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年度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新聞工作者年度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中有什麼值得分享的成績呢?是時候在工作總結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那麼如何把工作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聞工作者年度個人工作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聞工作者年度個人工作總結1

  這一年,是我大學畢業後入職的第一年。

  我慶幸我自己所選的新聞專業,也慶幸自己選擇了新聞職業。我為這一職業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當我把記史與救世當作自己工作畢生的信條時,我深切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壓力。而就是這種責任,這種壓力,迫使我整天走街串巷,用相機,去發現善與美,用筆,去記錄醜與惡。

  大學時,新聞是一種興趣,入職後,新聞是一種理想。在巴中這塊紅色土地上,在巴中日報社這個積澱著深厚新聞歷史氛圍的單位,我的理想,就是把晚上的一聲嘆息變成白天的一句豪言,讓遺憾越來越少。我的理想,就是下了夜班,穿過悄無人跡的街巷看到家裡那盞燈的光亮。

  我的理想,就是奔走在這個城市,步履維艱,卻目光如炬,傾聽使命敲打靈魂與啤酒瓶碰撞的交響。我的理想,就是讓對手和讀者讚歎,也忍受因戴著鐐銬跳舞引來的責難甚至嘲笑。

  我的理想,就是享受春花為遊人囂張地綻放,也享受秋雨無聲地落下。我的理想,就是耳邊總縈繞著塞林格在麥田裡的喃喃自語:應該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而不要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

  我的理想,就是當沸騰的歲月喧鬧地過去,當庸常的日子寂寞地來臨,我能夠坦然微笑。我的理想,就是在塵土飛揚的大地上踏實行走,又懷揣穿越七層夢境的念想。我的理想,就是此生即便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也絕不在此岸終老!

  這一年,我學到了比大學四年還多的東西,擁有了比大學四年還多的感受。也終於明白,很多時候,理想,也僅僅只能因其是理想而存活。記史與救世,更多的,我們只能是記史,我們當不了救世主。每每遇到有弱勢的人向我發出哀婉的求救聲時,我只能撇下同情的目光,在良心的拷問和煎熬下走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記者,我無法做到全面地普及公民社會常識,我也無法也手中的筆和相機對公權的濫用保持懷疑和警惕。某種力量只能讓我看見北川中學廢墟上建起新樓滿掛的標語口號,而不能讓我聽到那些年輕亡靈的呼叫。

  入職的一年,是成長的一年。我變得成熟,變得富有責任。我不再有大學裡一首《光輝歲月》吼個通宵的放蕩,而更多的,工作之餘,我知道要回家陪陪爸媽;我不再做大學裡的“月光族”,月底發了工資後,我知道為父母添雙新鞋,為侄兒買一個新書包。我開始明白,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在單位,我是快樂的,我尋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在這裡,我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個新人而感到陌生與不適。單位有一種家的感覺,單位的領導,如同家長,關懷備至;單位的同事,如同兄弟姐妹,親密無間。與他們一起工作,一種生活,其樂無窮。

  9月,我被安排到平昌記者站。在這裡,我經受了十分艱難的鍛鍊。所謂鍛鍊,並不是條件太差,或者是工作不好開展。而是,我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而在這裡,一個的生活,一個人的工作,讓我忍受不了。不過,後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我已經習慣於每天早上,一個人揹著相機,雙手插在大衣裡,出去採訪,走過縣委大院的門口,太陽剛好射過頭頂。我已經習慣於晚上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把電腦放在腿上寫稿子。我已經習慣了買點花生瓜子放在屋裡,一個人靜靜地看電視,嗑瓜子。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靜靜地看書,讀詩,為倉央嘉措的一句“見與不見”一個人淚溼衣衫。我想,這,或許也是成長。

  入職以來,我開始明白很多。一個決定,一次疏忽,就是命運的一種轉折。工作的逆境與順境,並不像以前所想的那樣,好好讀書,好好鍛鍊本領,以後就能好好地工作。一個趔趄,或許就可以滑入深淵;一次失足,就可能萬劫不復。昨夜的一個夢沒做好,就換來了今天的意興闌珊。

  每每念及這些事時,我都告訴自己,也僅僅只是昨夜的夢沒有做好而已。

  只是對大學的老師,我懷有深深地愧疚。曾經,他們對我飽含殷切的期望,而今,我是辜負他們了!

  然而,我並不頹廢,我依然還是會堅定地朝前走!人生的境遇雖變化無常,但人骨子裡的意志是不變的。

  只是,我也在時時地修正自己。以前,總是豪情萬丈,天大海寬的。而今,我知道了,自己在這個世上活著,行走,只是一種存在,而不是一處風景。我只要明天比今天過得好,就好了!

  是的,在歲末時,我做了這樣一份年度總結。我希望,來年,我一定會比今年過得好。因為,明天,比今天好!

  新聞工作者年度個人工作總結2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是有三年半實戰經驗的“老新聞記者”啦,怎麼是“老記者”呢,說實話,我一開始就知道記者的職業很辛苦,怕自己會堅持不下去,沒想到:自己卻在三年多的職業生涯中會這麼順利地走過來,並且走得還算“漂亮”。我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與各位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其次,自己目前也初步具備了作為一名記者該有的敢於吃苦,勇於實踐,和不斷學習提高的基本素質。

  xxxx年是國家比較坎坷艱難的一年,但卻是我極速成長的一年。南方的冰雪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機全球漫延等,時時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觸動著我思想的最深處,“作為新聞記者的我能幹些什麼呢?”“眾志成城,支援災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等一系列新聞小專題出自我手;北京奧運會時,全縣不同群眾以實際行動迎接奧運會的喜悅心情,我的碳素筆頭和攝像鏡頭將其一一記錄;全縣組織開展的“三訪六幫”活動,我多次深入貧困戶,無保戶家裡,瞭解他們的疾苦,關心弱勢群體,電視節目中經常穿插報道。xxxx年,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工作中,我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我要求自己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斷培養自己的好奇心理、競爭意識、冒險精神和堅強的意志。我常常利用工作之餘尋找各種與業務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每天認真觀看各大電視臺的新聞欄目;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實,講真話,主持正義,堅持真理;報道內容健康,有益社會進步;講究文德,反對以稿謀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侵蝕;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係等。

  工作中,我敢於吃苦,勇於實踐。新聞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缺乏對社會的基本瞭解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一名優秀的新聞人的,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勤”、“兩不怕”,即“腦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xxxx年,由我採寫的《xxxx》新聞獲省、市電視新聞短訊息二等獎;《農民工子女上學不難了》獲市級電視臺好新聞三等獎。今後工作中,我將再接再勵,使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新聞工作者年度個人工作總結3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xx年的工作順利完成了。一年來,我本著踏踏實實做事,實實在在做人的原則,認認真真地去從事每一項工作。為儘快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新聞工作者,我力求做到虛心向同事請教,勤向領導請示,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很多關心和幫助,使自己能夠很快地掌握新聞採訪技巧和為人處事方式。工作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在學和做中獲取了不少知識,不論是思想上,還是工作上都有很多的收穫。現將xx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一年工作情況

  1、在思想、學習方面有了較大提高。我認真深入的學習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了儘快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我還從電視、報紙中瞭解當今的國際政治形勢,社會動態及黨中央的指導方針等。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用先進的`思想指導自己的日常工作。我深知,平時的勤勉積累對於記者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業務基礎。

  2、嚴於律己,遵章守紀。在單位,我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以誠待人、以信處事。工作兢兢業業,謙虛謹慎,注意向同事們學習,取長補短。

  3、業務能力明顯增強。從踏上記者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業精於勤荒於嘻”的道理。我把每次採訪、寫稿都當成是學習、鍛鍊的機會。為了寫出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新聞,每次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甚至是沒有思想準備的突發事件,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立即採訪、報道。與此同時,我自覺樹立“精品意識”,撰寫普通新聞題材時注意尋找新的“視角”,注意對傳統的文章結構進行創新,努力拓寬視野,寫了許多關注“民生”的稿件和一些實際存在,但又極易被人忽略的新聞,把國內國際的重大事件“海門化”,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

  工作中的“勤”使我能及時洞悉世事變化,而善於“思”則使我源源不斷地獲得了寫作靈感。透過不懈努力,我的一些稿件分別被人民公安報、檢察日報、江蘇法制報、揚子晚報等報刊錄用,在南通兩家媒體上也刊登了一定數量的新聞。我還拿起相機,學會給自己的文章配圖和記錄日常社會生活場景。

  與此同時,進步的背後也存在著許多工作上的不足,首先是學習不夠,在完成日常採訪報道工作後用於學習和思考的時間不多,有時對於新事物、新情況的反應還不是很靈敏,直到錯失了或是文章發表了,才發現沒有把很好的新聞體裁做深、做精,留下了遺憾。其次是在第一時間報道突發案件的採訪過程中過分相信警方調查人員判斷以及所謂程式上“保證”,沒有想方設法透過其他資訊源對報道中涉及的新聞事實進行逐一核實,因而造成了兩次並非主觀意願上的報道失誤。對於存在的問題,我以後一定會在工作中給予注意和克服。

  二、今後的工作打算

  新時期的新聞報道對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比以前更加重視學習,不斷汲取知識養分,自覺強化與時俱進的意識,接受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力爭做一名學習型、專家型記者。我還要深入社會、深入群眾,多側面地觀察社會現象,提高創新思維和辨別能力,運用逆向思維和發散型思維,更好的把握新聞、選準角度,真正做到“高看一眼,深挖一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