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三篇

精選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三篇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選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三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三篇1

  1、細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2)原因:已分化的細胞具有本物種全套的遺傳物質.

  (3)幹細胞: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_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細胞全能性的證明例項

  (1)植物組織培養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2)克隆動物證明了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也具有發育的潛能.

  3、可作為證明細胞全能性的例項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①起點:具有細胞核的細胞;②終點:形成完整的個體;③外部條件:離體、營養物質等.

  注:種子發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

  4、細胞分化程度與全能性的關係:分化程度越低的細胞全能性越高.

  5、細胞全能性比較

  (1)動物與植物: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2)同一個體:受精卵>生殖細胞>體細胞;

  (3)同一細胞:剛產生的細胞>成熟細胞>衰老細胞.

精選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三篇2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徵,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係。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援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複製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絡、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永續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程序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精選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三篇3

  一、種群的概念和數量特徵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2、種群各個特徵的關係:

  (1)在種群的四個特徵中,種群密度是基本特徵,與種群數量呈正相關。(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移率是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則是透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間接影響種群密度和種群數量的,是預測種群密度(數量)未來變化趨勢的重要依據。

  二、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1、估算植物種群密度常用方法

  (1)樣方形狀:一般以正方形為宜。

  (2)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2、動物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標誌重捕法

  測量方法: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範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後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佔總個體數的比例,估計種群密度。

  3、調查種群密度的意義

  農業害蟲的監測和預防,漁業上捕撈強度的確定,都需要對種群密度進行調查研究。

  一、種群概念和種群數量特徵的理解

  1、種群概念的理解

  (1)兩個要素:“同種”和“全部”

  (2)兩個條件:“時間”和“空間”

  (3)兩個基本單位

  ①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②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種群數量特徵的分析

  (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特徵。種群密度越高,一定範圍內種群個體數量越多。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入率、遷出率是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則是透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間接影響種群密度和種群數量的。

  二、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

  1、植物種群密度取樣調查的常用方法——樣方法

  (1)步驟:確定調查物件→選擇調查地段→確定樣方→設計計數記錄表→實地計數記錄→計算種群密度

  (2)原則:隨機取樣,不能摻入主觀因素。

  2、動物種群密度調查的常用方法——標誌重捕捉法

  (1)主要方法: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放回原來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再進行重捕。

  (2)計算公式:標記總數/N=重捕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數/重捕總數(N代表種群內個體總數)

  (3)操作注意事項:

  ①標記個體與未標記個體在重捕時被捕的機率相同。

  ②調查期間沒有大規模遷入和遷出,沒有外界的強烈干擾。

  ③標記物和標記方法必須對動物的身體不會產生對於壽命和行為等的影響。

  ④標記不能過分醒目,以防改變與捕食者之間的關係。

  ⑤標記符號必須能夠維持一定的時間,在調查研究期間不會消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