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多好玩兒的語言閱讀答案
趙元任多好玩兒的語言閱讀答案
趙元任:多“好玩兒”的語言
徐百柯
趙元任(1892~1982),江蘇武進人,國際知名的語言學大師,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者之一。
趙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樂,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當地人都認他做“老鄉”。
二戰後,他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於是感嘆:“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後來,他到德國柏林,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當地人聊天。鄰居一位老人對他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巡迴講演,趙元任當翻譯。每到—個地方,他都用當地的方言翻譯。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學長沙話,等到了長沙,已經能用當地話翻譯了。講演結束後,竟有人跑來和他攀老鄉。
趙元任曾表演過口技“全國旅行”:從北京沿京漢路南下,經河北到山西、陝西,出潼關,由河南入兩湖、四川、雲貴,再從兩廣繞江西、福建到江蘇、浙江、安徽.由山東過渤海灣入東三省,最後入山海關返京。這趟“旅行”,他一口氣說了近一個小時,“走”遍大半個中國,每“到”—地,便用當地方言土話,介紹名勝古蹟和土貨特產。
這位被稱為“中國語言學之父”的奇才,會說33種漢語方言,並精通多國語言。研究者稱,趙先生掌握語言的能力非常驚人,因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種語言的聲韻調系統,總結出一種方言乃至一種外語的規律。
他還被稱為罕見的通才、一個“文藝復興式的智者”。作為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並稱於世的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語言學是他著力最深的領域,然而他同時還兼授物理、邏輯等課程。
他雅好音樂,曾專攻和聲學與作曲法,會擺弄多種樂器,畢生都與鋼琴為伴。他一生創作過一百多件音樂作品,包括聲樂和器樂。他跟他的女兒們,凡有機會聚在一起,就組成一個家庭合唱團,分聲部地練習演唱他的新作或舊作。難怪人們說,音樂是他生命的組成部分。
趙元任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在今人看來,淡淡一句“好玩兒”背後藏著頗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學者研究某種現象或理論時,他們自己常常是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義,不是沽名釣譽,更不是譁眾取寵,不是一本萬利。”
趙元任曾編了一個極“好玩兒”的單音故事,以說明語音和文字的相對獨立性。故事名為《施氏食獅史》,通篇只有“shi”一個音,寫出來,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說,那就任何人也聽不懂了:“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語言學家陳原在回憶文章中寫道:“趙元任,趙元任,在我青少年時代,到處都是趙元任的影子。”少年時,他著迷於趙元任翻譯的《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這本是趙興之所至偶一為之,卻成就了一部兒童文學經典譯作)。長大了,想學“國語”,就用趙元任的《國語留聲片課本》當老師。後來迷上了音樂,迷上了趙元任的音樂朋友蕭友梅介紹的貝多芬《歡樂頌》,也迷上了趙元任譜曲並親自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上世紀20年代,趙元任為商務印書館灌製留聲片,以推廣‘“國語”(即普通話)。有一則軼聞,難斷真假,但頗可見趙氏當年的風光。趙元任夫婦到香港,上街購物時偏用國語。港人慣用英語和廣東話,通曉國語的不多。他們碰上的一個店員,國語就很糟糕,無論趙元任怎麼說他都弄不明白,趙無奈。誰知這位老兄卻又奉送他一句:“我建議先生買一套國語留聲片聽聽,你的國語實在太差勁了。”
趙元任問:“那你說,誰的國語留聲片最好?”
“自然是趙元任的最好了。”
趙夫人指著先生笑曰:“他就是趙元任。”
店員憤憤:“別開玩笑了!他的國語講得這麼差,怎麼可能是趙元任?”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趙元任擔任羅素的`巡迴演講的翻譯時,都用當地的方言翻譯,所以每到一個地方,都有當地人跑來和他攀老鄉。
B.趙元任在表演的口技“全國旅行”中,用各種方言“走遍”了 大半個中國,這生動地證明了他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語言學之父”。
C.趙元任研究語言學,學聲樂、器樂,作曲、演唱、翻譯……在許多領域,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D.傳記寫了趙元任生活中的種種逸聞趣事,主要突出了他超群的語言能力,展現了一代語言大師的魅力和風采。
E趙元任為推廣“國語”而灌製的《國語留聲片課本》影響很大,連香港的普通店員都知道,但實 際的效果並不理想。
(2)世界各地人都認趙元任為“老鄉”,這在文中有哪些具體表現?(6分)
(3)趙元任被認為是—位“通才”,請概括文中這樣說的依據。(6分)
(4)趙元任作為—位著名學者,在語言學、哲學、邏輯學及翻和作曲等許多領域都卓有建樹,他一生中建樹最大的是語言學,而在他自己說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請就“好玩”與有所“建樹”之間的關係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DC (解析:A.“都有當地人跑來和他攀老鄉”錯,是在長沙時。B.強加因果。E“但實際的效果並不理想”錯,原文中無此資訊。)
(2)①二戰後到法國,趙元任講巴黎土語讓巴黎人誤認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
②到德國,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聊天,讓當地老人誤認他是重回故土的當地人;
③在國內,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用當地方言,竟有當地人跑來和他攀老鄉。(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①語言學方面,趙元任研究深入,精通多國語言,會33種漢語方言,掌握語言的能力非常驚人,曾任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
②趙元任在清華還兼授物理、邏輯等課程;
③雅好音樂,曾專攻和聲學與作曲法;一生製作過一百多件音樂作品,譜曲並演唱過《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④翻譯方面:趙元任翻譯的《阿麗思漫遊奇境記》是一部兒童文學經典譯作。(每點1分,4點全對得6分)
(4)答案示例:觀點一:“好玩”與有所“建樹”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
①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就是興趣、愛好,就是“好玩”的另一種表述,由此可見,“好玩”是有所知、有所建樹的基礎。②“好玩”能給人們在做事情、研究學問時提供內在的推動力,並且讓人獲得內在的快樂而不去關心外在的榮譽。③世界上很多大學者研究某種現象或理論時,他們自己常常是為了好玩兒,趙元任在語言學上卓有建樹就是如此。
觀點二:“好玩”與有所“建樹”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
①“好玩”只是感情驅動下的一種興趣,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建樹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奮鬥等許多條件,只有“好玩”並不足以支援這些條件。②世界上很多大學者自認為是好玩兒才研究某種現象或理論的說法只是在強調興趣的重要性而已,並不能證明“好玩”與有所“建樹”之間一定有必然的關聯。③趙元任被公認為“奇才”、“通才”,而他也只是說在研究語言學上是為了“好玩”,可見在更多的研究領域裡,“好玩”並不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