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閱讀答案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閱讀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閱讀答案1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性好人倫,勤於長養①。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統答曰:“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②,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俗,長道業,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
吳將周瑜助先主取荊州,因領南郡太守。瑜卒,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及當西還,並會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皆往。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③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遣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④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節選自《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
注:①勤於長養:盡心盡力贍養老人、撫養子女。②雅道陵遲:合乎道德規範的正道衰微不振。③逸足:快步。 ④治中、別駕:漢代官名。治中,州刺史的屬吏,主管文書案卷;別駕,漢代州刺史的佐吏。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坐統在樹下 坐:讓……坐
B. 始當展其驥足耳 驥足:馬蹄
C. 先主見與善譚 譚:同“談”,談論
D. 初不顧謝 謝:道歉
5.下列各組句子中,能說明龐統具有謀略的一組是
①共語自晝至夜 ②每所稱述,多過其才
③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④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
⑤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
⑥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 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是一項是
A.龐統年少時樸實而又不外露才華,在他二十歲時候拜見潁川司馬徽而得到司馬徽的盛讚後,名聲才漸漸顯揚起來。
B.龐統每每誇耀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言過其實,目的是想在亂世之中淳化社會風俗時尚,增強人們道德觀念和社會公益心,讓人們去仰慕仿效完美的人去做好事。
C.吳將魯肅致信劉備,誇耀龐統才略,諸葛亮也在先主劉備面前誇獎龐統,劉備當面考查後也很器重他,而且親近信任龐統僅次於親近信任諸葛亮。
D.先主劉備攻下成都後在成都舉行了慶功宴,宴會上龐統對劉備的得意之話語進行了理性的評價,卻招致劉備的不滿而被逐出宴會。後因劉備有後悔之意又被叫回到宴會之上。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5分)
(2)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5分)
4.B(驥足:喻指傑出的才能)
5.C(①更能體現的是才華;③看到別人的優點,知人之論;④治理耒陽縣的失敗)
6.D(不是在成都舉行宴會,而是涪城)
7. (10分)
(1)您樂善好施敬慕美名,很像(有些像)汝南的樊子昭。雖然智力一般(不多),也稱得上是一時的傑出人物。(“好施慕名”“雖”“佳”各1分,語意2分)
(2)劉備採納了(認為……是對的)龐統所說的中等計策,隨即(用計)斬殺楊懷、高沛,回軍進攻成都,所過郡縣紛紛(都)被攻克。(“然”“即”“克”各1分,語意2分)
參考譯文:
龐統,字士元,襄陽郡人。年少時為人純樸不露機智,沒有人認識到他的真才實學。潁川郡名士司馬徽人品高雅有知人之明,龐統二十歲上前去拜訪司馬徽,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摘桑葉,讓龐統坐在樹下,兩人進行交談從白天一直到夜晚。司馬徽十分驚異龐統的才識,讚賞龐統真是南州士子之首,自此龐統名聲漸漸顯揚開來。以後龐統受本郡任命為功曹。龐統秉性注重人倫道德,盡心盡力於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當他誇獎評論他人時,總是言過其實,當時的人都感到奇怪,問他這是為什麼,龐統回答說:“如今天下大亂,合乎道德規範的正道衰微不振,好人少而壞人多。要想淳化社會風俗時尚,增強人們道德觀念和社會公益心,不把值得讚譽的人誇說得更為完美,他們的名聲就不足以讓人們去仰慕仿效,無法使人仰慕仿效好的行為,則社會上做好事的人將會更少。”
東吳大將周瑜協助劉備奪得荊州,因功兼職南郡太守。周瑜去世了,龐統扶送周瑜靈柩到東吳,東吳很多人士都聽到過龐統的聲名。當龐統辭別吳主西歸荊州時,這些人便齊聚在昌門相送,陸責力、顧劭、全琮都趕來了。龐統說:“陸君可說是匹駑馬,但實際卻有餘力;顧君可說是條駑牛,但卻能負重而道遠。”又對全琮說:“您樂善好施敬慕美名,頗類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一般,但也稱得上是一時俊秀。”
劉備兼任荊州牧後,龐統以州從事身份代行耒陽縣令,因不理縣政,被免除官職。東吳將領魯肅寫信對劉備說:“龐士元不是一個治理百里小縣的人才,讓他擔任治中、別駕之類的職務,才能讓他施展高才。”諸葛亮也向劉備提過此類建議,於是劉備召見龐統作一番深談,由是十分器重龐統,任命他為治中從事。劉備對龐統的親密信任僅次於諸葛亮,龐統由是與諸葛亮一同擔任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留守荊州。
龐統隨從劉備領兵入蜀。益州牧劉璋在涪城會見劉備,龐統向劉備獻計說:“乘今天晤會之機,可將劉璋抓住,這樣將軍不需勞師動眾即可坐得益州(擁有一個州的領土)。”劉備說:“剛入別國,恩德威信尚未建立,這種事是不能做的。”劉璋返還成都,劉備承擔起替劉璋北上征討漢中張魯的使命,龐統再次勸說劉備:“暗中選派精兵,晝夜兼程急行,抄小道襲擊成都。劉璋既缺乏領兵作戰的才幹,又素來沒有預防戒備,我方大軍突然趕到,一舉便能奪得成都,這是上策。楊懷、高沛,乃劉璋手下的名將,他們倚仗手中的強大兵力,據守白水關,聽說他們曾幾次寫信勸說劉璋,要劉璋把您打發回荊州。將軍未到達白水關時,先派人去告知他們,就說荊州形勢危急,準備回軍救援,同時下令我軍將士整理行裝,佯裝即將撤還的樣子。楊、高二人既欽佩將軍的英名,又高興您撤離益州,估計他們一定會輕裝前來拜送將軍,將軍可乘機下令將他們捉拿,進而進關收編他們的軍隊,迅即揮軍攻打成都,這是中策。退回白帝城,聯絡荊州兵馬入蜀,然後慢慢設法一步步攻佔益州,這是下策。如果猶豫不決而滯留此地,必然陷入嚴重的困境,切不可如此長久拖延啊。”劉備採納龐統所說的中策,隨即用計斬殺楊懷、高沛,回軍進攻成都,所過郡縣紛紛(都)被攻克。
劉備在涪城召開慶功大會,大擺筵席飲酒奏樂,在席間他對龐統說:“今日聚會,可真快樂。”龐統說:“攻佔別人的國土卻認為是件樂事,這不是仁義之師所為啊。”劉備已經喝醉,故此大怒說:“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義之師嗎?你的話很不得當,應該馬上給我離席出去!”於是龐統轉眼間即退席而出。劉備很快就感到後悔,忙派人請龐統回來。龐統回到席間,剛開始對劉備不理不睬也不道歉,只管像開始那樣吃喝。劉備問他:“剛才的談論,究竟是誰不對?”龐統回答:“咱們君臣都有錯。”劉備聽後大笑,筵席上氣氛仍像開始時一樣熱鬧歡樂。
劉備軍隊進圍雒縣,龐統率軍攻城,被亂箭射中而死,年僅三十六歲。龐統死後被追封爵位為“關內侯”。追加諡號為“靖侯”。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
後郡命為功曹。性好人倫,勤於長養。領南郡太守。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議郎,遷諫議大夫。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節選自《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陰選精兵,晝夜兼道 陰:暗地裡
B.大軍卒至,一舉便定 卒:通“猝”,突然
C.聞數有箋諫璋 數:多次
D.統復故位,初不顧謝 謝:推辭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伐人之國而以為歡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B.又喜將軍之去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C.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D.於涪大會,置酒作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11.下列各句,都能表現龐統足智多謀的一組是
①性好人倫,勤於長養 ②今因此會,便可執之
③並使裝束,外作歸形 ④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⑤陰選精兵,晝夜兼道 ⑥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龐統年少時老實憨鈍,20歲時去拜見司馬徽,司馬徽說龐統應該是南州讀書人中最好的,從此他漸漸出了名。
B.龐統足智多謀,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氣給了劉備上中下三條計策,由其選擇。
C.楊懷、高沛是劉璋的著名將領,倚仗自己兵強馬壯,又佔據著重要關隘,曾多次勸諫劉璋攻打荊州。
D.龐統大度耿直,面對劉備做得不對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諱地指出來,事後仍然堅持原則,不向劉備道歉。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3分)
(2)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 還向成都,所過輒克。(4分)
參考答案:
9.D(“謝”:認錯,道歉,謝罪)
10.A(A、卻,錶轉折;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指示代詞,相當於“這”;C、動詞,擔任/ 表被動;D、介詞,在/ 介詞,對於)
11.B(①龐統生性注重倫理關係,勤懇奉養父母,屬於品行端正。④劉備痛惜流涕是因為龐統為國捐軀,英年早逝)
12.C(“曾多次勸諫劉璋攻打荊州”錯,原意是曾多次寫信勸劉璋打發劉備回荊州)
三、13.(1)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讓龐統坐在樹下,兩人一起談論從白天到夜裡。司馬徽感到他非常奇異。(狀語後置調整順序1分,“坐”1分,“異”1分)
(2)現在趁會面的機會 ,就可以擒住劉璋,那麼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因”、“執”各1分,句子大意1分)
(3)劉備認為他的中策不錯,就殺了楊懷、高沛,進軍成都,經過的地方都攻打了下來。
(“然”、“即”、“輒”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參考譯文】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他年少時老實憨鈍,沒有人瞭解他。潁川人司馬徽高雅,有能鑑定人才的名聲,龐統成年的時候前去拜見司馬徽,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讓龐統坐在樹下,兩人一起談論從白天到夜裡。司馬徽感到他非常奇異,說龐統應該是南州讀書人之首,從此漸漸出名。
後來南州郡任命他為功曹。龐統生性注重倫理關係,勤奮奉養父母。龐統後來擔任南郡太守。劉備會見了他並和他長談,非常器重他,任命他為治中從事。對他的待遇僅次於諸葛亮,最後他和諸葛亮共同擔任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隨劉備進入蜀地。
益州牧劉璋和劉備在涪陵會面,龐統獻策說:“現在趁會面的機會,就把劉璋擒住,那麼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劉備說:“剛來到別人境內,還沒有恩信,不能這樣做。”劉璋回到成都後,劉備要替劉璋北征漢中,龐統又勸他說:“暗地選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劉璋不會打仗,平時又沒有防備,我們的大軍突然來到,一舉就能拿下益州,這是上計。楊懷、高沛,是劉璋的名將,各自憑藉精兵,鎮守關頭,聽說多次寫信勸劉璋,讓劉璋打發您回荊州。您還沒到成都的時候,派人告訴他,就說荊州有緊急情況,打算回兵救援,並假扮打點行裝,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楊懷、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為您的回去而高興,估計必定會帶少量騎兵來見您,您因此把他們拿住,進而收降他們的軍隊,進軍成都,這是中計。撤退到白帝城,和荊州連成一線,慢慢地謀劃攻打他,這是下計。如果猶豫不決,就會帶來大禍,不能長期這樣。”劉備覺得他的中計不錯,就殺了楊懷、高沛,進軍成都,經過的地方都攻打了下來。
在涪陵集會,置酒作樂,對龐統說:“今天的集會,真是高興啊。”龐統說:“征伐別人的國家卻很高興,這不是仁義之人的軍隊。”劉備喝醉了,大怒說:“武王伐紂,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嗎?你的話不對,趕緊出去!”於是龐統起身告退。劉備不久就後悔了,請他回來。龐統回到他的酒席,一點也不謝罪,喝酒吃飯依然如故。劉備問龐統:“剛才的話,是誰不對?”龐統回答說:“我們君臣兩個都有不對。”劉備大笑,酒宴又回到原來的歡樂氣氛。
劉備進軍圍攻雒縣,龐統率部隊攻城,被飛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歲。劉備非常悲痛惋惜,一說起來就流淚。封龐的父親為議郎,又升任諫議大夫。追賜龐統為關內侯,諡號叫做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