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人的端午情結端午節作文800字

秭歸人的端午情結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秭歸人的端午情結端午節作文800字 ,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秭歸人的端午情結端午節作文800字1

  在秭歸,特別是屈原誕生地樂平裡,方圓數十里的三閭鄉,歷來都不乏讀書人。每逢端午佳節,他們從七里峽內外結伴而來,以詩會友,談詩論道。這學風萌芽於唐宋,風靡於明清,逐步形成一個自發的民間文藝團體——騷壇。《歸州志》讚揚此鄉“詩風特盛。明清時代有好詩者的結社騷壇。每逢端午節前後,好詩者邀約相聚,飲酒賦詩,述志抒懷,蔚為風氣。”秭歸現存明清騷壇的遺詩100多首。

  一方詩的沃土,飽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秭歸人。

  1982年初夏,由樂平裡的農民詩人譚光沛,杜青山倡導,以屈原誕生地的`農民為主體,成立了秭歸縣三閭騷壇詩社,受到當地政府和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注,多家新聞媒體以《屈原故里第一個農民詩社——騷壇》和《泥巴杆子詩社》為題進行宣傳報道,騷壇成為屈原故里的一顆明星,招牌式的文化品牌。騷壇走過了27個春秋,凝聚秭歸民間詩人,每年舉行端午詩會,社員發展到60多人。進行了三屆領導班子選舉。首任社長譚光沛雖然作古,年輕的繼任者毅然擎起騷壇的大旗。從騷壇走出了譚光沛、杜青山、徐正端、李盛良、劉光愚、梅大敏、宋發武、楊先瑜、鄭乃千等一批擅長舊體詩詞的鄉土詩人,出版了《盛世新聲》、《舊律新詠》、《峽江春潮》、《野叟吟草》、《御冰書屋詩詞卷》、《屈原頌歌》、《騷壇社員詩詞選》、《屈原故里騷壇詩》等專集和合集10多部,手抄輯存詩詞數千首。國內報刊、出版物多次選發他們的作品,獲各種中華詩詞大賽獎項多次,成為秭歸繼承屈子遺風,弘揚屈原文化的一大亮點。

  秭歸人的端午情結

  秭歸人過端午,過得有滋有味。包粽子、掛菖蒲、懸白艾的風俗走進千家萬戶。劃龍船、看龍船是秭歸最大的群眾性集會,前呼後擁,熱血沸騰。1982年,7條龍舟鬧屈沱,有中外朋友1000多人,縣內觀眾6萬多人,創歷史最高記錄。

  秭歸人的端午大餐新穎別緻。雞鴨魚肉自不必說,桌上少不了粽子、鹽鴨蛋、大蒜炒莧菜和雄黃酒,還有那號稱“長命菜”的馬齒莧,大人小孩都得嘗一嘗,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回想。

  秭歸境內的香溪流域和童莊溪流域,聚居著兩個頗有人望的家族。他們怎樣過端午,是個鮮為人知的軼聞。

  據2005年秭歸縣人口與戶籍普查資料,秭歸有5000人以上的大姓22個,佔全縣218個姓氏的10%;有大姓人口25.02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4.2%。其中:熊姓人口7003人,佔全縣人口的1.8%,大姓人口的2.8%,居第13位;屈姓人口5143人,佔全縣人口的1.3%,大姓人口的2.1%,居第22位。三峽移民之後,熊、屈二姓仍有12000多人安居在故土。有以熊、屈二姓冠名的地名31個,大小村落72處。

  大姓人口都建有宗祠。如佔全縣人口10%的王姓,竟建有5個宗祠。熊、屈二姓在秭歸建有3個宗祠。熊氏宗祠原址在香溪東岸的萬古寺,江北屈氏宗祠在緊挨熊氏宗祠的黃陽畔,江南屈氏宗祠在童莊溪畔的屈家嶺。

  楚人信巫風,重祭祀,活動非常頻繁。祠堂祭祖是祭祀活動中的一項。他姓宗祠只設清明祭,熊、屈二祠設兩祭,祭了清明祭端午。不是每年都祭,而是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每逢大祭之年,由兩姓族長指令祠堂執事一面通知各房頭、宗老,一面張羅殺豬、宰羊、釀酒,在祠堂的公田收入項下列支。三月清明祭,熊氏宗祠祭鬻熊,屈氏宗祠祭屈瑕,續家譜,正族綱,維風化……五月端午祭,兩祠同時祭屈原,敘族史,緬先賢,勵後人……熊氏宗祠為何祭屈原?因為熊、屈二氏同根同源,都是高陽氏的苗裔,哶季連的後代。祭祀結束後開宴,在祠堂美美。

  秭歸人的端午情結端午節作文800字2

  昨天夜裡第一次在這裡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都會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西晉周處《岳陽風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見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

  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著一定的位置。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