原理和分佈,再如“二十四節氣歌”反映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挖掘教材中的內在吸引力,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初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地理影象,主要有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等。而這些地理影象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注意到地理影象的作用。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部分與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絡具有重要的作用。

  3、注意學法指導,教學學生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

  教師教好知識,關鍵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那就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能作引導。輔助,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地理教學優勢和特點。

  (1)手勢法:

  如用手勢表示南北半球地理事物體水平運動的偏向規律。夏季風與冬季風的反向運動,迎風坡與背風坡等具體內容教學。

  (2)影象法: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可平時學生對地圖有畏懼感。地圖應用能力差,教師要多指導。學生看圖,識圖、繪圖、用圖並儘可能使地理知識影象化,做到化文為圖。圖文結合,圖文並茂,有利於學生掌握。

  (3)數理結合法:

  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地理現象和規律,比如分析正午太陽高度角,垂直海拔高度植被分佈狀況等。

  (4)實物標本法:

  實物,標本在自然界比比皆是。容易收集,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具是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採用這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過程中起到觀察,理解,識記的作用。

  總之,從多年教學中,我收穫了很多。也積累了很多,但我仍將繼續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按照學校教研組的安排聽取同事的公開課,學區的示範課等活動。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有益的經驗和做法,不斷努力,不斷前進。

  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3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而這種發展必須落實到每一堂課的具體教學目標上。因此,如何在地理新教材的教學實施中,按照“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素質教育要求,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並將這些目標一一落實到位,是一個值得在具體實踐中加以探索和反思的問題。自我校實行新課程改革後,我積極投身新課改,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重塑新課程理念、把握新課程教材、探索新課程教學方法,下面我將自己的所做、所見、所思、所想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深刻領會課標精神

  地理課標有新特點,第一重視“知識與技能”培養,強調“過程與方法”,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擴大“思想教育”的內涵。第二,提倡探究式學習,課標對知識的數量要求減少了,質量要求提高了,強調從身邊走向教學,突出學生實踐活動的比重。

  二、轉變教學觀念

  走進新課程後,地理教師積極學習新課程理念,並自覺地將新課程理念轉變為有效的教學行為。體現在:

  1.角色的轉換。

  將過去“主導”的中心地位轉化為現在“指導”的幫助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自覺地、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理解知識產生髮展的過程。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的規律,聯絡實際安排,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不僅僅侷限於書本上的知識,給學生創造多說,多練,多觀察,多動手,多思考的機會。

  2.教學方法的改變。

  改變了過去的教師“一言堂”、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傳統教法,而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不同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安排更為合理有效。例如,許多教師備課中開始嘗試改變備課的程式,在收集、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考慮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課堂環節,然後實施教學,待完成教學後再根據授課的情況寫下實錄。教師備課主要就是設計學生課堂活動的內容、形式與任務,使教學過程活動化,讓學生在教學互動中得到發展。

  三、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

  1.學生嘗試新的學習方式後,收穫頗多。如選擇自主學習使學生能負責地、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探究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今後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合作學習使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和共同解決困難的能力有所提高。

  2.教師儘可能地為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創造條件。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第一相信每一位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探索、觀察或剖析地理事物,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失敗的教訓。其次要做到:創設寬鬆和諧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質疑、多辯論、踴躍提問,引導學生“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有些地理課還由學生主持、講解、互動,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知識、整理知識及綜合動手能力。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瞭解和認識,更重要的是從中學會了如何去想象、去思考、去表達,多角度掌握地理學習的方式。例如,中國的鐵路線的學習,不再是教師讓學生簡單地記憶“三橫五縱”,而是透過設計旅遊路線等課堂活動,達到了既熟悉了旅遊景點和鐵路線,又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的目的。這樣,採用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地理課堂,更顯得生機勃勃。

  四、課堂教學多樣化

  新課標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在這種形式下,要求教師在組織整個課堂教學時,要注意放下“師”的權威架子,要以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真正體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具體來講,課堂活動中的黑板、講臺、學具、媒體、時間等都應儘可能地讓給學生,解放學生的手、口、眼、耳、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完成活動內容,進而求得生生間和師生間的共同發展和進步。例如:

  1.匯入的多樣化,可包括課前三分鐘小導遊、謎語競猜、複習提問、歌曲匯入、詩歌匯入等。如一位教師在講授《新疆》一課時,先播放了一段《達坂城的姑娘》等歌曲和音樂,學生立即被動人的歌聲和優美的畫面吸引了,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學過程的多樣化。教材分析(給學生一些生活中的材料,讓他們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加以分析和解答);遊戲問答(以遊戲形式將課文內容加以理解、鞏固);還有地理演講、角色扮演、小組討論、互問互答、辯論賽等。如《中國四大地理區的劃分》中的南方和北方地區,可採取角色扮演法(學生分別扮演南方人和北方人,說出自己家鄉的特點),學生樂於參與;《地球的形狀》可採用實驗演示法,證明地球是圓的;《等高線地形圖》可要求學生動手製作小地球儀模型,根據等高線用橡皮泥堆砌實物模型;引導學生收聽、收看氣象節目,每天向全校師生髮布天氣資訊和天氣趨勢預報,給大家提供便利服務;

  透過多種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地理思維。,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探索思維,學生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的方法,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課堂小結的多樣化。過去只側重於對一堂課知識的總結,現在的課堂總結除要對知識進行簡單系統的總結外,更注重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總結,總結反思相結合,拓展昇華留有思考的餘地,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永無止境。

  五、恰當的評價

  課改後對學生的評價觀和評價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進一步認識到評價的目的應該是一方面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健全發展。改過去“只評分數、只看考試成績”的評價機制為“關注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習過程及學生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

  1、評價主體由單一轉向多樣,即由過去教師的單一評價轉變為教師、學生、家長、校領導等的多樣評價,實行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小組評價、家長評價、領導評價相結合的辦法。

  2、評價方式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即由過去單一的考試評價轉變為考試評價(開卷與閉卷相結合)、課堂提問、課後作業、參與各種活動的態度與表現、小論文與小製作、才藝表演、口頭表述、成長記錄袋等的.綜合評價。

  3、評價由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轉變。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課堂的表現、作業的完成情況、平時小測驗的成績、平時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和投入程度等,每次好的表現都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老師們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評價方式的轉變,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潑和諧,師生雙邊互動更充分,課堂教學效益更高,學生更喜歡課改後的課堂,老師們更熱情地投入課改,促進了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

  六、探索中共同成長

  課程改革中的學生在變,教師更要變,新的課程需要教師在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多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加強文化修養,除了本專業紮實的知識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應變能力,善於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因勢利導,使其燃燒發光,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思考我們的教學,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主動探求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的能力。

  在轟轟烈烈的課改大軍中前行時,我們成長進步,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如活動的開展與學生的負擔相矛盾、對學生的評價雖有收穫但仍有困惑、潛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時間限制的矛盾等。希望這些新誕生的問題會成為我們繼續學習的動力。

  對教師來說,新理念是教育新路的啟迪,新規律是教育實踐的支撐,新經驗是教育實踐的借鑑。勇於探索、敢於實驗,更新理念、探索新路,是成功教師的必由之路。願我們的地理教師在新課改的道路上都能走向成功。

  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4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年租地理教學任務,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擔任初中的地理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教育教學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

  3、積極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的教研活動。研究探討課程教法、學法,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工作。

  4、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透過激趣使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5、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由於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颱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設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二本學期取得的成績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地理主要是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懂得中國地理的方法,教會學生閱讀地圖,並熟悉它們,為學生今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結合教材我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存在的不足

  當然,在工作上我還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課堂上不能及時地關注到每個學生,讓每個人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因為教的學生多,不能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落實到位。還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四、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透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五、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颱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汙染,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透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六、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2、透過多種形式實現教學效果的反饋,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3、繼續強化“思路-線索學習法”;繼續強化過程性評價和整體最佳化。

  七、今後的工作目標

  1、加快教學方法研究,在教學中認真吸收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大膽嘗試,加以變通,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深華。

  2、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中學地理教學經驗總結5

  在我做學生的十六年多的時間裡,我所經歷過、見過的教學方法基本都是傳統的老一套:講新課、講練習,老師講,學生聽,做筆記。這種方法對付考試很實用,它可以迅速打擊所有考點,但是也很無用,它訓練不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作為實習生的我,正趕上實習學校教學改革,我很積極的投入到學校的教改中,充分發揮我的想象力和操作力,踐行所有我想過的、設計過的教學技能,總結出一套適合我的教學方法。它借鑑所有我學習過的教學方案,也加入了我的別緻用心,我相信這是我實習教學中最值得滿意的一部分。

  1、直接匯入,乾脆利落

  對於那些沒什麼知識難度的、以知識點識記為主的章節,用直接匯入,沒有任何綴餘,乾脆利落的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可以在課上就完成基本知識的識記,提高課堂效率。

  2、以歌曲/影片匯入

  對於區域地理的學習,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或具有科普意義兼具藝術美感的影片匯入,能讓學生在課程伊始就對該地區形成一個鮮明的認識。歌曲/影片可以用網上直接下載,QQ音樂、優酷、土豆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自己製作,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圖片和聲音,並讓它們同步播放,既能全面展示所有教師想向學生呈現的內容,歌曲的同步播放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在《西北地區》的學習中,在課程開始時,我就播放了一段自己製作的影片動畫,在輕音樂《楊柳》中播放關於西北地區的圖片,讓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就對西北地區形成一個生動的感性認識,對西北地區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以事例作載體,設疑匯入

  具體的事例有鮮明的故事感,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以事例引出問題,有助於增加鮮明的情景感,不會讓學生覺得無頭無腦,也便於學生在課堂中解決後,易於學生講課堂上掌握的知識點遷移到其他例項中,鍛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在講解《世界居民》時,用一個世界人口組織關於人口的預測及世界人口突破70億的標誌事件,設疑:世界人口是怎樣演變的?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整堂課的學習,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舊知匯入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在上新課前,用上節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提問,既能鞏固上節課的知識,又能啟迪這節課的學習思路,一舉兩得。

  例:學習《海底地形》前,先複習陸地地形,再進入海底地形的學習,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5、以地圖匯入

  對於地理課程的學習,地圖是重要的媒介。讀圖、識圖的能力是基本功。所以,一節課用地圖匯入,可以充分發揮地圖的作用——傳播地圖資訊,培養學生讀圖習慣。

  例:在《青藏地區》的匯入中,我使用了《中國四大地理分割槽》地圖,讓學生從整體上對青藏地區的位置有一個整體認識,進而師生一起學習雪域高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