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學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的閱讀題和答案

生態美學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的閱讀題和答案

  ①生態美學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生態美學僅指人與自然處於生態平衡的審

  美狀態;廣義的生態美學,則不僅指人與自然,而且包含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均處於生態平衡的審美狀態。但我卻傾向於生態美學研究物件是狹義的,即人與自然生態的審美關係。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脫離人與社會、人自身的關係去孤立地研究人與自然生態的審美關係,而是為了防止和避免將其研究物件、範圍擴大化,甚至以生態美學採涵蓋整個美學領域,結果會模糊其獨特的科學品格和價值取向。

  ②如果說傳統美學的自然美重在自然事物的外觀形式,那麼現代類學中的生態美則重在自然生態的內在規律、人的生存價值,著眼於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整體的、綜合的審美效應。生態美學隨著人類宇宙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換與更新,著力克服主客二分、物我對立的思維方式的片面性和機械性,由對自然景觀的眼前的、區域性的直觀感受和體驗,轉向對自然生態系統作長遠的、整體的審美度量、判斷,揭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詩情畫意和審美規律。因此,生態美學不僅研究自然物象感性直觀的靜態美,還要展現其運轉有序、生生不息的動態美;不但要研究自然景觀均衡、協調、多樣統一的形式美,重要把握自然生態網路中彼此相因、渾然圓融的內在美;不僅要研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整體美,更要揭示其中深層結構和進化規律的科學美。

  ③莊子的天人合一、大化流行,充滿生機活力的整體審美觀認為,人要擺脫實用功利、道德理念的束縛,以“心齋”“坐忘”的審美態度,“遊心於物之初”,即可進入“至美至樂”的自由境界,這較之儒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以自然比附道德的審美觀無疑是很重要的突破。但是他一味強調自然無為,否定人的認識和實踐在審美中的能動作用,則具有明顯的消極、虛幻的.色彩。荀子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是非常中肯、深刻的,體現了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境界、荀子從“明於天人之分”的思想出發,認為自然萬物有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主張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利用、改造自然以滿足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他由此提出了“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體現了自然物性與人工造作相統一的辯證思想。如果我們對儒道兩家的自然審美觀採取互補的態度,對於理解生態美學的性質是頗有啟發的。

  ④生態美學的建構固然要吸取中西方傳統和現代美學的思想資源,但它畢竟是當今時代產物,體現了現代人類生存狀態的理想。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它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生態學與美學相互滲透、相互為用的綜合性的美學理論形態。它的特殊性質要求我們打破把美學視為文學藝術的世襲領地的傳統觀念,把科學與美學結合起來,更多地掌握自然科學特別是生態學的知識,認識、理解和掌握自然生態的物質形態、內在結構、運轉變化的規律,才能真正揭示人與自然生態審美關係的真諦,將生態美學研究引向深入。

  (摘編自陳育德《生態美學與“美的規律”》)

  1.從原文看,下列對“生態美學”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生態美學有廣義狹義之分,內容均包含了對人與自然生態的審美,只是前者的重心不在於此。

  B.生態美學屬於現代美學的範疇,有別於傳統美學,只關注自然的內在規律和人類的生存價值。

  C.生態美學的整體審美觀強調對自然生態作長遠的整體的審美思考,著眼於世界的和諧發展。

  D.生態美學研究的內容可以從不同角度闡釋,包括整體與區域性、形式與內在、動態與靜態等。

  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①段指出了人們對生態美學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作者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獨立見解。

  B.第②段詳細闡述了生態美學的研究內容和審美規律,探究了生態美學產生和發展的原因。

  C.第③段列舉了中國審美歷史中莊子、荀子等人的觀點,意在強調生態美學的發展與傳承。

  D.第④段強調生態美學是當今時代多學科共同形成的美學理倫形態,研究它需要突破傳統。

  3.下列對原文內容和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項是(  )(3分)

  A.作者傾向於對生態美學作狹義的理解,不主張脫離人與社會、人自身的關係孤立研究,這樣做的用意之一是保持生態美學的獨特的科學品格和價值取向。

  B.作者一方面認為不能割裂生態美學與傳統美學的關聯,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生態美學是時代的產物,是人類思維和宇宙觀進步的產物,是學科交融的結果。

  C.就研究內容而言,生態美學側重於研究自然事物的運動規律、自然事物在生態網路中相互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層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的變化發展。

  D.莊子所代表的道家審美觀和荀子所代表的儒家審美觀,對自然的審美相去甚遠,兩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們有必要對兩家審美觀念採取互補的態度。

  試題答案:

  1.D (A“只是前者的重心不在於此”錯,無中生有;B“只關注自然的內在規律和人類的生存價值”錯,縮小了範圍;C“著眼於世界的和諧發展”錯,擴大了範圍,應為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和諧發展。)

  2.C (“意在強調生態美學的發展與傳承”錯,成為“對儒道兩家的自然審美觀採取互補的態度,對於理解生態美學的性質有啟發”。)

  3.A (“保持生態美學的獨特的科學品格和價值取向”只是前者的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