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閱讀答案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閱讀答案

  美和倫理、經濟等概念不一樣,美更多涉及人對事物的情感評價,而且這種評價均趨於正面。以此為背景,審美的超功利性促進人追求雅化生活並對生活抱理想態度,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種健康、樂觀、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說,審美不是道德,但它卻天然孕育並涵養著道德。

  中國傳統文明萌芽於上古時期的巫史傳統,但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上古的“巫”並沒有發展出對後世文明產生強大統攝作用的宗教,而是顯現出更理智清明的特點。這一特點的表現就是以美善相濟作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這一價值觀念的確立始於西周時期周公的制禮作樂。禮主要涉及道德倫理問題,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為的雅化和群體活動的儀式化,則是審美的;樂是中國社會早期對詩、樂、舞等藝術形式的`統稱,它預示的心性、社會乃至天地人神的整體和諧,卻指向倫理性的至善理想。雖然按照現代學科劃分,美與善之間存在分界,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論述中,兩者卻是混融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美與善之間仍然存在差異。比如在《論語·八佾》中,孔子評價上古樂舞《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則“盡美矣,又盡善也”。這一方面說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則說明善必然是從美出發的善,美對於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發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國儒家主張以審美教育涵養道德教育,即以美儲善。

  中國傳統儒家強調美對善的生成和涵養作用,同時也強調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們相信,人的內在道德品質與外在形貌具有一體關係,良善的本性總會以美的形象向外顯現。基於這種看法,孟子認為涵養內在的“浩然之氣”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務,被這種道德化的浩然之氣充盈的狀態就是美的狀態。

  當代的儒家倫理學研究中,人們習慣於將中國儒家關於美、德關係的看法限定在個體化的人性養成方面,但事實上,它卻具有家國天下的廣遠視野。按《詩經·泮水》等文獻,起碼在春秋時期,中國即存在完整的國家禮樂教育體系,天子有辟雍,諸侯有泮宮,民間有庠序。宋元以降,藉助話本和曲藝等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禮樂精神更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弘揚。

  要而言之,在中國古代,美一方面涵養道德,另一方面引領道德;它在個體層面涉及“以美立人”問題,在國家層面涉及“以美立國”問題。從中國歷史看,由儒家確立的社會道德原則和倫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縱貫數千年的生命力,關鍵在於它藉助美和藝術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活化了社會倫理秩序,軟化了諸多人倫規則的機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認清這一點,有助於更深刻地體認美育之於中國當代學校乃至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於為國家道德建設開啟出一條更趨行穩致遠的道路。(摘編自劉成紀《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美為人對事物的正面情感評價,促進人對生活抱理想態度,擁有健康、高尚情操。

  B.以美善相濟作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文明優於西方文明的典型表現。

  C.孔子指出美善差異及美對善的生成與涵養,孟子則正好相反,強調善向美的生成。

  D.美介入道德教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既立於個體又面向群體和國家。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文章首先從概念入手闡釋了美與德的基本關係,再放入中國文化的語境中具體分析。

  B.文章引用《論語》《詩經》等文獻來論證中國傳統文化中美與善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

  C.文章分析美與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相融又有差異的特點時,層次清晰且具辯證性。

  D.認為審美不是道德卻能孕育並涵養道德,這是文章論述中國文化中美與善關係的前提。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在中國傳統儒家看來,美是源發意義上人性向善的內部動因,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B.所謂以美儲善,是基於美與善的差異而提出,指透過美來興發、涵養人性中的善。

  C.中國傳統儒家推行禮樂教育,就是利用了美和藝術對人性之善的滋養和化育作用。

  D.透過美育達成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革除國民教育弊端,國家道德建設將行穩致遠。

  1.D(A項,原文第一段指出“美更多涉及人對事物的情感評價”,並非等同於“人對事物的正面情感評價”;B項,原文第二段只是呈現中西文明發展中的不同,並未比較中西文明的優劣;C項,孟子並非“正好相反”,因為“中國傳統儒家強調美對善的生成和涵養作用,同時也強調善向美的二次生成。”)

  2.B(引用《詩經》是為了論證中國儒家關於美、德關係的認識具有家國天下的廣遠視野。)

  3.D(“革除國民教育弊端”於文無據,也與“國家道德建設將行穩致遠”沒有必然關係。)

最近訪問