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學總結(通用6篇)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通用6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收穫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呢?那麼教學總結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真正的價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音樂教學總結(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1
半學期的高一《音樂鑑賞》已經結束功課,等高一學生完成下學期的《音樂鑑賞》後半部分才能進行最後的學分評定。看著這些高中生對音樂從茫然到一知半解,直到他們能夠了解其音樂作品的內涵,我很欣慰:至少他們現在不會排斥課本中的音樂作品,這也達到了我開學初的目標。音樂不能用簡單的幾個詞語就可以概括,要敞開你的心去體會音樂帶給你的第一感受。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學生還從音樂作品的片段譜例中學到了許多有用的音樂樂理知識。
一、師德表現
關心集體,以校為家。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配合組裡搞好教研活動,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關心熱愛學生,做學生的好朋友。
二、課堂教學
高一年的音樂課內容是《音樂鑑賞》,要求一學年完成全部學時,共兩學分。通常學生都愛聽流行歌曲或輕音樂(包括電聲音樂),對於書本上的音樂作品高中生都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認為這些音樂都太難理解或過於深奧。為了使學生能儘快地接受課本中所要求欣賞的內容,我透過各種方法拉近學生與這些音樂作品的距離,如:《音樂鑑賞》的《滾核桃》欣賞,我讓學生親自學打作品中的經典節奏(輪刮鼓邊、擊打鼓邊等),讓學生親自去體會打擊樂器帶給我們的音樂魅力;第八節的京劇欣賞中,我請男生自己來體會假聲的奇妙感覺,再對比欣賞梅蘭芳的京劇旦角唱腔,使學生了解京劇唱腔的特點。在經過一學期的認真教學,高一年的學生已經能在老師介紹作品後獨立地欣賞音樂作品了,並且能夠在聆聽作品後大膽說出自己的聽後感,在這基礎上還掌握了少量的樂理知識。
三、教學工作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式下的教育工作,我認真的參加學校及晉江市教委安排的每一次培訓活動,認真記錄學習內容。本年度我繼續領悟新課程標準,以新思路、新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工作,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常規課。同時配合組裡搞好教研活動,並完成學校佈置的各種活動任務。在完成工作的同時,還不斷地給自己充電。
四、其他
我經常收集各種音樂材料,以便於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音樂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教學上,我會充分的利用學校現有的器材來上好每一堂課。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2
本學期為高一上學期,學生基礎普遍偏差,甚至有些學生從未上過音樂課,完全靠興趣愛好支撐學習的熱情。所以本學期音樂特長生培養活動中,使同學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歌唱技能。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現將年度音樂特長生培養活動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的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進行了簡單的樂理和識譜教學
樂理方面,同學們基本掌握了音的產生和特性,音的名稱和音高關係,五線譜記譜法以及音的節奏節拍。
識譜方面,學生很想自己能夠識譜唱歌,學習時積極性較高;教學了四二拍的節奏,教學時,選用了低年級教材上的一些旋律節奏來進行教學,經過多次訓練,他們基本上都能正確掌握四二拍的節奏;教學了休止符、裝飾音等音樂術語和記號。
二、聲樂
加強科學發聲訓練,激發合唱興趣。歌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學發聲方法為基礎的。在訓練時,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氣息淺、吸氣抬肩、不會氣息保持等錯誤呼吸方法,我採用了他們能夠理解並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進行練習。比如像“聞花香”一樣做深呼吸練習;用半打哈欠的方法來啟發學生開啟喉嚨,放鬆下巴等等。另外,讓學生將白聲(大本嗓)和有氣息控制的高位置的聲音進行比較、分析、鑑別,以提高學生對聲音的辨別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概念。特別是唱高音時,要求學生用假聲帶真聲的方法來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為這樣會損壞聲帶,而且會破壞聲音的美感。在輕聲歌唱時,要求注意音色、節奏、聲部的和諧,學會有控制地發自內心的歌唱。
三、舞蹈方面
透過舞蹈興趣小組的開展,培養了學生對舞蹈的興趣與愛好;學到了舞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了學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
透過本年度的學習,音樂特長生大有收穫,掌握了一些術語和記號,懂得了音的強弱規律,能識簡單樂譜,在發聲技巧和表演方面也有很大進步。舞蹈的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也加強了。我深信,有領導的正確指導,有小組成員的不懈努力,我們的特長生培養會越辦越好。學生的專業也會越好。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3
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對高中音樂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透過教學,使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高中音樂教學的新理念和教學特點,我將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大膽組織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對樂曲及相關新知識的主動獲得和檢驗,進行音樂的情感體驗,感受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透過學習和實踐,有了很多感受與反思,總結如下:
一、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想教給學生很多內容,覺得必須用很多語言才能將作者生平、作品風格等等講述清楚,結果我說了很多,學生聽進去的卻很少,最後根本總結不出學習重點。可以說是費力不討好。這主要是我的教育理念還處於教師是以教為主的舊理念、舊思想。透過對新教學改革理念的學習,我將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從以教師授課為主,轉為學生本位,按照學生所喜歡的手段方式進行教育。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有了興趣,就邁出了教學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把學生的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切入點,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更大程度地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呢?
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我將改變上來就介紹作者、作品、創作背景的傳統流程,換位教學,讓學生透過影片,透過閱讀書本自主學習、歸納總結影片與書本的知識,即減少了枯燥的講解,又鍛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總結知識的能力。轉換老師講,學生聽的舊教學模式,老師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總結知識,學習自主學習的方法。實踐證明,轉變師生教學模式後,學生更愛主動參與教學中,課堂氣氛不再沉悶,教師也不用死記硬背生硬的概念,學生反而記得更多,學的更深。
二、改變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高中音樂鑑賞教學中,教會學生欣賞書本里的音樂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學生透過音樂鑑賞方法的學習,學生學會欣賞、學會鑑賞音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音樂審美,提升個人藝術審美品位,為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擁有良好的音樂鑑賞素質打下基礎。
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將著重強調對音樂欣賞方法的培養,從音樂要素出發,每節課都將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運用到音樂鑑賞過程中來。學生基本養成了賞析作品先從分析形式要素開始的音樂鑑賞習慣。在本課中,對和聲、織體、曲式等比較複雜的形式要素知識進行新授。採用了分聲部演奏主題的對比聆聽和比較形象的線條動畫來展示音樂聲部擴充套件、發展的步驟與過程,讓學生學會並掌握這些複雜、枯燥的音樂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枯燥繞口的概念。學生掌握賞析音樂的步驟和方法就等於掌握了更廣闊的音樂鑑賞空間。
三、師生互動,構建和諧課堂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克服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將重點、難點等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放慢、有重點、有感情的進行講解,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並且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真正做到師生互動,讓學生用心傾聽,積極參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形成良好的課堂文化。
以上三點是我在本次學習後的一些反思。經過這次學習,意識到要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首先,要深入學習教學新理念。掌握各項檔案、精神和最新理念。還要深入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組織能力。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音樂教師。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4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十八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二年級以歌唱教學為主,為了讓學生能力得到了鍛鍊在練聲與歌唱的中間穿插一些音高與節奏的訓練,這些訓練以遊戲式的集體參與方式出現,如可先聽音高1、5、3、6,然後就這些音以一小節編出不同型別的節奏型,例如:2/4 11 11 ︱ 5 5 5︱3 33︱6 6 ‖先讓學生打出來每一小節的節奏型,等對準拍點後再連貫,然後加入音高全部唱出來。這既緩解了練聲與歌唱之間緊張的情緒,也使學生能學會學以致用,貫穿到音樂的其他領域。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基本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一面( )。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三、課外活動: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綜合音樂會,展示個人特長。,同時也分享了藝術的愉悅。
本學期還組織兩名學生參加晉江市的校園歌手賽,在經過短暫的訓練之後,雖然沒取得優秀的名次,但是也賽出了她們的良好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她們對音樂更深入的認識。
本學期加強對藝術高考生的指導,利用晚自習時間對其進行專人輔導。
不足:沒能實現在高二年組建合唱隊的計劃,使學生失去了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學習、鍛鍊的計會。
四、考試:
為了使音樂考試不流於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瞭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採用了歌唱表演、合唱指揮、樂理知識考核三個方面,效果良好。
五、其他:
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
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參加市縣裡的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參加晉江市合唱團,和團員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5
不知不覺,擔任高一音樂教學工作已經半年。現在,我將本學期高一音樂教學工作總結以下四個方面,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師德表現
關心集體,以校為家。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配合組裡搞好教研活動,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關心熱愛學生,做學生的好朋友。
二、音樂教學
努力透過高中音樂欣賞課陶冶情操、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中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鍊。同時,關注音樂學習方式的變革,處理好培養審美能力與學習知識技能之間的關係;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音樂鑑賞水平,從而完善人格。
三、課堂教學
本學期的音樂課以音樂欣賞為主。既弘揚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也重點介紹世界音樂文化以及音樂文化與其他人文文化的同構關係,有益於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好音樂課,經常採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課堂設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力求給學生一個較為寬鬆、和諧、歡快的學習音樂欣賞環境。
四、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自我感覺存在不足之處就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忽略了高一新學生對基本樂理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只有更好地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我經常收集各種音樂,以便於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教學上,由於學校的種種原因,音樂課沒辦法在音樂室上課,使得很多課堂實踐沒法在課堂上實現。希望在下一學年會有所改善。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6
又是一個學期過去了,課上得挺順,還是蠻高興的。畢竟有些經驗了。利用已有的教學經驗,不斷總結教學得失,並大膽創新,這樣不但學生受益,自己也不覺得枯燥,課堂生動活躍了,學生喜歡上音樂課,也是自己教學的動力。
高中生的音樂課,歌曲學習是最基本的。但是,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唱歌時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旋律會哼,但歌詞記不清了,所以唱不完整。怎麼解決這個常見的教學難點?
高中音樂教學當中,我特別注意“讀”與“做”。讀是按照歌曲的節奏朗誦歌詞。做是根據歌詞做律動。
音樂課雖然是以唱為主,但是節奏卻是關鍵。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全班的學生一起唱歌,同樣的旋律,但節奏不同,或者任意節奏,是什麼樣的情況,節奏不統一,很亂,很糟糕。所以,在小學低段,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習歌曲之前,先按照歌曲的節奏讀詞是很有必要的。
讀詞要求有表情、有感情、而且要很形象。讀出拍點音,打出節奏。這就對教師示範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要隨意示範,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一下就能吸引住學生,一次就能抓住學生的興趣。多年來我這樣做,效果非常好。運用這種方法的要點是:動作表情要生動、聲音要強弱高低區分明顯,弱能弱到只有尖起耳朵才能聽到,強就強到嚇一跳,要能模仿各種角色的聲音,就算不是很象,也儘量模仿,可以稍微誇張點兒,讓孩子們覺得非常有趣。節奏上不要出錯,必須嚴格節奏訓練。做好這一步,再配上音樂來讀,這樣的好處是:詞、節奏、表演同時進行。讀詞時自然而然的熟悉了歌曲旋律,準確掌握了歌曲節奏,還帶著動作表演,感覺象周杰倫的風格,呵呵,很時尚。
唱歌課在音樂教學中是最基本、最普通的,現在公開課中很少聽到唱歌課了,好像教唱歌不好做文章。但是,就像蓋房子,基礎打好,質量才可靠。學生連最基本的技能都沒有掌握,談創新,是空話。有的時候,還真的需要一句一句的教,根具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這是任何國家任何時候都應遵循的教學規律。教學中,我們應該首先做好最根本、最簡單、也最容易忽視的工作,以此為點,劃出更大的圈,把音樂教學做的更加豐富多彩。我還認為傳統的東西不能丟,教師站在講臺上就是領導者,領著孩子們學習,指導孩子們怎樣學習,一味強調學生為主體並不合適,教改,改的教師不見了,基礎的技能技巧不教了,只見課堂活躍了,課件熱鬧了,孩子們動起來了,教學目標靠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